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6)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2

辰三、乱相(分二科)        巳一、征

何等乱相?

「所缘差别」里面有征、有释。「释」里面先「辨相」,分三科;一个「标」、一个「征」、一个解释。解释里面先解释「四相」,第一科解释「四相」,第二科解释「三十二相」。这个「四相」里边第一科是「标列」,第二科「随释」,第三科「别广」。「别广」里面分两科,第一科「举应远离相」。「应远离相」里面第一科是「沈相」,第二科「掉相」,现在是第三「乱相」,就是修禅定的时候这些过失,也就是这些障碍。这第三个是「乱相」,什么叫做乱相呢?

 

巳二、释(分三科)         午一、彼增上

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应知,是钝根性,多求多务、多诸事业,寻思行性。

「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应知」,这个「乱」就是散乱,心里面不能够寂静。什么原因会这样呢?「谓不守根门等四」,前面讲过,就是自己行住坐卧的时候不能守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随意地、懈怠地向外攀缘,攀缘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第一个过失就是「不守根门」所以会引起散乱。第二个就是「食不知量」,饮食的时候不知道多少的量;或者吃得太少,或者吃得太多,也会造成内心的不安。第三就是「初夜后夜不能够悎悟勤修观行」,懈怠也是不行。第四个是「不正知住」。由于这四个原因所以会乱,静坐的时候心里面乱。

「是钝根性」,这个人他不是利根;是个钝根,根性非常的钝。「钝」这个字怎么讲呢?「钝」就是迟钝、就是缓慢,可以这么解释。就是他修学圣道的条件不够,他对于修学佛法的事情,像闻思修的这种事情,或者是信进念定慧这一方面,他都不及格,他的心力在圣道上,修止或者修观的时候「极迟运转、微劣运转」。「极迟运转」,就是特别的缓慢;「微劣运转」,「微劣」就是小小地有一点活动,不是一个有力量的一个活动,这样子他当然是不合适了、不相应了。对于修学佛法的事情,他不能够很快地能有所觉悟、能得圣道,他办不到这件事,所以叫「是钝根性」。「多求多务」,但是对于非圣道的事情,世间尘劳的事情,那他可是不同,「多求」,多所贪求,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多务」,他能用很多力量,他能发出了很多力量去做那些事情。「多诸事业」,他能计划出来很多事情,做这件事、做那件事。「寻思行性」,世间上这些尘劳的事情,他心里面会有很多计画,他会想出来很多事,这个人是这样的,这就叫做「钝根」。

这叫做「乱相」。这「乱相」这里分二科,第一科「征」,第二科「释」,这是「彼增上」,彼乱的增上,能帮助你乱,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能令你静坐的时候心里面乱,而不能寂静住,这是一个意思。

 

午二、彼行相

无巧便慧,无厌离心,不修远离。

这是第二科「彼行相」,就是那个乱的行相。前边说那几句话是「增上」,就是帮助他乱的力量很强;这个是说乱的行相,乱的相貌。

「无巧便慧」,他没有善巧方便的智慧;修静坐的时候若是心里面惛沈了,就想辨法把惛沈破除去,叫心里面不惛沈明静而住;若心里面掉举了,想辨法把掉举停下来,叫心里面明静而住,然后或者修不净观、或者修无我观。但是他没有这种智慧,心里面来了惛沈就叫它惛沈,来了掉举一直地就是掉举,他不能够巧便地调转,他不能,没有这种智慧。「无厌离心」,来了惛沈也好、来了掉举也好,他没有厌离心;这个没有关系!止观修不来,没有关系!就是这样意思。对世间的尘劳有欢喜心,「没有关系!」他不厌离这些生死惑业苦的事情。

「不修远离」,有这些惑业苦的业障现前的时候,他感觉没有关系,不厌离,所以也不远离这些事情。不远离;说我做不得主嘛!我也想远离,但是做不得主,所以不修远离!这经论上佛菩萨有开导,可以修一种对治的法门,就能够远离一切杂染的事情,但是不修!他不修!

 

午三、彼缘境

于胜境界,不乐攀缘,亲近愦闹,方便间缺,不审了知乱不乱相。

「于胜境界,不乐攀缘」,对于禅定的境界,对于出世间圣人的境界他不欢喜去攀缘、去思惟观察,不欢喜。「亲近愦闹,方便间缺,不审了知乱不乱相」,对于愦闹的事情、障碍修道的这一切愦闹的事情「亲近」,他欢喜去接近;说什么地方风景特别好,那他要去看看,忽然有什么事情有特别的地方…;总而言之,这些散乱放逸的事情他欢喜。「方便间缺」,能得圣道的这一切的事情他都缺少,没有这些行动,这些行动不欢喜。「不审了知乱不乱相」,他不能够认真的知道,这是乱相于圣道有妨碍的,这是不乱相是能修学圣道的,他对这个乱不乱的事情他不去认真的去观察,他不管,没有关系。这就叫做「乱」,这个「乱」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三九一页:

不审了知乱不乱相者:于心住中若有诸相寻思及随烦恼令心流散扰动,是名乱相。若住一境,依六种想作意思惟:谓无相想、无分别想、寂静想、无作用想、无所思慕无躁扰想、离诸烦恼寂灭乐想,名不乱相。如下〈声闻地〉释(陵本三十二卷五页)。

「不审了知乱不乱相者:于心住中若有诸相寻思及随烦恼令心流散扰动,是名乱相」,「于心住中」就是在静坐,令心明静而住的这种境界里边「若有诸相」,你心里面有这个色声香味触的相、有男相女相、或有老病死的相,就是有这些相的扰乱。「寻思」就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各式各样的寻思。「及随烦恼」,就是贪欲、瞋恚、散乱各式各样的这些烦恼。「令心流散扰动」,这个「相」、或者「寻思」、或者「随烦恼」令这个人的心流动散乱、不安静,扰动不安静,「是名乱相」,这叫做乱。这可见有三种:一个相,一个寻思,一个随烦恼,这三种令他散乱。

「若住一境」,要是这个修行人他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乱,「依六种想作意思惟」,他依止六种的观想去警觉自己去思惟,「谓无相想、无分别想、寂静想、无作用想、无所思慕无躁扰想、离诸烦恼寂灭乐想」,这叫做「六种想」。

「无相想」就是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没有色声香味触的相、没有男女的相,也不去思惟这些老病死令心杂乱的相,没有这些相;「无相」、没有相,心里面是想但是没有这些相的想。「无分别想」就是没有那个寻思的想,没有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那些寻思,没有那些寻思想叫「无分别想」。「寂静想」就是没有五盖;贪欲、瞋恚、高慢、疑惑这些想。「无作用想」,因为没有相想,相的作用就没有了;这个相令你心里面散动;这是没有相的作用。「无所思慕无躁扰想」,没有那个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那些寻思,没有寻思的时候心里面就不会思慕、也没有躁扰想。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就是心里面思慕;亲里寻思,我想我家里的人,想我的好朋友,那么就思慕,心里面躁动扰乱。现在没有这种寻思,所以就「无所思慕无躁扰想」。「离诸烦恼寂灭乐想」,你没有随烦恼,没有贪欲瞋恚等等这些随烦恼,心里没有这个烦恼,所以心里面很寂灭,灭除这一切,心里面很快乐,「寂灭乐想」。「名不乱相」,这就是你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没有乱的相貌。「如下〈声闻地〉释(陵本三十二卷五页)。」

 

辰四、着相(分二科)        巳一、征

何等着相?

前面沈、掉、乱这三种相解释完了,现在是第四种「着相」。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什么叫做「着相」呢?「着相」怎么讲呢?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彼增上」。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彼增上

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应知,是钝根性,是爱行性,多烦恼性。

「谓不守根门等四」,还是这件事。可见静坐的人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勤修悎悟不勤修观行、不正知住,这都是障碍自己用功的事情。「如前应知」,像前面说了,这应该知道。「是钝根性」,这个「着相」的人、有着的这个人是个钝根性。「是爱行性」,那个惛沈是个愚痴的行性,现在这个着「是爱行性」,就是他的爱欲心特别多,爱欲心多。「多烦恼性」,你有爱烦恼就会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烦恼也随着都来了。

 

午二、彼行相

不如理思,不见过患,又于增上无出离见。

这第二科是「彼行相」,彼那个着相是什么样的相貌呢?是「不如理」的思惟,什么事情他不能有智慧地思惟,总是用情感去思惟事情。「不见过患」,不能够觉悟五欲是有很多的过患,令你能自害、他害、俱害,现法罪、后法罪、现法后法罪。「又于增上无出离见」,这个「增上」是什么呢?就是更好的色声香味触,就是这个。有「增上生」、有「决定胜」这两种,这「决定胜」是修出世间道,这个「增上生」就是世间善法。世间善法做什么呢?就是你将来得到更好的、更殊胜的人间的果报,或者天上的果报。人间的果报也好,天上的果报也好,总而言之就是个欲,对这件事「无出离见」,他没有出离心,他没有出离的思想,没有这种思想。所以叫做「着」,原来这个「着」实在就是爱,就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三九一页:

是爱行性等者:于资生具为性耽染深生爱着,由是说言是爱行性。或为贪瞋痴慢寻思随应现行之所染污,由是说言多烦恼性。于增上生难使远离、难使厌患,由是说言又于增上无出离见。

「是爱行性等者:于资生具为性耽染深生爱着」,人的衣食住是资生具,他就是爱着这个,深深的爱着,「由是说言是爱行性」。「或为贪瞋痴慢寻思随应现行之所染污,由是说言多烦恼性」。「于增上生难使远离,难使厌患」,他也不能远离,说这样人要出家就是很难了,「由是说言又于增上无出离见」。

 

卯二、例应修习相

对治如是应远离相,随其所应当知即是应修习相。

这底下第二科「例应修习相」。前面是说「远离相」,远离这四相:一个沈、一个掉、一个乱、一个着,对治这四个是「远离相」,前面这个五盖曾经提过,能够依佛说的各式各样的法门,或者是不净观、或者是缘起观、或者是光明,各式各样的法门,能消除去前面的远离相,这远离相应该远离的。「随其所应当知」,后面也有、前面也有,都说过。「即是应修习相」,这个应修习是应该成就的,把这个清净的功德成就了,染污法就远离了。

 

丑二、三十二相(分二科)        寅一、标列

复有三十二相。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粗相、静相、领纳相、分别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观察相、贤善定相、止相、举相、观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减相、方便相、引发相。

前面这四相是「应远离相」说完了,这底下又有「三十二相」,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还有三十二相,这个修行人应该是要注意,什么三十二相呢?先列出来,「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粗相、静相、领纳相、分别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观察相、贤善定相、止相、举相、观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减相、方便相、引发相」,一共是三十二相。我倒没有去数这个数,有三十二相。

 

寅二、随释(分三十一科)   卯一、自心相(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自心相?

这以下第二科「随释」,随其次第加以解释,分三十一科,三十二相分三十一科解释。第一科是「自心相」,解释这个「自心相」,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这三十二相列出来以后,这底下解释,怎么叫做「自心相」呢?我们自己的心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谁都有心,但是自己的心的相貌是什么样子?未必能明白。

这底下就加以解释,第二科解释,第一科「标取相」,先举出来自心的相貌。这个「取」在这里来说就是认识,认识自己心的相貌。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标取相

谓有苾刍,先为烦恼染污心故,便于自心极善取相,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无染污。由此方便,心处沈等,由此方便,不处沈等。

「谓有苾刍,先为烦恼染污心故」,旧的翻译叫「比丘」,新的翻译叫「苾刍」,音稍稍有点不同,就是出家人,受了大戒的人。「先为烦恼染污心故」,以前没有出家的时候,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我的心为烦恼所染污的缘故,感觉是不对劲,所以出家修行。「便于自心极善取相」,感觉到我的心为烦恼所污染的时候,这件事是有大患的,要赶快地解除去这个染污,要对治、要消除去这个染污。那么怎么样办法呢?「便于自心极善取相」,先决条件就是对于自己的心要「极善取相」,尽其所能地达到极点,要认识自己心的相貌,先要认识。

「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无染污」,这个「如是」指境界说,遇见这样的境界、遇见这样的境界,心就有染污了;遇见了这样的境界、这样的情况,就没有染污了;就是有染污和无染污,这个染污、无染污《披寻记》里解释很详细。「由此方便,心处沈等,由此方便,不处沈等」,因为这个比丘是出了家,就学习佛法;学习佛法的时候,他就用,他把所学习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上、在自己行住坐卧上就使用它,使用它来调这一念心,「由此方便,心处沈等」,若是由于有这样情况的时候,心就会处于沈、掉、乱、着,就处于这个境界里面,这个心就在这样的颠倒境界里面。「由此方便」,这个「方便」就是不用佛法来对治,还是原来的旧家风,这样的情况心就处于沈、乱、着等的情况里面。「由此方便,不处沈等」,若是修学佛法,用佛法来调的话,你若肯这样努力,「方便」就是这样努力去修行的话,「不处沈等」,我这一念灵明的心就从那个沈、掉、乱、着里面解脱出来了,就不处于沈掉那四种颠倒里面了,就清净了。这就是这个比丘出了家以后,他能这样子来调心,就是这么意思,这叫做「自心相」,就是认识自己的心的相貌,常这样用功。

这是「标取相」。第二「释沈等」,解释沈等。

 

巳二、释沈等

言沈等者:谓沈等四,乃至令心碍着之相,或复于彼被染污心。

前面这节文有「处沈等、不处沈等」,这「沈等」是什么呢?「谓沈等四,乃至令心碍着之相」,就是前面说的那个四种,沈、掉、乱、着这四个相。「乃至令心碍着之相」,沈、你若不调它,自己在尘劳里面的情况,你跳不出去这四个相,一个沈、一个是掉、一个乱、一个着,乃至在色声香味触里面去熏习,就是令你心碍着之相,他是不能够解脱的,所以是「碍」;他是把你系缚住了,所以是「着」,「碍着之相」;这个沈就是这样意思。「或复于彼被染污心」,或者说这个心被色声香味触各种杂染的境界染污了,这也叫做沈、也就叫做掉、也叫做乱、也叫做着,是这样子的意思。底下《披寻记》说得详细。

 

《披寻记》三九二页:

云何自心相等者:此中略以二义释自心相:一、于自心遍知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二、于自心遍知杂染爱乐及过患相。此复云何?谓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掉心、不掉心、寂静心、不寂静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如是差别,名自心相。若诸苾刍,先为贪等烦恼染污其心,便于自心极善取相,遍知自心,由有贪性乃至不善解脱,如是如是心有染污。又知自心从贪等出,安住离贪等中,如是如是心无染污。又由不守根门,乃至种种广说为方便故,心处沈等;与此相违,不处沈等。如是一切皆能偏知,数数思择令心离染,安住无染,是名遍知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或复于彼被染污心,了知长夜爱乐杂染,虽或暂时从杂染出,然复速疾还入染中。又于彼心了知能为自害、能为他害、能为俱害,乃至广说为缘生彼所生身心忧苦,是名遍知杂染爱乐及过患相,〈声闻地〉中广辩识身便知(陵本五十一卷十三页),今准彼释。

「云何自心相等者,此中略以二义释自心相」,这一大段文字,《瑜伽师地论》文是用两种义来解释「自心相」。第一「于自心遍知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这是一个意思。「二、于自心遍知杂染爱乐及过患相」,这是一种。因为知道心里面是杂染爱乐有过患,所以就要有「还灭方便善巧相」,是这么个意思,这两个相是有关连的。

「此复云何?」,这两个又是怎么个意思呢?又加以解释。先解释「自心遍知杂染、不杂染相」,「谓有贪心、离贪心」,这个心的相貌有这么两种,见到可爱的境界就有贪心,或者是远离了贪心。「有瞋心」,遇见一种境界心里面愤怒了、或者是不愤怒,「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遇见一种境界不明白道理,不认识它的真实相,为它所蒙蔽有所执着,那么就是痴心;或者是远离了痴心。「略心、散心」,这个「略」在这里边的意思,是修学佛法、修奢摩他的止,使令这个心集中于所缘境上,远离一切沈掉,使令心里面明静而住,这叫做「略」,这样意思。「散心」,或者是心里面不用法来约束,心里面就散乱。「下心」,就是惛沈睡眠令心下。「举心」就是心里面不睡觉、不惛沈的时候,心里面就是浮动,这叫做「举心」。「掉心、不掉心」,掉心前面有解释过,在一个可爱的境界上心里面浮动、掉心;「不掉心」、远离了这些掉动的事情,心里面寂静住。「寂静心」心里没有烦恼的扰乱叫寂静心;有烦恼的扰乱就是「不寂静心」。「定心」,心里面寂静了而能进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就叫「定心」了;「不定心」没能得禅,心里面不定。「善修心,不善修心」,或者是得了禅定用佛法来修行,使令你得大自在,远离爱见慢的烦恼,使令入住出得大自在,那么叫「善修心」;你没能这样用功,「不善修心」。「善解脱心」,你修四念住能令你这个心从一切烦恼里面解脱出来,那么叫做「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你不修四念住,你就不能得解脱。「如是差别,名自心相」,前面这个我数了一下一共是二十个心;如是差别叫做「自心相」。

「若诸苾刍,先为贪等烦恼染污其心」,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我这个心「为贪等烦恼染污其心」,「便于自心极善取相」就认真的来认识自己的心;那就是得要从早晨一起来,到晚间睡觉之前的时候,时时的看自己的心怎么反应,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怎么反应,这还是不容易;时时的来看自己的心相,还是不容易,「便于自己极善取相」。

「遍知自心」,就是普遍的;在时间上是普遍的,在境界上也是普遍的。说是我们出家人说要修行,第一件事就是这样修行;开始修行的时候就是这样,先是一直地看住自己的心在怎么样,要做这件事。这样子「遍知自心」,约境界也是普遍的,约时间也是普遍的,知道自己的心「由有贪性乃至不善解脱」,一共是二十个心,在这个地方就是十个心。「如是如是心有染污」这就是染污;二十个心,十个是染污的、十个是清净的。「又知自心从贪等出」,我这个时候用佛法来调的时候,我这个心就从贪解脱出来不贪了,有如理作意。「又知自心从贪等出,安住离贪等中,如是如是心无染污」,前面是说染污,这是说心不染污。

「又由不守根门,乃至种种广说为方便故,心处沈等」,又由自己放纵自己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勤修止观、不勤修观行、不正知住,所以为方便故,心就处于沈、掉、乱、着,处在这里头。「与此相违,就不处沈等,如是一切皆能遍知」,像前面说的,就都完全能够明白。「数数思择,令心离染,安住无染」,因此这个比丘他能够修四念住、或者修九心住;修九心住就是修禅定,修四念住就是修观了,出世间的圣道。由于你这样子修行的关系,「数数思择」,不能够完全是修止,而还要修思择的观,「令心离染」,就远离了污染了,安住在无染的清净的境界里面;就是用止观的方法令心清净无染。「是名遍知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这个是这样意思,「是名遍知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

「或复于彼被染污心,了知长夜爱乐杂染,虽或暂时从杂染出」,暂时地从染污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然复速疾还入染中」,若是你的正念没有力量,那又很快地又回到染污里面去了。「又于彼心了知能为自害、能为他害」,这是知道过患;我心在贪瞋痴里面,在这么个放逸的境界里面,有什么不对呢?有什么不好呢?这里说了:「又于彼心」了知道能为自己伤害,能伤害自己;现在犯了错误过了,法律会制裁你,那个律师来控告你,将来可能是到三恶道去,所以「能为自害」。「能为他害」,不但自己害自己,还把别人也连累了、也害了别人。「能为俱害」,自己和他人都受到伤害。「乃至广说,为缘生彼所生身心忧苦」,这心不清净的因缘能引起很多的问题,什么呢?「彼所生身心忧苦」,心里面忧愁身也会痛苦。「是名遍知杂染爱乐及过患相,〈声闻地〉中广辨识身便知(陵本五十一卷十三页),今准彼释」,这里按照那里的解释。

这一段是「自心相」,这第一个;什么叫做「自心相」?就是这样的,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外相」,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卯二、外相(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外相?

怎么叫做「外相」呢?

 

辰二、释(分三科)        巳一、标取相

谓即于彼被染污心,了知自心被染污已,便取外相。

「谓即于彼被染污心,了知自心被染污已」,就是那个修行人他是有智慧,他即于彼自己被染污的那个心,「了知」,他就知道了这是染污、这是不染污,他知道这个事了。「了知自心被染污巳」,「便取外相」,他就要取一个外的相过来,取外面的相。

这是「标取相」。底下第二科「列种类」。

 

巳二、列种类

谓光明相、或净妙相或复余相。

什么叫做「外相」呢?「谓光明相」;不是只有一个光明相,还有「净妙相」;「或复余相」,还有其他的相,这是分三个种类。这是「列种类」,底下第三科「释所为」。

 

巳三、释所为

为欲除遣诸烦恼故,或令彼惑不现行故。

我取外相干什么呢?「为欲除遣诸烦恼故」,我取光明相也好、取净妙相也好、取复余相也好,为了破除我的烦恼,使令我心里面不要惛沈、不要掉、也不要乱、也不要着,从这个染污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目的是这样意思。「为欲除遣诸烦恼故,或令彼惑不现行故」,我的目的是使令我心里面的不清净的境界不现行、不活动。

 

《披寻记》三九三页:

谓光明相等者:日月等明,名光明相。随念佛等,名净妙相。由是思惟,对治沈相掉乱着。三、复取余相,以为对治,随应当知。若诸烦恼生已能断,是名除遣。未生不生,名不现行。

「谓光明相等者:日月等明,名光明相」。「随念佛等,名净妙相」,「净妙相」是什么意思呢?「念佛」,念佛的「念」也包括持名念佛,但是主要是观想念佛,观佛的光明相好、观想佛的无量功德,这样子叫做「净妙相」。「由是思惟,对治沈相掉乱着」,用这样思惟光明相;日月光明也好、思惟佛相也好,由这样的思惟,就对治自己内心的惛沈的相、掉举的相、或者散乱的相、或者执着的相;这个取外相,原来是这样意思。「复取余相」,这个三、复取余相「以为对治」、对治自己的烦恼,随其所应当知,那就是五停心观了;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那就是这个,「随应当知」。

「若诸烦恼生已能断,是名除遣」,不放纵自己的烦恼,知道自己心里有烦恼,立刻能够把它断,叫它不要继续下去。未生的还不生,「名不现行」。这个烦恼有两种,一个是未生的叫它不生,叫不现行;已经生的叫它断,这地方这样讲法。「欲除遣诸烦恼」,这是已生的烦恼;「或令彼惑不现行故」这是第二个意思,没生的不生,已生的灭掉;希望是这样子,所以取外相,是这样意思。

 

卯三、所依相

云何所依相?谓分别体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摄五蕴,并种子相。

这是第三科,这个「所依相」怎么讲呢?「谓分别体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摄五蕴,并种子相」。「谓分别体相」、所依相。「分别体」,分别的当体就是心、心相,这即是「一切自身所摄」,这个生命体所摄;所摄的当然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再加上它的种子,这就叫做「所依相」。

 

《披寻记》三九三页:

云何所依相等者:此所依相,谓静虑中所缘差别,由是说言分别体相。即以自身所摄五蕴,并种子相,或为俱有依,或为等无间依,或为种子依,为所思惟故。

「云何所依相等者:此所依相,谓静虑中所缘差别」,在修静虑的时候所缘的差别相。「由是说言分别体相」,若是各式各样的所缘境,当然都是心所变现的,所以叫做「分别体相」;所缘的差别相是能缘的分别心所变现的,所以叫做「分别体相」。「即以自身所摄的五蕴,并种子相,或为俱有依,或为等无间依,或为种子依,为所思惟故」,这样意思;当然色受想行识这个色相,「色」这是「俱有依」,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俱有依」。「或为等无间依」,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前一剎那识就是后一剎那识的等无间依。这个受想行是心所,识是心王;心所一样也是有这些事情,有俱有依,也有等无间依,还有种子依,都是由种子而现行的,那么这叫做「所依相」,这个分别体相的所依相,这样意思。

 

卯四、所行相

云何所行相?谓所思惟彼彼境界,色乃至法,分别体相。

第四科「所行相」。「云何所行相」呢?「谓所思惟彼彼境界,色乃至法,分别体相」。「所行相」,谓所思惟的「彼彼境界」,「彼彼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各式各样的境界、「彼彼境界」。「分别体相」,也就是心所变现的相。所行相;能行就是心、就是识,而所行相又是识所变现的,所以叫做分别体相。

 

卯五、作意相(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作意相?

这第五科。一共三十一科,这是第五科,叫「作意相」。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作意相」呢?第二科解释。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标相

谓有能生作意故,于彼彼境界所生识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于境界转,非无作意。

先标出来再解释,第一科标出来这个相。「谓有能生作意故」,要先有作意心所,由作意心所警觉应起的心,心才能够生起,所以作意叫做「能生」,「谓有能生作意故」。「于彼彼境界所生识生」,在各式各样所缘的境界上,才有「所生识」现起来,不管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这样子。这个识由作意才现起,所以我们就能控制我们所生起的念头;怎么控制呢?你用如理作意心就清净,你若不如理作意心就染污;心的生起要靠如理作意,要靠作意心所;而作意有如理、有不如理的分别,所以我们凡夫这个心虽然是不清净但是能令它清净,这个道理就是这样子,这样意思。

「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心里面这样想:我现在这一念心是「由作意故,于境界转,非无作意」,不是没有作意心所,而心能于境界转的,这样意思。

这是「标相」。第二科「释名」。

 

巳二、释名

此所思惟,名作意相。

你能作这么样想:我这个心是由作意而生起的,才能在种种境界上思惟,非是无作意,这就叫做「作意相」,这是释名。

现在第六科「心起相」,分两科,第一科「征」。

 

卯六、心起相(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心起相?

说我的内心原来是没有的,现在有了、现在生起来;这个生起相是怎么回事情呢?

这是问。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相」。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标相(分二科)     午一、指前说

谓即次前所说,是一相。

这个心的生起相,就是前面所说那个「作意」,那就是生起相,这是其中的一个。

 

午二、释第二

第二相者,谓心缘行、缘名色相。

这又是一个意思。第一科是「指前说」,就是「即次前所说,是一相」,这是「指前说」。第二科解释第二相。「第二相者」,心的生起相,第一相是作意,第二相是什么呢?「谓心缘行」,我们心的生起,以「行」为缘而生起,所做「心缘行」。这个「行」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心里面或者是作罪行、或者是作福行、或者作不动行,福行、罪行、不动行,这是世间行;我们若修四念处就是出世间行。我们这样子做了以后,这个行就熏习了我们的微细的阿赖耶识、熏习了。熏习成了种子以后,我们的心就依那个种子而现行;你熏了好的种子就生好的心、心所法,就生起来清净的心所法;你若熏习了染污的种子,那么就生起染污的心、心所法。所以这个心的生起相,就是以种子为生起相,这里是这样意思,以种子为生起相,「谓心缘行」,这样意思。

「缘名色相」,还有一个「缘名色相」。前面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缘名色相」呢?这第八识它是由业力生起,但是也要有名色作依止,不然阿赖耶识也不能存在,若是把我们的生命体破坏了,这阿赖耶识就走了,所以阿赖耶识它能生起也有名色作它的依止。「名色」是什么?就是色受想行识。而色受想行识能生起,又靠阿赖耶识,就是互相依赖的,这样意思。所以这个「生起相」有这么多的事情。

「心缘行」这个意思是说种子,种子是各式各样心、心所法生起的一个动力,没有这个不能生起,没有作意也不能生起,这是两个。第三个「名色相」,这个名色是指现行的、不是指种子;现行的色受想行识现行了,然后阿赖耶识才能在这里依住,这还是个原因。阿赖耶识这样子,其他的诸识也是;阿赖耶识若不生起其他诸识也不能生起,互相依赖的意思。也要靠种子,也要靠作意心所。这是第二科,就第二个原因。

 

巳二、释名

此所思惟,名心起相。

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标相」,标相里面分两科;一个是「指前说」、一个「释第二」。现在第二科是「释名」。「此所思惟,名心起相」,前面说的这个思惟,这就是心的生起相;你这么思惟,心的生起一个是靠作意生起,一个是靠种子生起,还要靠名色才能生起,那么有这么三个生起相。

 

卯七、安住相(分四科)        辰一、征

云何安住相?

这是第七科「安住相」,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安住相」呢?

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标」。

 

辰二、标

谓四识住。

这「四识住」叫做「安住相」。这是「标」,底下是「指」,指出来。

 

辰三、指

即识随色住等,如经广说。

就是我们的识随着「色住等」,色受想行这四个是我们的识的依止处,我们的识依色而住、依受、想、行而住。我们这个心依止根和境一和合的时候就有受,那个受那个地方;或者受苦、或者受乐、或者受非苦非乐,心就是在那里就是「受」。想,我们心里面想天上的事情、或者想人间的事情、过去的事情、现在事情、未来的事情,去想各式各样的境界的时候,心就在那里,那就是你的心。说我心里面有目的,要做什么什么事情,你心也就在那里,所以叫做「四识住」。当然这个「住」也有爱着的意思。「如经广说」,在经上《阿含经》上说得很多,还有其他经也说。

 

辰四、释

此所思惟,名安住相。

你能这样子想,叫「安住相」。

 

《披寻记》三九四页:

云何安住相等者:受、想、行、识,名四识住。如经言:有四依取,以为所缘,令识安住,谓识随色住,缘色为境。广说如经。〈决择分〉中别释其相(陵本五十四卷一页)。

「受想行识」叫做四识住。「如经言:有四依取,以为所缘」,四个依取也就是色、受、想、行,是识所依取的,是识的依止处,也是识的爱者处,所以叫做「取」、「以为所缘」。「令识安住,谓识随色住,缘色为境。广说如经。〈决择分〉中别释其相(陵本五十四卷一页)。」

 

卯八、自相相(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自相相?

 

辰二、列

谓自类自相,或各别自相。

「自相」的相所以叫「自相相」,究竟是什么呢?「云何自相相?」是问,底下「谓自类自相」是「列」,列出来。

「自类自相」;比如说色和受来对比,这个色里面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各式各样的都是色法。那么色若对受来说,青黄赤白都叫做自类;我们是一类,我们是色法这一类;受就是另一类了。色里面虽然是有很多的色;对受来说,大家都是一类,所以叫「自类」。「自类」而它有自己的相貌,色有变碍为义,变碍就是它的自相。「或各别自相」,色有很多种色,你做人的色是这样,天又是一样,欲界天、色界天又是不同,或者三恶道也是不同,凡夫的世界,或者佛的世界,众生与众生也是各式各样的,各别的自相,那么受想行识也是一样,也是有各别的自相。

 

辰三、释

此所思惟,名自相相。

这是第三科解释。你能这样思惟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那就叫做「自相相」。

 

卯九、共相相(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共相相?

共相的相貌。

 

辰二、列

谓诸行共相,或有漏共相,或一切法共相。

「共相」是第九科,分三科,第一释是「征」。「云何共相相」这一句就是「征」。第二科「列」。第三科是「释」。

「谓诸行共相」,这个「行」就是一切有为法、有变动、有时间性的,从此至彼、或者由前至后、由古至今;在时间上有所变动、在空间上也有变动,那么都叫做「行」。诸行的「共相」、共有的相貌,这也是个相。共有的相貌,这一切有为法,都是苦、都是苦恼,诸行是苦。「或有漏共相」就是苦,是凡有烦恼,这有为法里面有烦恼的都是苦,苦是它的共相。无常也是一切法的共相,也是一切有漏法、有为法的共相。「或一切法共相」,有为法、无为法,共在一起都是无我的,无我就是一切法的共相;空、无相、寂灭都是一切法的共相。

 

辰三、释

此所思惟,名共相相。

这第三科是解释。你能思惟一切有漏法的共相,思惟一切法的共相,那么这叫做「共相相」。

 

《披寻记》三九四页:

云何共相相等者:无常是诸行共相,苦是有漏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共相,如思所成地说(陵本十六卷二页)。

「云何共相相等者:无常是诸行的共相,苦是有漏法的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的共相,如〈思所成地〉说」。这个「共相」还有这样的不同;这个「无常相」只能在有为法上说,这个「苦相」只能在有漏的有为法里面说;若是无漏的有为法是没有苦的了。但是无我相和空相是遍于一切有漏法、有为法、无为法,都是空无我相,这地方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还是有差别的。

 

卯十、麤相

云何麤相?谓所观下地一切粗相。

这是第十相,是「粗相」。「谓所观下地一切粗相」,就是欲界,观察欲界它的一切的境界,不管是依报和正报都是很粗鄙的、不庄严,都是苦恼相。

 

卯十一、静相

云何静相?谓所行上地一切静相。

这是第十一科「静相」。「谓所行上地」,「谓」修学梵行的人,他到了色界、无色界以上去,那就都是净相,那是微妙庄严的地方,

 

《披寻记》三九四页:

云何粗相及静相等者:有过患义,是粗性义。若彼彼地中过患增多,即由如是过患增多性故,名为粗性。若彼彼地中过患减少,即由如是过患减少性故,名为静性。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七卷十七页)。如欲界对初静虑,欲界为粗,初静虑为静。如是乃至无所有处对非想非非处,无所有处为粗,非想非非想处为静。是名所观下地一切粗相,及与所行上地一切静相。

「云何粗相及静相等者:有过患义,是粗性义」,粗性是有过患的意思,这个老病死这些过患。「若彼彼地中过患增多,即由如是过患增多性故,名为粗性」,五趣杂居地都有这种问题,过患增多、名为粗性。「若彼彼地中过患减少,即由如是过患减少性故,名为静性」,我们欲界有很多的苦恼,若是色界天这苦恼就减少了,过患性减少了就名为静性,他们不老不病,也没有这么多的烦恼,但是也有死亡,所以他们的过患减少了一点,就名为静性。

「如欲界对初静虑」来说,欲界为粗;初静虑就是静。「如是乃至无所有处对非想非非处」,无所有处为粗,非想非非想处就是静。「是名所观下地一切粗相,及与所行上地一切静相」,是这样解释。

我们现在读这一段文,很明显地,我们知道佛在世时候的比丘,正法住世的时候这个出家人怎么修行。我们现在佛教徒的修行,念念大悲咒,把大悲咒念一念,《阿弥陀经》念一念,念咒念经念佛只是在文字上,念声音、念文句,这样「念」。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上说修行的开始要认识自己的心,认识自己的心要「遍知」,在时间上前一剎那、后一剎那、前一分钟、前一小时、后一小时,这个心是怎么样的情况。我在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的境界,心是怎么样?我在尘劳的世界、愦闹的境界上,这心是怎么样?就是要认识自己的心相,然后加以调适、调转,转染为净。修行人是这样子修行的。调适的方法就是止和观,就是四念处,就是五停心开始然后修四念处,是这样子修行的。不是我们只是念念文句,把《金刚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念念文句就算了;不是!他是要用里面的义来调心的,使令心清净无染,是这么修行的。这样修行就把心里面这些污染都清除了,使令心里面是清净光明的,是这样意思。

当然我们现在的佛教徒,也是会有人注意内心的境界,不可以染污,也是有,也不能说没有。但是我们向别人开示的时候,我们都说什么?只是就说这些。这佛教徒一直地来照顾自己的念头,叫它清净无染,不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就是心要清净。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5)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