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二、言具圆满(分二科) 卯一、辨声(分三科) 辰一、标
言具圆满者:谓如有一,凡有所说,皆以其声,不以非声。
这是第四大科「论庄严」,「论庄严」里面,第一科是「辩论相」。「辩论相」里面分五科,第一科「善自他宗」,已经讲过去了,现在是第二科「言具圆满」。这是辩论的时候,他说的语言,无所缺少,都具足了,能显示出来圆满的道理,这个大意就是这样。这一科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声」,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谓如有一」,就是说有这么一位很有学识的,「凡有所说」,这个「凡」就是总的意思,所有的所说出来的语言,「皆以其声」,而「不以非声」,这样子说话的。这是「标」,底下「征」。
辰二、征
何等为声?
怎么叫做「声」呢?就是他发出来的语言,叫做声。这是问,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辰三、释(分二科) 巳一、标列
谓具五德,乃名为声。一、不鄙陋,二、轻易,三、雄朗,四、相应,五、义善。
「谓具五德」,他的语言的音声,具足了五种功德,才叫做声。那五种呢?一是「不鄙陋」,二是「轻易」,三是「雄朗」,四是「相应」,五是「义善」,就是具足这五种功德庄严。这是「标列」,底下解释,解释分五科,先解释这个「不鄙陋」。
巳二、随释(分五科) 午一、不鄙陋
不鄙陋者:谓离边方边国鄙俚言词。
怎么叫「不鄙陋」呢?「谓离边方边国鄙俚言词」,就是这个人,他在与对方辩论的时候,他发出来的语言,「离边方边国」,这个「离」就是「没有」的意思,没有那个边地的地方的那个国土,那个人的语言。「鄙俚」就是读书少,没有书香,所以说出那个话,说得很土气的,这样意思。「鄙陋」,他这位辩论者,没有这种缺失。
午二、轻易
轻易者:谓有所说皆以世间共用言词。
第二句是「轻易」。这「轻易」是什么意思呢?「谓有所说皆以世间共用言词」,他有所说的语言,也不是特别的,那么古奥的那些言词,就是世间上通行的,大家共同使用的这种语言,大家容易明白,所以叫做「轻易」。
午三、雄朗
雄朗者:所谓依义建立言词,能成彼义,巧妙雄壮。
「雄朗者:所谓依义建立言词」,就是他说的话,是根据那个道理,发出来的这个语言。这个语言,言里面有义,用这样的语言,来成立他所建立的道理。声是无常,这是义,然后用种种的语言来成立他。「巧妙雄壮」,这个语言,这个道理非常的巧妙,就是非常的好。「雄壮」就是很有力量,很坚定,不可动摇的这种威势,所以叫做雄壮。「朗」就是明朗,说出来的话是明了,不是那么样迷迷糊糊的,不是。
午四、相应
相应者:谓前后法义,相符不散。
「相应者」,这是第四。「谓前后法义,相符不散」,就是前一段说的法、说的义,后一段的法义,这个「法」就是文句,「义」就是文句所显示的道理。这前一段,中间那一段,后一段的法义,它都是互相符合,不是不相关联的,不是,它都是有组识的,有次第的,所以叫故「相应」。
午五、义善
义善者:谓能引发胜生定胜,无有颠倒。
「义善者:谓能引发胜生定胜」,这一句话特别地来赞叹语言里边的义,他这语言那样的雄壮、相应,但是里边的义,也是特别好的。有什么好呢?「谓能引发胜生」,他说出那个话,有两种好处:一个是能引发出来「胜生」,一个是能引发出来「定胜」,能引出来这两种好处。「无有颠倒」,不会引发出来错误的思想,不会这样。
《披寻记》五六一页:
谓能引发胜生定胜者:此中胜生,谓增上生道;定胜,谓决定胜道应知。
「谓能引发胜生定胜者:此中胜生」是什么呢?「谓增上生道」。「增上生道」就是人天的善法,使令你在人天里面的生活很美满、很如意的,没有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定胜」是什么呢?是「决定胜道」,就是出世间的胜道成就了,不会再垮台了,不会这样子。这「增上生」虽然令你满意,但是是还是靠不住,有的时候无常了,满意的事情没有了,这还是不是太好。这「义善」就是他能有这样作用,所以叫做「义善」。
这是第一科「辨声」,这「言具圆满」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声」,他具足五种功德。这底下第二科是「显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卯二、显相(分三科) 辰一、标
又此声论,由九种相言具圆满。
就是前面五种功德的语言,由九种的相貌,来庄严他的圆满的语言,又有九种功德。这是「标」,底下是列出来这九种相。
辰二、列
一、不杂乱,二、不粗犷,三、辩了,四、限量,五、与义相应,六、以时,七、决定,八、显了,九、相续。
这是列出来,底下是结。
辰三、结
如是一切相,总名言具圆满。
这九种相,加上了五种功德,总名为叫做「言具圆满」了。
《披寻记》五六一页:
由九种相言具圆满等者:翻下九种言过应知。(陵本十五卷十八页)
「由九种相言具圆满等者:翻下九种言过应知」,离这里不太远,有九种过失,发出来的语言,有九种过失,那九种过失,就和这九种相是相反的,也就是等于解释这九种相了,所以在这里不要解释,在下面再解释。
寅三、无畏(分二科) 卯一、释
无畏者:谓如有一,处在多众、杂众、大众、执众、谛众、善众等中,其心无有下劣忧惧,身无战汗,面无怖色,音无謇吃,语无怯弱。
这是「辨论相」,「善自他宗」一段,「言具圆满」一段,这两段讲完了,现在是第三段「无畏」。
「无畏者:谓如有一,处在多众」,很多的人众里面,还有「杂众」,还有「大众」,还有「执众」,还有「谛众」,还有「善众等中」,在这么多的人众里边,「其心」没有「下劣」的「忧惧」,他的心没有恐怖。这「忧惧」就叫做「下劣」,没有下劣的忧惧。「身无战汗」,前面是心,心没有惧,身体也没有恐怖,没有战汗,这面容也没有恐怖的容色。「音无謇吃」,发出来的语言,也是很流利、很流畅,不是口吃,这个字念「ㄐㄧˊ」,就是说话,说的结结巴巴的,不过那是一种发音的地方,这个组织有点问题,所以说话有一点结巴,「謇吃」。「语无怯弱」,语言上也没有怯弱的现象。
卯二、结
如是说者,名为无畏。
如是说者就叫做「无畏」。《披寻记》解释前面这一段。
《披寻记》五六二页:
处在多众杂众等者:如前已说六种处所,今应配释: 处多众中,谓于大众,如说四方人众聚集处,名大集中故。(陵本八卷十一页)处杂众中,谓于乐法义者前。处大众中,谓于王家,有大威力,名为大故。处执众中,谓于执理家。处谛众中,谓于贤哲者前。处善众中,谓于善解法义沙门婆罗门前。其心无有下劣忧惧,谓意表业;身无战汗,面无怖色,谓身表业;音无謇吃,语无怯弱,谓语表业。由此诸相,当知无畏。
「处在多众杂众等者:如前已说六种处所」,这个论处所,前面解释过。「今应配释」,这里说的这么多的众,就和那六个处所,应该配合着解释。怎么解释呢?「处多众中,谓于大众,如说四方人众聚集处」,从四面八方来的人,聚合在这里,在大集会中,所以叫做多众。「(陵本八卷十一页)处杂众中,谓于乐法义者前」,这个杂众是这样意思,是指说欢喜法义的人前面,这些人叫做杂众。「处大众中」,这个大众是什么呢?「谓于王家」,这是政府的领导人,「有大威力」的这些人,「名为大故」,所以叫做大众。执众怎么讲呢?「处执众中,谓于执理家」,就是这些法官、律师、司法官这些人,这样的众之中。「处谛众中,谓于贤哲者前」,这个「谛」就是诚实的人,不说谎话的人,这叫诚实;「贤哲者」就是品德好,有智慧的人,这就叫做谛众。「处善众中」是什么呢?「谓于善解法义」,就是他能够善巧的通达法义的这些「沙门」,或者是「婆罗门」,这些人的前面,这叫做「善众中」。
「其心无有下劣忧惧,谓意表业」,这一句话「其心无有下劣忧惧」,是身、口、意三业,这是「意」的「表业」,意表现出来的一个相貌,意业。「身无战汗,面无怖色」,这是「身表业」,身表现出来的业相。「音无謇吃,语无怯弱,谓语表业。由此诸相,当知无畏。」
这件事,当然有人在大众里说话,心情不自在,是有这么一件事。以前我们在三蕃市大觉莲社,我们说出来名字也可以,就是谢冰滢教授,她是台湾来的大学教授,她自己就说,她说她小时候,老师叫她上台讲演,他吓得就跑了,这事。这种事情,好像很多人都有这件事,我说我自己,我也是有这个问题,大众里说话,心情不自在,但是定老法师叫我常常在大众里讲话,慢慢训练,慢慢训练就好一点。我感觉…,我也遇见了好多人,好像有些人没有这件事,他生来就是那样子,就在大众里,他就是很自然地就这样讲话。所以这个情形有两种:一种是生来就是那样子,有的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慢慢的会好转一点,是这样子。但是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我本身,我自己知道,我第一次在大众里讲话,就和那些不害怕的人一样,我一点儿都没有事,可是后来忽然间又害怕了,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情。这个事情,后来又逐渐训练,又好一点。这件事…,可能还是自己栽培的不够,可以分两方面:一个是身体有问题,这个生理上不健康,所以就是有这个问题;第二个是宿世的栽培不够,所以有这件事。那么就好好多栽培了,多静坐、多忏悔、多静坐、多做功德,功德多了,自然是心情就会好一点,就会自在。
这是第三科「无畏」,解释完了。第四科「敦肃」,分两科,第一科「释」,第二科「结」。
寅四、敦肃(分二科) 卯一、释
敦肃者:谓如有一,待时方说而不儳速。
「敦肃者」,这个辩论的相貌,这第四科叫做「敦肃」。这「敦肃」是什么意思呢?「谓如有一,待时方说而不儳速」,就是有这么样一个智慧的人,在大众里,彼此在辩论的时候,「待时方说」,你要等待,到那个时候,你才说话,自然知道那个时候,知道那个时间的。什么叫做「时」呢?就是「而不儳速」。「不儳」,这个「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方那一段话还没说完,你中间就要说话,这叫做儳。现在「不儳」,不要,他说完你再说。我也的确遇见这种人,其实这种人还不算少数,就是人家的话,那一段话很有道理,他要说完,他不,他中间就要讲,就是不要「儳」,这是一个。
「不速」,你说话的时候,慢慢的一句一句讲,不要说太快,那就叫做「待时方说」。不要急,这个不急,有好多好处,因为你这个心,心是非常利的,但是你表现出来慢一点,你本身有活动的空间,你还可以想的,一句一句讲;并且你这样子,你慢一点讲,你所记忆的容易想起来,所以不要急,慢慢说。我本人还有一个毛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觉,就是一开始讲话的时候,这话已经到了嘴边,说不出来,非要慢,等一等,这个话才说出来,我还有这种毛病,慢慢的、慢慢的,等到过一会儿才能正常,一开始不能,这又不知道有什么罪过,有这个现象。这是第一个「待时方说」,这就叫做敦肃,「是名敦肃」。
寅五、应供(分二科) 卯一、释
应供者:谓如有一,为性调善不恼于他,终不违越诸调善者调善之地,随顺他心而起言说,以时如实能引义利, 言词柔软,如对善友。
「应供者」,这个「应供」,这是第五科,第四是「敦肃」,第五科是「应供」。这「应供」怎么讲呢?「谓如有一,为性调善不恼于他」,就是这个人的心性,性者心也,就是那个人的性格,也就是那个人的心,调柔良善,那个人的性格很调柔,不是那么暴烈的强暴的那种人,「调善」。「不恼于他」,就是有问题的时候,当然没有事情的时候,不会恼乱人,就是有事情的时候,他也不恼乱你,他心里面还是很调柔的,不恼乱你。
「终不违越诸调善者」,我们平常来说,见到那个软弱的人就好欺负,要欺负你。现在说对方,「为性调善」,是说他本人,这底下「终不违越诸调善者」,是对方,对方是一个性格调柔良好的一个人,他也不会去冲击他,「终不违越诸调善者」,看他好欺负,他也不欺负,这是「终不违越诸调善者」。
「调善之地」,这个「调善之地」是什么?这个「地」是什么?就是万物生长的地方,在这里来说,前面这句话「诸调善者」,是指那个人说的,那个人他表现出来的言行,都是很温和的,那个温和的形相,从那里来的呢?是从「调善之地」来的。「调善之地」是什么?「调善之地」就是他的心,他心调柔,所以发在身语上,也是调柔,意调柔,发在身语上也是调柔的,「调善之地」。
「顺他心而起言说」,这个人,这个辩论者,和他说话的时候,他能随顺他的意思,去发出来言论。当然这个话就是说真实语,这个地方有个「为性调善,不恼于他」,你若说谎话,就是触恼人了,这不合道理了,说真实的语言,这里头有这个意思,说真实语;这里面还有一个意思,也是说这个寂静的语言,寂静的语言,就是没有烦恼,他心里面没有烦恼,他以很和平的一个心情,来同你说话。譬如我们有时候说话,看那个人不对了,心里面就恨,里面有点憎恨,用这恨心同他说话,那就不寂静,非寂静,不是寂静了。这里就表示「为性调善,不恼于他」的这个人,他和对方说话的时候,就没有这个不寂静的过失。
「随顺他心」而去说话,这个地方有两件事,这一段有两件事:一个是说真实语;一个是心里面没有烦恼,不用烦恼同对方说话,心里面寂静。这也是要学习,慢慢的,说话的时候,常常说话的时候,佛菩萨说法的时候先入定,我们没有定,我们先把心也静一静,静下来,然后用寂静的心,没有愤怒的心,也没有贪心,用智慧向对方说话,就避免了这种过失。你说得对,但是你若心里面有愤怒,和对方说,对方就有反感,就容易可能,我就是不承认,我是不对,但你这样说,我就不承认,所以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地方,「为性调善不恼于他,终不违越诸调善者调善之地,随顺他心而起言说」,这样意思。
「以时如实能引义利」,这是「以时如实」,前面说是「待时方说」是「以时」,这第二段是「如实」。你能具足了这样的条件,你说真实语,而且还是很和善的这个态度,你向他说,「能引义利」,就能够有效果,能够满足你预期的效果,对方也受到你的感动,你这样和我很友善的说话,我也就容易接受,大家就不会有诤论,大家很快乐的解决了问题。所以「能引义利」,能引出功德。「言词柔软」,就是不粗犷,说的不是那么粗气,「言词柔软」。「如对善友」,这就是说这样的法语,就像和一个好朋友,大家在见面谈话似的,非常的友好,这样子说话。
卯二、结
是名应供。
你具足了这样的功德,说这个人真是好,我应该供奉供养他,怎么怎么的,就是有这样的德性感动了人,所以叫做「应供」。这底下《披寻记》的意思,我刚才已经讲了,我念一念也好。
《披寻记》五六二页:
以时如实能引义利等者:(有寻有伺地)说:于邪举罪时,有五种邪举罪者:言不应时故,名非时语者;言不实故,名非实语者;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言粗犷故,名非法语者;言挟瞋恚故,名非静语者。(陵本八卷十三页)今于此中,亦说五相,如次翻释应知。
「以时如实能引义利等者:(有寻有伺地)说」,这讲过了,「于邪举罪」的「时」候,举罪这件事是对的,但是邪举罪,就是不对了。「有五种邪举罪者:言不应时」,你这个时候,你举罪不对,你应该找一个适当的时候,来举他的罪,你不应时,「名非时语者」。你这个人说话,不知道时间,不知道机会,所以这上头一段「待时方说」,这就是要懂得这件事。「言不实故,名非实语」,你说话说的不真实,搞错了,那叫「非实语」。那也很难,那对方是不能接受的,那就是大家反倒有诤论。
「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这样子,你说出来的话就算是有道理,但是你态度不对,也会引起诤论,反倒是愈讲话,是愈有问题。「言粗犷故,名非法语者」,这个粗犷也是个问题,太粗气也是不好。「言挟瞋恚故,名非静语者」,这个烦恼是不寂静的,你心里面有烦恼,你就是不寂静,你说出来的语言,就有烦恼的气氛在里边,对方也会起烦恼,于是乎大家都动乱起来,所以这是「非静语者」,前边这也应该是这样意思。不过这个「非静语者」,应该配合在「为性调善不恼于他」,配在这里;这里边也应该是实语,实语也配在这里,这里包括这两个意思在内。
丑二、释庄严(分四科) 寅一、总标
若有依此五论庄严兴言论者,当知复有二十七种称赞功德。
这是第二科「释庄严」,「论庄严」这一段,这第三科是解释里面分这两科,第一科是「辨论相」,第二科是「释庄严」,解释这个庄严的意思。分四科,第一科是「总标」。
「若有依此」,假设有这么一个人,依此「五」种「论」的「庄严兴言论者」,他发出来言论,同人讲话。这个佛的确是大智慧,其实在律上有这个话,佛教是真理,但是你也不能有所仗势,你还要有其他的优点配合着,来宣扬真理,你才容易流通,才能够流通出去的。这可见佛也很懂得人情,众生的心,不全是重视真理的,也还是重视情感的,你也要照顾他的心情,照顾他一下,然后再讲真理的,应该是这样才对的。这是第一科「总标」。「当知复有二十七种称赞功德」,前面说五种的论庄严,你知道还有二十七种的不同,来称赞这个论庄严的功德。
寅二、更征
何等名为二十七种?
这是第二「更征」,再提出来问题,什么叫做「二十七种」呢?
寅三、别列
一、众所敬重;二、言必信受;三、处大众中,都无所畏;四、于他宗旨,深知过隙;五、于自宗旨,知殊胜德;六、无有僻执,于所受论情无偏党;七、于自正法及毗奈耶,无能引夺;八、于他所说,速能了悟;九、于他所说,速能领受;十、于他所说,速能酬对;十一、具语言德,令众爱乐;十二、悦可信解,此明论者;十三、能善宣释义句文字;十四、令身无倦;十五、令心无倦;十六、言不謇涩;十七、辩才无尽;十八、身不顿蝁;十九、念无忘失;二十、心无损恼;二十一、咽喉无损;二十二、凡所宣吐,分明易了;二十三、善护自心,令无忿怒;二十四、善顺他心,令为愤恚;二十五、令对论者,心生净信; 二十六、凡有所行,不招怨对; 二十七、广大名称,声流十方。 世咸传唱,此大法师,处大法师。
这底下第三科是「别列」,把这二十七种的相貌把它列出来,一共二十七种。这二十七种,其实也就是前边五种庄严里边的意思,等于是把前面这几种功德,再详细的解释出来。
「一、众所敬重」,第一个功德可以值得称赞的功德,就是「众所敬重」。你有这种优点,优越的一种相貌,大家就会敬重你,你说的道理,还没说出来,但是你这个态度太好了,大家就是恭敬你,你看,这真是太好。
「二、言必信受」,因为你的态度好,给人好印相,你说的那个理论,就算是理由不十分充足,大家也容易接受相信,受到你的感动了。
「三、处大众中,都无所畏」,第三个就是你在大众里面,一点恐惧也没有,还是很自在的这样子,这也是一种庄严。
「四、于他宗旨,深知过隙」,第二就是你要有智慧,你在辩论的时候,对方他所学习的这些学问、这些知识,你要深深的知道它有过失,它有漏洞,这个地方有错误,你要知道这件事;你一无所知,怎么能和人辩论呢?不可以。所以这样说,若是想作一个大法师,弘扬佛法,要多用功、多读书,读书少是不可以。当然你若常常为人讲,那个坐禅的人,就呵斥那些讲经的,你就是嘴巴皮,嘴巴皮不简单的事情,不简单的。你若多读书,你知道很多的事情,那是完全不同。多读书,但是你还要有头脑,你还要记忆,还要记忆力。记忆力,谁得陀罗尼了?所以要多静坐,多静坐,增长记忆力,能够加强你的记忆力,多静坐,会得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好处,多静坐,你想不到的好处都会有。你不静坐,光是逞前一生栽培果报的力量,当然也可以,前一生作了很多的功德,今生得的果报得的好,那当然也好,但是若要有静坐的功夫,那就是更好了,就是更殊胜。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要多努力栽培自己,栽培的不够,不行。
「五、于自宗旨,知殊胜德」,这件事也不容易,就是我们自己学习佛法,佛法里边这个宗旨,你要知道,那个地方是特别殊胜的地方,是一切外道,一切世间的知识所不能及的地方,要自己知道。不能说:「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你这样说话,就是你已经输了一半了。怎么可以这样说话呢?就是不知道自己佛法的殊胜,你怎么可以做大法师呢?做大法师就不及格了。说我学了十年了,你那十年还没毕业,要知道。
「六、无有僻执,于所受论情无偏党」,这「无有僻执」,就是没有邪僻的执着。怎么叫「无有僻执」呢?「于所受论情无偏党」,就是其他的人,各式各样的人,或者是非佛教徒的,他有学问,有什么思想,你接受了以后,你心里面领解了以后,你心里面不要有偏爱,不是我的,我都排斥,这个态度是不对的。说他是外道,他也有些优点的地方。这个律上,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面,佛也说了,外道有些时候,说合理的地方,我们也应该承认,那就是「无偏党」。党者亲也,党者爱也,「无偏党」就是没有偏爱。你心里面一定要公平,不能偏爱,不能有偏爱,不有能有私心的,这个意思,要这样子。你这样子,你说出来的话,对方也容易接受,感觉到你这人是对的,很公平,也会受到感动,你又多得了一分,你就容易战胜了。
「七、于自正法及毗奈耶,无能引夺」,就是在自己这方面的佛法,和这「毗奈耶」就是律,你所学习,你所得到的见地,「无能引夺」,没有人可以动摇你的,一定要达到这个程度,你对佛法本身的认识,要达到这个程度才可以,这都是要用功学习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不可以得少为足的,得少为足不行。所以这里面就是,你这互相,你若想要同人辩论,你要有这样的优点,你要知道对方他的缺点在那里,你要知道;你要知道本身殊胜的地方在那里,而你也要有这种力量。「于自正法及毗奈耶,无能引夺」,你要达到这个程度。
在《大智度论》的前边,《大正藏》第二十五册,《大智度论》的前面有个《三法度经》,前面还有一部经,说到有梵天的外道,外道的名字叫作梵天,就是读书多,很有辩才。很有辩才,就是有的人对他说,说你和我们辩论,你赢了,对你并不光彩,因为我们很普通的人,这沙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里,有大智慧人,你同他辩论,若战胜了,那你是第一,你和我们战胜了,那不算什么。所以这里有这个问题,你说:我也有辩才,我口才很利;但是一听你说话,口才是利,口才很好,你读书不够,就听出来,一听就知道。所以你若是和一般的人,怎么叫一般的人?我也有这种感觉,一般的集会上,多数都是平常人来听你讲经,多数是这样子;特别的有大智慧的人,有修养的人来听你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种人多数不动,多是不出来。除非是你的名望特别高了,像印顺老法师,他若去讲经,譬如在香港,印顺老法师来讲经,香港大学的教授,文化大学那些大学教授,崇基书院这些教授,他们来听,在香港的时候,他也来,你别的人讲经,他来?这就是有这个事情。所以你非要自己好好乐学,好好学才可以,不好好学不可以。
「八、于他所说,速能了悟」,这还是智慧,对于对方说出什么话,你很快的就明白他在说什么。我们人与人之间有时候说话,还不是说是有什么特别高深,对方还没听懂,还没听明白,你看,就是有这种事情。
「九、于他所说,速能领受」,前面是「于他所说速能了悟」,这底下「速能领受」。这句话怎么讲?我想了一想,想了又一想,才明白一点,就是你了悟了不算,你还能够「持」,这个「受」就是「摄持」,他这一段话里面有几个意思,你很快的就能掌握到,不但是能明白,你还能常握到,能摄持,马上他这一段话里有三个意思,或者四个意思,或者五个意思,你马上都能知道,知道倒底有什么不同,你能够都知道。立刻「于他所说,速能酬对」,你这几个意思里面,有几个可以能立得住,有几个是不对的,你立刻就能反应,就能回答他,这事不是容易。你若能明了,或者还办得到,还能记得住,不容易。这个「速能领受」是表示你能记得住,这个「领」是「统领」,就是全部的,都能记得住,有这样意味。
「十、于他所说,速能酬对」,就是当时就能回答你,反驳你,你这个地方不对,你这个地方不对,这个地方不对,是不容易。
「十一、具语言德」,还具足语言的功德,「令众爱乐」,说出来的语言,大家都欢喜,这也不容易。我们看这些故事上,譬如说舍利弗尊者的舅舅,摩诃拘希罗,拘希罗他那时候还不信佛,从南方读书回来,一看见他的外甥随佛出家了,他就来找到佛来辩论。后来他发觉什么呢?他发觉佛说的话,知道他错误了,但是不明显的给你揭露出来。你看还有这么一件事,这也是一种道德观念,就是你是不对了,含蓄的,不要令你太难堪,你看这还是,这佛的大慈悲,也是大智慧。所以是「于他所说,速能酬对」。第十一具语言的功德,令众爱乐,生欢喜心。你说对,把对方的错误指出来了,对方还感觉到你很爱护他,你看这个事情,真是难得。
「十二、悦可信解」,「令众爱乐」,这也有「悦可信解」,大家生欢喜,相信你的见地,对你的见地明白了,而能够相信,你看这也是不容易。「悦可信解,此明论者」,能信解你这个智慧论,你这个智慧的语言,他能信而能解,这就是不容易。有的人,你有很多的优点,有很多感动人的地方,你说出来话,他虽然没有解,但是他相信,他还认为你说的好,但实在不一定就能解。这个地方说是能够解,这也是不容易。
「十三、能善宣释义句文字」,「能善」,他能够善巧的宣扬出来,解释这义句的文字。这文字所成的句,这是能诠显的;义是所诠显的,用这文句来显示这个义。假如这文句,若是太含蓄了,就不容易解释。我读这《摩诃止观》的时候,智者大师引《大涅槃经》的一段话,就是不懂,《大涅槃经》这段话,完全是看不明白,智者大师一解释,就明白了,心里生欢喜心,很难懂的地方,他解释的很妙,生欢喜心。这地方就是「能善宣释义句文字」,你要有这种优点。
「十四、令身无倦」,还有这个功德,他能够使令身体不疲倦。
「十五、令心无倦」,第十五,令心也不疲倦。这个当然有两样事:就是宿世栽培的好,今生这个身体强,身体特别健康;另外有戒定慧的功德,有定力,这个定,你心一寂静,这定的力量能摄持你这个身体,他就能够令你不疲倦,还有这种事情。
「十六、言不謇涩」,就是和前面那个「謇吃」的意思一样,就是说出来的话,非常流畅。
「十七、辩才无尽」,他那个辩才是无穷尽的,一样道理、一样道理,无穷无尽的能演说,说的令你非常容易明了。
「十八、身不顿蝁」,这个身体,「顿」就是困乏憔悴,这个身体,虽然是消耗了很多的精神,但是你身体还是很正常,并不困乏委悴憔悴,没有疲劳的样子,「身不顿蝁」。
「十九、念无忘失」,他这记忆力特别强,他不忘,你经过他的心意识的时候,他就不忘,不忘,这也是容易有智慧的地方,「念无忘失」。
「二十、心无损恼」,他这个心里没有损恼,就是对方不管怎么样不讲道理,怎么样触恼,他心里面还是不恼,心里面还是很平静。他也不损恼别人,他也不接受别人的损恼,心里面不动,总是很和平的,所以他不劳神,在这里也有关系。心里不劳,也就是因为有定慧的关系。
「二十一、咽喉无损」,这果报很坚强。
「二十二、凡所宣吐,分明易了」,容易明白,就是容易明白的,他宣说是容易明白,不容易明白的,经过他说也容易明白,是这样。
「二十三、善护自心,令无忿怒」,他能善巧的保护自己的这一念心,叫他不忿怒,心里老是平和的,温和。
「二十四、善顺他心,令无愤恚」,他不但是自己不烦恼,也能够随顺对方的心情,也令对方不愤恚,也还有这种能力。
「二十五、令对论者,心生净信」,这是二十五,使令对方能生出来清净的信心。你的大智慧、大慈悲,这么多的优秀的地方,能感动了对方,对方就是相信了你所宣扬的佛法了,也生出来没有疑问。这个「净」就是没有疑问,没有疑惑了,叫做「净信」。若有疑惑心,就没有信心了,所以不信是污浊的。对于佛法没有疑问,能相信佛法,那么叫做「信」,没有疑浊。
「二十六、凡有所行,不招怨对」,他不管是身口意,表现于外的身口,同各方面去接触的时候,都「不招怨对」,不会引来怨恨,不会有敌。「对」者敌也,不会树立了一个敌人。本来是个好事,但是我们智慧不够,就制造出一个敌人出来,你看这事就不圆满,这真是遗憾的事情。
「二十七、广大名称,声流十方」,你看具足这么多的优点,当然大家都在赞叹他,所以有广大的名称。他的这种好的名声,流布到十方去了,各方面都知道。
「世咸传唱,此大法师,处在师数」,这世界上很多人,大家在传布,在赞叹说这个是大法师,这个法师是处在大师的数目之内的,是属于这一流的大法师,这是具足二十七种功德。
寅四、喻合
如受欲者,以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厕环钏等宝庄严具,以自庄严,威德炽盛,光明普照;如是论者,以二十七称赞功德,厕此五种论庄严具,以自庄严,威德炽盛,光明普照,是故名此为论庄严。
这是第四科「喻合」,前面说他有这么多的功德,现在用譬喻来同他会合,也就是用譬喻来赞叹他。这解释庄严这一科,一共就是分四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更征」,第三科是「别列」。「别列」说完了,现在第四科是举譬喻来合这件事。
「如受欲者」,前面赞叹这位大法师的功德,说一个譬喻,就像在世间上享受五欲的人,他用这「末尼真珠」,「末尼」翻个如意珠,所以就是宝物,或者「真珠琉璃等」这些「宝」物,「厕环钏等宝庄严具」,就是加在他身上,戴着环、戴者钏等宝庄严具,就是真珠琉璃这些宝再加上去。「以自庄严」,用这此宝物来庄严自己的身体。「威德炽盛」,于是乎他的威德,就更加倍的好起来了,殊胜起来了,好像看着有很多很大的「光明」似的,「普照」到各地方去。这是个譬喻,这底下合。
「如是论者,以二十七称赞功德,厕此五种论庄严」,用二十七种值得称赞的功德,加在,「厕」就是参在里头,参加在那五种论庄严具里面,「以自庄严」,也自然是「威德炽盛,光明普照」,也自然是这样子。「是故名此为论庄严」。
子四、结
是名论庄严。
这底下第四结束,这是大科的第四科,「论庄严」一共分四科,这是结束。我们佛教若有这样的人,佛法自然是应该兴盛了。但是这个事情,就是要慢慢的栽培,不栽培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