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91

卯四、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以苦自任不任于他而生非福,谓受外道自苦戒者。二、以苦任他不任于自而生非福,谓随有一不律仪者。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谓诸国王及祠祀主、马祠祀等。四、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谓住静虑者及离诸恶补特伽罗。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以苦自任不任于他而生非福,谓受外道自苦戒者」,上一次我讲的,不是昨天,上一次讲的,就是昨天的上一次讲的,「又有四清净道:一、背恶说法及毗奈耶,二、向善说法及毗奈耶,三、资粮道,四、清净道」。你们找到这个文了,这个我再解释一下。

「又有四种清净道」,四种清净道,「清净」就是圣,得了圣道的时候,断惑证真的时候,叫做「清净道」,就是有四种方法,有四种法可以成就清净道。第一个是「背恶说法及毗奈耶」,「背」就是弃舍,弃舍这个恶说法及毗奈耶。这个「恶说法」就是不符合缘起的道理,叫恶说法;这个「毗奈耶」就是律。但这个恶说法,法和律这都是恶说,恶说法、恶说律,就是外道的法和律。这个毗奈耶可以这么解释。「二、向善说法及毗奈耶」,那这就是佛法了。「向」就是清净的意思,清净学习佛教的善说法和律,这么样解释。「三、资粮道,四、清净道」。

「此中最初,谓如有一于外道见及引无义苦切行中,心不爱乐亦不忍可」,这个是解释那第一个「背恶说法及毗奈耶」。「谓如有一于外道见」,就是那个说法,外道的思想;「及引无义苦切行中」,「无义苦切行」就是无义的苦行。无义的苦行是什么呢?就是外道那些五热炙身,四方都是火,四面都是火,东西南北都是火,上面是太阳,他在中间受这个热来炙其身,来烤、来热他的身体,这是用苦切行。或者是不吃东西、不吃饭,或者是一个脚立在那里,或者持鸡戒、持牛戒、持狗戒,这些苦切行中,而这个就是那个毗奈耶了,就是所谓戒禁取这一类的事情。「心不爱乐」,这就是解释那个「背」字,「亦不忍可」,这个文这么解释好一点。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以苦自任」,这是第三十七科,一共三十九科,这是第三十七科「补特伽罗诸门差别」,分四科,那现在是第四科。「又有四种」人,这是四类人,第一种是「以苦自任」,这个「任」这个字,在这里是授予的意思,就是用这个苦给自己吃,给自己受苦,这就叫做「以苦自任」。「不任于他」,他不授予他人的苦恼,他不把这个苦恼给别人,他只给自己。这样做的人,做了结果是什么呢?「而生非福」,就引起很多不可爱的苦恼事情,这是指谁说的呢?「谓受外道自苦戒者」,就是那个禀受外道,不是佛教里面的,外道自己苦恼自己的那种戒、那种人,就是自己给自己苦吃,就是刚才说的那些受牛狗戒的,或者是五热炙身的那些人。

「二、以苦任他不任于自」,第二种人就是把这个痛苦的事给别人吃,给别人受苦;「不任于自」,不给自己受苦,这样做也是会造成了很多的苦恼。这是指谁说的呢?「谓随有一不律仪者」,这就是说随那一个人,他就是欢喜做恶事,或者是钓鱼,或者是打猎,或者以杀生为职业的人,或者以偷盗为职业的人,或者是以淫为职业的,就是随有一不律仪的这种人,就是给别人苦头吃,他自己不受苦。

「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第三个就是自己也受苦,也给别人苦,因此而造成了很多的罪过。这是谁呢?「谓诸国王及祠祀主、马祠祀等」,国王就是国家最高的领导者,有权利的人,他有那么多的国土,有那么大的权利,有那么大的财富,他还不知足,他还是要侵略其他的国家去,于是乎自己也很苦恼,被侵略的也是很苦恼,所以是「以苦俱任」。「及祠祀主」,祠祀主这个祠堂里面这些邪知邪见的人,供养鬼神,供养天神,就是杀害猪羊,杀害这些来祭祠鬼神、祭祠天神;这样做自己也是苦恼,而杀害的众生也是苦恼。「马祠祀等」,就在祠堂里面杀这个马,把这个马杀掉了来祭祀,这也是一种非福的事情。

「四、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第四种人就是他不拿这个苦恼的事情授予任何人,也不给自己苦吃,也不给他人吃;那么他这种行为「而生大福」,能造成很多有意义的功德。这是什么呢?「谓住静虑者及离诸恶补特伽罗」,就是安住在色界四静虑的人,他成功了这种人,他在深山里面住。假设没生到天上去,在人间的话,在深山里面与世无诤,自己常常入定;虽然生活很简单,看起来很苦,但是他并不苦,所以他很快乐。如果他若是来到人间教授的话,也会令人少欲知足、修学梵行,也是一种大福德的事情,所以是「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及离诸恶补特伽罗」,及人世间远离一切恶事的人,他不作恶,他能修五戒十善或者种种的功德,这种人也是有意义的,并不是持这些无义苦行,没有这些事情。那么这是「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这一段。

 

寅三十八、语业过失功德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过失

又略有四种语失:一、不实,二、乖离,三、毁德,四、无义。

这是第三十八科「语业过失功德差别」,语业有过失的语业,有功德的语业,是不一样的。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这个过失的语业。

「又略有四种」话、四种语言是有过失的。那四种呢?一是「不实」,就是说谎话。第二是「乖离」,破坏别人的感情,使令别人彼此间变成了冤家,这样子;说这种语言,当然这是个动机的问题,他自己有一个希图,需要用妄语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我说一句谎话,我能占到便宜,我破坏别人的感情,我能得到便宜,所以叫做「乖离」。第三是「毁德」,就是谤毁别人的功德,就是破坏别人,这是说一些暴恶的语言。第四是「无义」,就是他也不属于前三种,这个就是属于放逸的语言,放逸的语言没有真实的意义,而是也有过失的,引起人的放逸。

这四种语言,当然是在身语意这三业上说,是属于口业;但是它不能离开意业的,因为离开了心是没有事情的,所以也还是由心发出来的语言。由心发出来的语言,就是刚才所谓动机了,如果动机有问题,当然就是有过失了。但是我们佛教徒不应该这样子,不应该为了成就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这样的语言不可以说,不应该这样说,不应该有这种动机、这种事情。

 

卯二、例功德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四种语德。

前面是「举过失」,这是第二「例功德」。就是与前面这四种妄语相违反的,就是不说谎话,也不说离间语,也不说粗恶语,也不说这个杂秽语,说法语,这样子「即是四种语德」,就是四种语言都是有功德的。一般社会上的人,我感觉到说谎话不算一回事,随时说谎话。一般没有什意义的,也不见得对你有伤害,这还是轻微;如果是有意的伤害人,那的确就是不对了。我刚才说过,但是我们佛教徒不应该这样,这个语言上不要有这些过失,「当知即是四种语」的功「德」。

 

寅三十九、圣及非圣语言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非圣(分二科) 辰一、标

又略有四种非圣妄语。

这第三十九科「圣及非圣语言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举非圣」,先是「标」出来。「又略有四种」,不是圣人的,这是妄语,圣人是不说妄语;「非圣」那就是凡夫了,凡夫说这个妄语。这是「标」,底下加以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见不见」。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举见不见

谓于见不见,颠倒而说。

就是凡夫说谎话的时候,一般的常见就是「于见不见,颠倒而说」。他是看见了,但是你问,他说我没看见,于见颠倒而说;于不见也颠倒而说,他是不见,但是你问他是见不见?他说是见了!就是不是那真实,错误地与事实相反地那么样去说话。这是一种妄语,凡夫的妄语。

 

巳二、例闻不闻等

于闻不闻,于觉不觉,于知不知,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闻不闻等」。对「于闻不闻」也是颠倒而说,「于觉不觉,于知不知,当知亦尔」,这是非圣。底下「例贤圣」。

 

卯二、例贤圣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贤圣谛语。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贤圣」的真实语,贤圣的真实语,见就说见,不见就说不见,闻不闻、觉不觉、知不知也是,也是照真实说。这一段文在前面讲过,在这里就是顺一顺文就好了。

 

子五、五种(分二科) 丑一、结前正显

已说四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五种。

这是第五科,前面已经说过了四科,就是用一、二、三、四的数字来介绍佛法的大意。现在用五的数字介绍佛法,分两科,第一科「结前正显」,把前面那一段文结束,正显现在的五种。

「已说四种佛教所应知」的境界,这以下说「五种」佛教所应知处。「已说四种佛教所应知处」,这句话是结前;「次说五种」,是正显,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别广宣说」,分二十科,用五个数字来表示佛法,分二十科,第一科是「杂染清净行聚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于有取蕴」。

 

丑二、别广宣说(分二十科) 寅一、杂染清净行聚差别(分二科)

卯一、于有取蕴

谓有五种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一、所依所缘自性行聚,二、能领纳自性行聚,三、能分别言说分位取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行聚,五、能了别自性行聚。

这个「有取蕴」,「取」就是烦恼,有烦恼的五蕴,就是这个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是有烦恼的,那么这就是凡夫的五蕴。圣人就是无取蕴,没有烦恼的蕴。凡夫的这个五蕴也是由烦恼而引生的,引生出来五蕴之后,又发出来烦恼,所以叫做「有取蕴」。这底下是「于有取蕴」,看「于有取蕴」是怎么讲的。

「谓有五种诸欲贪品」,这是说有五种法,这五种法是什呢?「诸欲贪品」,是各式各样的欲。这个「欲贪」是于欲有贪,这个「贪」者爱也,爱着这个欲叫做「欲贪」。「品」者类也,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烦恼。是「粗重随逐」,这个欲贪属于活动,就是你内心里面有这个贪爱心出现,叫做「欲贪」;「粗重」是这个欲贪烦恼的种子。说这个人是有欲心的人,但现在他没有欲心,现在他的心里面还是清净,但是他有欲贪的种子,叫做「麤重」。

这个粗重的种子「随逐流转」,这个种子,从久远以来就有这个种子的,种子一直随逐这个人,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随逐到现在。他时常出来活动,那心里面就有欲贪了,活动了以后又造成了这个欲贪种子的力量,是「随逐」。「流转」是相续下来,或者来到人间,人间也可能各式各样的人,也可能是中国人,或者是外国人,各式各样的人,或者跑到三恶道去,或者跑到天上去;但是这个欲贪的种子总是随逐你不舍,不和你分离,你到那去都随着你。

「杂染所摄」,这个欲贪,不管是欲贪的现行也好,种子也好,都是不清净的,属于这一类的。你对于这个五蕴里面,这五法里面有这样的东西随逐你。「行聚」,这个「行」就是活动,就是一切有为法。而这「聚」不是孤独的,都是一堆一堆的,色法也是一大堆;受,你这感觉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乐忧喜舍的感觉也是一大堆,忧、喜、舍都是受;想也是一大堆;行也是一大堆;识也是一大堆。所有的法都不是单独的,都是一堆一堆的,所以叫做「聚」。这五种法,是属于「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的五法。这是标出来,标出来这「有取蕴」的大意,这底下就列出来究竟那五法呢?

「一、所依所缘自性行聚」,这个「所依」就是我们的前五根,这个「所依所缘自性行聚」是色法。「二、能领纳自性行聚」是受,一条一条就是色受想行识五法。属于色法来说,「所依」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缘」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也是色法。声音也是属于色法的,因为色法的振动才发出来声音,也是色法。所依的根的色法,所缘的境界的色法,这两种色法是「自性行聚」,就是属于它本身的境界。眼它本身的情况,耳、鼻、舌、身它本身的情况,这个「自性」就是它本身的意思,这也是属于有为的,也是「聚」。这是第一说到色蕴。

「二、能领纳自性行聚」,能领纳就是受,境界出现的时候,眼识和色境相接触的时候就有识,就是根、境、识这三个一和合就有受,就会感觉到是苦、是乐、是受,苦乐忧喜舍这种感觉。「能领纳」,他有这种功能能领纳。你若没有识就不行了,他就没有苦乐忧喜舍的受。「自性行聚」,这个受本身的这个有为的境界,这也是一大聚。

「三、能分别言说分位」,这是想,这个想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能分别」,一个能「言说」。这个根境识一接触的时候,他心里面就会想,这个分别就是想,就是会思惟这是怎么回事,取它的各式各样的相貌情况,去加以观察、加以思惟,那么叫做「分别」;「言说」,又能说出来话,用语言表达出来他内心所想的,这两件事。「分位」就是所想的也是有分位的,所说的话也是有分位的,不是一笼统的那样子,其中有各式各样微细情况差别的,所以叫「分位」,这是想。

「取诸法相自性行聚」,这还是这个想,能分别言说,由内心的分别所以能发出言说来,这是一种;第二种是「取诸法相」,其实这个「取诸法相」和那个「分别」有相通的意思。这个「取」也可以说是拿到,拿到诸法相貌的情况,这个是心法,这个是色法,心是属于什么,色法又属于什么,各式各样的相貌,这样的「自性」行相,这都是想的自性的一个「行聚」,这种境界。那么这是想的相貌的情况。

「四、能作用自性行聚」,这就是五蕴里面的行蕴,行蕴。前面「能领纳自性行聚」,这是苦乐的领纳,苦乐忧喜舍的领纳;第三个「能分别言说分位取诸法相自性行聚」,这是认识,认识境界的相貌;现在这第四个就是采取行动了,能发生出来行动的作用,或者是来保护自己,或者去破坏别人,或者利益他人,各式各样的作用,这一类的活动,「自性行聚」,这是属于行蕴。

「五、能了别自性行聚」,这是第五种,就是识蕴,识蕴是能了别,能了别一切境界的相貌。前面受、想、行是属于心所法,能了别是心王,心王和心所是合作的,都有了别性。但是心王是主,其他心所法等于是帮助它做事情的一种情况,帮助心王做事情的一种功能。「能了别自性」,这了别本身的情况,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它也是一聚一聚的,不是单独的,心王它一动也是一大堆的事情。所以这个「聚」、集聚,所以这正是说这个就是五蕴。这五法里面是「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是这么一个境界。这是「于有取蕴」是这样情况,底下。

 

卯二、例无取蕴

此五相违,当知即是离欲贪品粗重还灭清净所摄自性行聚。

这第二科「例无取蕴」,没有烦恼的蕴;就是前面这五蕴和它相违反的,不是「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不是了。

「当知即是离欲贪品」,它没有欲贪品。这样说这个「欲贪品」,应该不只是欲界的烦恼,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也在内。离了欲贪品,离了粗重,而能因为戒定慧的修学成功了,就是回到诸法寂灭相这里来,它那个无分别智,或者是有分别的智慧,都是清净的,没有烦恼的杂染,这样所摄的「自性行聚」。「所摄」的也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是聚集的。那么这就是圣人的境界,这要到阿罗汉果以上才可以,才有这种无漏的五蕴,才出现的。

 

寅二、受用欲者所爱境别(分二科) 卯一、标列五欲

又有五种受用欲者所爱境界,诸乐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诸背欲者,恒正观察,谓色声香味触。

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杂染清净行聚差别」,现在第二科「受用欲者所爱境别」,这受用五欲乐的,在欲里面生活的人,他所爱的境界有什么不同呢?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这个「五欲」。

「又有五种受用欲者所爱境界」,受用欲的这一类的人,他所爱的境界有五种。「诸乐欲者,常所追求」,这欢喜欲的生活的人,常是这样去追求这个欲的,没有我要追求,有了就要受用,那么已经有了还不足,还要继续追求,还要加多一点,所以「常所追求,常所受用」。

「诸背欲者,恒正观察」,但是也不全都是受用欲者,还有弃舍欲的人。弃舍欲的人,就是「背欲者」。「恒正观察」,他为什能够弃舍这个欲?他就是要有智慧,能够有深入的、正确的观察欲是苦,所以他能放下这个欲,能「背欲」。这个五种是什么呢?「谓色声香味触」,就是如意的色声香味触,是所追求的境界。

这一段是标,「标列五欲」;底下第二科「配释四爱」,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卯二、配释四爱(分二科) 辰一、标

当知此中,依所追求、所寻思、所染着事,有四种爱乐。

「当知此」色声香味触里面,「依所追求」的色声香味触,「所寻思」的色声香味触。这个「追求」是在未来,追求就是还没出现,没出现我要追求它,使令它出现,所以它还在未来,追求是还在未来;「所寻思」是已经过去了,我过去享受到的五欲,虽然是过去了,心里面还在寻思、还在忆念。「所染着事」是现在,现在成就的五欲,时时爱着这五欲的事。此中「依所追求」是未来,「所寻思」是过去,「所染着」是现在,从这三方面来观察有四种爱乐的不同。底下第二科是「配」。

 

辰二、配

谓未来所爱乐事,即所追求;过去所爱乐事,即所寻思;现在所爱乐事,即所染着,此复二种:一、所爱乐事,二、从彼所生所爱乐受。

谓未来所爱乐的事,即是所追求的;过去所爱乐的事,即是所寻思的;现在所爱乐的事,即是所染着的,那么这是三种。但是「现在所爱乐事」有两种,「此复二种:一、所爱乐事」,就是色声香味触;「二、从彼所生所爱乐受」,从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事上面,引发出来的爱乐的乐受,所爱的乐受,如意的觉受,所以加起来就是四种了。

 

寅三、爱非爱业异熟差别

又有五种有情,所得受爱非爱业果异熟自体。谓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第一科、第二科,现在第三科「爱非爱业异熟差别」,有爱业异熟、非爱业异熟。

「又有五种有情」,就是五种众生,他们所得到的受,这个「受」其实就是果报,但是这个受有差别,有「爱」业果异熟、有「非爱」业果异熟,有可爱的。因为这个果是业所得,所以加了「业」字。这个「异熟」,就说这个果不是一下子就熟了,逐渐逐渐成熟的,所以叫做「异熟」。「自体」,就是这个果报的自体。一共有五种,「谓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就是天、人,那是属于爱业果异熟;那落迦是地狱、傍生、鬼趣这三种,是非爱业果异熟,加起来就是五种。

 

寅四、失利养等因行差别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谓若于是处受用利养,若从彼得,若所得物,若所为得,若如是得,于此诸处心生吝惜。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这是第四科「失利养等因行差别」。「失利养因行」,就是你有这样的因行,就失掉了利养,这样意思;因为你有这样的行为,你就失掉了利养。「利」就是财富,「养」就是你生活所需,来资养你的生命,简单说就是财富。失掉了财富的一个原因,就是你有这样的一个行为,使令你应该得的没得到。

「亦是背涅槃因行」,而这种「失利养因行」,同时也是「背涅槃因行」,就是不能得涅槃了。你用这个「因行」,本来是应该得涅槃,但是也不能得了,就是这样。这样就是两种利益都失掉了,因为你有这个行为,世间的利养失掉了,出世间的涅槃也得不到了,两种功德,这两种事都失掉了。这是标出来这个过失的,你这样做有这样的过失。「谓若于是处受用利养」,这底下列出来什么是「失利养因行」?什么是「背涅槃因行」?这底下标出来。

「谓若于是处受用利养」,就是这个人在这个地方,他能够受用他的利养,就是他能得到,能得到财富。「若从彼得」,若是从那个人,或是那一家得到利养。「是处」,是处。「若从彼得」,是那个家,或者是约所得的利养的财物。「若所为得」,因为什能得到利养呢?就是「所为得」,为你有这样的一个原因,你就能得到这个利养,那叫做「所为得」。「若如是得」,这地方有解释,或是属于佛法这一方面的,这下文有解释,就是你通达佛法,通达佛法的胜义怎么怎么地。

「于此诸处心生吝惜」,就是前面这多的地方,你心里面吝惜,心里面就是不欢喜别人去得到,就是我得到,别人不可以,叫做「心生吝惜」。这个《披寻记》解释很详细,我们看他的文。

 

《披寻记》五一三页: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等者:《成实论》中〈杂烦恼品〉说有五悭:谓住处悭、家悭、施悭、称赞悭、法悭。此中五种,如次应知。彼云住处悭者:独我住此,不用余人,即此所说若于是处受用利养。彼云家悭者:独我出入此家,不用余人,设有余人,我于中胜;即此所说若从彼得。彼云施悭者: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即此所说若所得物。彼云称赞悭者:独称赞我,勿称赞余人,设赞余人,亦勿令胜我,即此所说若所为得。彼云法悭者:独我知十二部经义,又知深义,密而不说;即此所说若如是得。彼论又云:此人堕饿鬼等诸恶处生。是故此说失利养因行。又云:此人于解脱中终无有分。所以者何?是人于共有法尚不能舍,何况能舍自五阴耶?是故此说亦是背涅槃因行。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等者:《成实论》中〈杂烦恼品〉说有五悭」,就是《成实论》,不是《成唯识论》,就叫做《成实论》,是鸠摩罗什法师翻的,其中有一品叫做(杂烦恼品),就是不是解释一种烦恼,解释了很多的烦恼,所以叫(杂烦恼品)。「说有五悭」,说这个人有五种悭吝。那五种呢?就是「住处悭、家悭、施悭、称赞悭、法悭」,这五种。「此中五种,如次应知」,这里面也就是说这五悭,也如《成唯识论》(应是成实论)那五悭的次第,就可以明白了。这底下就配合着解释。

「彼云住处悭者」,彼《成实论‧杂烦恼品》上说:「住处悭者:谓独我住此,不用余人」,这个地方就是我在这住,别的人不要来这住。「即此所说若于是处受用利养」,《成实论》上说这个住处悭这句话,也就是这里文所说的,「若于是处受用利养」,心生吝惜的意思。这是住处悭。

「彼云家悭者」,彼《成实论》杂烦恼品说的家悭者,是「独我出入此家」,我在这一家出入,「不用余人,设有余人,我于中胜」,我是最殊胜的,「即此所说若从彼得」就是这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叫做「家悭」。

「彼云施悭者」,《成实论》上说施悭怎么讲呢?「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我不要给别的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给我多一点,给别人少一点,就像这样子,「勿令过我」。「即此所说若所得物」这句话的意思。那么这叫做「施悭」。

「彼云称赞悭者:独称赞我,勿称赞余人」,这称赞悭。就是要赞叹我才可以,不要赞叹别的人,「设赞余人,亦勿令胜我;即此所说若所为得」,「所为得」就是因为一赞叹,这个人就有名望了,因为有这个名闻而得到利养,这是「所为得」。

「彼云法悭者:独我知十二部经」的道理,「又知深义,密而不说」,我都要隐密起来不向你说。「即此所说若如是得」,这是吝法,这是法悭。「彼论又云」,彼这个《成实论》上又说:「此人堕饿鬼等诸恶处生」,这个人有这个五悭,这个人将来会到那去呢?就是堕落到饿鬼道去,「等」也可能到畜生道、地狱道,也可能的,「诸恶处生」。「是故此说失利养因行」,所以这失掉了利养因行,人的资格都没有了。

「又云:此人于解脱中终无有分」,那《成实论》又说,这个人他在圣道的解脱里面,他没有他的分了。「所以者何?是人于共有法尚不能舍」,这个人在「共有法」,这个地方、这个施主,或者财物,大家都可以受用,那位施主他谁都可以结缘的,不是你私有的,这是「共有法」。「共有法尚不能舍」,他都不能够发心,大家都可以受用,他都不能布施。「何况能舍自五阴」?何况能弃舍自己的五蕴,观察五蕴是无我、无我所呢?更是不能了。「是故此说亦是背涅槃因行」,所以这个人也不能得圣道了。这是第四科「失利养等因行差别」。

 

寅五、毁戒闻等诸法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毁净戒多闻,后亏止观善轭。

这是第五科「毁戒闻等」,也破坏了戒,也破坏了多闻诸法的这些差别相。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又有五法」使令修行的人,他一开始破坏了自己清净的戒,又破坏了他的多闻,就是修学佛法、听闻佛法都被破坏了,破坏了这两件事。这两件事破坏了以后,「后亏止观善轭」,不能持了净戒,也不能多闻,那当然也不能修止观了。要有戒你才能修止,要能多闻才能修观,止观是由净戒和多闻来的,净戒、多闻是止观的基础,这个基础破坏了,止观也就没有了。

「善轭」,这个止观是善轭。昨天讲的那个是苦轭,是轭;现在这个止观是善轭。这个「轭」是表示,你愿意这样修行的时候,就是一直地精进不弃舍,这样努力修行的意思,所以叫做「轭」。就像那个马在车辕里面套住了,它不能解脱。说我们发心修学圣道以后,就是永久一直这样修行,所以叫做「轭」。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毁净戒

谓于诸欲中心生爱染,于能觉发忆念教授教诫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罗令其不受,虽先受得后令弃舍,或使穿穴。

「谓于诸欲中心生爱染」,前面是「标」,标出来有这五法的过失。这底下就解释,加以解释,第一科先说「毁净戒」。

「谓于诸欲中心生爱染」,这个修行人在这个色声香味触的欲中,心里面有了爱染心,有这种不清净心了。「于能觉发忆念教授教诫者所心生瞋恚」,心生欲染这是贪欲,这就是说五盖,这是贪欲盖。底下说这个瞋恚盖,瞋恚盖是什呢?「于能觉发」,就是能觉知道你有爱染心的那个人,「于能觉发忆念」,你自己有了爱染心以后还不能觉悟,赶快要恢复清净还不能,不能而这个善知识能够让你忆念圣道,不要忆念爱染。「于能觉发忆念」,就是能觉悟你,你那个善知识能觉悟你,能发动你的正忆念。「教授教诫者」,教授你佛法的善知识,教诫你不要做恶事。这个善知识「所」,这个善知识那个地方。他若这样对你教授教诫的时候,「心生瞋恚」,心里不高兴,心里愤怒了,这是瞋恚盖,这第二盖。

「未受尸罗令其不受,虽先受得后令弃舍,或使穿穴」。那么这个人生了瞋恚不接受教导,那怎么办呢?那这个善知识就是「未受尸罗令其不受」,就是这个修行人退了道心,因为他没有受戒,这个善知识就不准他受戒。「虽先受得」,说以前受过戒,受过大戒,「后令弃舍」,他若不觉悟的话,就叫他舍戒,是这样意思。「或使穿穴」,这个令他弃舍,或者是使令他穿穴,这句话是叫他去穿了穴,这样子。

 

辰二、毁多闻

耽着惛睡,恒不寂静,染污追悔,常怀疑惑,于所闻法不能领受,虽初领受寻即忘失,虽不忘失不证决定。

前面是两个盖,贪欲盖、瞋恚盖。这底下第二「毁多闻」,那么贪欲盖、瞋恚盖破坏了戒。这底下「毁多闻」。

「耽着惛睡」,这个修行人就欢喜睡觉,本来这时候应该吃饭,吃饭都不吃了,要去睡觉,「耽着惛睡」;一个惛沈,一个睡眠,「耽着惛睡」,这就是惛沈睡眠盖。「恒不寂静,染污追悔」,这是第四个盖,这就是掉举恶作这两个盖。「恒不寂静」,就是心里面掉动,心老是动,想这些放逸的事情,这些染污的事情,「恒不寂静」。「染污追悔」,「追悔」也属于善、也属于恶,通于善也通于恶。在这里就是我以前,我应该不要那么早出家,就是后悔,出家后悔了。哎呀!我那么年轻就出家,你看就错误了机会。这是「悔」,后悔自己作善,后悔自己没有作恶,我那时作恶事最好,所以是染污的追悔,后悔。这是第四个盖,就是掉举恶作盖。

「常怀疑惑」,就是出家修行,修学圣道,是有圣道吗?有佛菩萨吗?对这些事情都有疑惑,对三宝有疑惑,「常怀疑惑」。「于所闻法不能领受」,这前面说这三个盖,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常怀疑惑」是疑盖,这三个盖。有了这三个盖,「于所闻法不能领受」,善知识讲解佛法的时候,他不能领受,不入其心。「虽初领受寻即忘失」,虽然他当初这个盖没有现前的时候,他还是能领受,听闻佛法听到心里面去,但是现在又忘掉了,「寻即忘失」,很快就失掉了,忘掉了。「虽不忘失不证决定」,或者是他没有忘失,但是也不能决定,对佛法的信心还是不具足,还是不能决定,还是疑惑,这样子就是破坏了「多闻」,是这样子。

 

寅六、二种下分诸结差别(分二科) 卯一、明下分

又有二种下分:谓见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无色界下分。

这底下第六科,前面是第五科。这是第六科「二种下分诸结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明下分」。

「又有二种下分」,这个「下」的这一部分有两种不同。「谓见道是修道下分」,这是一种。前面是说善根不强、业障现前的人,这底下说修行有成功的人,成功的人有见道、有修道的不同。这个见道是初果圣人,初得无生法忍的人,他是在修道的以下,修道的境界是更高了,见道是低,修道是更高尚的境界。所以见道是修道的下分,这是一分。「欲界是色无色界下分」,在三界来说,这众生居住的地方来说,这个欲界是色界无色界以下的境界,色界无色界在欲界以上,更高尚的境界,就是两种下分。

 

卯二、显诸结(分二科) 辰一、标

约此二种下分,说五下分结。

这底下第二科「显诸结」,「显诸结」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约此二种下分,说五下分结」,约前面这一个见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无色界下分,约这两种下分来说明这五种烦恼,这五种烦恼都是属于下分的。

 

辰二、辨

依初下分,说萨迦耶见、戒禁取、疑;依第二下分,说贪欲、瞋恚。

「依初下分,说萨迦耶见、戒禁取、疑」,第二科就是「辨」,辨是说明。依头一个下分就是见道和修道,见道是修道的下分来说萨迦耶见、戒禁取、疑。这个结就是烦恼,第一个烦恼就是「萨迦耶见」,执着我、我所,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个我,有我就有我所,有这种烦恼,这是一个染污的。因为执着有我,他就会发出来染污的烦恼,所以萨迦耶见是染污的。

执着有一个我,这样讲当然是没有讲错,执着有我。但是应该更明白一点说,我们的身体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变化,我们这个身体是有老病死的,我们身体是要老、要病、要死。但是这个我没有剎那生灭,也没有老病死,这个身体死了,但是我没有死,我还是常住不坏的。这个我不死,身体死了我到那去呢?我可能到天上去,也可能到三恶道去,继续去受果报。但是这个我是什么呢?是执着的我,并不是真实有这么个我,是虚妄分别心执着有一个我,是这样子。那么这叫做「萨迦耶见」。

「戒禁取」,就是外道所持的这些牛狗戒、五热炙身这些事情。这个「戒禁」,就持这条戒,你不可以违犯,这叫「戒禁」;「取」是执着、爱着这个戒。说这样做,将来会生天,会怎么怎么地…,取着戒禁取。乃至修禅定也属于这一个,不是佛教徒,非佛教徒修襌定认为可以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就是得涅槃了,也是属于戒禁取的。这个「疑」,刚才说过,就是对于佛教的苦集灭道、圣道疑惑,没有信心不决定。这三种烦恼,「依初下分」,就是见道的时候,见道的人断这三种烦恼。你若没有断,这三种烦恼障碍你见道,这个意思。怎么障碍你的见道呢?

「萨迦耶见」是执着这个生命体里面是有我的,障碍你见道,你若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你就不能修无我观,你无我观就不能修;因为他执着这身体有个我,所以不可能修无我观。以前初开始,我初出家的时候听《四教仪集注》,听那法师讲《四教仪集注》,就是讲这个,只是讲那句话,但是我不懂,什么叫做障道?不明白。现在可以这么讲,你若执着有个我,执着色受想行识有个我,那就不能修无我观了。有我和无我是相冲突的,不能并存的,就不能修学佛法了,不能修学圣道,障碍你修学圣道,「萨迦耶见」。

「戒禁取」,这个烦恼就是跑到外道里面去了,佛法以外,去相信外道,去修学外道去了。所以萨迦耶见障碍你修学圣道,不能发起圣道;第二个就是跑到外道里面去;第三个「疑」,就算是来到佛法里面来,对佛教没有信心,是吗?是这样子吗?所以这三个都有障道的作用,可是若见道的时候,这三种烦恼都消灭了,就都消灭了。对于佛法的学习,这些事情,你若不学习《阿毗达磨论》,就是把这文顺一顺,萨迦耶见就是我我所见,戒禁取就是外道的戒,疑惑种种,就这样讲,不行!你还是迷迷糊糊。你若读《阿毗达磨论》、《大毗婆娑论》,或者是《俱舍论》、《顺正理论》,读这个《阿含经》读一读,才明白这些名词的本意,才能明白。明白了以后,你思想里面有这样的思想以后,再接触到不同思想的时候,你就有点敏感,你心里面立刻就知道这地方有问题;但是我们若学习的时候,迷迷糊糊的,反正只是把文字过去了,没有明白那个真义,你就不知道那件事那里有问题,不知道。

南传佛教学者和北传佛教学者接触的时候,大家在互相介绍佛法的时候就有问题,思想就有问题,思想问题的结果,南传佛教就说我们是大乘非佛说。这事是那样,他们说我们大乘佛法是非佛说,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个理由说出来的。而我自己这么想,我们不管你是那个学派大乘佛法的学者,你对佛法马马虎虎学一点,你不能够否认,你不能同南传学者来辩论这件事情,不能辩论。最多你自己的信心没有动摇,就算你不错了,只此而已,你不能反驳他,你说不出来,你不知怎么回事。

但是我这又提到印顺老法师,但是印顺老法师可不是,印顺老法师能保护了中国的大乘佛教,能够否认南传佛教这句话,他说出个理由来,会说出一个理由来。我想我们中国佛教的传统佛教学者,不高兴印顺老法师的思想,你不高兴归你不高兴,但是也不是今天了,我看至少前十几年就开始了,中国佛教、北传佛教受到南传佛教,我们不说是侵略,不是说侵略,就是受到他们的,可以说是动摇了一下。他对北传佛教的批评,北传佛教的学者,我看大多数人对于教义的学习都不够,都受到他的动摇,动摇了。但是你若是能够注意去读印顺老法师的书,这大乘佛法的信心,佛法的信心还能建立起来。也有的人把印顺老法师的书都藏起来,不教它流通,我都知道这种事,不可以摆出来的。当然也有人也有其他的原因,我的著作放在上面,印顺老法师的书放到边上去,也有这种情形,那就是另一回事。

我说这一段话的意思,对于佛法的学习,马马虎虎的学习,你不会有这种感觉。人家说大乘非佛说,你还不知怎么回事。你若清清楚楚的学习,那就不同,你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当然也有人学习印老的思想,反倒是说大乘非佛说了,这种人也是有。但是我看印老的书,反倒认为他有保护大乘佛教的作用,我的想法是这样子。当然也可能有第三种想法,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的想法也可能的。

这是说萨迦耶见和戒禁取见和疑,这个萨迦耶见这个地方是有点事情。我们如果不多读经论,那些经论我都不读,那些话我都不愿意,我就欢喜学个祖师禅,那也好,你愿意这样就这样,也是可以。但是佛法的真义,我看你做梦还没梦到,若我看。因为你没有学习佛法,你凭什么能知道佛法的真义呢?凭什么能知道呢?不可能会知道。你没学过就是不知道,除非你是辟支佛。但是若按辟支佛的道理来说,没有佛,也没有佛法的世界,也不需要有书本,他就知道观察这无常的境界,他能觉悟圣道,那也是和佛说的法是相契合的,那和现在的这些学习祖师禅的人还不同。所以还不能拿辟支佛来证明我学的佛法是对的,还不能这么讲。但是这话不是说,我的就是对的,你的就是不对,不是这个意思。你就把成见放下来,好好的学习学习佛法,自然你会明白这件事,不是这样意思。所以注意「萨迦耶见」这个地方是有事情的。

这个五下分结就是萨迦耶见、戒禁取、疑,这下面还有个贪、瞋,这是五下分结。但是在这个十使,萨迦耶见这是一个,还有一个边见,还有个见取见;这个边见这里没有说,边见没有说,见取也没有说,邪见也没说,这三个见没有讲。三个没有讲,在《俱舍论》上的解释,这萨迦耶见就包括了边见,边见就是你若执着有我时候,执着这个生命体里面,这个老病死的臭皮囊里面有一个常恒住的有我,这个身体里面有个我;不是说是说话,我怎么地,你怎么地,不是说话那个意思,是要观察这句话里面表达的意义。这身体里面有个我,这个我在时间上来说是怎么情形呢?是常住的呢?是不常住的呢?这就是边见。常是一边,不常就是无常,就是断;常是一边,断是一边,这就是边见。这个我是常住的,是中断了,人若死了就没有了;就是一个常见,一个断见。所以有这个萨迦耶见,也就包括了边见在内,这样意思,这个萨迦耶见。

这个「戒禁取见」里边,也就包括那个见取见。见取就是外道他的思想,他执着是色界的四襌就是涅槃,他有这样子见解的话,他认为这个见解是非常好的,叫做见取见,这样意思。他执着这个牛狗戒这样子,将来就能生天,认为这个见解非常好,那么这个见取。而这个戒取见就是实行这件事,修行这件事,所以这个戒取见和见取见不同,但是他们可以互相有关系,所以就包含在戒禁取里面了,是这样意思。这个「疑」呢?其中也有邪见,把邪见也包括在里面,就是不承认有因果报应,叫做邪见。这样说萨迦邪见、戒禁取见、疑就把那三个见也包括在里面了,是这样意思。这是依第一个下分说这三种见,你若断除去这三种见,你就得见道了,这样意思。

「依第二下分,说贪欲、瞋恚」,就是欲界是色界下分。那样就是上界:色界、无色界来说,色界、无色界他们是没有瞋恚的,他们也没有欲的贪。欲界的欲,上界的人他们不稀罕,他们弃舍那个欲,唯有欲界的人爱着这个欲,而且还发脾气很厉害,这叫瞋恚。这样子初果是断了萨迦耶见、戒禁取见、疑,断除这三种见,也就把那几个见也断了。等到二果、三果就把贪欲、瞋恚也断了,那就得了三果。所以三果圣人,初果、二果、三果是断五下分结,把五下分结断了,那么就生到色界天去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居家关怀一载余 夫妻双双求皈依(净德)[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三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西方确指》三世业果甚可惊怖[栏目:大安法师]
 关于《金刚经》中的“冥世偈”(顾伟康)[栏目:其它]
 观智进程[栏目:马哈希法师]
 77.命运靠自己[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持戒 Precepts[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法海集二 第三:静虑品 1 佛法总义[栏目:法海集]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礼敬诸佛」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