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3

酉二、能知智(分二科) 戌一、问

问:应以几智知缘起耶?

这是第九科的「缘起诸经」,这一科里边的第二科「释甚深义」,解释缘起的甚深义,分两科,第一科「所知义」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能知智」,能知缘起甚深义的智慧,约什么样的智慧才能知道缘起甚深义?分两科,第一科「问」。

「应以几智」,他应该具足几种智慧,才能通达「缘起」的道理呢?底下回答。

 

戌二、答(分二科) 亥一、标列

答:二,谓以法住智及真实智。

用这两种智慧才可以明白的。这个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就是标出来这两种智慧;第二科「随释」,解释这两种智慧。

 

亥二、随释(分二科) 天一、法住智

云何以法住智?谓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

这是解释什么叫做「法住智」,什么叫做法住智呢?「谓如佛施设开示」,就是说如佛所安立的文句,所安立的语言文句开示缘起的道理,你能够虚心的在这上面学习,那么就是闻思修了。学习的你们自己不存成见,你能够不颠倒没有错误的如实而知,那就叫做「法住智」,法住智就是这样解释。这样解释看这文的意思,还没有得圣道,没有入圣道,但是也是要经过闻思修的学习,你才能够成就「法住智」,通达缘起甚深义的。这个《披寻记》他引本论(摄事分)的解释,我念一遍也好。

 

《披寻记》三三八页:

云何以法住智等者:(摄事分)说:谓如有一听闻随顺缘性缘起无倒教已,于缘生行因果分位住异生地,便能如实以闻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诸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陵本九十四卷七页)今应准知。

「云何以法住智等者:(摄事分)说:谓如有一听闻随顺缘性缘起无倒教已」,你能听闻佛说的四种缘: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和十二缘起这种正确的教法。「于缘生行因果分位住异生地」,「住异生地」就是没有得圣道,「便能如实以闻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悟入所学习的这个缘性缘起无倒的正教,有了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诸如是等」,这样缘起的佛法,「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这个「法住智」是这样解释。

这在《阿含经》里面提过这个智慧的,现在这是《瑜伽师地论》上的解释,「法住智」是这样意思。但是如实悟入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也不是容易,的确也不是容易。我们知道苦真是苦,集真是集,这还不是容易的事情。

 

天二、真实智

云何以真实智?谓如学见迹,观甚深义。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真实智」,《阿含经》叫做「涅槃智」,这上面叫做真实的智慧,那可见前面的「法住智」还是不够真实。

「云何」叫做「真实」的「智」慧呢?「谓如学见迹,观甚深义」,那就是真实智了,那是圣人的智慧,初果以上的圣人才得到这种智慧的。这个「如学见迹」,「学」是初果以上的人,才称之为「学」;「见迹」就是见道,初果以上的人,他是见到胜义谛了,就是苦真是苦,苦集灭道这个四谛,他真实知不是听闻的,不是思惟推度的,他就像眼睛看见青黄赤白了,那么叫做「见迹」。

「迹」这个字,这是一个譬喻。「迹」是什么呢?「迹」是行迹,或者足迹,就是旧时代没有柏油路,都是泥巴路,人在路上走,脚是有痕迹的,一个迹、一个迹,你顺着他的足迹,就可以知道他走到什么地方去了,是这样意思。把这样意思引申到我们法义上来,也有这样相同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佛菩萨大智慧安立种种的名言文句,安立文句,这个文句是能诠显佛菩萨所见的真理的,佛菩萨所见的真理,我们凡夫是不能见到,不能。但是我们顺着佛菩萨安立的名句、法语、文句,顺这个真理去寻求,那么就见到了,就见到佛所见的真理了,就是这样意思。这样说「迹」,就譬喻能诠一切真理的语言文句叫做「迹」,也可以说叫做句、法句、义句,能诠的是「法」,所诠的是「义」。但是为我们凡夫的方便,一定要有句,要有语言文句,能诠的句,所诠的义,这叫做义句,或者说法句,或者义句,那么这个字是这么样安立的。

现在是说「见迹」,由这个佛的法语去起闻思修,见到佛所见的第一义谛了。那一开始是须陀洹果,或者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果,乃至一切得无生法忍的十地菩萨,这些人都是见谛的圣人。这个「如学见迹」,什么叫做「真实智」?那就是得到了「学」的程度的圣人,见到诸法真义的人,他们成就了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了,他能观甚深义,能观察诸法缘起的甚深义,这个无常、无我的甚深义,他知道了,他明白了,那个智慧就叫做「真实智」。当然这就是一点不含糊的,一点也没有错误的那个清净的智慧,他能通达诸法甚深义。

前面是「法住智」,这个法住智通达缘起义,真实智也通达缘起义,按道理来说都应该是通于二谛的。法住智也是通达世俗谛,通达第一义谛,当然这个不是真实的,还是相似的知道,但是佛菩萨同意这个智慧,他通达的还算是正确。这个以「真实智」是圣人,圣人见一切法如幻如化,见一切缘起法毕竟空寂,那当然是真实的智慧,应该这两种智慧都是通于二谛的。如果若是圣人才能真实的通达见到第一义谛,凡夫是没有,凡夫只算通达世俗谛,结果通达的第一义谛,也算在世俗谛之内,这样讲也可以。那么这是说甚深的缘起义,要什么样的智慧才能够通达?现在说的很肯定,一个「法住智」,一个「真实智」。「法住智」就是在凡位的时候,以闻思修去学习佛法所成就的智慧;那么「真实智」,就是入圣道以后无漏的智慧。

 

申三、释说缘起(分二科) 酉一、举经问

问:如世尊言,是诸缘起,非我所作,亦非余作。所以者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云何法性?云何法住?云何法界?

这是第三科「释说缘起」,这个「缘起诸经」这一大科,第一科「释说道理」,有六种言说道理,第二科「释甚深义」,现在第三科释说缘起。

「问:如世尊」这么说,「是诸缘起」,也就是十二缘起、缘性缘起,一切法的缘起。「非我所作」,就是不是佛,这个「我」是佛自称,非是佛所制造的所创作的;「亦非余作」,也不是其他的人所作的,那么就是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者何?」他的所以然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说呢?「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这个缘起的道理,若是佛出现世间了,为我们讲说,或者佛没有出现世间,没有人同我们讲说,那个缘起的道理还是那样子,佛就是没有同我们讲,但是缘起道理也是那样子。所以说不是佛所作的,不是佛所创造的,但是是佛才能讲说,其他的人还是搞不清楚。这样子所以名之为「安住法性、法住、法界」,这就叫做「缘起」,这样解释。这是「安住法性、法住、法界」。

「云何法性?云何法住?云何法界?」这是把问题标出来,前边已经说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这个法性这个缘起道理就是这个样子。怎么叫做「法性」?怎么叫做「法住」?怎么叫做「法界」呢?这是提出这三个问题。底下「依义答」,前面是「举经问」,这是依义回答,第一科先解释「法性」。

 

酉二、依义答(分三科) 戌一、法性

答: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

这么多的「缘起」道理,或者说是十二缘起,或者远缘起、近缘起。这个缘起的道理从「无始」时以来,这个道理本来就是那样子成就了,那么就是自然就是那样子,这就叫做「法性」,法的本性就是这样子,那么这么讲这个道理。当然这个道理从无始来就是这样子,那么可见是常住不变的,永久是这样的缘起。

 

戌二、法住

如成就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

这第二科回答什么叫做「法住」。「如成就性」,如前边无始时来成就的法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佛菩萨的大智慧没有错误的,非常正确恰到好处的文句来安立,安立出来正确的文句,来表达那个理成就性,表达那个法性的道理,「是名法住」,这叫做法住。那么「法性」,以无倒的语言文句把它表达出来,那么这叫做「法住」。这个法住,这个「住」有安定不变的意思,还是原来样并没有变化,或者说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以后,我们这些愚痴的凡夫若是肯学习,就能有法性的相貌显现在心里面,显现在你心里面就叫做「住」。不然的话它是不住的,不然的话我们看不出来,不知道什么叫做法性,不知道什么叫做缘起。

 

戌三、法界

由此法住,以彼法性为因,是故说彼名为法界。

「以彼法性为因」,无始时来理成就性的法性做因,这个「法住」是「以彼法性为因」,以彼法性为因才有语言文字的安立,有了语言文字的安立,这个法性理才能表达出来,「是故说彼名为法界」,所以说彼法性叫做法界。这个「界」就是因的意思,说彼法性名为法界。因为「法性」的因,才有「法住」的这种语言文字的表达,所以法住以法性为因,所以法性也名为「法界」。这样子就是和语言文字,原来是没有语言文字的,没有语言文字的时候叫做「法性」,有了语言文字时候就叫做「法住」,从法住这方面说,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叫法住,从根本上说是以法性为因的,所以法性又名为「法界」,这么样解释这三个名字。这底下《披寻记》解释也好。

 

《披寻记》三三八页:

是诸缘起非我所作等者:由诸缘起唯法所显,非以他作为因,是故说言非我所作;亦非自作俱作为因,是故说言亦非余作。佛不出世,此缘起性法尔成就,是名安住法性。佛出世已,如其法性安立法句,即彼法性无有变异,是名法住。又此法住法性为因平等平等,是名法界。

「是诸缘起非我所作等者:由诸缘起唯法所显,非以他作为因,是故说言非我所作」,这个「缘起」就是本来样,本来样的显示,而不是另外加上什么事情,所以「非以他作为因」,它本身就是这样子,就像花草树木能够增长,这就是缘起;一切众生在这流转生死,这就是「缘起」,本来就是这样子,所以叫做「唯法所显」,法的本来面目就这样子。「非以他作」,并不是另外别的人假藉有什么行动,有什么语言去表达它,「是故说言非我所作」,它这件事的出现本来就是这样子,所以「非我所作」。

「亦非自作俱作为因」,也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为因缘而显现出来的。这个「非他作」,佛说亦「非我所作,亦非余作」,现在《披寻记》的作者韩清净说,「亦非自作俱作为因,是故说言亦非余作」,就把这个自作也加上去,应该自作就算在前面「非我所作」就好了。「非我所作」,或者说是,前面说是「唯法所显」,应该是自作,它自己就是那样,但你能不能认识是另一回事,但是法性本身就是这样显示出来的。现在这里说「非自作俱作为因,是故说言亦非余作」,这个地方我不完全同意,就随他好了。 

「佛不出世,此缘起性法尔成就」,本来就是那样成就的,「是名安住法性」。这样把安住那个字和法性连接起来,就是安住法性,就是唯法所显,那叫做安住法性,它这一切法的生灭变化,而缘起的道理是不变异的,所以叫「安住法性」。「佛出世已,如其法性安立法句,即彼法性无有变异,是名法住。又此法住法性为因平等平等,是名法界」,这样解释。

 

申四、释别别说(分三科)  酉一、释妨难(分三科)

戌一、自性为缘难(分二科) 亥一、举生支(分二科) 天一、引经问 

问:如经言生若无者,无处无位生可是有;若一切种生非有者,生缘老死应不可得。何故此中说彼自性缘自性耶?

这是第四科「释别别说」,这个「缘起诸经」,这一大科里面一共是分四科,现在是第四科释别别的,各别各别的一种讲说。这个缘起的安住法性、法住、法界,这《瑜伽师地论》上的作者这么解释这个道理,在《般若经》上也常有这种话,缘起的道理,「非我所作,亦非余作」,现在《瑜伽师地论》上加以解释。这是第四科「释别别说」,分三科,酉一「释妨难」,解释有妨难。分三科,第一科「自性为缘难」,先「举生支」。

「如经言」像经上说,这上没有说出名字来,可能是《阿含经》。「生若无者,无处无位生可是有」,举出一个例,就是十二缘起里面生老死,生支和老死支,最后这个苦恼的境界,说这个生、生支。生若是没有的话,「生若无者,无处无位生可是有」,那当然没有就是没有,「无处」就是处所,应该说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那么就是处、处所;或者是五趣六道,那都可以说是处。「无位」,「位」就是每一类的众生,他这个生命体生老死,从无明开始,无明、行乃至到老、死,一个阶级一个阶级的,那么就叫做「位」。那么「无处无位生可是有」,就不可能是有了,无处无位有生这件事,「生」是没有的。

「若一切种生非有者,生缘老死应不可得」,「若一切种生非有者」,就是一切处一切位叫做「种」,这些都是没有生的话,那么由生为缘而有老死这件事,应该是没有了,应该是没有了。这样讲的话,表示什么意思呢?就是生而有老死,由生而有老死,这个应该说是增上缘,应该说是一个增上缘,由生而有老死。现在说若是没有生的话,也就没有老死,若一切种生没有的话,生缘老死这句话是不可得的,不可能有老死。若这样讲的话,十二缘起经上是这样讲的。

「何故此中说彼自性缘自性耶?」那么经上什么理由在这一个缘起上面,说彼自性为缘自性得生起?这是因缘的意思,不是增上缘,不是增上缘了。经上是说没有生就没有老死,那么这可见生和老死不是因缘,而这上面说「此中说彼自性缘自性」,这靠因缘说,这因缘和增上缘是两回事情。那么究竟怎么说才对呢?约自性为缘来难生缘老死的道理,生缘老死这样讲。这底下《披寻记》说。

 

《披寻记》三三九页:

问如经言生若无者等者:依下答释,当知识乃至受五法种子亦名为生,生因义故。此若无者,于一切处于一切位生应非有。此中生言即是生支,自体果故。若因及果一切种无,余定无能与老死果;由是说言,生缘老死应不可得。

「如经言生若无者等者:依下答释,当知识乃至受五法种子亦名为生」,这个识乃至受这五法的种子,五法种子也叫做「生」。「生因义故」,这个生也叫做生,这个生它是果的因的意思。「此若无者,于一切处于一切位生应非有」,没有这个因就没那个果,这个意思。「此中生言即是生支,自体果故。若因及果一切种无,余定无能与老死果;由是说言,生缘老死应不可得」,就是这样意思,「此中生」的这句话就指生说,这个《瑜伽师地论》上这段文生那句话,「生非有者」,这个「生」即是「生支」,即是生老死那个生支,生支是「自体果故」,这个生支这个时候就是果,就是前面识、名色、六处、触、受那个种子的自体果故。

那么因,种子是因缘,由因缘生现行,现行是以因缘为自体的,因为它们是同一类的。譬如无漏的种子生无漏的现行,若是有漏的种子生无漏的现行,那不是因缘,那是增上缘,也可以这么说。现在这里就是一个增上缘和因缘的辨别辨难。「若因及果一切种无」,生也没有,果也没有,「余定无能与老死果」,除了这个以外,还有谁有这个力量给你一个老死的果呢?这果从那来呢?「由是说言,生缘老死不可得」,这地方有这样意思,除了生还有谁能给你老死果,没有生就没有老死果了,这么讲。

 

天二、依义答(分二科) 地一、标

答:依自种子果生说故。

这个老死是果,生老死是果,它的生起是要依靠它自家的种子,它这果才能现起;就像种子能生芽,种子是芽的因缘,水土是增上缘。那么「依自种子果生说故」,所以就是自性为缘自性,自性为自性的缘,这话就是这么意思。「依自种子果生故」,所以此中说「彼自性缘自性」,这个意思。这是「标」,第二科是解「释」。

 

地二、释

谓识乃至受支是生种子故,义说为生;由此有故,后时即此果支,名有缘生。

「谓识乃至受支是生种子故」,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生缘老死,这个「生」的种子,是生的种子;那么识乃至受,这是无明缘行,这个行所造的种子,所制造的种子,「种子故」。「义说为生」,按这个种子义来说,这个种子就叫做「生」。这里面的意思应该分别,我们拿人来说,已经投胎了,这时候识、名色、六处、触、受,就在母胎的时候有这五种,这个时候就已经现行了,这时果报开始了,果报开始了。说种子是在这以前,还没投胎以前,投胎就受果报了。在行缘识的时候,创造了这五种种子,由这五种子才能够得果报,才能有识、名色、六处、触、受的投胎,那么这就是由种子叫做自性为缘自性,这样意思。

「谓识乃至受支是生种子故」,所以就是「自性缘自性」,这话这么意思。「义说为生」,自性缘自性,所以按道理来说,这时候五个种子成了现行了,就叫做「生」,就是这果报开始现出来了。「由此有故,后时即此果支」,「由此有故」,由有识、名色、六处种子的现行,所以后时也就有生老死的果出现了,这个「由此有故」。后面说「名有缘生」这句话,这个 「有」是在「生」以前,「有缘生」,「有」的时候还在种子的阶段,还没有受胎,还没有投胎。所以由此识、名色、六处种子的 「有」,所以后时即有生老死的果出现,所以叫做「有缘生」。

这样说这个「有缘生」,前面如果是不谈种子,只说是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这是增上缘。现在说「由此有故」,由种子有故,把因缘算上去了,「即此果」生,才有这生老死的果,所以这时候叫「有缘生」。那么若说有缘生的时候,就不能说是自性缘自性,若说种子才能说是自性缘自性,这样意思。

 

亥二、例余支

如是余支,如经所说,随其所应尽当知。

「如是余支」,这是第二科「例余支」,「如经所说,随其所应尽当知」,其余的那些支,也应该知道有这样的不同。这个《披寻记》上说的很详细,是引《瑜伽师地论》本身的文。

 

《披寻记》三三九页:

如是余支至尽当知者:(摄事分)说:由三种相于其老死如理观察:一者、观察细因缘故,二者、观察粗因缘故,三者、观察非不定故。感生因缘,亦名为生;即生自体,亦名为生。前生是细,后生为粗。此中观前细生有故,而有老死;亦观由后粗生缘故,得有老死。当来老死,细生为因;现法老死,粗生为因。乃至广说如观老死,生有取爱各由二种如理观察,当知亦尔。(陵本九十三卷六页)今说余支随其所应,意谓生有取爱应知。

「如是余支至尽当知者:(摄事分)说:由三种相于其老死如理观察:一者、观察细因缘故,二者、观察粗因缘故,三者、观察非不定故」,有这三种观察,看底下的解释。「感生因缘,亦名为生;即生自体,亦名为生。前生是细,后生为粗。」这个应该怎么解释呢?「感生因缘,亦名为生」,这是识、名色、六处、触、受在种子的时候,是感生的因缘,这也叫做因缘。「感生因缘,亦名为生」,也叫做生,在种子的时候也叫做生。「即生自体亦名为生」,「即生自体」是什么呢?就是已经投胎了,这时候有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时候也叫做「生」。这两个生可是不一样,但都名为生,名为生可有点分别,「前生是细」,在种子的时候是微细的;「后生为粗」,已经投胎了,已经现行了,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时候就是粗、粗的生。

「此中观前细生有故,而有老死」,现在这里面说是自性,「何故此中说彼自性缘自性耶」?「此中观前细生有故」,就是微细的种子有故,「而有老死」,那么就是自性为自性的因缘,这样意思。「亦观由后粗生缘故,得有老死」,后生就是已经投胎,那时现行的识、名色,由那个因这个是粗的,是生缘故得有老死,这是分两层的关系,得有老死。

「当来老死,细生为因;现法老死,粗生为因」,这个当来老死和现法老死怎么讲呢?「当来老死」,就是你最初无明缘行创造了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的时候,这时候老死还没有出现,老死还没有出现,叫做当来老死。当来老死是「细生为因」,以种子为因。「现法老死」以粗生为因,就是老死已经出现了,我们已经有老死了,这个时候以「粗生为因」,就是种子生现行成为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个时候就是粗生为因。而这个「粗生」也就是出了母胎的时候那个生,这个生缘老死那个生指什么说的?就指识、名色、六处、触、受说的,在这个过去的时候叫做识、名色、六处、触、受,现在的时候叫做生,这样意思。现在说这生老死,前面这个生,什么叫做「生」?就是我们已经开始投胎了,已经识、名色、六处、触、受有了,这时候就叫做生。

我们通常算你多大年岁了,总是从出胎的时候开始算,这个时候才生,才生了。但是现在佛法的意思是从中阴身死掉了,生有开始的时候计算,就是从识、名色、六处、触、受那时候开始算的。说我们中国人计算寿,这个寿命的时候,从出胎的时候开始算,这样算也是行,也是可以。但是从怀孕的时候算,也是合道理,怀孕你有十个月的时间了,算你一岁也是可以的,是不是?也是可以的,不过是按照出胎算,这样算就少了一岁。假设是你十月间降生的,你就便宜了几个月,最少你便宜八个月,还有十一月、十二月,这时候加上你在胎还有十个月,已经是十二个月了,你这十二个月都不算,只算二个月,算的不是合道理。这里边的意思,这是十二缘起上来说,是从识、名色、六处这时候开始算,这是说的「自性为缘难」,这地方有这样的差别。

 

戌二、更互为缘难(分二科) 亥一、问

问:已说一切支非更互为缘,何故建立名色与识互为缘耶?

前面是「自性为缘难」,现在是「更互为缘难」。「释别别说」,这是别别的提出一些问题,「更互为缘」这里面有点问题,先是「问」。

「已说一切支非更互为缘」,前面已经说了,这十二缘起前面都是说不是互相为因缘的,不是。这个互相为因缘这句话怎么讲呢?我们说无明缘行,无明给行做因缘,只是单方面的,没有说行为无明做因缘。若是无明为行做因缘,只是单方面的;若是说行为无明也做因缘,就是更互为缘了。但是前面我们没有那么讲,只是说无明为行做因缘,行为识做因缘,识为名色做因缘,乃至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只是这么样讲,没有说更互为缘。

「何故建立名色与识互为缘耶?」但是识和名色这个地方特别,在《阿含经》里面也这样讲,它们是更互为缘的,我为你做生起的因缘,你也为我做生起的因缘。十二缘起里面单独这个地方这样讲,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提出这个问题。

 

亥二、答(分三科) 天一、标

答:识于现法中,用名色为缘故;名色复于后法中,用识为缘故。

这底下回答,回答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识于现法中,用名色为缘故」,这个识,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识,「识」在「现法中」,就是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现前,现前的时候。现前的时候,这个「法」就指五蕴说,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情形。「用名色为缘故」,这个「识」它要用名色做它的因缘,这个识才能够存在,才能现起的。这个地方怎么讲呢?这地方说的意思,就是名色是识的依托的地方,叫做「名色为缘」,名色是识依止的因缘,依止处。阿赖耶识要有个依止处,阿赖耶识在我们的生命体,开始的时候一直到最后结束,阿赖耶识以名色为它的依止处,名色也是阿赖耶识在这里出现的一个缘,这样意思。这样说名色为识的缘,这是一个。 

「名色复于后法中,用识为缘故」,这个名色在后法中,怎么叫做「后法」呢?其实我看如果是前一个生命、后一个生命,后一个生命叫「后法」,这样讲固然是可以;其实可以说后一剎那,就是前一剎那的时候,这个识依名色为缘,后一剎那的时候,名色也用识为缘,要用识为缘的,没有识这名色也没办法存在。那么这表示前后都是一样,只是单方面说,事实上前后都是一样,它回答的这个标很简略、简略的,它后面的解释就说出来了。第二科是「征」。

 

天二、征

所以者何?

为什么这样子呢?第三科「释」。

 

天三、释

以于母腹中有相续时,说互为缘故。由识为缘,于母腹中诸精血色名所摄受,和合共成羯罗蓝性;即此名色为缘,复令彼识于此得住。

「以于母腹中有相续时」,这个有情,这个胎生的众生在母腹中的时候,这个有相续的时候,就是中有死了就是生有,生有一剎那以后就是本有,生有、本有,那么这生命就相续下来了。相续的时候,「说互为缘故」,是说识也为名色做缘,名色也依识为缘,就是「互为缘故」,这句话说的周到了一点,前面就是说单方面互为缘故。

这底下解释,「由识为缘,于母腹中诸精血色名所摄受,和合共成羯罗蓝性」,其实这个在(意地)也说过,前面(五识相应地)是第一地,(意地)是第二地,第二地说过这件事。「由识为缘,于母腹中」,这众生有情在母腹中的时候,这父母的精血色,这父母的精血它是为心、心所的依托处,同时它也是阿赖耶识的执受,父母的精血要阿赖耶识的执受,这个时候才成为「羯罗蓝性」。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执受,这胎是不成就的,胎就坏了,这精血就是坏了,就不能成胎了。所以于母腹中这个精血的地水火风的这个四大,它为阿赖耶识的执受,又为心、心所法的依托处。这样就是心法与父母的精血和合,这个时候名为「羯罗蓝性」。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执受,也就没有心、心所的依托,那就不叫做羯罗蓝性。所以从这地方看出来,名色是以识为缘的,以识为缘才能够成立的。

「即此名色为缘,复令彼识于此得住」,就是前面这个名色,这个精血和受想行识,它又是为阿赖耶识做缘。做什么缘呢?「复令彼识于此得住」,彼阿赖耶识在这里寄托,如果没有名色,阿赖耶识也是不能住的,所以就是互相为缘的,互相为因缘。在十二缘起里面,这个地方有这种特别的意思,它们是更互为缘的,其他的不是,所以这个地方这样讲,就是由这个道理才这样说的。

 

戌三、齐识转还难(分二科) 亥一、问

问:何故菩萨观黑品时,唯至识支,其意转还,非至余支耶?

这是第三科「齐识转还难」,这个地方也是,像第二科「更互为缘难」,现在第三科「齐识转还难」,先是「问」。

什么原因「菩萨观黑品时」,就是观生死的缘起,观苦集二谛,苦集二谛是黑品,灭谛、道谛是白品,就是无漏还灭的缘起。菩萨修缘起观的时候,就是修生死的缘起,也观察涅槃的缘起。在观察生死的缘起的时候,「唯至识支」,本来是十二支,他到了识支就停下来了,就从老死这儿观,为什么有老死?因为有生;为什么有生?因为有有的关系,有才有生;为什么有有?因为有取;为什么有取?因为有爱;为什么有爱?因为有受,就这么向上推;向上推为什么有名色?因为有识的关系,到这来就不超过这个识支,不去观行和无明,不观了。

又回来,「其意转还」,到了识支以后,识又缘名色,名色缘识就这样子,就是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乃至生缘老死,又回到了老死这儿来;从老死这儿开始观,观到识,然后识又回到名色、六处,又回到老死去,又转还,又回去了。「非至余支耶」?不到剩余的那个行和无明呢?怎么不向前观,什么理由要这样观察呢?这么样的问。底下这个《披寻记》也是解释的好。

 

《披寻记》三四○页:

唯至识支其意转还者:逆观缘起,从初老死乃至识支,意便转还,不越度转。此复云何?谓即以识为其边际,齐此作意不更向前观行无明,是名不越度转。便复顺次重观一一所已观处,是名退还,如缘起圣道经说。今约识与名色更互为缘为问,说意转还,略有差别;谓观识支不越度转,还观名色,是名转还。菩萨观缘起时,若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名观察黑品,由增益义是黑品故,如下自释。

「唯至识支其意转还者:逆观缘起,从初老死乃至识支」,是逆观缘起,「意便转还」,菩萨观察的智慧到那里就回来了,「不越度转」,没有超过这个识。「此复云何?」这又有什么意思呢?「谓即以识为其边际,齐此作意不更向前观行无明」,他这个作意到这里停下来了,不再向前去观察行和无明的事情,「是名不越度转」,「不越度」是这个意思。「便复顺次重观一一所已观处,是名退还」,又重复观以前已经观的这个,又重新观一遍,又观到老死。「如缘起圣道经说。今约识与名色更互为缘为问」,现在约识与名色更互为缘为问,「说意转还,略有差别」,和这个圣道经有一点不同。

「谓观识支不越度转,还观名色,是名转还」,又回来观名色,「是名转还」。「菩萨观缘起时,若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名观察黑品,由增益是黑品故」,这样讲和前面有点不同。《大毗婆沙论》上有个解释法,说菩萨这个时候用爱着心观缘起的时候就到此为止,若是不爱着了,欢喜寂灭法性的时候就过去了。识缘名色,谁是识的因缘?是行;行是谁的因缘,以谁为缘?无明缘行。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这样观一切法寂灭了,当时的心情不同,所以这样观。但是这里边我不那么解释,底下回答,回答先「显流转」,先「正观」。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显流转(分二科) 地一、明正观

答:由此二支更互为缘故,如识缘名色,如是名色亦缘识,是故观心至识转还。

「答:由此二支更互为缘故」,这个识缘名色这个地方,它们互相为因缘的关系,所以就不过去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就是这么观了。「如识缘名色,如是名色亦缘识」,互相为因缘。「是故观心至识转还」,所以菩萨修缘起观的时候,修杂染品,染品的流转生死缘起的时候,就到识这里就回来了,就不过去了,这是「正观」。底下第二科是解「释道理」。

 

地二、释道理

于余支中,无有如是转还道理。于此一处,显示更互为缘道理,故名转还。

一共是十二支去掉了这一支,剩余的那么多的支里面没有这个「转还」的道理,所以在其余的地方不这么观,唯独在这里显示「更互为缘」的道理。当然这也是生死的缘起,「故名转还」,所以有转还的意思。

 

天二、简还灭

于还灭品中,名色非是后有识还灭因,由此因缘复还观察。

这第二科「简还灭」,前面是「流转」。「于还灭品」来说,就是观白品的十二缘起,就是还灭道理的时候,涅槃缘起的时候,「名色非是后有识还灭因」,名色虽然也是给识作缘,但是它不是识还灭的原因,名色灭了,识还是不灭的,所以它不是后有识还灭因。说「后有识」,后有是以「识」为开头为开始,才开始有的,若没有识,后有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叫做「后有」,就是现在的有也是一样要有识。名色不是后有识,就是不是阿赖耶识还灭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此因缘复还观察」,所以因为它不是还灭的因缘,所以观察还灭缘起的时候,还要越度,越度这个识。「识」为什么才能灭呢?行灭则识灭,不是名色灭则识灭,而是行灭则识灭的。行为什么能灭呢?无明灭则行灭,无明和行若灭了,就完全都灭了。所以这样子说就是观还灭缘起的时候,就是越度,越度这个「识」去观行,观无明去了。若不是还灭的缘起,就是流转缘起的时候,就是不观,观到「识」这里就停下来了。为什么能停下来呢?原因就是识和名色是互为缘的,所以就观到这里,这样解释。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0)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女性逢生理期时可以坐禅吗?[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中部1经 根本法门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修行路上[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三 魔陀鬼事[栏目:饿鬼事经 第二 郁婆利品]
 自心菩提 自心涅槃[栏目:禅林衲子心]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栏目:汉传因明学典籍]
 捌叁 禅是何物[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金刚经感应事迹 目录 序 语译说明[栏目:金刚经感应事迹]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