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93

《金刚经》释义——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化无所化。化是用智慧善巧方便,把自己明白的真实不虚的道理讲给众生听,帮助众生解脱。无所化,就是心中没有救度众生的心态,这是大乘人入道的心态。

从密意上讲,自性本身就是清净无为的,是不增不减,圆满无碍的,不需要外来的再来教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汝是须菩提,还有后面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个罗汉、在家的居士优婆赛、优婆夷都在听法,还有人非人等都在听法。从名相上,是须菩提,从密意上讲,是在场所有听法的人。不要想我有度众生的心念,须菩提啊,为什么不要有这种想法呢?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佛明明白白的告诉须菩提和所有听法的众生不要有这种想法,我前边说的你们不要理解错了。如果你们理解错了,就是你们心中还有一个法执没有破掉。

化物所化就是在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我们自性本是清净,圆满无碍的。既然是圆满无碍的,哪来的众生需要我度,这是从自性上讲。

从名相上来讲,我只是把宇宙的真理说给你们听,我释迦并没有亲自扶你们过河的过程。

心一旦清净了,自性的烦恼众生都归顺了大灵,哪里还有众生需要自己来度,所以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一旦入道,心中就没有度众生的心态,而是用自己的光明来善照着自性众生,自性众生是自愿的来归顺大灵,反而成就了自己和众生。如果有了度众生的心态,就有了四相,也就不可能让自性众生来信服了。

心真正清净无碍,心无能所的时候,才能成就自己的心愿。简单说就是一句话,一切不执著,以无我的心态随顺一切众生心愿,当下承担一切众生因果,不受后有(不再投胎了),这是如来想要说的话,但是如来释迦不昧因果。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从自性上讲,须菩提啊,如来说的我,是大我,是常乐我净的我,是自性清净圆满无碍的我,是无我的我,是无形无相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因为尽虚空遍法界全都是我,我是圆满无碍的,处处有我,只是一个假名是为我,而凡夫住相却把大我当成了一个有形实在的我。

从凡夫地讲,须菩提啊,如来所说的我,是一个四大假合的我,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我,是无自性的,是业报身,是虚幻不实的,而凡夫却认为这个假我是真正的自己,造业轮回不息。

释迦佛说凡夫之人,凡夫就是没有觉悟的、无明的、烦恼的众生,凡夫还真的以为如来是一个实在的我。第二层就是指凡夫还真的以为四大合和的是真我。释迦佛的语言用的很巧妙,从头到尾一语双关的话非常多,从显意从密意来解释一句话。

凡夫是无明的、妄想的、不真实、是四大假合的我,非凡夫就是假合的人体,我们只是给安立一个假名叫凡夫。

如果清净无为了,圆满无碍了,达到常乐我净了,达到佛心涅槃心时候的我,就是真我,就是无我,就不是凡夫了。人我不生,就是我们后天所有的思维不再生起人我是非了,这时候的心念没有小我了。心有四相、心有生灭法、有有为的生灭的术数、有长短黑白相对的东西,就是凡夫的心。心不悟般若波罗蜜法,心有能所的时候,就是凡夫。心无能所,心无挂碍,心行处灭的时候,三世诸佛也就现前了,就不是凡夫了,那就是得道的人了。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下一篇:《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药师经释义 前言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金刚经讲解 第五讲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金刚经》释义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金刚经》释义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能行则行 法自心流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写总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毗达摩 第二十七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三种离心所、二种无量及无痴心所[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一二八 猫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开启慧眼见真相[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0288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西晋 竺法护)[栏目:04 其它华严经典]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科技的省思—圣严法师与曹兴诚的对话 科技的贡献[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莲藕 Lotus Root[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常仁大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相应37经 有色的-我经[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四七)[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