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5)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6

寅三十四、心一境性行相差别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能令证得如实智见。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二、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三、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能令证得如实智见」,本论〈本地分〉一共有十七地,十七地现在的文是〈闻所成地〉,〈闻所成地〉在十七地里面是第十,解释第十地。从这个数目上看,我们已经学习很多了,十七地我们学到第十地,还有七地。这个〈闻所成地〉,在分科上看是第七科,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标释一切」。标释一切分两科,第一科「略标五明」,第二科「广释其相」,广释五明的相貌。

我们要记住这件事,这〈闻所成地〉,究竟说什么呢?就是说这个「五明」。这个「广释其相」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列」,第三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五科,第一科就是解释「内明处」,解释内明,内明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标」,第三科是「略」,第四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事施设建立相」,第二科「想差别施设建立相」,第三科「摄圣教义相」,第四科「佛教所应知处相」。

现在的文就是第四科「佛教所应知处相」,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种」,第二科是「二种」,第三科是「三种」,现在就是第三科「三种」。这三种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正显」,第二科是「别广宣说」,别广宣说佛教所应知处相。这一科里面很多,分四十科。我刚才读的文里寅三十四,一共四十科,这是第三十四科。这三十四科这一科是说什么呢?「心一境性行相差别」,说这件事,一共是分四十科,现在是三十四科。第三十四科,这一科说的是「心一境性」的行相差别。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能令证得如实智见」,这个话是约我们初发心用功修行的人说的,这个大修行人,这个大菩萨境界不在内,当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是「略有」,这个略是简略,也可以说是要,是重要的,有三种「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定,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这是定的体性,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面,相续的明静不动,那就叫做定。但是现在这里面,说他有三种不同,先不说三种是哪种?先说心一境性的作用。我们修学禅,要坐禅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动,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利益呢?

「能令证得如实智见」,你要能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得了定的时候,他的作用就是能使令你证得,这个证得或者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如实智见。「如实智见」这个「智」是决断的意思,就是决定的意思,没有犹豫叫做智。这个「见」就是分明的意思,就是非常的明了,里边没有模模糊糊不清楚,没有这件事,是非常的分明,叫做「见」。其实见也就是智,智也就是见,但是这两个字并用,就表示非常的明了,而又是决定的、没有犹豫。这样的智见,那当然是圣人,凡夫都是不决定的,什么事情都是‥‥虽然有多少决定,其中总是带有一点犹豫、不决定,因为智慧不够。

现在说「如实智」,这个如实就是诸法的真实相,诸法的真实相,你若有那样的智慧能够证悟了,那个证悟的智慧和见,就是「如实」,叫做如实;就是和那诸法真实相是同样的,是没有一点虚伪所以叫做「如实」。这个圣人是见到诸法真实相了,所以他有如实的智见,现在我们要是想要得圣道,也要成就这样的智慧才行的。成就这样智慧的条件你要有心一境性,有了成就心一境性了,你就可以成就如实智见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三种「心一境性」哪三种呢?第一种就是「于意言中」,这个「意言」我们前面是讲过了,在《摄大乘论》上也讲过。这个「意」,表示不是前五识,前五识不在内,这是指第六意根,也就是意识说的。「言」,就是说话,前五识不能说话,就是第六意识才会说话。为什么第六意识会说话呢?因为第六意识是有学问的,前五识是没有学问;这个会说话这件事,要有知识,一定要有知识。「意言」,这个言,其中这个知识是什么呢?就是你要能够知道一切法的名,每一法都有名,譬如这灯,这叫光、这叫人、这叫草,这叫做书、这叫做房,很多很多的一切法都有名字,你通达了名字你才会说话。所以「意言」就是名,知道种种名字,前五识不知道一切法的名字,唯独第六意识才有这种能力,这叫做「意言」。

这样说意言,明白点儿说是什么呢?就是一切法种种的名字,种种的名称,是「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个「种种差别所缘行相」,「种种差别」就是各式各样的,都是我们的意识所缘的行相。我们意识就是分别种种的事情,分别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乃至意识,一切法一切法。乃至人间的、天上的、三恶道的,此世界、彼世界、十方世界的,乃至到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种种的差别行相,这个意识无所不缘的,非常的广大的,所以「种种差别所缘」。

这个「所缘」就是相,所缘就是相、能缘的就是行,所缘的境界它有它的相、体相。这个心在各式各样的境界上活动,就叫做行。这个活动一定要有名,每一个相上都有名,你才能活动;没有名字,心是不能活动的。所以这句话说「于意言中」,就是种种的名字里面,各式各样不同的名字中,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行相,你就在那里面活动。在那里活动,当然是应该在一个境界里面,最初修行的时候,最初修行的时候呢,只是选择其中一个法做所缘境,选择其中的一个法。

譬如说佛告诉我们以出入息为所缘境,这一法做所缘境,或者是以心为所缘境,或者是其他的色法做所缘境,就是选择一个所缘境,等到成功了以后都可以做所缘境。这就是第一种「心一境性」,这个第一种心一境性,当然是浅薄的,不是很高深的境界,不是的,我们就说到这里,下面再重说。

「二、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个意言和前面是一样,这个「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无间」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意言就是名,这个名是能诠表的,所缘行相是是所诠表的;能诠表的和所诠表的是「无间」,「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就是名和所缘行相是没有间隔的,这是一个意思。其次,另外一个无间是在能缘心上说的,这个心前一念、后一念,念念不间断的,相续的明静而住,也叫做「无间」。现在这里面的意思,「于意善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第一个是浅一点,第二个「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是深一点,不是一样的,下文再说。

「三、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第二个是「超度意言专注一境」,前面两个也是有深有浅,可是这个第三个是最高深的,是超度意言,就是定的境界,超过了意言的境界,超过了。「专注一境」并不是散漫的,你的心专一的安住在一个境界。那个专注那个「注」,是这个流水,这个房子,下雨的时候从房檐向下滴水,一滴一滴的都是滴在同一个位置上面,叫做「注」。我们的心也是剎那剎那的,剎那剎那的,但是也同样的注意在一个所缘境。所以用注这个字,正好是形容这一念心,形容这一念心,安住在一个境界,这样的意思。当然这是表示心是无常的意思,不是常住的;心是无常的,虽然是无常的,但是他专注一境,而不是散漫的。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无种种无差别」,也没有种种,也没有差别「所缘行相」。

其实种种就是差别,差别也就是种种。但是也可以说,譬如说以色为所缘境,色也有种种的色,有人间的色,也有天上的色,但是他里面还是有差别。同样是色,但是也是各式各样,说人间的色,人间的色还是有种种差别;天上的色也是有种种差别。所以这个种种是约类说的,这个差别是约类里面又有不同,所以叫差别。「所缘行相」,这个所缘行相,没有种种,没有差别的所缘相,这就是又高过了前两种差别。这是有这么三种的心一境性。看《披寻记》,解释这三种所缘境:

 

《披寻记》四九六页: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等者:当知此依修瑜伽师三种差别,说有三种心一境性:谓初修业瑜伽师、已习行瑜伽师、已度作意瑜伽师,是名三种瑜伽师。初业瑜伽师:于诸烦恼欲净其心,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即此所说初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已习行瑜伽师:除了相作意,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习,即此所说第二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已度作意瑜伽师:安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即此所说第三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等者:当知此依修瑜伽师三种差别」,这里面说三种心一境性,是依据修瑜伽的人,就是修禅的人。修禅的人有三种不同,所以说有三种心一境性。谓哪三种呢?「谓初修业瑜伽师、已习行瑜伽师、已度作意瑜伽师」,有这三种不同;初修业的瑜伽师和已习行的瑜伽师、已度作意,有这三种不同。依这三种不同说三种心一境性,这样子,「是名三种瑜伽师」。

「初修业瑜伽师,于诸烦恼欲净其心,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即此所说初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是解释第一个「心一境性」。这个「初修业瑜伽师」,初修业瑜伽师也有两种,第一种修禅的人,他并不是要断烦恼,他只是希望心里面能寂静住,那是一种初修业瑜伽师。第二种「初修业瑜伽师」,目的是想要断烦恼,这个和那个不同,和第一种不一样。「于诸烦恼欲净其心」,这个人坐禅的目的,他的意思是「于诸烦恼」,对于心里面有的时候有贪、有瞋,有各式各样的烦恼,他感觉这是不对的,我心里面有烦恼是不对的,那么怎么办呢?要把烦恼消除去,要消灭这些烦恼,使令我的内心清净,不要有烦恼,他的目的是这样子。所以「于诸烦恼欲净其心」,想要清净自己的心,消灭心上的种种烦恼,这是说他的目的。

「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这底下是开始行动,前面是说他的愿望,他的目的,你为什么要静坐?我目的是要断烦恼,这个意思;使令心清净。这个意思得到禅定的人,如果他只是把心里面能置心一处,能使令心安住一境,但是心里还是有烦恼没断。现在这个人是佛教徒,所以他静坐的目的是想要断烦恼,是他的一个目标,这底下说他开始行动了。

「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于是乎他就开始了「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摄受」其实就是成就,想要成就。想要成就「正勤修习」,就是不懈怠的,一次又一次不怕辛苦的,他去修习「了相作意」。这个按照用功的实际的情况,当然先应该使令心不要乱,心里面安住一境、明静而住,成就了奢摩他的人。成就了奢摩他的人,他这个时候想要断烦恼,想要断烦恼的时候就是「修习了相作意」。「了相作意」,假设是修不净观,那么你要把这不净观的情况要学习清楚。学习清楚,明了不净的相貌,然后把它显现在心里面,静坐时你盘上腿,然后心里面正念提起来,这个不净的相貌就显现在心里面,那么这就叫做「了相作意」。

假设你想要修无我观,想要修无我观要把无我的道理,要学习的,学习清清楚楚的。然后你在静坐的时候,奢摩他出现以后,因为你已经修成奢摩他了,然后这个时候,奢摩他最底限度是未到地定,在这个定里面观察无我的道理,观察无我的道理,那么这叫做「了相作意」。就是先要明了那个所缘境的相貌,或者是无我观、或者是不净观、或者是无常观,各式各样的观。「即此所说初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就是第一个「心一境性」,是这样的意思。

「已习行瑜伽师,除了相作意,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习」,这个「已习行瑜伽师」,这个第二个心一境性「已习行瑜伽师」,这里面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这里解释是除「了相作意」,这个时候了相作意因为已经成功了,所以他就不算在内了。「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习」,我们前面讲过一共有七种作意,七种作意一开始就是了相作意,然后有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然后有加行究竟作意,那么这是五种作意。对于这五种作意「已善修习」,他已经善巧的修习成功了。「即此所说第二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就是第二个作意,这样说第二个心一境性,就是七种作意里面中间的五种作意。除掉第一个了相作意,最后的加行究竟果作意不在内,就是中间的这五种作意,就是这里第二个心一境性,这样意思。

「已度作意瑜伽师」,这是第三瑜伽师,「安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这个第三个「已度作意瑜伽师」,他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安住在第七个作意里面,「加行究竟果作意位」,这就叫做第三个作意,这样意思。「即此所说第三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就是这样意思。这样子就把这三个作意的深浅,分别清楚了,清楚了,但是这个《披寻记》上说,(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我查那上看,这个第三个「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是指已经得圣道了,已经得初果须陀洹了,已经得无生法忍了这个境界。

那么第二个作意是指什么呢?是指内凡位的时候,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是属于第二个作意。这个暖、顶、忍、世第一是内凡,那外凡呢?就是第一个作意,「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样说呢,「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个第一个心一境性,就指在外凡位的时候,就是静坐的人内心的境界。第二个「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就是内凡位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这心一境性。第三个「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就是入圣道了,小乘佛法就是已经得初果了,大乘就是得无生法忍了。那么这三种所缘境性,三种心一境性是这样子。

 

寅三十五、令入圣教摄受差别

又有三处,能善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引入圣教。一、现己所有最胜神通,二、于他所有染净诸行遮止开许,三、宣说妙法正教正诫。

「又有三处,能善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引入圣教」。这是第三十五科「令人圣教摄受差别」。

这是说佛教的菩萨去教化众生,引导众生的方便,怎么样才能够圆满了、满足了你的愿望呢?你才能度化那个人信佛呢?是这个意思。这里面「又有三处」,有三个地方,有三种境界。「能善摄受」,能够善巧方便的摄受,这个「摄受」可以当引导讲讲、引导,引导谁呢?是「于恶邪处妄计尊胜」,这个「邪」就是不合道理,「恶」就是有罪过,这种不合道理。那个思想不合道理,而且有罪过的,这种思想有这种人,于恶邪的那个地方「妄计尊胜」。但是这个人愚痴,认为那个恶邪呢,不恶邪;他是最尊贵,最殊胜的,他是我的,他是大善知识,「于恶邪处妄计尊胜」,这是一个错误。

「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及处中庸」,这个所教化的众生是处于中庸的境界,就是中间性的;他也不是信佛教,但是也不毁谤佛教,这个是处中庸的。那个「于恶邪处妄计尊胜」,那个就是毁谤佛教的了,是这种人。那么对于这两种人,「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就是引导这两类人,「引入圣教」。引导两种人来到佛法里面来,就是对佛教有信心了,叫做入。说有三种境界,「能善摄受」这两种人引入圣教。

「一、现己所有最胜神通」,第一个就是显现出来,你自己已经成就了的最殊胜的神通,那就是得了禅定,得了五种神通了。你若现出神通来,对于这两类人很有效,就会引导他来到佛教里面来,他就会有信心了,是这样的意思。这是第一个用神通来接引众生,是会有效。

「二、于他所有染净诸行,遮止开许」,对于他,就是对于所化导的众生,这所化导的众生「有染净诸行」,有的是有染污的行动,有的有清净,有功德的修行。这两种行为「遮止开许」,那个染污的、罪过的事情,要遮止不许他做这种事情。这个「开许」,就是清净的、有德行的事情,或许他相信佛法,赞叹他修学戒、定、慧,那么就是要开许,就是同意他、赞叹他。那么这是第二个,第一个是现神通,第二个是「于他所有染净诸行,遮止开许」。

「三、宣说妙法正教正诫」,这是正式的宣扬佛法的道理,宣说微妙的正法。这样的正法宣扬来教化众生,是属于正教,是属于正诫,就是真实对于众生有利益的,而不是虚妄分别。说了老半天,说了几十年,结果对人一点利益也没有,那就不能说是正教,也不能说是正诫了。那么「正诫」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可以作恶事;「正教」就是修学善法,那么这是这三种。这三种圣教,对于「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引入圣教」,有这样的作用的。

 

《披寻记》四九七页:

又有三处等者:当知此说三种神变,名为三处。谓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是名三种神变,如次配释应知。依此三种神变,令邪恶众生处中信、令处中众能生净信,由是此说能善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引入圣教。

「又有三处等者:当知此说三种神变」,神通变化有三种,「名为三处。谓神境神变」,就是神足通,作种种神通变化这个事情。「记说神变、教诫神变」,这两种神通。看它底下解释,「是名三种神变,如次配释应知」,如前面这个文的次第配释应知。那么第一种就是「神境神变」:一、现已所有最胜神通。「记说神变」:就是于他所有染净诸行,遮止开许这个。「教诫神变,是名三种神变」,就是宣说妙法正教正诫,「如次配释应知」。

「依此三种神变,令邪恶众生处中信,令处中众能生净信,由是此说能善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引入圣教」,就是这样意思。

 

寅三十六、建立第一义净差别

又有三净,为欲断除乐净外道,以外事水暂除外垢,自谓已得第一清净所起邪慢故;建立此三第一义净,不净处生超越因故。

这是佛法里面又说有三种清净,这三种清净它目的是什么呢?「为欲断除乐净外道」,断除这个欢喜清净,这个外道他的迷惑,所以建立一种清净。什么迷惑呢?「以外事水暂除外垢」,以外面的那个事水,因缘所生的水,能够「暂除外垢」,暂时用水来洗浴这个身体,那是暂时的把身体外面的垢洗掉了而已。那么那个人呢,「自谓已得第一清净所起邪慢故」,他认为这是最殊胜的清净,那么他就生起高慢心,叫做「邪慢」,不合道理的。

「建立此三第一义净,不净处生超越因故」,这底下说建立三净的目的。「立此三第一义净」,这个第一义净就是最殊胜的清净法,外道是以水洗为清净,佛法说以水洗清净也是清净,但是还不是那么最好;最好的清净是「第一义净」。「第一义净」,应该说是观诸法实相的时候,他令四念处都清净了,建立此第一义净。

「不净处生超越因故」,这个不净处是什么呢?在人间的就是婆罗门、剎帝利这些人,或者是修学十善法,修学五戒十善法,或者是观察第一义,令心清净,这是「建立此三第一义净」。「不净处生超越因故」,这个不净处生,就是生在不净处。不净处是什么地方呢?就指人间、指欲界说的,欲界都是有欲所以是不清净处生。「超越因故」,就是「建立此三第一义净」能超越不净处,超越这个不净处,所以他更高,所以「超越因故」。这个不净处就指欲界说;还有个解释就指三途八难说的,名之为「不净处生」。

 

寅三十七、建立真实牟尼差别(分二科)  卯一、显所为

又有三种牟尼,为欲断除持牟尼戒诸外道等暂息语言,自谓已得真实寂静所起邪执故;又为显说无倒牟尼故,建立三种真实牟尼。

    「又有三种牟尼,为欲断除持牟尼戒诸外道等暂息语言,自谓已得真实寂静所起邪执故」。「又有三种牟尼」,这「牟尼」,有默然的意思,默然业,或者说是寂静业;或者是默然业,叫做「牟尼」,就是三种寂静的功德。是「为欲断除持牟尼戒诸外道等暂息语言」,佛法里面建立三种牟尼业,这个目的是什么呢?为的就是想要断除去持牟尼戒,就是指止语外道有不说话的,止语的这外道。就是「持牟尼戒诸外道等暂息语言,自谓已得真实寂静」,他只是不说话,那么他就说了「自谓已得」,我们不说话已经得到真实的寂默所起的,「真实寂静所起的邪执」,断除这个邪执,所以建立三种牟尼是这个意思。

「又为显说无倒牟尼故,建立三种真实牟尼」,说三种牟尼业这种寂静业,又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显示、宣说,「无倒」没有错误的寂静业。「又为显说无倒牟尼故,建立三种真实牟尼」,真实牟尼,建立三种真实的寂静业。

 

卯二、出体性

即是圣所爱戒所摄身语二业,及无漏心。

「即是圣所爱戒所摄身语二业,及无漏心」,就是这个,这也是三业。「身语二业」,当然这是用佛法的四念处来调伏,使令他烦恼不动了,完全是清净的,这就是身业、语业都是清净的。身业、语业清净,是因为心清净及「无漏心」,没有烦恼漏,这个时候叫无漏心,身语二业也还是三业。这是解释三种牟尼,三种牟尼业这上面就是,「圣所爱戒所摄身语二业」。这个比丘、比丘尼戒,多数指身语二业,当然也有意业的作用。

 

寅三十八、能断寻思诸法差别

又有三法,能令处远离者,断除现行不正寻思。谓由他所诽毁、自所诽毁,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惭愧及与爱敬。

「又有三法,能令处远离者,断除现行不正寻思」,这里又有三种法,这是第三十八科「能断寻思诸法差别」。

「又有三法,能令处远离者」,能使令安住在远离处的人,就是阿兰若处,在这里断除现行不正寻思,他住在这个寂静处,那就叫做「处远离者」,居住在远离的寂静处的人。「断除现行不正寻思」,住在寂静处的人,他没得圣道,没得高深的禅定,他心里面也是会有问题。现在用这三法,「能令处远离者,断除现行不正寻思」,你现行的不正寻,就是贪瞋痴的这些思想是不正的。不正,怎么能断除他呢?

「谓由他所诽毁、自所诽毁,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惭愧及与爱敬」,三法能令处远离者。在寂静处居住的人,身虽然远离了,心里面还有问题、还有问题,那个「不正寻思」,就是那个人的问题了。那个问题要怎么办法呢?有三种法断除他现在心里面活动的「不正寻思」。哪三种法呢?「谓由他所诽毁、自所诽毁,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惭愧及与爱敬」,这三种方法。

「谓由他所诽毁」,一个人他并没有做什么错事?但是别人就是诽谤他、破坏他,这是一种。「自所诽毁」,自所诽毁是什么呢?就自己做了错误的事情了,别人来诽毁你。别人来诽毁你,你不要认为是别人诽毁,是自己诽毁自己,你自己做错了事情,就是自己破坏了自己。别人在说的时候,其实他也没有什么,主要是自己诽毁了,这是一种。「退失大利」,你由他所诽毁也好,自所诽毁也好,那么这位修行人,就退失一个很大的利益,能帮助你退失很大的利益的。「退失大利」,其实就是得圣道,圣道得大利。现在你退失,本来可以得,但是因为你,你有不正寻思,就失掉了这个大利益。

「所起惭愧及与爱敬」,因为别人一诽谤自己的时候,心里面就感觉到「惭愧」了,感觉到羞愧、羞耻了,这就是「愧」。自己所诽毁,自己做错事情,就是自己破坏自己了,这个时候有这种情形,就会生惭,生出惭的心理,这个惭耻的心理。别人诽毁我呢,生出「愧」的心理;自己诽毁自己有「惭」的心理,就是惭愧的意思。

「及与爱敬」,这样子及与三宝的「爱敬」,说我若本身有了污点的时候,就是我对三宝有过失了,现在生了惭愧心以后,自己对于佛菩萨有爱敬之心,有爱敬之心。「谓由他所诽毁、自所诽毁,退失大利增上力故」。

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别人诽毁自己,自己就退了道心;若自己做错了事情,也就道心也就发不起来了,所以「退失大利」。由于「他所诽毁和自所诽毁,退失大利」的关系,这件事有增上力故,能够帮助你修学圣道,使令这惭愧心特别的强大,所以增上力故。「所起惭愧及爱敬」,是因为诽毁所起惭愧;因为失掉了大利,所以于三宝生出爱敬之心来。这是第三十八科「能断寻思诸法差别」。

 

寅三十九、最胜无上智果差别(分二科)  卯一、略标列

又依道及道果,当知有三种最胜无上。谓无常智、苦智、无我智、乐速通等四种行迹;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最胜无上。

「又依道及道果,当知有三种最胜无上」,这是第三十九科「最胜无上智果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列」。「又依道及道果,当知有三种最胜无上」,这两种「道果」,这里是道果,前面那里是道因了,由因而果。这样子修行的人啊!应该注意有三种最殊胜无上的境界。哪三种呢?第一个呢?

「谓无常智、苦智、无我智、乐速通等四种行迹,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最胜无上」。这是上面那个三种最殊胜,最殊胜的、最高尚的,是什么呢?「谓无常智、苦智、无我智」,就是你能够通达我们这一念心,是剎那生灭、是无长久的,这是件很殊胜的事情。当然其他的色法,当然也都是有生灭变化,但是那个呢?执着心不是那么重,执着心最重的还是自己的这一念心,这「无常智」。「苦智」,观察诸受皆苦,诸所有受,不管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或者坏苦、是苦苦、行苦;这三种受都是无常的,一切受都是苦的「苦智」。「无我智」,通达一切法无我的智慧叫做「无我智」。通达诸行无常呢?是「无常智」。通达一切法都是苦,为苦智;通达无我,为无我智。

「乐速通等四种行迹」,「乐速通等」,这个「乐速通」啊!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已经成就了色界四禅的人。成就禅的人,他得到了四禅以后呢,他就想要断惑证真得圣道,得圣道,那么叫做「乐速通行」。还有一个「苦速通行」,「苦速」没有得禅,没有得禅定的人,他就没有禅轻安乐,所以是苦速。但是他也一样,也一样有这问题,他一定出去要做事情,那么就是没得,没有这个事,「苦速通行」,就是没有得禅定的人,没得禅定的人是这样子。这是有四种,有「四种行迹」。

「四种行迹」,分四种:一个是顿根的人,一个是利根的人;顿根的人分两种,利根的人分两种。这个「苦速通行、乐速通行」呢?这个苦速通行、苦迟通行,乐速通行、乐迟通行都有迟速;苦也有迟速、乐也有迟速。这个苦就是表示,他没有得到色界四禅,没有轻安乐,那是苦。那么他也一定要得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这个时候,他也可以得圣道,如果利根的人,他也会比较快一点,这是「苦速通行」。钝根的人,就是慢一点,就是「苦迟通行」。这个「乐速通行,乐迟通行」呢?就是得到四禅的人,他由欲界定进一步得未到地定,在进一步得到色界四禅。得到禅他就有乐、有乐,但是他也有迟、速的不同,钝根人还是会慢一点,利根人会快一点。是苦也有迟速,乐也有迟速,所以就是那四种,就是「乐速通等四种行迹」。

这个「行迹」这句话怎么讲呢?这个「行」,这个「迹」啊!就是在道路上走过去有这个「迹」,有这个脚的脚印,这个泥土的道路就会有这个迹。这表示说这种修行的道路,说过去的佛菩萨已经走过了的,他们这样修行成功了的,已经成功了的这种法门。我们照他们修行,已经修行过成功了的法门,也照这样走过去,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叫做「乐速通等四种行迹」。

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最胜无上」,这个前面是说智,「无常智、苦智、无我智」这是一种。底下说「乐速通等四种行迹」是说得禅定、没得禅定的不同。这个「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最胜无上」,这是说得果了,已经得果。有这无常的智慧,加上这三种智慧,加上得禅定或者得欲界定、未到地定,得这个色界四禅,加上这个去修行去。然后就得到「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就得果了;就是智、行、果这三类。这三类啊!这个「无常智、苦智、无我智」,以「无我智」为最殊胜,因为无常、苦,所以知道是无我,通达无我才能入得圣道,所以「无我智」为最殊胜。

底下这个是,乐速通等、乐迟通等,苦迟通、苦速通;苦迟速、乐迟速,这四种行迹,这当然是以「乐速通行」为最殊胜。是「一切世间、出世间」,世间的解脱,那当然是得了禅定,就是世间的解脱;出世间的解脱那是佛教徒。那么有几种?有「有学」的解脱、有「无学」的解脱;无学的解脱里面有「时解脱」,有「不动心解脱」,这样的不同。

有学解脱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学解脱,到四果阿罗汉就是无学解脱。这个「时解脱」呢?是钝根人,钝根人得了圣道以后,他所得到的禅定,有可能会退了、有可能会退的。得到的圣道是不退,得的禅定是有可能会退的,那么这就是因为根性钝,所成就的善法不坚固,容昜退。所以在阿罗汉里面,有一些得阿罗汉的人啊!怕退嘛!要自杀,还有这种事情,那么这都是属于「时解脱」,是钝根人。这个「不动心解脱」是利根人,利根人他所成就的功德是都不退转,所以叫「不动」。他心也不动,他成就的功德都不动,这是最殊胜的。

 

卯二、明次第

修观行者先得其智,由此智故为断烦恼次修行迹,修行迹已心得解脱。

「修现行者」,前面这个第三十九「最胜无上智果差别」中,第一科是「略标别」,就是标出来这三种最胜无上。这底下「明次第」,说这三种最胜无上的次第。

「修现行者先得其智」,告诉我们学习佛法修行的次第,你先要得到这个无常的智慧、苦的智慧、无我的智慧,你先要得到这个智慧。可是在这经论上看呢?这无常的智慧,虽然说是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但是主要是指要观察自己的心是无常的,心是剎那剎那生灭的,要得到这个无常的智慧。得到苦的智慧,有苦受、有乐受、有不苦不乐受,三种受其实都是苦,要有这种智慧;通达苦的就是智慧,叫做苦智。通达无常的,叫做无常智;通达无我的,叫无我智,你要先成就这三种智慧,也就是先学习佛法,得到这样的智慧。

「由此智故为断烦恼次修行迹」,这样的「先得其智」,这个「智」还是闻思的智慧。「由此」,由于你成就了这样的智慧以后。「为断烦恼」,为了断除去爱烦恼见烦恼。所以「次修行迹」,其次就要修这四种行迹,其实就是要得禅定,修禅定,在禅定里面修无常观、修苦观、修无我观就是这个意思。「修行迹已心得解脱」,四种行迹修成功了以后,你这爱烦恼、见烦恼断了,就是得解脱了。

 

《披寻记》四九八页:

又依道及道果等者:当知此依智、行、果三,说有三种最胜无上。智、行即道;果即道果故。无常等智能证现观,名智最胜无上。乐速通等四种行迹能尽诸漏,名行最胜无上。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名果最胜无上。此中一切世间、出世间,谓四种现法乐住,解脱定障所得果故。有学、无学,谓四沙门果,解脱烦恼所得果故。时解脱、不动心解脱,谓住解脱补特伽罗。时解脱者,谓钝根种姓;不动心解脱者,谓利根种姓。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六页)。

「又依道及道果等者:当知此依智、行、果三,说有三种最胜无上」。这个智、行、果,这三种最胜无上。这个「智、行即道;果即道果故」。这个道和道果有什么差别呢?这个智和行,这是叫做「道」。「道果」是指什么说呢?就是下面说那个「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这是道果。

「无常等智能证现观」,你在禅定里面修这无常观、修苦观、修无我观,你就能够成就「能证现观」,能够成就这个现观。现观我们以前也讲过很多次了,就是得无生法忍,小乘得初果,得初果的时候无漏清净,无分别的智慧成就了,叫做「现观」。而这种成就呢?主要的因缘,就是要有无常智、要有苦智、要有无我智才可以成就的,所以「无常等智能证现观」。

「名智最胜无上」,这就叫做「智最胜无上」;「能证现观」,那个智慧叫做「最胜无上」。「乐速通等四种行迹能尽诸漏,名行最胜无上」,就是这个乐速通等,这四种行迹,它能尽诸漏,也就是在四种行迹里面,修这个无常观、修这个苦观、无我观,你就能尽诸漏,能灭除去一切烦恼。看这个文解释啊!「能证现观」呢,是能见到无为法。这个四种行迹是能尽诸漏,是断惑、断惑证真。前面先说证真、这底下说断惑,其实两件事啊!都是一定、一定要统一起来才可以,「名行最胜无上」;四种行迹这叫做「最胜无上」。

「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名果最胜无上。此中一切世间出、世间,谓四种现法乐住,解脱定障所得果故」。四种现法乐住,就是色界四禅;色界四禅,是四种现法乐住。是「解脱定障」,就是障碍得定的这些障碍,你常常修定的时候,把那些障碍破除了,那么解脱了定障,所得的果故,就是四种现法乐住。「现法乐住」,就是在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成就了四禅的乐,得到这种乐,安住在这个乐里面,那么叫四种现法乐住。

「有学、无学谓四沙门果」,「有学」是前三果;「无学」是第四果,四沙门果。「解脱烦恼所得果故」,解脱烦恼以后得到的果,就是这四果。「时解脱、不动心解脱,谓住解脱补特伽罗;时解脱者,谓钝根种性」,安住在解脱的补特伽罗,有时解脱、不时解脱的果不同。时解脱是钝根性,钝根种性,是以前栽培得不太好,这智慧栽培的不太好,这个福德的善根栽培的也不太好。这福、慧两种善根都栽培得不那么圆满,所以得圣道的时候,有可能会退「谓钝根种性」。「不动心解脱者,谓利根种性」,那就是前生栽培的好,福德也栽培得好,智慧也栽培得特别好。所以今生成就了以后,就是不容易退。这里面还有一个什么不同呢?年轻人,年轻力壮的时候修学圣道不容易退,你得到了圣道以后,不容易退;年老的时候才得圣道啊!也可能不退,也可能退,是这个身体还是有点分别啊!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六页)。

 

寅四十、断常等愚能治差别

又有三明,当知为显于前、后、中际,断、常二边邪执,现法涅槃愚痴,沙门、婆罗门无明性故,建立三明。

这地方「又有三明」,这第四十科「断常等愚能治差别」,能对治断常的愚的不同。又有三种明,三种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这个通和明的不同呢?就是智慧特别高。

譬如说是宿命明,宿命就是知道过去生,过去有很多生里面的情况,那就叫做宿命通。那为什么叫「明」呢?还知道它的原因,为什么过去时候很穷、很贫苦?为什么过去生中智慧很高?他会知道一个原因。「通」,不知道什么原因?只知道那表现出来外面的现象。所以通比较浅,明是特别高深的;有宿命明、有天眼明、有漏尽明。

这个佛为什么建立这三种明呢?是「当知为显于前、后、中际,断、常二边邪执,现法、涅槃、愚痴」,这个「前际、后际、中际」,前际就是过去;后际就是未来的;中际就是现在的。这个「断、常二边」是什么呢?如果你不知道过去际,过去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也是有生灭变化的,你不知道这件事,你就会有「常见」。你如果不知道「后际」,不知道还有将来的生命,那就起「断见」了。断见其实也是糊涂,常见也是糊涂。这是「中际」,这个中际就是现在来说的。「断、常二边邪执」,如果不明白过去、前际,就是有会有「常见」;不明白后际,就会有「断见」。断见、常见都是「边邪」,都是边,都是不正确的,是一种邪谬的执着。

「现法涅槃愚痴」,现法涅槃呢?就指现在的生命,我吃饱了就是涅槃,那么这现法的愚痴,他不明白要断除去烦恼,见到无为的真理才是涅槃。他「愚痴」,愚痴对这件事不明白,这样说呢,就是三种无明;过去际、现在际、未来际,你不明白那个道理,就是三种愚痴。三种愚痴是谁呢?是「沙门和婆罗门」,都有这三种无明的心性,性者心也;这无明就是他那一念心,不明白这个道理。「建立三明」,这是佛为了显示「前、后、中际,断、常二边邪执,现法涅槃的愚痴」,所以建立这三种明。告诉你啊!过去是无常的,未来也是不断的,还继续有未来的生命,未来还是不断;不常也不断,而现在并不是涅槃,要断惑真才得涅槃,所以「建立三种明」。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大难与大易之间(刘先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出家人要诵三经 Left-home People Should Recite the Three S..[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三个殊胜”中,“正行无缘殊胜”的“无缘”如何理解?[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照料病人,千古典范[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守五戒能获得97种福报(宣化上人)[栏目:持戒]
 美丽的活着[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极乐世界即是我们的妙明真心所现[栏目:大安法师]
 消除业障的方法[栏目:达真堪布]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六十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二、伏惑[栏目:包容的智慧]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