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8)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8

申四、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分二科) 酉一、依四句答(分三科)

戌一、无明与行(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

现在这个大科是三杂染的第三科「生杂染」。生杂染里面一共是有四大科,第四科是「生流转」,生流转这一科也是生杂染的最后一科。「生流转」第一科是「约自身辨」,这一科里面一共是分成九科,九科里面的第八科是「缘起分别缘」,这一科非常多,这缘起分别缘里面又分九科,这个九科里面现在是第四科「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

现在是第四科,前三科都已经讲过了。前三科的第一科是「十二支次第分别」这讲过了,第二科是「缘义分别」,第三科是「十二支前后相望的分别」,前后相望的分别这一科也很长。现在是第四科「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看这十二支为缘是什么意思?也还是有一点十二支相望,还是有点意思。这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四句答」,分三科,第一科是「无明与行」。先问。

「问: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假设一件事情它是由无明的力量生起的,由于自己的没有知识、没有智慧,有特别错误的见解,因此而发动出来一种活动,那么这个活动就是以无明为缘而生起的。

这个以无明为缘而生起的东西,「彼法是行耶?」那件事是不是十二缘起里面的那个「行」呢?十二缘起里面第二支是「行」。那么这是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问题。「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假设说那一件事是行,什么是行呢?前面解释过,或者是我们发动出来的行为是对自己、对于他人都是有利益的。对别人有利益、对自己也好,那么这是一种行为。

第二种行为对自己有伤害,对于别人也有伤害,这是一种行为。第三种是超越了这种境界,就是修了色界定,或者是无色界定,这种不动的这种高深的禅定的一种行为。这也是行,就是福行、罪行、不动行这三行。

「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这发动出来的活动是行,那么这种行是以无明的力量发动出来的吗?「彼无明为缘耶?」这个意思,这两句话。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标

答:应作四句。

这底下是回答,回答这个问题。你提出这个问题,应该作成四句话来回答这个问

题,应该这么讲才比较圆满。这句话是「标」出来四句,第二科是「辨」,说明这四句。

 

天二、辨

或有行非无明为缘,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或无明为缘,而非是行,谓除行所摄有支,所余有支。或有亦无明为缘,亦是行,谓福、非福、不动、身语意行。除如是四相,是第四句。

「或有行,非无明为缘」,有可能有一种行动。但是不是无明的力量发动的,不是,那是什么呢?「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无漏就是佛教徒他放下世间上的尘劳,修学四念处想要得涅槃,想要做这件事。那么修四念处是断烦恼,无漏,「漏」是烦恼的意思,没有烦恼,你这种行动是能灭除烦恼,不滋长烦恼的,所以它是「无漏」。这种无漏的行为不是无明为缘而有的,它也是行,但不是无明的力量发动的。

「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这个无覆无记,这个「无记」,就是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恶,所以叫做「无记」。这种无记有两种:一种是里面「有覆」,这个「覆」是隐藏的意思,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事情,好像没有什么,但是里面有问题,里面也是有贪瞋痴的烦恼,但表面上没有痕迹,那就是「有覆」。表面上是「无记」,但里面是有烦恼的,叫做「有覆」。

这种情形,譬如说是得到色界定的人、得到无色界定的人,他也是有烦恼的,他也有贪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也是有,有的时候没有瞋。但是因为有高深的禅定就把那个烦恼折伏了,就是不明显。譬如说这个警察的力量非常的大,这个土匪、是有土匪,但是土匪不敢活动,就表面上没有土匪,就是警察的力量大把土匪镇伏住了,表面上就是没有土匪,那么治安的情况很好。那么这种情形就叫做「覆」,叫做「有覆无记」,不能说有土匪因为土匪没有活动嘛!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是说有禅定的人,有禅定的人他的烦恼被禅定折伏了,就好像没有似的,这是一种情形。第二种情形没有烦恼,是无覆,没有烦恼隐伏在这里,但是你也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恶的。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是上座本来面目。』这是《六祖坛经》说的。但是《维摩经》说:『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和六祖大师说的不一样,这个《维摩经》入不二法门,那个菩萨我认为是高明一点,这样说是对的。只是说『不思善、不思恶,那是上座本来面目』,那是无记嘛!怎么能说是本来面目呢?不过这可以有个圆满一点,再多加上虚云老和尚就是把六祖大师的这句话,把它圆满了一点解释解释。

现在说无记,「无覆无记」就是真实没有善、也没有恶,是这么一种境界。这个没有善、也没有恶的身语意行。或者是我们身体发出来的行动,说出来的话,内心里面的思想,是属于「无覆无记」的,属于这样的情形的。属于这样的情形,那也不是无明为缘,无明是染污的,染污的无明,由它来推动出来的身行、语行、意行,那也是染污的。而不能说是无记的,不能这么说,所以「无漏」是佛教徒修学圣道的境界。

「无覆无记」的身语意行,这个《披寻记》上面说:有覆无记也在内,也在这句话以内。那也不是无明的力量发动的,不过这句话再考虑一下,可以再思惟一下,有覆无记不是无明为缘,这句话再想一想。这样说是「行」,但是,不是无明为缘发动出来的,那就是「无漏」,佛教徒修学圣道的行为,加上「无覆无记」的身语意行,那就不是无明发动的,这是一种情形。

「或无明为缘而非是行,谓除行所摄有支,所余有支」,这个佛法和世间法不是相同。除非是学习法律的,或也就说你这个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要考察一下,若是不是属于这一类的范围内的,那不管动机是什么,不管这件事,只要是有利可图这件事就可以做,但不管动机这是一种情形。

但是佛教不是,佛教是你这个行为是由什么动机发动的?由无明发动的,不是无明发动的要注意这件事,要观察这件事,观察自己的心怎么样的动。那么这可见我们佛教徒举心动念的时候要注意、要注意这件事。所以说是「或有行,非无明为缘,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这是一种情形,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或无明为缘而非是行」,是无明发动的,但是,不是属于行,不是属于行的,那是什么情形呢?「谓除行所摄有支,所余有支」,在十二缘起里面就是把行,无明缘行的这个「行」,属于行的这一部份除掉不在内,那么「所余有支」所剩余的,其余的十个支,就不是属于行了,那也是无明为缘的。

譬如无明为缘,识、名色、六处、触、受出来了,那就不是行支了,或者是底下生老死也不是行支了。这是一句。「或有亦无明为缘亦是行」这是第三句,或者有的情形是无明为缘发动出来的行,什么行呢?谓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个福行、非福行、不动行也都是身语意行。福行里面也一定是要通过身语意才能造作出来,非福就是有罪过的事情,也是要通过身语意,不动也是要身语意,是这样意思。这样子这第三句,这是无明为缘而有行,是这样意思。

「除如是相」把前面的这三句除掉,剩余的就是第四句了,譬如说这个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那么就不是前三句,前三句都不包括在内,就是分这么四句。那么这是回答了这个问题。「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这个问题回答完了,这是用四句回答。

 

《披寻记》三二六页:

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者:此中身语意行,通说无漏及与有覆无记二种应知。

 

戌二、行与识等(分二科) 亥一、举行与识(分二科) 天一、问

问:若行为缘,彼亦识耶?设是识者,行为缘耶?

这是第二科「行与识等」。先举出来行与识,先问。

「若行为缘,彼亦识耶?」这个由于我们的「行」,就是我们造作出来的行为、造作出来的业力。这个业力的力量使令这个人的心,使令他的思想变成这样子。

譬如我举个例子:头几天我也说过,譬如这个人生存的时候是男人,但死了以后第二生变成女人了,变成女人是什么,就是他的思想是女人的思想。那中阴身他投胎的时候,那中阴身是个女人的思想。他原来生存的时候他是活了一百岁,或者活了几千岁都是男人的思想。但是死了之后变成女人的时候,那个心就是女人的想法不是男人了,为什么会变呢?

「行为缘」这个业力,这个业力使令他就变了,业力使令他变成这样子,所以行为缘。现在说是提出这个问题:「行为缘彼亦识耶?」说这个业力的发动出来的情形,那一定是识吗?一定是识,是这样子吗?「设是识者,行为缘耶?」假设是「识」,是他的思想上的活动;思想上活动一定是识做发动的因缘吗?一定是这样子吗?这是提出这两个问题。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标

答:应作四句。

是第二回答这个问题,先「标」出来,应该「列」出来「四句」来解答这个问题。底下是怎么四句呢?

 

地二、辨

或行为缘非识,谓除识所余有支。或识非行为缘,谓无漏识及无覆无记识,除异熟生。或亦识亦行为缘,谓后有种子识及果识。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或行为缘非识,谓除识所余有支」,「或行为缘」说是这个人的业力发动出来事情,但是那还不是识。不是那个识是什么呢?「除识所余的有支」,那么不是那个识,其余的有支:名色、六处它也与无明有关系,也是与行有关系,那个就不是识了。名色、六处、触、受也与无明有关系,也与行有关系的。但是那个不是识,可见这个「行」它发动出来的事情不限于识。

「或识非行为缘,谓无漏识」,或者是识,是思想上的事情,但不是以行为缘的,是什么呢?「谓无漏识」。譬如说佛教徒,这个人他经过长时期的修行,他修四念处、八正道成功了,他是圣人了。圣人的时候他的正念一提起来,他的这个识是无漏、是「无漏识」,就是没有烦恼,只是般若的智慧,光明的智慧和这个识在一起活动。在一起活动的时候没有烦恼,那叫「无漏识」。而这个识,识的活动就不是行为缘,不是我们做世间上的有漏的业力作因缘,这不是的,那是「无漏业」的力量。

「及无覆无记识」,这个「无覆无记识,除异熟生」,这个「无覆无记识」就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无覆无记识。无记识「除异熟生」,异熟生,「异熟」就是阿赖耶识,由阿赖耶识生出来的「识」,那么就是前六识。前六识不在内,只是阿赖耶识的无覆无记识,阿赖耶识无覆无记识是它自己的种子现起来的,那就不是行为缘,也不是行为缘的。

不过这个地方还是可以再分别,阿赖耶识若约增上缘来说,行也是有力量,这个业力使令你得到一个阿赖耶识,就是在因中的时候,因果的「因」是有善、有恶,到果上的时候是「无记」的。这样说当然是约增上缘来说,就是行为缘。若说是按因缘来说,就不是行为缘了。它本身的种子现出来「无覆无记识」,那就不是行为缘了。在这个无漏识和无覆无记识不算这个异熟生,那就是「识」而不是以行为缘的,这样子讲!

「或亦识亦行为缘」,这是第三句,也是识,也是行为缘的,那正好就是行缘识这句话。「谓后有种子识及果识」,那么后有的种子识,后有是对现有说的,现在的有就是现在的这个生命体、这个身体,后有是这个身体以后的那个生命体,那么叫「后有」。这个后有的、后来有的那个生命体,它是由阿赖耶的种子变现出来的,那么那一个后有的种子识,种子识就是后有。后有从那儿来的?从种子识来的。而那个种子识是由「行」来的,你这样创造就在阿赖耶识这里熏成了种子,那个种子将来得一个后有的果报,这样意思。

「及果识」,那个种子识是在因上说的,若在果的时候就是那个种子变现出来果报了,那个「果识」。那么这个是「亦识」也是行,是行为缘而有识,那个识是由行来的,正好是第三句。「除如是相」,那么就是第四句,其他的那就是第四句了。那么譬如说是生老死那就不是就不一样了,或者是爱缘取,那也不是这一句话了。

 

亥二、例识与名色等

由此道理,乃至触缘受,随其所应,四句应知。

由前面这个「行与识」,这个情况也是四句。而这个行与识道理是这样子,「乃至」,就是经过了那个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这几句话也和前面行缘识是一样的。

因为这几句也都是由行的业力,在阿赖耶识里面熏成的种子,这些种子有识、有名色、有六处、有触、有受,都是「行」熏成的种子。那么就是和「识」是一样的,所以也就不必另外说了。

 

戌三、受与爱(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受为缘,皆是爱耶?设是爱者,皆受为缘耶?

这是第三科是「受与爱」,受与爱是怎么情形?先问「若受为缘,皆是爱耶?」说是我们现在的内里面这一念灵明的心,我们这一念的灵明的心可以见色、可以闻声、可以分别,知道好、知道坏。这一念分别心和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就是「受」,和境界、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它就有受,就是有感觉。

这个「受为缘皆是爱耶?」有了受的时候就会再生出来一个爱吗?我们有了受,我们通常说是享受,在受的境界里面,因为自古以来的经验太多了,见一样学一样,我的父母是这样子我也是这样学,我的老师这样子我也是这样学。可是父母和老师也是向前人学习,当然继续的读书,继续的做事,从经验中又会选择出来自己所欢喜的。总而言之,选择自己所欢喜的境界去享受。因为从受里面知道能感觉到有点满意,所以就是受的时候,一定是有可意的事情就是爱,因受而得爱,因受而得到一个满意的、可爱的境界去享受。

若是不受的时候,这个可爱的受、这个爱是没有的,所以叫做「受为缘」,受缘爱。现在这提出这个问题,因受就决定是爱吗?就是这么意思。你所受的一定是可爱的吗?提出这个问题。「设是爱者,皆受为缘耶?」说是我感觉到可爱的事情,一定是受作因缘的吗?这提出这两个问题。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标

答:应作四句。

应该还是作四句来回答这个问题。

 

天二、辨

或有是爱非受为缘,谓希求胜解脱,及依善爱而舍余爱。或受为缘而非是爱,谓除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所余有支法生。或有受为缘亦是爱,谓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染污爱生。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或有是爱,非受为缘」,或者是可爱的,我所追求的一定是我所欢喜的,我所爱的事情,我所爱的。是我所爱,我才去追求,我不能自己追求苦恼没这回事情。是爱!但是,不是以「受为缘」的,不是以受为缘的,就不是以日常的经验中的这个受做因缘的,不是。

譬如说是我们生活上的习惯,总是在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五欲,五欲里面追求可爱的欲,我们习惯生活上是这样子。但是有的时候不是这么回事,这个可爱的境界不是从受来的,就是从来我没有经验过,由经验中选择自己可爱的事情来追求,现在不是!你没经验过。什么呢?「谓希求胜解脱,及依善爱而舍余爱」。

那就是佛教徒,佛教徒就能够从这个一般的平凡的境界出来,更上一层、更高一层,超越了一般的境界,有不同的追求的事情,是什么呢?「谓希求胜解脱」,就是佛教徒他因为学习了佛法,他对于世间上的欲、这些爱的事情不满意,希求一个更高尚的境界,那就是「胜解脱」,有大的力量、有强大的力量能解脱一切苦。因为世间上的受缘爱,都是令人苦恼的事情,令人苦恼。

追求这个爱就是个苦恼的事情,假设你追求到了,追求到了还是苦恼。苦恼的时候,还非有一天非失掉不可,失掉了以后还是苦恼。所以追求的时候是苦,保护不要失掉,保护就是苦,失掉了还是苦。那么佛教徒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我不要了!不再追求这件事。追求更殊胜的境界,那就是涅槃的境界、圣人的境界。追求这个,这件事也是你自己你所爱的,我欢喜这件事,你有这样欢喜才能这样做,一定是有愿有这个愿望,有这个愿望我才肯去采取行动,所以那也是可以说是爱,也可以说是爱。

「及依善爱而舍余爱」这是另一种,另一种是「善爱」,就是好过一般的欲爱,好过一般的欲爱那是什么?那就是禅定:修学色界定、修学无色界定。这个色界定、无色界定是好过欲,所以称之为「善爱」。「而舍余爱」弃舍余爱,剩余的,世界上的荣华富贵、世间上的这个五欲,我不要了、不要这个爱。「及依善爱而舍余爱」这个也是,「是爱非受为缘」并不是受为缘的,就是想要得禅定的人只是从书本上,或者别的人介绍这个是怎么怎么的,他没有经验过。这个「受」是经验的,已经受到了。

我吃这个饺子感觉到好,我受了还要继续吃饺子,那就是已经有了受以后,愿意继续的受来满足自己的爱。现在是这个胜解脱是涅槃的境界,只要是凡夫他都没有经验过,没得禅定的人对禅定究竟怎么的回事也是不知道,只是书本上听人说而已,所以他不是以「受为缘」的,不是你以前经验的作因缘,是另一种智慧加上一个信心、清净的信心,没信心这件事也是不行的。所以「及依善爱而舍余爱」,这也是爱,但不是受为缘的,所以有是爱而非受为缘,这才成就的。

我昨天我看了一本书,我是另外查一个问题,忽然间遇见一段文说出一件事,什么事呢?说一个人丢了一件东西,那件说是铁,金银铜铁的铁,其实就是斧头、斧子。匠人拿着用的斧头,他丢了怎么找也找不到,找不到心里面不舒服。因为常常要用这东西做工,找不到了怎么辨,那么就老是想这件事。忽然间看见邻居,邻居有个青年人出来走路,他就看着,哎呀!是他偷我这个斧头,我这个斧头他偷去了,我看他这个人的眼神像他是偷我斧头了,我看他说话也像是偷我斧头了,他那个说话的表情、那个走路的态度都像是他偷我斧头的,心里面一点也不疑惑,这人是把我斧头偷去了,心里一点也不疑惑。但是不能坐在那儿光疑惑不行,还是要出去做工,来山上去掘地去做工,在这里掘地斧头在这里找到了,找到了!那么回到家里心情好了、舒服了一点。又看见那个青年人出来,看那眼神不像、不像偷我斧头的,那说话也不像、那个表情也不像、走路也不像,这思想完全转变了、完全不同了。

我看见这件事很有道理、很有道理,真是!很有真的道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事情其实一样、一样的。自己遇见了一个事情,感觉为什么会有这件事情呢?就在想是怎么来的,这样子、这样子,就疑惑是这样子、这样子,然后疑惑疑惑的完全没有疑问了,就是决定是这样子。 等到忽然间有其他的因缘的冲击,喔!改变了,不是!那么原来疑惑的对象在心里面完全没有了,完全没这件事。这是我们平常的一点小事情啊!其实也就是大事情。

若是我们在佛法里面修行想要得涅槃,从书本上看见佛、供的佛像,这是得涅槃的人,看见一个同梵行者他在这里走路,这个人他是希求得涅槃的人,同他说话也是得涅槃,自己完全没有疑惑,自己也希求这样子。那么继续这样子行动,那就成功了。完全是凭自空想一点没有根据,就是凭一念信心,没得果而就相信有因,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譬如说是我看见天上有人来了,来到我们这儿来了,他告诉我前一生是在这这里做佛教徒的,我因为拜佛所以现在生天了,那你可能相信这件事。根本没有这件事,人家就说你拜佛将来能生天,你能相信这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的。但是从我们日常生活的事情来说也不是太难,你就是丢了一个斧头,我就认为是他偷去的,这完全没有根据就凭空想,道理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日常有什么烦恼的事也是一样的,所以从这些事情来看,自己应该疏解自己,不要自己给自己造烦恼,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烦恼,不应该这样子做。

这上面说这个「希求胜解脱,及依善爱而舍余爱」这件事,来到佛法里面说一些我完全不知道的事情,真的吗?真实不虚、真实不虚。你若真的相信不疑惑,那真的就可以成功的,你若不相信就没希望的。

「或受为缘而非是爱,谓除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所余有支法生」这是第二句。「或受为缘,而非是爱」是受为缘,但不是爱是什么呢?「谓除无明触所生受为缘」,这个「无明触所生受」,无明触就是我们没有智慧的人,没有学习过佛法,就算是学习过佛法,你没能够修四念处、你不修四念处,我只是在书本上翻一翻、看一看、讲一讲或者写文章这些事情。

但是自己日常生活的时候,举心动念的时候完全不用四念处。那么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活动的时候,就是「无明触所生受」就是没有明、没有这个四念处的光明。他就是原来的生死凡夫的这种习惯。这个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没有四念处的气氛、没有般若的气氛,就是原来的贪瞋痴的习惯,叫做「无明触所生受」。这时候「生受为缘」,那当然这是一般凡夫的境界。

现在是「除无明触所生受为缘」去掉这个、这个不算数。就是修行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六识和六种境界接触的时候,有「明触所生受」,就是有般若的智慧。这个时候的境界不是爱、不是爱的境界,他见到满意的境界,心里面不是那么爱着,见到不满意的境界也不执着、也不执着,见到非满意、非不满意的境界也不执着。因为他用般若的智慧,『若见诸相非相』超越了相的境界,超越了这些境界。因为这都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如镜中相的,都是毕竟空寂的。这心无住了,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是这么一种清净超越的境界了,所以不是爱。

虽然也是触,他也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了,但是可不是爱,就改变了,所以受为缘而不是爱。他因为也是有触,但是可不是爱了,所以「所余有支生」,就是另外的属于圣道的无漏的行、无漏的一种境界,无漏的功德境界出现了,不是一般的有漏境界,所以说「所余有支法生」。这个「所余有支法生」,那么这就是意生身、法性生身的。你在栽培法性生身的因缘,而不是生死的因缘了;就是这个爱烦恼、见烦恼断尽了以后,入无余涅槃以后,得到的法性生身那种因缘了,这个不是凡夫境界了。

「或有受为缘亦是爱」,这是第三句,也是受为缘也是爱。「谓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染污爱生」,这就是我们一般的这种不修行的人的境界。不修行的境界就是无明触,就是糊涂、就是糊涂的执着心,执着心去与受的境界一接触了的时候,这个染污的爱心就生起了。就是要找一个可爱的境界,不可爱的境界希望它远离,就是这种一个爱、一个憎,就在爱憎里面生活。我们这个不修行的人就是在内心上来说,表面上都是假的,内心里面不是爱就是憎。也会有不爱不憎无记的境界也会有,就是在这爱憎里面生活。那么修行人就是明相应触的时候,超越了爱憎的境界,是无住生心的境界。

所以我们从佛…、从经本子、从语言文字上的佛法上的学习发觉到一件事,常常的用四念处来调心的时候,随时随处就是用四念处来调心,爱的时候不爱,憎的时候也不憎。尤其是你若是天天的读这《阿含经》也好,你读《大般若经》也好,读《金刚经》也是一样,常读这《金刚经》,你把《金刚经》这个文记住,随时这么思惟、随时这样子观察,那么你不静坐的时候,说是和这个色声香味触接触的时候,还是这样子观察。

所缘的境界可以有变化,今天是看这是饺子,明天看的是米、是饭,后天是面条,明天看的是一朵花,后天看的是毒蛇,所缘境可以有差别。但是这个能缘的智慧无差别,都是用诸法实相的智慧观一切法无有差别,他就超越了这个爱憎的境界。所以是「除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所余有支法生」,你天天这样子静坐,天天这样观察,这就完全不同、完全不同了。如果你不这样做,不这样做就是「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染污爱生」,这是一般的境界,这个「染污爱生」就是我们一般的人的生活境界,不修学四念处的人就是这样子「染污爱生」。「除如是相,是第四句」它是第四句。

 

酉二、依顺后句答(分四科) 戌一、爱与取(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爱为缘,皆是取耶?设是取者,皆爱为缘耶?

这是第二「依顺后句答」,前面是「依四句」来回答,现在不!现在用两句来回答,两句是顺后句;也是前一句、后一句就是两句,也可以说是用两句来回答,不用四句了,这样意思。「问:若爱为缘,皆是取耶?」提出这个问题。这一科里分四科;第一科是「爱与取」。

「若爱为缘,皆是取耶?设是取者,皆爱为缘耶?」这个我们不修学四念处的人,我们睁开眼睛看别人,或者是自己和自己一样日常生活是一样,就是用自己的这种凡夫的分别心,去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子。但是若是个修行人,你用凡夫的心来衡量修行人就是搞错了,他就是不一样了,所以那也就是出乎意料之外。

就是说阿育王有个弟弟,阿育王是信佛,阿育王的弟弟还不信佛,他弟弟就向他哥哥阿育王说:你相信佛对出家人那么恭敬,我看不值得恭敬。他说:什么道理呢?说是那个外道修苦行,一天就是不吃饭,吃这个空气或者吃的很少,或者在那个有刺的草上卧在那上面修苦行。来问他:你有没有欲心?他说:还是有欲心。出家人佛教徒住的房子、大庙也很好,穿的衣服也好、一天吃的也很好,看那面色也都很正常、很健康的,他没有欲心吗?若有欲心和一般的人一样,怎么这样恭敬他呢?这不修行的人对于出家人就是这样想的。

阿育王一看…我这个弟弟喔!这样子。这个故事可能常常讲…。就对他的大臣就设了一个计,就是让他弟弟做皇帝,他自己退位让他弟弟做皇帝,这就是做王了啊!让他做王的时候,阿育王自己出去多少天以后回来就说他犯罪了,他在皇宫里怎么样、怎么样有很多非法的事情,就判他死刑。但是现在不执行这个死刑,留着七天给他非常欲乐的五欲境界,非常的美满。

但是天天派一个人就说:你还有七天的寿命,天天告诉他:你有七天寿命,今天过去一天了,还有六天!这样子嚷,这么样的对他讲。到了第七天的时候,阿育王就问他:你心情怎么样呢?你这享受五欲乐的情形怎么样?他说:我没有心享受,我一听这个旃陀罗在那里敲锣唱说我还有七天的寿命,已剩了五天了…剩三天…剩最后一天,我心里就惊啊!没有心享受五欲。

说是你自己知道、你自己思惟就要死了,这个享受五欲乐的心情没有了。说是那些比丘沙门,佛的弟子修学四念处的时候,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比你还严重、比你还厉害,没有欲心。虽然吃的饭吃得很饱、吃的营养很好,你看的面色很正常,但是心清净,就是因为修四念处的关系。所以也是「若爱为缘,皆是取耶?」若受为缘,一定是爱吗?所以有这个问题。若是我们不修四念处、不修四念处不行!不修四念处是不行的,你没这个境界。

这底下是「依顺后句」回答,「若爱为缘,皆是取耶?设是取者,皆爱为缘耶?」说若爱为缘,皆是取耶?我们平常的凡夫的习惯,这个爱、爱着一个境界的时候继续的爱、继续的要追求这个爱。你不追求这个爱就没有了、就失掉了,你要继续追求它。

我也看见报纸上有人说:世间上爱的事情像浇花似的,养了一盆花你要天天打理它,给它浇水,给它施肥,然后这个花才茂盛,你若不睬他还不行的。所以这个爱,社会上的人的这个「爱」还继续的要有服务的事情,这个爱才能增长,那就叫作「取」,追求这个爱的才有取。

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从经验上就会知道这「爱和取」的关系。爱增长名「取」,这爱你若是不去保护它,你还虽然是爱但是这会有变化,就不能爱了。所以这爱非要继续的加上一些增上缘去保护它、去滋润它,这个爱就会增长叫「爱缘取」,我们习惯是这样子呀!「设是取者,皆爱为缘耶?」这个烦恼增长了,都是以爱为因缘的吗?这提出两个问题。

 

亥二、答(分三科) 天一、标

答:当知此中是顺后句。

这个问题是提出来两句,「若爱为缘,皆是取耶?」这是前句。「设是取者,皆爱为缘耶」这是后一句。那么这个地方说「当知此中」,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知此中」是顺后句就是从那第二句,从后面那一句来解释这个问题。应该这样从后面那一句来解答问题,就把前一句也包括在内了,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就是前面用四句回答,这里用两句回答。前面是「标」,这底下解释。

 

天二、释

谓所有取,皆爱为缘,或爱为缘,而非是取。

这里回答「谓所有取皆爱为缘」,这个取,烦恼一天一天的增长、烦恼一天一天的重,这爱心非常重,爱心非常重,那个瞋心也一定随着会重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那个爱心特别重就是「爱为缘」,就是你不断的爱,这个爱就会严重了,这个道理是一定的,所以「所有取皆爱为缘」是这样。「或爱为缘而非是取」,但是以爱为缘不是取了,爱没增长,是这样子有这种情形。

这是解释,后面是简别一下。第三科是「简别」。

 

天三、简

谓除取,所余有支,及缘善爱勤精进等,诸善法生。

「谓除取所余有支」,就是「爱为缘」不是取是其他的有支,「取」是个有支,其他的支。譬如生老死,你也会爱这个生,自己的生命体你也会爱它,这个老死也就是生,这生不断的增长就变成老死,自己还是爱的。虽然自己老了也是爱,死的时候也还是爱,也还是放不下还是不想死,这就不是「爱缘取」了。

「及缘善爱勤精进等诸善法生」,这和前面那句是相同的,是爱为缘而不是取,那是什么呢?就是「缘善爱」,就是另外殊胜的善法,那情形不同。譬如说这个人欢喜写字,欢喜画画,那和一般的欲还是不同一点,那也是爱,但是和其他的爱好像不一样。但这里说是「缘善爱」。

譬如说是他要造一个医院,这个地区缺少医院,他有条件能集聚力量造一个医院,为这地区的人服务,或造一个学校、或在这个地方造一个庙,做一个佛教的事业来利益这个地区,那么这叫「善爱」,这是另一种殊胜善法的爱。他这样子爱「勤精进等」,或者是修学圣道,精进的勇猛的修学戒定慧,「诸善法生」,得到四禅八定了,或者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或者得无生法忍了,或者是把《华严经》背下来了,或者把《法华经》背下来了,那这个人情形就变了。那就是「爱为缘」而不是取,转变了、变化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7)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四讲 随机方便适宜的六妙门[栏目:六妙门修证全书]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01、灵山嘉会[栏目: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禅宗是如何创立起来的?[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