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十九
 
{返回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8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三十九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韩清净科记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施品第九
 
辰二、广2 巳一、六度四摄2 午一、别广2 未一、六度3 申一、总标
 
复次,菩萨次第圆满六波罗蜜多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谓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慧波罗蜜多。
 
  次第圆满六波罗蜜多等者:自下施品乃至菩萨功德品,于菩萨行能修学摄。由此一切,于无上正等菩提能为圆满胜资粮故。如说三宝是所归依,受归依者具四正行,名能归依。今此亦尔,大菩提果是所修证,趣菩提者菩提资粮,名能修学。
 
申二、别释6 酉一、施度(即施品)4 戌一、征
 
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
 
戌二、列2 亥一、嗢柁南
 
柁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是名略说施
 
亥二、长行
 
谓九种相施,名为菩萨施波罗蜜多。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难行施,四、一切门施,五、善士施,六、一切种施,七、遂求施,八、此世他世乐施,九、清净施。
 
戌三、释3 亥一、自性施3 天一、征
 
云何菩萨自性施?
 
天二、释
 
谓诸菩萨于自身财无所顾惜,能施一切所应施物。无贪俱行[1]思,及因此所发能施一切无罪施物身语二业,安住律仪阿笈摩见、定有果见,随所希求,即以此物而行惠施。
 
天三、结
 
当知是名菩萨自性施。
 
  云何菩萨自性施等者:声闻地说:无贪俱行思造作心意业,及此所起身业、语业,舍所施物,是名施相。(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页2135)今此亦尔,名自性施。然诸菩萨行一切施,如下说言: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由于身财无顾惜故,能施如是一切所应施物。又如声闻地说:如法平等,不以凶暴积集财物而行惠施,以鲜洁物而行惠施,以精妙物而行惠施,以清净物而行惠施。由此自他俱无有罪。(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页2136)是名能施无罪施物。今此菩萨以其种种内外施物,于诸众生定作利益、定作安乐,即便施与,是名能施一切无罪施物。又诸菩萨,若在诸佛圣教出家,终不违越所有学处而行惠施,是名安住律仪阿笈摩见。又诸菩萨,如实了知一切品类所行布施,一切品类施果异熟,深生信解,不由他缘、非他所引而行布施,是名安住定有果见。义如下说。
 
亥二、一切施2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施?
 
天二、释2 地一、一切所施2 玄一、释一切2 黄一、标列
 
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
 
黄二、随释3 宇一、唯内
 
若诸菩萨但舍己[2]身,是名唯施内所施物。
 
宇二、内外
 
若诸菩萨为愍食吐活命众生,数数食已,吐所饮食而施与之,是名杂施内外施物。
 
宇三、唯外
 
若诸菩萨除上所说,施余一切所应施物,是名唯施外所施物。
 
  施余一切所应施物者:谓余有情数物、无情数物无罪摄者,名余一切所应施。
 
玄二、辨施相2 黄一、内身2 宇一、标
 
又诸菩萨略由二相,以自内身施来求者。
 
宇二、释2 宙一、总施2 洪一、标义
 
一、总求身者,以身施彼,随所欲为,系属于彼、随顺于彼。
 
洪二、喻合
 
譬如有人为衣食故,强自为他而作仆使。如是菩萨无爱染心,但为速证最胜菩提,但为众生利益安乐,但为布施波罗蜜多速圆满故,以身施彼,随所欲为,系属于彼、随顺于彼。
 
宙二、别施
 
二、别求手、足、头、目、支节、血、肉、筋、骨乃至髓者,随其所欲,一切施与。
 
黄二、外物2 宇一、标
 
又诸菩萨亦由二相,以外施物施诸众生。
 
宇二、列
 
一、求受用者,恣彼所须,如其所乐随意受用。
 
  求受用者恣彼所须等者:谓诸有情求食与食,求饮与饮,求乘与乘,求衣与衣,求庄严具施庄严具,求诸什物施以什物,求鬘涂香施鬘涂香,求止憩处施止憩处,求诸光明施以光明,如是一切名求受用恣彼所须,有匮乏故。又诸菩萨,他虽不求,自恣求者必有所求,称须而与,常开求者欢情自取,义如下说,是名如其所乐随意受用。
 
二、求自在者,一切断心并皆施与。
 
  求自在者一切断心等者:谓求种种戏乐等具,名求自在,纵任自在是此自在义故。若彼有情,不因施彼多行憍逸恶行,亦不增长诸不善根,是名一切断心。菩萨为欲令彼众生,因此所施戏乐等具,摄受饶益,心生净信,易可化导、易可成熟,随彼所求悉皆施与。义如下说。
 
地二、施相差别2 玄一、种种施2 黄一、利益他摄2 宇一、略说3 宙一、标
 
又诸菩萨非无差别以一切种一切内外所有施物施诸众生;是诸菩萨以其种种内外施物,于诸众生或有施与、或不施与。
 
宙二、征
 
云何施与?云何不施?
 
宙三、释2 洪一、不施
 
谓诸菩萨,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唯令安乐、不作利益,或复于彼不作安乐、不作利益,便不施与。
 
洪二、施与
 
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定作利益、不定安乐,或复于彼定作利益、定作安乐,即便施与。
 
  定作利益不定安乐者:如诸菩萨,于彼众生与兼忧苦有利益事,于现法中定作利益、不定安乐,然于当来非不安乐。由作利益定作安乐。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乐如果。义如自他利品中说。(陵本三十五卷二十一页2897)
 
宇二、广辨2 宙一、结前生后
 
如是略说菩萨应施不应施已,次当广辩。
 
宙二、辨种种相2 洪一、内身2 荒一、释2 日一、不应施2 月一、身命摄2 盈一、标
 
谓诸菩萨,若有来求共为伴侣,欲作非理逼迫、损害、诳惑于他,便不以身而施于彼,随所欲为,系属于彼、随顺于彼。
 
盈二、释
 
由诸菩萨宁于百反、千反、或百千反,舍自身命施诸众生,终不随他教命、称悦彼情,于诸众生非理逼迫、损害、诳惑。
 
  非理逼迫损害诳惑者:意地中说二十二种发愤,随其所应,彼摄应知。
 
月二、身分摄3 盈一、由意乐净3 昃一、标
 
若诸菩萨于所行施意乐清净,见有无量利众生事正现在前,设有来求自身支节,不应施与。
 
昃二、征
 
何以故?
 
昃三、释2 辰一、简非
 
非彼菩萨于所行施意乐不净,心生退弱,作是念言:此应可施,此不可施,此应施与,此不应与故。
 
辰二、显正
 
彼菩萨为令意乐得清净故,须舍现前利众生事,而施身分。由彼意乐已清净故,不应弃舍正现在前利众生事,而施身分。
 
盈二、由他恼乱2 昃一、举魔众天3 辰一、标
 
又诸菩萨,若魔众天怀恼乱心,现前来乞身分支节,不应分碎支节施与。
 
辰二、征
 
何以故?
 
辰三、释
 
勿彼当获上品过罪及损害故。
 
昃二、例彼所使
 
如魔众天,如是于彼所使众生,当知亦尔。
 
盈三、由他狂乱3 昃一、标
 
或有众生痴狂心乱,来求菩萨身分支节,亦不应碎支节施与。
 
昃二、征
 
何以故?
 
昃三、释
 
由彼不住自性心故,不为义利而求乞故,其心狂乱不自在故,空有种种浮妄言说,是故不应施彼身分。
 
日二、应施与
 
除上所说,与上相违,来求菩萨身支节者,随其所欲应施彼身,随所欲为,系属于彼、随顺于彼,或分支节而施与之。
 
荒二、结
 
当知是名菩萨于内所可施物,或应施与、或不应与。
 
洪二、外物9 荒一、于毒害物2 日一、不应施
 
又诸菩萨于外施物,若有众生来求毒、火、刀、酒等物,或为自害、或为害他,即不应施。
 
日二、应施
 
若有众生来求毒、火、刀、酒等物,或自饶益、或饶益他,是即应施。
 
荒二、于属他物2 日一、财谷物
 
又诸菩萨,不以属他非同意物而行惠施。
 
日二、有情物
 
又诸菩萨,不行媒媾,以他妻妾而行布施。
 
荒三、于有虫物
 
又诸菩萨,不以有虫饮食等物而行惠施。
 
荒四、于戏乐物2 日一、别辨相2 月一、戏乐具摄2 盈一、不应施3 昃一、标
 
又诸菩萨,若有众生来求种种能引戏乐、能引无义所施之物,不应施与。
 
昃二、征
 
何以故?
 
昃三、释
 
若施彼时,虽暂令彼于菩萨所心生欢喜,而复令彼广作种种不饶益事。谓因施故,令彼多行憍逸恶行,身坏已后堕诸恶趣。
 
盈二、应施
 
若有种种戏乐等具虽复施与,不令众生堕诸恶趣,亦不增长诸不善根,菩萨为欲令彼众生,因此所施戏乐等具,摄受饶益,心生净信,易可化导、易可成熟,随彼所求悉皆施与。
 
月二、戏乐事摄2 盈一、征
 
是诸菩萨若有来求诸戏乐事,何者应施?何者不施?
 
盈二、列4 昃一、捕猎事
 
谓诸菩萨终不施人捕猎等法。
 
昃二、祠祀事
 
又于杂秽诸祠祀中,作大方便多集众生,损害其命,获无量罪。于彼祠祀终不自作,亦不教他,亦不于彼诸天寺中杀羊祠祀。
 
昃三、害生事2 辰一、求依处
 
若有来求或水、或陆无量众生所依止处,为欲杀害彼生命故,菩萨知已,终不施与。
 
辰二、求害具
 
若有来求罩[3]罗、罝、弶,为害众生及为习学,皆不施与。
 
昃四、报怨事
 
若有怨家来求雠[4]隙,为欲呵骂、缚戮[5]、杀害、夺财、治罚,终不施与。
 
  若有怨家来求雠隙等者:谓于自所摄受有情,若为他怨,有雠隙者于他来求,终不施与故。
 
日二、举要义2 月一、不应施
 
以要言之,所有一切逼迫[6]、损害他诸有情戏乐等具,有来求者,是诸菩萨皆不施与。
 
月二、应施
 
若复种种象马车舆、衣服庄严、珍妙饮食、习歌舞等,及诸乐器、涂饰香鬘、珍玩众具、园林楼观、舍宅侍女、习学种种工巧业处,如是一切戏乐等具,为欲令其于菩萨所因此发起清净信心,有来求者悉皆施与。
 
荒五、于求饮食2 日一、不施非宜
 
又诸菩萨,若有病者来求非量、非宜饮食,亦不施与。
 
日二、不施馋嗜
 
若有众生食饱满已,性多馋嗜,数复来求珍妙饮食,亦不施与。
 
荒六、于求自害
 
若诸众生愁忧所逼,求欲杀害殴击自身,食毒、坠岩、投渊、赴火,皆悉不应施其所欲。
 
荒七、于求尊亲等2 日一、标不应施
 
又诸菩萨,若有来求父母师长,定不应施。
 
日二、征释所以
 
何以故?以诸菩萨于其父母尊重师长乳哺养育微有恩者,于长夜中常思顶戴不生厌倦,恒持自身系属随顺,任所屠害、捶缚、货卖。尚自不敢窃怀施心,何况显然施来求者。
 
  父母尊重师长等者:此诸有情皆有恩摄。声闻地说:谓或父母、或乳饮者、或养育者,乃至广说遭厄难时不相弃者,如是等类名有恩者。(陵本二十五卷十四页2129)此中尊重师长,即彼教利益者、教安乐者、引利益者、引安乐者,及余数有恩者,随应当知。
 
荒八、于求妻子等2 日一、不施他属
 
又诸菩萨,若作国王,灌顶自在,统领方域。于自国界所有僚[7]庶,终不抑夺取余妻子而转施余。唯持村邑、聚落、川土,或全或分以用布施,而告彼曰:如我恩化,汝亦宜然。
 
日二、不施自属3 月一、不令忧恼
 
又诸菩萨,于自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若不先以正言晓喻,令其欢喜,终不强逼令其忧恼施来求者。
 
月二、不与怨暴[8]
 
虽复先以正言晓喻,令其欢喜生乐欲心,而不施与怨家、恶友、药叉、罗剎凶暴业者。
 
月三、不任奴婢
 
不以妻子形容软弱族姓男女,施来求者令作奴婢。
 
  族姓男女者:谓生高族、或生富族种姓男女应知。
 
荒九、于求王位2 日一、标不施与
 
又诸菩萨,若有上品逼恼众生乐行种种暴恶业者来求王位,终不施与。
 
日二、释所不应
 
若彼暴恶补特伽罗先居王位,菩萨有力尚应废黜,况当施与。
 
黄二、自利益摄31 宇一、不侵恼眷属施
 
又诸菩萨,终不侵夺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所有财物,持用布施。亦不逼恼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以所施物施来求者。
 
宇二、无不净物施
 
又诸菩萨,以其正法、以无卒暴积集财物而行惠施,不以非法、不以卒暴,亦不逼迫损恼于他而行惠施。
 
  亦不逼迫损恼于他而行惠施者:谓不诃骂、捶打、恐怖、毁辱、缚害、拘禁、斫刺、驱摈于此,而施于彼。义如下说。
 
宇三、不违越学处施
 
又诸菩萨,若在诸佛圣教出家,终不违越所有学处而行惠施。
 
宇四、不向背施
 
又诸菩萨行布施时,普于一切有情之类起平等心,住福田想,而行惠施。终不分别怨亲中庸、有德[9]有失、劣等胜品、有苦有乐品类差别。
 
宇五、不减少施
 
又诸菩萨,如先所说、如先所许,终无减少施来求者,唯有施彼或等、或增。
 
宇六、不下劣施
 
又诸菩萨,终无先许胜妙财物,后施下劣;唯有先许下劣财物,若有胜妙后施胜妙。
 
宇七、无秽浊施
 
又诸菩萨,不以异意、不以愤怒挠浊之心而行惠施。
 
  不以异意等者:谓诸菩萨行惠施时,饶益意乐恒常现前,无有变异,是名不以异意。于有怨害诸有情所,由无染心,纯悲愍故,能有堪忍,是名不以愤怒挠浊之心。
 
宇八、不自赞施
 
又诸菩萨,终不施已而自称赞,数数告言:我于汝所曾行如是如是惠施,摄受长养济拔于汝。
 
宇九、无不敬施
 
又诸菩萨,于卑贱者行布施时,尚无不敬撩掷而与,况于有德。
 
宇十、无厌倦施
 
又诸菩萨,若来求者安住种种毁犯邪行、掉举、躁扰,不自防护,专行骂詈、瞋忿、呵责,终不于彼暂起邪行带厌倦心而行惠施。唯[10]即于彼了知为诸烦恼所媚,令改本性,深更安住怜愍之心而行惠施。
 
  暂起邪行者:此中邪行,谓即有犯。应作不作,作不应作,如是一切皆名有犯。义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五页7418)
 
宇十一、不执取施
 
又诸菩萨,不由恶见妄有执取而行惠施,谓如广大暴恶祠祀。不计杀生布施为法,亦不妄取吉祥瑞应相应相状而行布施。
 
  不计杀生布施为法者:谓不杀余众生施余众生计为法故。
 
宇十二、不计清净施
 
又诸菩萨,终不妄计唯一切种极善清净而行惠施,即是世间及出世间离欲清净。唯审了知所行布施,但是离欲清净资粮。
 
宇十三、不观果施
 
又诸菩萨,不观其果而行布施,一切布施皆为回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不观其果而行布施等者:谓不观待施果异熟为因而行布施,唯为圆满菩提胜资粮故。
 
宇十四、不易信解施2 宙一、标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一切品类所行布施,一切品类施果异熟,深生信解,不由他缘、非他所引而行布施。
 
宙二、释
 
谓施饮食能感大力,施诸衣服能感妙色,施诸车乘能感快乐,施诸灯明能感净眼,如是等类广说应知。
 
  能感净眼者:此中净眼谓即天眼,欲界天中有生得故。
 
宇十五、不希异熟施
 
又诸菩萨,不为怖畏自身贫穷而行布施,唯由悲愍众生意乐而行布施。
 
宇十六、无不合仪施3 宙一、标
 
又诸菩萨于来求者,终不施与不合仪物。
 
  终不施与不合仪物者:若所施物非法所许,非彼所宜,是名不合仪物。违越不顺菩萨仪故,违越不顺世间仪故。如下举事应知。
 
宙二、释3 洪一、不净饮食
 
谓施出家者余残饮食,或诸便秽、洟唾、变吐、脓血,不净所杂所染。
 
洪二、杂染饮食
 
又不告白不令觉知,如弃舍法施糜饭等。谓不食葱者,施以葱杂葱染饮食;不食肉者,施以肉杂肉染饮食;不饮酒者,施以酒杂酒染饮食。
 
洪三、匪宜事业
 
或复处置不合仪式所有事业而行布施。
 
宙三、结
 
如是等类不合仪施,菩萨不为。
 
  或复处置不合仪式所有事业者:谓不拔彼有情出不善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立,故非利他行,是名不合仪式所有事业,违越不顺菩萨仪故。
 
宇十七、不留滞施
 
又诸菩萨,不令求者数数来求,往还亲附,随顺系属,稽留疲倦,然后方施,唯暂来求即便施与。
 
宇十八、无所依施2 宙一、标四种
 
又诸菩萨,不依世间名声赞颂而行布施,不依于他反报恩德而行布施,不依帝释、魔王、轮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亦复不为诳诱他故而行惠施。
 
宙二、随难释
 
谓欲令他国王、大臣、城邑聚落诸婆罗门、多饶财宝长者、居士、大富商主、施者施主知我行施,定当恭敬、尊重、赞叹、供养于我,故行惠施。
 
宇十九、不狭劣施
 
又不狭劣而行惠施。谓财虽少,尚广心施,何况财多。
 
宇二十、不诳他施
 
又不诳他而行惠施。谓先于彼少行惠施,令起爱着、令亲附已,然后倾灭。
 
宇二十一、不乖离他施
 
又复不为乖离于他而行惠施。谓我以施乖离村邑、村邑一分,乖离国土[11]、国土一分,令背其主而来属我。
 
宇二十二、不自懈怠而劝他施
 
又诸菩萨翘勤无惰,起策具足,勇锐自严。先自行施,后劝他施。非自懈怠,策他勤施。
 
宇二十三、善分布施
 
又无量众同[12]集来乞,如实了知持戒、犯戒,随其长幼以次而坐,从上至下周旋往返,穷诸施物分布与之。
 
宇二十四、行无量施
 
又诸菩萨现有无量广多财物,终不行于有量之施。
 
宇二十五、不损恼他施
 
又诸菩萨不损恼他而行惠施。谓不诃骂、捶打、恐怖、毁辱、缚害、拘禁、斫刺、驱摈于此,而施于彼。
 
宇二十六、不退弱施
 
又诸菩萨,施前意悦,施时心净,施后无悔。
 
宇二十七、不谄诡施
 
又诸菩萨不以谄诡而行惠施。谓终不以非实末尼、真珠、琉璃、珂贝、璧玉、珊瑚等宝,而施希望真实宝者。
 
宇二十八、先运心施
 
又诸菩萨所有财物若少、若多,无不运心先施一切。后来求者,如取自财,菩萨与时,如还彼物。
 
宇二十九、离诸过非施
 
又诸菩萨应时而施,不以非时;自他净施,非不清净;合仪而施,不以非仪;
 
  自他净施非不清净者:此显施相清净。声闻地说:无贪俱行思造作心意业,及此所起身业、语业,舍所施物。或自相续,或他相续。是名施相。(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页2135)此说自他净施,其义应知。
 
无乱心施,不以散乱。
 
  无乱心施不以散乱者:由极殷重而行惠施故。
 
宇三十、不轻懱他施
 
又诸菩萨见来求者,终不嗤笑,亦不轻弄,亦不令其面[13]生赧愧;亦不颦蹙,舒颜平视,前笑先言;终不稽留,疾疾而施。
 
宇三十一、恣求施
 
又诸菩萨,他虽不求,自恣求者必有所求,称须而与,常开求者欢情自取。
 
玄二、巧慧施2 黄一、别辨相3 宇一、标
 
又诸菩萨,不以恶慧而行布施,常以巧慧而行布施。
 
宇二、征
 
云何菩萨巧慧布施?
 
宇三、释6 宙一、财施2 洪一、有财摄2 荒一、释4 日一、先济危苦2 月一、明发心
 
谓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物,求者未至,先发是心:设二求者俱来我所,一是安乐、非贫非贱、有依有怙;二是危苦、是贫是贱、无依无怙。我于尔时,应自揆量所有财物,若堪于二充足满愿,即应俱施满愿充足。如其财物不堪于二充足满愿,即应方便发遣安乐、非贫非贱、有依有怙,尽己[14]所有施彼危苦、是贫是贱、无依无怙。
 
月二、辨所作2 盈一、惠施危苦
 
发是心已,如所思惟,即便成办如是事业。
 
盈二、辞遣安乐
 
于安乐等诸来求者,既无力能足满其愿,先当方便发意思惟,辞谢发遣:我此施物,于危苦等先舍先许,故今[15]与之;非我于汝无乐施心,但更无力。唯愿贤首,勿于我所嫌恨弃背。
 
日二、善化悭家2 月一、标悭相
 
又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物,知有悭家、最极悭家,吝执财宝,悭固兢战,于其家中,曾未惠施一切沙门、婆罗门等。
 
月二、明往化2 盈一、举告言2 昃一、令恣求
 
菩萨即便往诣其舍,慰问安不?恭顺方便,告言:汝来,我不令汝库藏减尽,而于现前作大饶益。我家现有广多财宝、广多施物,为满我施波罗蜜多,若有求者来到汝所,勿令空返,可至我家取诸财宝,随意施与。
 
昃二、令随喜
 
或有求者来至我所,我行施时,汝于此施当生随喜。
 
  一切沙门婆罗门等者:声闻地说:四种所施。一、有苦者,二、有恩者,三、亲爱者,四、尊胜者。(陵本二十五卷十四页2128)此中沙门、婆罗门,即尊胜者。等言,等取有苦、有恩、或亲爱者。依此四种,故言一切。
 
盈二、成所化2 昃一、彼生欣悦
 
彼闻是已,便生欣悦:于我库藏既无所减,复得称彼善男子心,故应随顺成办[16]所作。
 
  复得称彼善男子心者:彼善男子,谓即往诣其舍菩萨应知。
 
昃二、令彼调伏
 
菩萨如是令彼渐种当来调伏悭吝种子,由慧为先善巧方便,令渐修习自舍少财,依下无贪进得中品,依中无贪进得上品。
 
  调伏悭吝种子者:谓舍善根应知。
 
日三、安处同梵行者2 月一、舍物令施
 
又诸菩萨,若亲教师及轨范师、共住弟子同梵行者,性是悭贪,是悭贪类;或性虽非悭贪种类,而阙资财,所欲匮乏。菩萨欲寄佛法僧田树修布施褔业事时,舍所施物与彼令作,己[17]自不为。
 
月二、获自他利
 
菩萨如是巧慧方便,自所生福弥更弘多。复令一类同梵行者,调伏所有悭贪烦恼,亦令一类乐善法者,所愿满足,摄受有情、成熟[18]有情。
 
  复令一类同梵行者至成熟有情者:此中初一类人,即前所说性是悭贪,是悭贪类。后一类人,即前所说性非悭贪种类,而阙资财,所欲匮乏。由诸菩萨巧慧方便,令彼二类当得利益,故作是说。
 
日四、恣与求者2 月一、随彼所乐
 
又诸菩萨现有众多可施财物,见诸来者有希求相,知其心已,随彼所乐悉皆施与。
 
月二、不责他过2 盈一、令欢喜
 
复有商人为性矫诈,欲行欺诳,菩萨知已,尚掩其过不令他知,况触于彼。称满其愿,令无羞惭[19],踊跃无畏,欢喜而去。
 
盈二、令无罪
 
复有矫诈欺诳,菩萨初不觉知,后时乃觉;虽复觉知,不以此事举发彼人,亦不诃责为作忆念。但生悲愍:彼于我所悞行如是不与取事,我今随喜,令彼无罪[20]
 
荒二、结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现有可施财物巧慧而施。
 
洪二、无财摄2 荒一、举方便4 日一、由自工巧
 
又诸菩萨,若现无有可施财物,先所串习彼彼世间工巧业处作意现前,少用功力,多集财宝,施诸众生。
 
日二、由说正法
 
是诸菩萨,或复为他种种美妙、善巧言词宣说正法,令贫苦者尚乐行施,况富[21]乐者;令悭贪者犹能惠施,况习施者。
 
  为他种种美妙善巧言词宣说正法者:如理宣说,是名美妙。方便宣说,是名善巧。于行悭行有情,为欲令彼断悭行故,由此二种言词而为宣说。义如戒品中说。(陵本四十卷九页3284)
 
日三、由教转乞
 
或有净信多饶财宝常乐施家,数教乞者往彼求索,令其布施。
 
  或有净信多饶财宝等者:此说多饶财宝常乐施家,于彼菩萨信顺随从,名有净信。
 
日四、由善助伴
 
或彼惠舍修福业时,躬诣其所,翘勤无惰,起策具足,深心欢喜,随力随能身助、语助,令施求者得善满足。以彼施时,事力阙尠,或恶供赡[22],或堕朋党,或不恭敬,或念忘失,由善助故,斯过皆无。
 
  事力阙尠等者:于所作事无有助伴,是名事力阙尠。施以下劣,不以胜妙;施以污秽,不以鲜洁;名恶供赡。不平等施,名堕朋党。撩掷而与,名不恭敬。散乱心施,名念忘失。
 
荒二、显分位2 日一、正说地前
 
如是菩萨现无财宝,巧慧方便而行布施,此说乃至未证增上清净意乐。
 
日二、简别地上
 
若诸菩萨已证增上清净意乐,如[23]已获得超诸恶趣,如是生生必定获得无尽财宝。
 
宙二、法施2 洪一、释2 荒一、不应施与
 
又诸菩萨,终不口授求过外道所有正法,亦不施彼所写经典;知性多贪,求欲衒卖经卷等者,亦不施与;知欲秘藏,亦不施与;不求胜智,亦不施与,必求胜智。
 
荒二、或施不施2 日一、于义已辩[24]
 
若自了知于经卷等其义已辩[25],即随所乐如应施与。
 
日二、于义未辩[26]3 月一、应为转求或更书写
 
若自了知于经卷等其义未辩[27],为辩[28]义故恒自披转。如是菩萨若见其余有经卷等,即应方便转求施与,或更书写而施与之。
 
月二、应谛观察若德若失2 盈一、标观察
 
若不见余有经卷等,亦无力能更为书写,即应审谛观察自心:勿我于法悭垢缠心,不能施耶?勿我于法别意所碍,不欲施耶?为我于法有胜所须,不应施耶?
 
盈二、辨了知2 昃一、于有失
 
如是审谛观察心已,若自了知,我于此法少有悭缠、别意所碍而不施者,即作是念[29]:我今决定应行法施。
 
  别意所碍不欲施者:戒品中说: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陵本四十一卷三页3347)由彼烦恼能为障碍,是故此说别意所碍。
 
设我由此行法施故,于现法中即成痴痖,不忍烦恼尚应法施,况令阙乏妙智资粮。
 
  不忍烦恼尚应法施等者:谓若悭垢缠心,或为别意所碍,是诸烦恼不应忍受。为调伏彼,尚应法施,况此法施能为如来妙智资粮。若不施者,我智资粮当令阙乏,是故我今决定应行法施。
 
昃二、于有德3 辰一、成办所须
 
又观察已,若自了知,我于此法无少悭缠,亦无别意,但为成办胜所须义不应施者,菩萨尔时应更思忖:我持此法施于彼者,为为损害自烦恼耶?为为圆满智资粮耶?为为爱念诸众生耶?
 
辰二、增智资粮
 
既思忖已,便正了知,我都不见自有烦恼。见不施彼此经卷等,现法、当来我智资粮展转增胜,非施于彼建此功德;但于当来薄饶法利,非丰觉慧。若不施彼,便能修集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巧方便智,即为爱念此一众生及余一切;若施于彼,唯成爱念此一众生,非余一切。
 
辰三、不违净戒
 
菩萨如是如实知已,不施彼者,无罪、无悔,亦不违越菩萨净戒。
 
  但于当来薄饶法利等者:谓于当来少分获得法施胜利,非智资粮展转增胜故。
 
月三、应发遣他方便不施2 盈一、征
 
云何菩萨方便不施?
 
盈二、释3 昃一、略标方便
 
谓诸菩萨不忍直言遣来求者,谓我不能惠施于汝。要当施设方便善巧,晓喻发遣。
 
昃二、广显一切2 辰一、征
 
云何施设方便善巧?
 
辰二、释3 宿一、明作净2 列一、标相
 
谓诸菩萨先于所畜一切资具、一切施物为作净故,以净意乐,舍与十方诸佛菩萨。
 
列二、喻成
 
譬如苾刍于己[30]衣物为作净故,舍与亲教、轨范师等。
 
宿二、显生福
 
如是菩萨净施因缘,虽复贮畜种种上妙一切资具、一切施物,犹得名为安住圣种,生无量福。
 
  安住圣种者:圣种有四:一、随所得衣喜足圣种,二、随所得食喜足圣种,三、随所得卧具喜足圣种,四、乐断乐修圣种。由此四种能生众圣,故名圣种。安住此四无贪性中,是名安住圣种。
 
常于此福多思惟故,于一切时随逐增长。
 
宿三、观察施2 列一、总标
 
恒于一切作净施物,如佛菩萨所寄护持,见来求者即应观察。
 
列二、别辨2 张一、于称正理
 
若随所欲作净施物惠施彼时,称当正理,应作是念:诸佛菩萨无有少物于诸众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净施物施来求者,令所愿满。
 
张二、于不称理2 寒一、软言发遣
 
若观施时,不称正理,即应念先作净施法。告言:贤首!如是等物是他所有,不许施汝。软言晓喻,方便发遣。
 
寒二、施余发遣
 
或持余物二倍三倍,恭敬施与,然后发遣。
 
昃三、归本所明
 
令彼了知,菩萨于此非悭贪故,不欲施我;定当于此经卷等法不自在故,不施于我。
 
洪二、结
 
当知是名菩萨巧慧而行法施。
 
  常于此福多思惟故等者:谓于净施常多思惟,彼净施福于一切时随逐增长。如受戒律仪者,恒与信等五根俱行,于日日中,彼诸善根广积集故,当知其福运运增长。此亦应尔,故作是说。
 
宙三、无碍解施
 
又诸菩萨于一切施,谓法施、财施、无畏施。若异门、若体相、若释名、若因果差别,如实了知而行惠施,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若异门若体相等者:谓此布施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由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故。义如摄大乘论说。(摄论二卷二十七页31,145b)是名异门。前说菩萨自性施,是名体相。摄大乘论说:由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摄论二卷二十四页31,144b)是谓释名。解深密经说: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解深密经四卷十四页16,707b)是名因果差别。又复下说总略义中,此即无碍解施。谓由四无碍解,于一切法成此四种妙慧差别故。于慧品中说有四智。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三、依法释辞智,所谓菩萨释辞无碍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陵本四十三卷七页3500)此应准释。
 
宙四、胜意乐施
 
又诸菩萨,于诸有怨,以慈意乐而行惠施;于诸有苦,以悲意乐而行惠施;于诸有德,以喜意乐而行惠施;于诸有恩、亲善、同意,以舍意乐而行惠施;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宙五、治障施3 洪一、标
 
又诸菩萨于其施障及彼对治如实了知。
 
洪二、释2 荒一、障治差别2 日一、标列四障
 
此中施障略有四种。一、先未串习,二、施物尠阙,三、耽着上妙悦意财物,四、观见当来具足财果而深欣乐。
 
日二、列释对治4 月一、于先未串习障2 盈一、通达过失2 昃一、于宿作
 
若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物,虽见求者正现在前,而于惠施心不趣入;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是我于施先未串习所作过失。
 
昃二、于当生
 
复以妙慧如是通达:我于先世决定于施曾未串习,致令今世现有种种可施财物,虽见求者正现在前,而于惠施心不趣入。若于今世不强思择而行施者,复于来世定当憎背所应行施。
 
盈二、思择励行
 
菩萨如是正通达已,用此施障对治为依,力励思择而行惠施,能不随逐先未串习所作过失,自在而行。
 
月二、于施物尠阙障2 盈一、通达励行
 
又诸菩萨若见求者正现在前,由诸财物有尠阙故,于其惠施心不趣入。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如是匮乏障施因缘,忍受匮乏所作众苦,力励思择,起悲愍心而行惠[31]施。
 
盈二、作念忍苦
 
作如是念:或由宿业有过失故,或由现在系属他故,令我具受众多猛利饥渴等苦,不能饶益一切众生。设我今者由行惠施,因饶益他,于现法中受种种苦,乃至殒殁,如是行施犹为最胜,非空发遣诸来求者;况当更有诸菜叶等可以活命。菩萨如是忍受匮乏所作众苦而行惠施。
 
  或由宿业有过失故等者:谓由宿业过失,现有匮乏;由现匮乏、系属于他,不得自在。以是因缘,自尚不能解脱众苦,况饶益他?是故菩萨应作是念:忍受众苦,力励行施,为除当来匮乏苦故。
 
月三、于耽着妙物障2 盈一、通达过失
 
又诸菩萨,若见求者正现在前,由可施物极悦意故、最上妙故,于行惠施心不趣入。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是我耽着所作过失,我今于苦发起虚妄乐想颠倒,由此能生当来众苦。
 
盈二、思择励行
 
于此颠倒遍了知故,为欲断除,力励思择,用此财物而行惠施。
 
月四、于观果欣乐障2 盈一、通达过失
 
又诸菩萨若行施已,于当施果广大财利,见胜功德,深生欣乐,不求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是邪果见所作过失。
 
盈二、观察断灭
 
如实观察一切诸行皆不坚牢,一切诸行皆念念灭,所受用果速疾灭尽、速疾离散。如是观时,即能断灭能生欣乐邪果之见,诸所行施一切回向无上菩提。
 
荒二、能治略义2 日一、举差别
 
如是菩萨四种施障,当知四种能对治智[32]对治于彼。一者、觉悟,二者、忍受众苦,三者、遍知颠倒,四者、见一切行性不坚牢。
 
日二、配胜利
 
是诸菩萨由前三种能对治智,决定堪能正行惠施;由后一种能对治智,能正摄受施福胜果。
 
洪三、结
 
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宙六、增上意乐胜解施
 
又诸菩萨内居闲静,由净意乐淳厚净信分别胜解,数数缘念种种上妙无量财宝,以胜解力,于诸众生乐行惠施。由此因缘,是诸菩萨以少功用生无量福,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又诸菩萨内居闲静等者:此显菩萨依定自在,示现种种变化神通。由胜解力,化作饮食、衣服、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车乘等事,与实无异。如是所作财食众具,令诸众生常得受用。义如威力品说。(陵本三十七卷八页3037)如是菩萨巧慧行施,当知已证增上清净意乐,是故此说由净意乐。又此意乐净信俱行、胜解俱行,于诸有情饶益方便印解决定,由是说言淳厚净信分别胜解。
 
黄二、总略义
 
如是妙慧大慧菩萨巧慧行施总略义者,由有财、无财,财施所摄故;如是由法施故,由无碍解施故,由胜意乐施故,由施障对治智慧[33]施故,由增上意乐胜解施故,当知是名唯诸菩萨不共行施。
 
亥三、难行施等2 天一、结前生后
 
如是广说于内外事菩萨所行一切施差别相已,自斯已后,即于一切施差别相中,分出所余难行施等一切差别,应当了知。
 
天二、别辨七施7 地一、难行施3 玄一、征
 
云何菩萨难行施?
 
玄二、标
 
当知此施略有三种。
 
玄三、列3 黄一、第一难行施
 
谓若诸菩萨财物尠少,自忍贫苦惠施于他,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施。
 
黄二、第二难行施
 
若诸菩萨所可爱[34]物,或性深爱着,或长时串习,或有上品恩,或最上妙物,极生耽着,能自开解,惠施于他,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施。
 
黄三、第三难行施
 
若诸菩萨极大艰辛所获财物惠施于他,是名菩萨第三难行施。
 
  或有上品恩者:谓于所爱有情为上品故。
 
地二、一切门施4 玄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门施?
 
玄二、标
 
当知此施略有四相。
 
玄三、列
 
谓诸菩萨,或自财物,或劝化他所得财物,或施亲属、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善友、大臣、亲戚、眷属,或复施与他来求者。
 
玄四、结
 
如是四相,是名菩萨一切门施。
 
地三、善士施4 玄一、征
 
云何菩萨善士所行名善士施?
 
玄二、标
 
当知此施略有五相。
 
玄三、列
 
谓诸菩萨,净信而施,
 
  净信而施者:谓如前说:如实了知一切品类所行布施,一切品类施果异熟,深生信解,不由他缘、非他所引而行布施故。
 
恭敬而施,自手而施,应时而施,
 
  应时而施者:谓如前说:唯暂来求即便施与故。
 
不损恼他而行惠施。
 
  不损恼他而行惠施者:谓如前说:于自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终不强逼令其忧恼施来求者故。
 
玄四、结
 
如是五相,是名菩萨善士所行名善士施。
 
地四、一切种施4 玄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施?
 
玄二、标
 
当知此施有十三相。
 
玄三、列
 
一、无依施,
 
  无依施者:谓如前说:不依世间名声赞颂而行布施,乃至广说。
 
二、广大施,
 
  广大施者:谓如前说:不狭劣而行惠施故。
 
三、欢喜施,
 
  欢喜施者:谓如前说:施前意悦,施时心净,施后无悔故。
 
四、数数施,
 
  数数施者:谓为制伏悭垢,数数惠施故。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页2136)
 
五、田器施,六、非田器施,七、一切物施,八、一切处施,九、一切时施,十、无罪施,十一、有情物施,十二、方土物施,十三、财谷物施。
 
玄四、结
 
如是十三种相,当知是名菩萨一切种施。
 
地五、遂求施4 玄一、征
 
云何菩萨遂求施?
 
玄二、标
 
当知此施有八种相。
 
玄三、列
 
谓诸菩萨,匮乏饮食而求乞者,施以饮食;匮乏车乘而求乞者,施以车乘;匮乏衣服而求乞者,施以衣服;匮乏严具而求乞者,施以严具;匮乏种种资生什物而求乞者,施以种种资生什物;匮乏种种涂饰香鬘而求乞者,施以种种涂饰香鬘;匮乏舍宅而求乞者,施以舍宅;匮乏光明而求乞者,施以光明。
 
玄四、结
 
如是八相,是名菩萨遂求施。
 
地六、二世乐施4 玄一、征起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施?
 
玄二、总标
 
当知此施略有九相。谓财施、无畏施、法施,总说名为能令众生此世他世乐施。
 
玄三、列释3 黄一、财施2 宇一、列
 
财施者,谓以上妙清净如法财物而行惠施,调伏悭吝垢而行惠施,调伏积藏垢而行惠施。
 
  上妙清净如法财物者:谓所施物精妙鲜洁,如法所得故。
 
宇二、释
 
调伏悭吝垢者,谓舍财物执着。调伏积藏垢者,谓舍受用执着。
 
  谓舍财物执着及舍受用执著者:此中财物执着,谓于所爱乐事。受用执着,谓于从彼所生所爱乐受。如是二种差别,如闻所成地说。(陵本十四卷十四页1227)
 
黄二、无畏施
 
无畏施者,谓济拔师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济王贼等畏,拔济水火等畏。
 
黄三、法施
 
法施者,谓无倒说法、称理说法,劝修学处。
 
  无倒说法称理说法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名无倒说法。苦论、集论、灭论、道论,是名称理说法。如是差别,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五页2086)
 
玄四、结配2 黄一、结
 
如是一切总说九相,是名菩萨能令众生此世他世乐施。
 
黄二、配
 
此中财施、无畏施及此差别,能令众生此世安乐;法施及此[35]差别,能令众生后世安乐。
 
地七、清净施4 玄一、征起
 
云何菩萨清净施?
 
玄二、标列
 
当知此施有十种相。一、不留滞施,二、不执取施,三、不积聚施,四、不高举施,五、无所依施,六、不退弱施,七、不下劣施,八、不[36]向背施,九、不望报恩施,十、不希异熟施。
 
玄三、随释10 黄一、不留滞施
 
云何不留滞施?谓诸菩萨见来求者正现在前,速疾惠施,不作留滞;非来求者疾望得财,如诸菩萨速希惠施。
 
黄二、不执取施
 
云何不执取施?谓诸菩萨不以妄见执取于施。或执此施空无有果,或执杀害而行惠施以为正法,或执唯施极净圆满是世出世[37]究竟清净。
 
黄三、不积聚施3 宇一、征
 
云何不积聚施?
 
宇二、释2 宙一、总标相
 
谓诸菩萨,不于长时渐渐积集聚多财物,然后顿施。
 
宙二、别辨因3 洪一、现前不施失
 
何以故?非诸菩萨现有施物,见来求者正现在前堪能不施;不见不施是称正理。云何积财而不速施。
 
洪二、积财顿施失2 荒一、标非
 
又诸菩萨,不见积财后方顿施是能生长多福之门。
 
荒二、更诘
 
又正观见若别、若总求者相似,渐施、顿施财物平等,何缘而执福有差别。
 
洪三、顿施有罪失2 荒一、标失
 
又诸菩萨,见积聚施,其施有罪;见随得施,其施无罪。
 
荒二、释因
 
何以故?若积聚已然后顿施,是则先时有来求者,其数或百而不施与,令生嫌恨,不忍、不信;后有一类或不希求,畜积珍财,强而顿施。
 
宇三、结
 
是故菩萨不积聚施。
 
黄四、不高举施
 
云何不高举施?谓诸菩萨,于来求者谦下心施,亦不与他竞胜而施,亦不施已而生憍慢。谓我能施,我是施主,余则不尔。
 
黄五、无所依施
 
云何无所依施?谓诸菩萨不依称誉声颂而施。体达世间称誉声颂,虚妄分别文字所起,唯是虚音,系属妄响[38],譬如世间[禾肙][39][麦戈][40]叶聚。
 
黄六、不退弱施
 
云何不退弱施?谓诸菩萨,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闻诸菩萨广大第一最胜施时,不自轻懱、恐怖、退弱。
 
黄七、不下劣施
 
云何不下劣施?谓诸菩萨,于诸施物勤数简择,最胜最妙饮食、车乘、衣服等物,持用布施。
 
黄八、不向背施
 
云何不向背施?谓诸菩萨其心平等,不堕[41]朋党,于怨亲中悲心等施。
 
黄九、不望报恩施
 
云何不望报恩施?谓诸菩萨悲心、愍心而行惠施,终不于他希望反[42]报,但观求乐爱火所烧无有势力性苦众生,深心悲愍而行惠施。
 
  求乐爱火所烧无有势力性苦众生者:谓彼众生诸行粗重,其性是苦,无有势力能令永灭。于行苦中爱火所烧,希求得乐,不知乐受坏苦所随,是故菩萨深心悲愍。
 
黄十、不希异熟施
 
云何不希异熟施?谓诸菩萨修行惠施,终不希望当来所得财宝圆满、自身圆满施果异熟,观一切行性是虚伪,观大菩提最胜功德。
 
玄四、总结
 
由此十相,菩萨所行布施清净、最极清净。
 
戌四、结
 
如是菩萨依止九相所行惠施,圆满施波罗蜜多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三十九
 


[1] 「行」,磧砂、大正、陵本作「生」。
[2] 「己」,陵本作「已」。
[3] 「罩」,磧砂作「罝」。
[4] 「讎」,大正作「酬」。
[5] 「戮」,大正作「錄」。
[6] 「迫」,大正作「追」。
[7] 「僚」,大正作「寮」。
[8] 「暴」,披尋記原作「慕」。
[9] 「德」,磧砂作「得」。
[10] 「唯」,大正作「誰」。
[11] 「土」,磧砂作「王」。
[12] 「同」,大正作「問」。
[13] 「面」,磧砂作「而」。
[14] 「己」,陵本作「已」。
[15] 「今」,磧砂作「令」。
[16] 「辦」,大正作「辯」。
[17] 「己」,陵本作「已」。
[18] 「熟」,磧砂作「就」。
[19] 「慚」,大正作「愧」。
[20] 「罪」,磧砂作「非」。
[21] 「富」,磧砂作「當」。
[22] 「贍」,大正作「瞻」。
[23] 「如」,陵本作「加」。
[24] 「辯」,披尋記原作「辨」。
[25] 「辯」,磧砂作「辦」。
[26] 「辯」,披尋記原作「辨」。
[27] 「辯」,磧砂作「辦」。
[28] 「辯」,磧砂作「辦」。
[29] 「念」,大正作「心」。
[30] 「己」,陵本作「已」。
[31] 「惠」,大正作「慧」。
[32] 「智」,磧砂作「皆」。
[33] 磧砂無「慧」字。
[34] 「愛」,磧砂作「受」。
[35] 磧砂無「此」字。
[36] 「不」,磧砂作「無」。
[37] 磧砂無「世」字。
[38] 「響」,大正作「嚮」。
[39] 「[禾肙]」,磧砂作「稍」。
[40] 「[麥戈]」,大正作「[麥弋]」。
[41] 「墮」,磧砂、大正、陵本作「隨」。
[42] 「反」,磧砂作「友」。

{返回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十八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二十九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六十五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八十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六十二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二十二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十一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六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十三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六十四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高级佛学教本 第二十课 读经录要 (一)[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有没有可能通过对物质世界的逻辑思考,解开佛教的奥秘并解释佛教真理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入菩萨行论》第52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空”不是没有[栏目:超然法师]
 圆融一切才有大圆满[栏目:达真堪布]
 胎死腹中有何影响?[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五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第九 提蜜罗普毘耶品[栏目:譬喻经]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一九)[栏目:杂阿含经]
 夏吃7种素食,清热消暑又养心[栏目:素食与健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