[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5)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43

申三,释不了知(分二科)  酉一、于过患

又于诸欲不如实知有众过患,所谓诸欲无常、虚伪、空无有实,败坏之法,犹如幻事诳惑愚夫,甚少爱味,多诸过患。

这是第三科「释不了知」,前面第一科「释应说」,第二科「释安住」,这二科解释过了。现在解释第三科,解释这个「不了知」的意思,分二科,第一科「于过患」,于什么「不了知」呢?就是不知道这个欲是有过患的。

「又于诸欲不如实知有众过患」,就说是我们欲界里面的人,对于这个欲,不能真实的知道它有很多的苦恼,有很多的过失,有很多的灾患,我们不知道。什么过患不知道?「所谓诸欲无常」,就是我们所爱着的欲,不是那么坚定,是很脆弱,很容易变化的,而且是「虚伪」的,「空无有实」,那里面没有真实性,「败坏之法」,很容易就破坏了。

「犹如幻事」,这个幻术师依这个咒术,依一种术法,变现出来种种事,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诳惑愚夫」,欺骗这些愚痴的人。这个「幻事」是虚妄的,欺骗这个愚痴的人;我们所爱着的欲亦复如是,它也是虚妄的,欺骗这个愚痴的人。「甚少爱味,多诸过患」,这个欲的里面,很少可爱的滋味,小小有点爱味。「多诸过患」,很多的过失,很多的苦恼。

 

《披寻记》六二二页:

所谓诸欲无常等者:谓彼诸欲似常显现,而实非常,故说无常;似我显现,而实无我,是故说虚;似净显现,而实不净,是故说伪;似乐显现,而实唯苦,故说空无有实。由此诸义,宣说诸欲,名为妄法。彼纔生已,任运灭坏,而非常住,是故亦名败坏之法。由诸愚夫,于彼诸欲不如实知,是故长夜恒被欺诳,犹如幻事,能为诳惑;诸聪慧者,则不如是,如实知故。由是说言:犹如幻事诳惑愚夫。义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四卷一页)

「所谓诸欲无常等者:谓彼诸欲似常显现,而实非常」,这个诸欲的境界,看上去好像是很稳定,显现出来的相貌好像很稳定。「而实非常」,但是事实上,不是稳定的,不是那么坚定,「故说」叫做「无常」。「似我显现,而实无我」,这个欲的境界,好像是有我,有我的体性,实在里面你是不能自主的,所以是无我。「是故说虚」,所以诸欲无常虚,这个「虚」字,是这个意思,是「无我」的意思,「是故说虚」。

「似净显现,而实不净,是故说伪」,解释这个「伪」字,欲的境界看上去,很美妙、很清净,而实在是不清净,是臭秽的,是故说「伪」。「似乐显现,而实唯苦」,这个欲的境界,看上去显现出来的相貌,好像是很乐,实在来说都是苦恼境界,「故说空无有实」,这空无有实,是这样意思。「由此诸义,宣说诸欲,名为妄法」,都是虚妄的境界。「彼纔生已,任运灭坏,而非常住,是故亦名败坏」,它将一出现,任运的就会灭坏,不是一个常住的,所以叫做「败坏之法」。

「由诸愚夫,于彼诸欲,不如实知道,是故长夜恒被欺诳」,恒被这个诸欲欺诳,就是被自己的无知所欺诳。「犹如幻事,能为诳惑;诸聪慧者,则不如是」,就不被欺骗了。「如实知故」,这聪慧的人,他们真实的知道。这聪慧的是谁?就是佛教徒了。「由是说言:犹如幻事,诳惑愚夫。义如〈摄异门分〉说」。

这前面这一段,是说对欲的过患不了知,这下面是第二科「于出离」不了知。

 

酉二、于出离

亦不知实了知,如是少味多患诸欲出离,所谓于彼欲贪调伏,乃至超越,是其出离。

「亦不知实了知,如是少味多患诸欲出离」,我们这个凡夫,也不能真实地知道,少乐味、多灾患的这个诸欲的出离,对于这样的「少味多患」的出离不知道,不知道出离。不知道「少味多患」的诸欲可以解脱的,可以从这个境界解脱出来,但是我们不知道。

「所谓于彼欲贪调伏,乃至超越,是其出离」,怎么样出离?就是对彼诸欲,能够调伏。这个「调伏」是什么?就是调伏自己的心,自己的心爱着这个欲,这个爱着心,你若把它调转了,你就能够从欲里面解脱出来。「乃至超越」,超越这个欲的境界,这就叫做「出离」。这个地方,没有完全讲出来,所以说个「乃至」,但是在《披寻记》里面说了。

 

申四、释招集生死(分二科)  酉一、造诸行

彼既如是不见过患,不知出离,而受诸欲。由是因缘,便于欲界生为根本所有诸行,深起乐着。

这是第四科「释招集生死」,前面说「释不了知」,有二种不了知:一个是不了知过患,一个是不了知出离。这是第四科,是解「释招集生死」,不了知的结果,就是在生死里受苦了。

「彼既如是不见过患,不知出离,而受诸欲」,这是从把前面二段文的意思,再提一提。这是「造诸行」这样子。彼这个愚夫,既然是这样子,不看欲的过患,也不知道从欲的苦恼境界里面解脱出来,他就一直的来享受这个欲,受这个欲的苦恼。

「由是因缘,便于欲界生为根本所有诸行,深起乐着」,因为不知道过患,不知道出离,所以以此为因缘。「便于欲界」,你爱着这个欲,所以不能够超越这个欲界,就在这个欲界里面,「生为根本」。这个「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果报一开始出现,就叫做「生」。在十二缘起里面那说,就是识缘名色这个识,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就是这个「生」。这个「生」还是心,就是这一念心的出现,那应该说就是阿赖耶识。我们的果报,最初一念现前就是阿赖耶识,那么阿赖耶识一现前以后,识缘名色,那么这五蕴都有了。这以「生为根本」,也就是这一念心为根本,根,不但是有了根本以后,就有很多的枝末,就是我们所了知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的事情。「所有诸行」,这一切的有为法。「深起乐着」,那么深深的去执着这些境界,为这些境界所困,为这些境界所苦恼。

 

《披寻记》六二二页:

所谓于彼欲贪调伏等者:〈摄异门分〉说:毗奈耶,由了相胜解作意;断,由远离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此说调伏,即毗奈耶,略不说断,故于文中置乃至言。如是渐次,是出离相。

「所谓于彼欲贪调伏等者」,这一段,「〈摄异门分〉说:毗奈耶,由了相胜解作意」,这个「毗奈耶」,翻到中国话叫做调伏。就是佛教徒,觉悟了欲是苦恼,什么是欲?就是我们现在一念的虚妄分别心,这个爱着心就是欲。这个欲,若想要出离,就把自己的分别心调一调,就是这样子。怎么样调法?「由了相、胜解作意」,由了相作意和胜解作意,用这二种作意,来调伏自己这一念虚妄分别的贪心。那个前面,知道它是无常的、是虚伪的、空无有实的,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胜解」呢?你明了以后,你就得要真实的去修止观,修胜解的止观了,这样子你才能调过来,说几句空话,是不能调的。

「断,由远离等作意」,正文上说:「所谓于彼欲贪调伏,乃至超越」,这个「乃至」,就是中间它有一大段,就没有说出来,就是用一个「乃至」。从这里到那里,中间这一段是什么?这个《披寻记》,就是引〈摄异门分〉的话来解释。「断,由远离等作意」,这是用了相作意、胜解作意,来调伏我们自己的虚妄分别心,这个贪心,来调这贪心。「断」,如果把这一念虚妄分别的贪心,消灭了它,那有什么样的方法?「由远离等作意」,这是第三个作意。第一个作意是了相作意,第二个胜解作意,第三个就是远离作意,第四个是摄乐作意,第五个是观察作意,第六个是加行究竟作意,这一共是四个。由这四个作意,能把这一念虚妄分别的贪心,消灭了它,所以说「断,由远离等作意」。

「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正文上说:「乃至超越,是其出离」,就是方便究竟果作意。你这样的用功修行,到最后成功了,那么你就超越了欲的境界,不在这个境界里面,不受这个欲的困扰了,就是从这个欲的境界解脱出来了,所以叫做「超越,是其出离」。这样说,从欲里面出来,就是用七种作意,才能从欲里面解脱出来,但是我们是不知道,所以文上说:「亦不如实了知,如是少味多患诸欲出离」,怎么样才能「出离」?「所谓于彼欲贪调伏,乃至超越,是其出离」,这是要七种作意的方法,才能从欲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披寻记》这样解释,(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上面这几句话,就是出在这里,(八十三卷十七页)。

「此说调伏,即毗奈耶」,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文是「于彼欲贪调伏」,说「调伏」,但是彼(八十三卷)的文是说「毗奈耶」,这个毗奈耶就是「调伏」,中国话就是「调伏」的意思。「略不说断」, 中间那个「断」,有远离等作意,这个文就略去了,没有说出来。「故于文中置乃至言。如是渐次,是出离相」。

 

酉二、受生死

又复造作生为根本所有业已,受欲界生,生已死灭,生已殒殁。

这底下第二段「受生死」,前面是「造诸行」。就是你不了知是有过患,你不知道出离,就会深住欲,所有诸行深深生起乐着。这里就是创造这个名言种子、有支种子;就是我支的习气,名言习气、有支习气、我支的习气,就是造种种的业了。这底下「受生死」,就得果报了。

「又复造作生为根本所有业已」,又这一个愚痴的众生,他乐着诸欲,于是乎就造了很多的业。很多的业,其中什么是最重要?「生为根本」,就是阿赖耶识,它是最根本的。「所有业已」,就是你造这个善业,造这个恶业,这个善恶业帮助这个名言种子,就出现阿赖耶识了。在次第上,就是若人来说,就是中阴身去投胎去,那么一剎那间,阿赖耶识出现了,中阴身就失掉了,就是那个叫做「生为根本」。

「所有业已」,这所有的业,就是或者是造善业,或者是造恶业,或者是造不动业,你这些业造完了以后。「受欲界生」,前一个生的果报谢落了,那么后一个果报就出现了,就在欲界得一个生命。「生已死灭」,一剎那间这个阿赖耶识现前了,这中阴身一剎那间通通都死掉了;这个「生已死灭」,就是剎那的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是剎那的生灭,这个「生已死灭」。「生已殒殁」,就是一期的生死了,生了以后,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老病死也来了,是「生已殒殁」,这个「殒殁」就是老病死。这是「受生死」。

 

未二、结颂

如是故言:应说想众生,依应说安住;不了知应说,而招集生死。

 前面这一段,解释「应说」,解释「安住」,解释「不了知」,解释「招集生死」这四科都是解义、「显义」,显示那个偈颂的道理,现在是第二科「结颂」。

「如是故言」,由前面这四段文,所以说「应说想众生」。这「应说」就是这个欲,在欲里面虚妄分别的众生,「想」就是虚妄分别。「依应说安住」,他就随顺这个欲去执着,就是住在欲里面不能解脱。「不了知应说,而招集生死」,就是不了知有过患,也不了知出离,这就是造了种种业,所以招集了生死,生死大苦。这是这个颂解释完了。

 

午二、第二颂(分三科)      未一、显义(分二科) 

申一、释了知应说(分三科)   酉一、举遇胜缘

若遇善士,得闻正法,如理作意,则于诸欲如实了知过患出离。所谓诸欲无常虚伪,广说乃至欲贪超越。

这底下解释第二个颂,前面第一个颂解释完了。分三科,第一科是「显义」,分二科。第一科解「释了知应说」,分三科,第一科「举遇胜缘」。

「若遇善士,得闻正法」,这个不了知欲的过患,不了知出离,这个人受了很多的苦,「若遇善士」,如果他遭遇到佛菩萨了,遇见佛法了,得闻佛法,得闻了正法的时候。「如理作意」,得闻了佛法以后,如果听闻是听闻了,但是没有放在心上,那也不说,那也不算数;得闻正法之后,他能如理作意,这个人不简单,这个人有善根,他就能在心里面,去思惟这件事,专精思惟,思惟这事。

「则于诸欲如实了知过患出离」,那么这个人就不同了,和前面那个人就不同了,他对于「应说」的这个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他就能真实的知道欲有过患,欲应该出离,应该从欲的苦恼境界里面解脱,解脱出来。那么这个人,这个人真是佛教徒了。「所谓诸欲无常虚伪,广说乃至欲贪超越」,这前面那一段说的就是这个事情,那么这就是「了知过患出离」的意思。

 

酉二、净信出家

彼于如来所证正法毗奈耶中得清净信,便于诸欲深见过患转复增胜;遂能舍离若少若多财宝、库藏、眷属、游从,以正信心,舍离家法,趣于非家。所谓一切生、老、病、死,皆悉永灭。

这是第二科「净信出家」,前面是「举遇众缘」,遇了众缘已后,没有白遇见,那么他就发心修行了,净信出家。

「彼于如来所证正法毗奈耶中,得清净信」,就是这个人,这个补特伽罗,他对于佛所证悟的第一义谛,「毗奈耶」就是调伏了,也翻个灭,灭除了惑业苦的境界。「得清净信」,他得到一个信心,这时所谓信心,就是「如来所证正法毗奈耶」,他有信心,有清净信。这个「信」,他所信的是清净的境界,而又能够发生清净的作用,他能够出家,修学圣道,所以叫做「清净信」。

「便于诸欲深见过患」,这个人由于他听闻了佛的正法,而能专精思惟,所以对世间上的诸欲,深深的看到了它的过患。「转复增胜」,他继续的如理作意,他对于欲的看法,「转复增胜」,展转的会有进步,他的知慧增长了,更殊胜了,知道这个欲是有过患,不可以亲近的。

「遂能舍离若少若多财宝、库藏、眷属、游从」,他对于这个世间的欲,有厌离了,有厌离的心以后,他又怎么样?他能够「舍离」,就是弃舍了,或者是少的财宝、库藏;或者是多的财宝、库藏,都能放下,放下来,不再去赚钱了,不做这个事情。又能够弃舍眷属、游从,于自己亲爱的人,也能弃舍,不和他们在一起了。这个「游从」,就是在一起活动,不和他们在一起了,也放下了。那么这样子,这个「舍离」:一个舍离财,就是布施波罗蜜;舍离眷属、游从,就是戒波罗蜜。

「以正信心,舍离家法」,这个「正信心」,就是前面说的,对于如来所证的第一义谛,佛说的这些教法和毗奈耶,他有信心。「舍离家法」,他认为佛能得圣道,这件事非常好,非常重要。于是乎他就弃舍了家法,弃舍了色声香味触,这个系缚的事情。「趣于非家」,就是来到无有系缚的境界来了,到了三宝的地方来了。「所谓一切生、老、病、死,皆悉永灭」,在这里修学圣道,这生、老、病、死都解脱了。这是「净信出家」。

 

酉三、无邪祈愿

如是出家,无所愿求修行梵行。谓我由此持戒精进修梵行故,当得生天,或异天处。

「如是出家,无所愿求修行梵行」,这是第三科「无邪祈愿」。「如是出家」,说这个有正信的这位佛教徒,他弃舍了这个欲的境界,那么他来到三宝的地方,修学圣道。「如是出家,无所愿求」,他对于世间上的荣华富贵,不求了,不希求这个事情。「修行梵行」,修学戒定慧,修学圣道,修行圣道。

「谓我由此持戒精进修梵行故,当得生天,或异天处。彼无如是邪祈愿故」,这解释这个出了家,「无所愿求」这句话怎么讲?这也就是说,这个出家人,他说,他心里面想,「我由此持戒」,持出家的戒,精进的修学圣道,修学四念处。「当得生天」,将来会生到天上去,享受天欲,天上的色声香味触。「或异天处」,或者是不同于欲界天的,色无色界的天。有高深的禅定、轻安乐,我到那儿享乐去、受乐去。现在是「谓我由此持戒精进修梵行故,当得生天,或异天处」,这就是所求、所愿求。

 

申二、释无虑他论(分二科)  酉一、标

彼无如是邪祈愿故,于己不见、不恐、不虑他所讥论 。

「彼无如是邪祈愿故」,这是解「释无虑他论」,前面解释「无邪祈愿」。「彼无如是」,说这个修行人,来到佛教里面来,他没有这样的不合道理的希求,你弃舍了人间的欲,想要生天享天福,那也是欲,不是这么意思。就是他这个修行人,没有这种不合道理的邪祈愿,他不这样子,不求这件事,他只求这个第一义谛。

「于己不见、不恐、不虑他所讥论」,这位修行人,他在自己的身口意上去观察,他不看见有这些颠倒的事情,不看见自己内心,我想要来到人间,再来人间做国王大臣,想要生天。「彼无如是邪祈愿故,于己不见、不恐」,他对于自己,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的时候,不见到自己内心有这种邪祈愿,所以也就不恐怖,不顾虑别的人会讥嫌他。你出了家,修学圣道,你弃舍了五欲;你没有弃舍,你也祈求天福,要到天上去享欲,你还没出家嘛,你还是要享受欲,那人家就人讥嫌你、呵斥你。他这个出家人,自己反省自己,我没有这个想法,「于已不见」,不见有这种想法,所以也不恐怖,别人会讥嫌我,也没有这种愿虑。不恐他所讥论,不虑他所讥论,你讥嫌我,没有这个意思。

 

酉二、释

谓他不应如是讥论、怨尤、诃责,告言:贤首!汝今何为成就盛年,舍现妙欲,不随亲戚之所愿乐,而更希求待时诸欲,誓修梵行耶?

「谓他不应如是讥论、怨尤、诃责」,前面「释无虑他」论,分二科。前面是「标」,这底下解「释」。「谓他不应」,谓别的人不应该这样子讥嫌、议论,议论这修行人,不应该「怨尤、诃责」,不应该心里面不同意。这个人说出家?实在你没有出家,这就表示你在欺骗我们,那么外面不应该这样子怨尤。「怨尤」就是不同意,态度不太好。于是乎呵斥这个人。

「告言:贤首!汝今何为成就盛年,舍现妙欲,不随亲戚之所愿乐,而更希求待时诸欲,誓修梵行耶?」这底下是说出来不同意,「怨尤诃责」的言句。就是说「告言」,就对这个修行人说的,对这个出家人说了。「贤首」,贤首是一个尊称。「汝今何为」,你今天什么原因,为什么成就了「盛年舍现妙欲」?你现在是盛壮的年龄,正是享受世间五欲的时候,为什么你弃舍了妙欲?「不随亲戚之所愿乐」。你成就盛年,享受妙欲的时候,你的亲戚、好朋友,你亲爱的父母兄弟姐妹,所有这些亲爱的人,都是欢喜你和一般人一样,也在社会上赚钱,然后享受欲乐,你的亲戚希望你这样,欢喜你这样子。但是你「不随亲戚之所愿乐」,你不随,然而不随。不更,那个「不随」的「不」字贯下来,就是「不更希求待时诸欲」,你现在出家修学圣道,不在社会上希求「待时诸欲」,这个诸欲不是那么容易,你若能拿到这个诸欲,你若能有这个本事、有条件拿到这个诸欲,才能享受这个诸欲,这就叫做「待时」。也要有种种因缘,才能成就的。你现在「不更希求待时」的这些令人苦恼的欲,「誓修梵行」,誓就是决定,决定修学圣道呢。

这是解释前面这句话。这第二段,前面是「显义」,这底下是「举颂」。

 

未二、举颂

如是故言:若了知应说,于说者无虑;由无有此故,他不应讥论。

所以颂上说:「若了知应说」,若是你遇见了三宝,你就会知道,这个欲有过患的应该出离,那么你就出家修行了。「于说者无虑」,对于呵责不同意你的人,就会喝斥你、责难你、责备你,而你对这些人无虑,一点也不愿虑这件事。「由无有此故,他不应讥论」,因为你没有这种事情,你并不想求来生的福,人间的富贵,或者是到天上去享天福,你没有这种思想。「他不应讥论」,别的人也不应该讥嫌、议论你。

 

未三、结意

此即成就清净尸罗及清净见。何以故?由见颠倒发起于慢,慢所持故,与余沙门、婆罗门等,共兴诤论。由此因缘,说如是见,为诤根本

「此即成就清净尸罗及清净见」,这底下「结意」。前面是「举颂」,这里结意。是「此即成就」,说这个人就是成就了清净的尸罗了,因为他出家受了戒了。「及清净见」,他也成就了清净的见地,修学圣道是最尊贵的事情,所以有这种见解,是「清净见」。

「何以故?」为什么这个人成就「尸罗及清净见」?「由见颠倒发起于慢,慢所持故,与余沙门、婆罗门等,共兴诤论」,什么原因?「由见颠倒」,因为他明白了,就是因为有我见,从无始劫来他有我见,无我而有我,而执着有我,执着有常乐我净,这就是起了颠倒。起了颠倒,他其中执着有我的时候,执着有我见的时候,就发起了高慢心。这个慢,就是瞧不起别人叫做慢;这个骄,就是感觉自己了不起,就是摆架子,那叫作骄。「发起于慢,慢所持故」,他这我慢的这种心情,很有力量,他这一念灵明的心为「慢所持」,就被这个我慢的心情控制住了,总感觉自己了不起,这是我慢。「与沙门、婆罗门等,共兴诤论」,说这个修行人,他就和其他不同一思想的这些沙门、婆罗门,和他们「共兴诤论」,彼此大家就起了诤论、辩论的事情。

「由此因缘,说如是见,为诤根本」,因为这个人的关系,就说这个人有这种见,或者是常见、或者断见、或者我见。「发起于慢,慢所持故」,譬如这个人,心平气和的时候,看上去很自在、很清净;但是忽然间忿怒的时候,你在旁边看,他那个人原来那个清净自在的心,就被那个瞋心控制住了,那个瞋心苦恼他,说是瞋所持故。现在说是慢,是骄慢心、我慢,瞧不起别人,为慢心所控制。「与余沙门、婆罗门等,共兴诤论」,常常的在一起,就诤论、就辩论。「由此因缘,说如是见,为诤根本」,就这样,人就是这样子,所以说这个是「如是见为根本」,就是我见为一切虚妄的事情的根本,为一切的「诤论」的根本,就是你执着有我见。

 

《披寻记》六二三页:

由见颠倒发起于慢者:于诸行中妄执有我,名见颠倒。此为根本,有我慢生,是名发起于慢。

「由见颠倒发起于慢」,你执着有我,而后就有我慢。「于诸行中妄执有我」,在这个色受想行识诸行中,这是无常败坏法,在这里面执着有一个,不是无常的、不是有败坏的,是有个我的体性,名之为「见颠倒」,由见颠倒发起于慢。「此为根本」,以「见颠倒」为一切邪知邪见的根本。「有我慢生,是名发起于慢」,你执着有我,那你就会有我慢,感觉自己了不起,就叫做「我慢」。

 

午三、第三颂(分二科)  未一、显义(分二科)  申一、释初半颂

若有沙门或婆罗门,依等胜劣诤根本见,心现高举;由此因缘,遂与余沙门、婆罗门等,递相诤论。

这底下解释第三个颂,第二个颂也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三个颂。第三个颂就是「若计等胜劣,彼遂兴诤论;于三种无动,等胜劣皆无」,解释这个颂。

「若有沙门或婆罗门,依等胜劣诤根本见,心现高举」,「依等」,就是他就欢喜比量,我和你比一比,我们俩一样,叫做我「等」。比一比以后,你不如我,我超过了你,就叫做「胜」。「劣」就是我不如你,就是劣。这是三个,一个等、一个胜、一个劣。这里面有等、胜、劣,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就有诤、有诤论。可是这个事情「根本见」,就是我见,以我见为根本,而后再分别我等、我胜、我劣,这样子。

「心现高举」,就是不去和别人对比的时候,你若是执着有我的时候,他就会现出来,自己就高起来了,执着有我的时候,自己就高起来。这个执着有我这句话,我们通常这样解释,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执着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但是这里面是「心现高举」,解释什么?就是自己有优点的时候,自己有优点的时候,原来就是执着有我,而现在又有了特别优越的地方的时候,就是帮助了原来的我慢,就强起来了,于是乎表现在外边的态度就「高举」,态度就高起来,高慢、高举。「由此因缘,遂与余沙门、婆罗门等,递相诤论」,我和你诤论,你和我诤论;我和他诤论,他又和你诤论,展转的互相诤论。

这是举「初半颂」,底下第二科是「后半颂」。「若计等胜劣,彼遂兴诤论」,这是前半颂,这两句话解释完了。

 

申二、释后半颂(分三科) 酉一、释颂言

依止我胜、我等、我劣三种慢类;立己为胜、或等、或劣。若圣弟子,非我我所、我慢所动,乃至亦非我当非有想、非无想所动;了知诸行皆众缘生,于诸行中唯见法性。尚不以己校量于他为胜等劣,况起见慢而与诤论。

这是第二科解「释后半颂」,后半颂就是「于三种无动,等胜劣皆无」。第一科「释颂言」,解释颂上的话。

说「依止我胜、我等、我劣三种慢类」,就是根据在自己的心里面的感觉,我胜过你,你不如我;或者在自己心里想,我和你一样,我不是不如你,和你一样相等的;我劣,就是我不如你。「三种慢类」,这三种,虽然说是我劣了,或者说等,但是在根本上说,就是有「慢」的味道,有高慢的味道,还是这一类的事情。「立已为胜」,你自己有这样心情的时候,你就会「立己为胜」、立已为「等」、立己为「劣」,就是这么这样分别。有的时候,虽然是我不如你,但是还是不服气,所以是这样意思,是有个慢的味道。

「若圣弟子,非我我所、我慢所动」,这是说一般的心情,现在我们佛教徒应该怎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个态度?「若圣弟子」,就是佛教徒。佛教徒「非我我所、我慢」,他观察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可得,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所,我所有的东西;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所,自然是这样子,那也就不会起「我慢」。你凭什么高起来?没有我,这「我慢」也就不起了。所以「所动」,这个佛教徒,他这一念灵明的心,这一念明了性的心,不为「我」见所动,不为「我所」所动,不为「我慢」我动,就是不为这些烦恼所动、所动摇。

「乃至亦非我当非有想、非无想」,乃至到是什么?中间是经过了,就是他也不会再想,我将来是没有的。「我当非有」,这个「当」就是将来,我将来是非有、没有;我将来是「非无」,不是没有,也不会想这件事;根本没有我,也不再想这件事,所以也就不会为这样的想法所动摇,不知道,没有这些分别心。那他有什么分别心?

「了知诸行皆众缘生」,他这佛教徒的心情,了知眼耳鼻舌身意也好,色声香味触法也好,色受想行识也好,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好,这一切有为法,诸行一切有为法。「皆众缘生」,都是众多的因缘和合而变现的,众多的因缘变现。如果没有因缘的时候,就没有这件事,所以这一切法本身,都是空无所有的,有什么可执着的?

「于诸行中唯见法性」,在这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只看见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这样境界。「唯见法性」,唯看见因缘生法都是无常的、无我的、是苦的、是空的,只是这样分别,只是这样观察,只是这样子思惟而己。「尚不以己校量于他」,尚且不会以自己和别人去比量,也不会,不比量的。「以己校量于他为胜等劣」,没有这个事情,不去比量。「况起见慢而与诤论」,何况生出来我见、我慢、我爱的这些事情,因此而又发动了很多的辩论,大家争吵要打官司,还要找律师,还有这个事情啊,没有这个事情的。

 

酉二、辨妨难

彼圣弟子,虽于他所显扬自宗,催伏他论;然于诸法,唯为法性缘于慈悲。谓当云何若有于我所说妙义,一句领解,如是如是正修行者,令彼长夜获得大义利益安乐,亦令如来正法久住。不依见慢,及为利养恭敬因缘,而兴诤论。

「彼圣弟子虽于他所显扬自宗,催伏他论」,这底下第二科「辨妨难」。说是和人家不诤论,有时候也会有诤论,这就是有妨难,解释解释。说「彼圣弟子」,彼佛教徒这个三宝弟子,是在家的、出家的佛教徒。「虽于他所显扬自宗」,虽然在众生的世界也宣扬佛法,「显扬自宗」,就是宣扬佛法。「催伏他论」,破坏降伏这些邪知邪见,这不也是诤论了吗?这就是难问你,你怎么说你们佛教徒不诤论呢?这底下说了。

「然于诸法,唯为法性缘于慈悲」,这个佛教徒,他和人宣扬佛法的时候,在思想上也难免会有诤论,但是这个佛教徒,他只是看在一切法是因缘所生,这些因缘生法是无常、无我的,「唯是法性」。「缘于慈悲」,因为内心里面感觉到众生,不知道因缘生法,在欲里面受苦,是同情这些人受苦,同情他们太苦了,所以愿意解除他们的痛苦,叫他们心情快乐,所以有这样的动机。

「谓当云何若有于我所说妙义」,他这个佛教徒心里想,一看众生在欲里面受苦,他就想:唉呀!我应该怎么办来解救他们?「若有于我」,假设有一个人,对于我所说的佛法这个妙义,不要说多,有一句话他能明白了。「如是如是正修行者」,他明白了佛法的一句的妙义,他就发心修行了。「令彼长夜获得大义」,使令他在无明的长夜,从无始劫来都没有看见光明,一直在黑暗里面,在无明这个糊涂里面,在这个境界里面,忽然间得到佛法的大义。「大义」是什么?就是第一义谛。「利益安乐」,得到了这样的利益,解脱了一切生死的苦恼,得到戒定慧的安乐自在。

「亦令如来正法久住」,众生得一部分,某一个有情得到佛法的利益了,也令如来的正法久住在世间了,他的心情是这样的。「不依见慢及为利养」,他的宣扬佛法及教化众生,是这样的情形。不是依据他内心里面有个我,有个高慢心,不是,他没有这种心情。他也不是,这个「不依」贯下来,不是根据心里面有贪心,贪着人家的利养,贪着人家的恭敬的因缘,而和人家诤论,没有这种心情,他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宣扬佛法,这样子的。

 

酉三、显清净

如是不为希求现法诸妙欲故,誓修梵行。彼由如是修梵行故,远离邪愿及诸邪见,弃舍贪求利养恭敬,于一切种皆得清净。辉光识然,无不普烛;诸天世人,唯当赞美,不应讥论。又能超度生老病死。

「如是不为希求现法诸妙欲故」,这底下「显清净」,前面是「辨妨难」,这里显示他正面的清净。「如是」,像前面说的这个佛教徒,不是为了「希求现法诸妙欲故」,并不希求现在得到很多的色声香味触这个妙欲,目的不是在这里。「誓修梵行」,不是为求这个事情,才出家修学圣道,不是的。「彼由如是修梵行故,远离邪愿及诸邪见,弃舍贪求利养恭敬」,彼那位佛教徒,因为这样子修学圣道以后,他是「远离邪愿」,不希求世间上的名闻利养,不希求世间上的这个欲,不希求天欲,都不希求,何况人间的欲。「及诸邪见」,弃舍了这个众生的邪知邪见,弃舍了贪求利养恭敬这件事。

「于一切种皆得清净」,这个佛教徒,他在各方面都是清净的,不只是一种,一切种他都是清净。「辉光识然」,他这个戒的光明、定的光明、智慧的光明、大慈悲的光明,都是很殊胜的,「辉光识然」。「无不普烛」,他这个光明,没有不普照一切世间的众生。「诸天世人,唯当赞美」这位佛教徒,「不应讥论」,不应该讥嫌批评他。「又能超度生老病死」,这是结颂,现在解释第三个颂,现在结束。「又能超度生老病死」,这个解释前面,能这样子,用功出家修学圣道,能解脱生老病死。

 

未二、结颂

如是故言:若计等胜劣,彼遂兴诤论;于三种无动,等胜劣皆无。

就不会为这个,我「等」、我「胜」、我「劣」,同人家诤论了,没有这回事情。

 

午四、第四颂(分三科)  未一、显义(分四科)  申一、释断名色

言名色者:谓五取蕴。若有于彼观见为苦,当谛现观于五取蕴尽见苦时,于五取蕴所有贪爱,由意乐故,皆说为断,非随眠故。

这底下第四个颂,前面是三个颂,都解释完了。第四个颂,未一、「显义」,分两科,先显第四颂的道理。分四科,第一、「释断名色」,解释这个断的名色。这第四个颂就是,「断名色爱慢,无着烟寂静,无恼希不见,此彼天人世」,这个颂里面,有个「名色」这个字。

「言名色者」,颂里面说这个名色是什么?「谓五取蕴」,就是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这个色蕴是「色」,受想行识是「名」,就是用一个名,代表了受想行识四个。「谓五取蕴」,这个名色就是五取蕴说的。这个取蕴,我们上一次讲过了。

「若有于彼观见为苦,当谛现观于五取蕴尽见苦时,于五取蕴所有贪爱,由意乐故,皆说为断,非随眠故」,这个「断名色爱慢」,这个「断」什么意思?「若有于彼观见为苦」,若是佛教徒肯学习佛法,于彼色受想行识观见为苦,感觉到色受想行识都是苦。这个乐受是坏苦,也容易明白;苦受是苦苦,也容易明白;就是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也是苦,这个不容易明白。但是现在这个佛教徒,「于彼观见为苦」,坏苦、苦苦、行苦,观见色受想行识是苦。

「当谛现观于五取蕴尽见苦时」,当你「谛现观」,这个「谛」就是深刻的,很认真的现前观察,就是修止观了。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五取蕴尽见苦时」,全面的看见它是苦,乐受是苦,苦受是苦,不苦不乐受也是苦,完全看见它是苦了,看见苦的时候。如果你能达到这个程度,「于五取蕴所有贪爱,由意乐故,皆说为断」,就是在这色受想行识五蕴上,你原来没有修行的时候,你是有贪爱心的,你对于色受想行识,就感觉到好,感觉到总是爱着。「由意乐故,皆说为断」,但是你现在修了四念处的时候,你观察五蕴皆是苦。这个时候你原来的贪爱完全没有了,不贪爱了,不值得贪爱了,「皆说为断」。

「非随眠故」,这个只是说在你心上,这个现行的贪爱烦恼是断了,那个种子还是在的,还是有。这个意思,「当谛现观于五取蕴尽见苦」,这个「谛现观」,是指什么说的?是指初果说的,初果须陀洹。初果须陀洹,是把这个我见断掉了,但是这个贪爱心的种子还在,所以「非随眠故」。初果还是有欲的,这个欲的种子还在,所以只是把现行的烦恼,这个正念一提起来,这贪爱心是没有的。「由意乐故」,在他内心里面,这个道心上看,就是没有了,贪爱心是没有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开营[栏目:明奘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九三)[栏目:杂阿含经]
 佛教与环保(道真)[栏目:佛教与环保]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九)[栏目:佛说无量寿经讲记·智圆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