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二、约最胜辨(分二科) 壬一、标列
又诸意识望余识身有胜作业,谓分别所缘,审虑所缘,若醉、若狂、若梦、若觉、若闷、若醒,若能发起身业、语业,若能离欲、若离欲退、若断善根、若续善根、若死、若生等。
「又诸意识望余识身有胜作业,谓分别所缘,审虑所缘」,这是「意地」的第五科「作业」。「作业」里边分二科。第一科「约通相辨」,就是按一般的情况说明这个意识的作用。现在是第二科「约最胜辨」,就是「意」它最有力量的作用,从这方面来说意识的作业,它是不同于前五识的。
「又诸意识望余识身」,「又」和前面不同的意思,所以叫做「又」。「诸意识」,就是意识也是很多的,这个有善、有恶、有无记,也还有各式各样的意识,也还是从它的相貌上说,叫做「诸」;体性还是一个的。「望余识身」,对比前五识的体性,「身」,是体性的意思。
「有胜作业」,这个意识有殊胜的作用,什么是它的殊胜的作用呢?「谓分别所缘,缘审所缘,若醉、若狂、若梦、若觉、若闷、若醒,若能发起身业、语业,若能离欲、若离欲退、若断善根、若续善根、若死、若生等」,这都是意识殊胜的作用,不是前五识所能办的。这是把这个它殊胜的地方「标列」出来。
壬二、随释(分十五科) 癸一、分别所缘(分三科) 子一、征
云何分别所缘?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标列
由七种分别。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
这以下是「随释」,随前面所标的一样、一样的解释。先解释这个「分别所缘」。这个「分别所缘」,是意的殊胜作用。什么叫做「分别所缘」呢?这底下又分成三科。第一科「征」。「云何分别所缘」,这是问,这句话。第二科解「释」,解「释」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标列」。「由七种分别」,这个「分别所缘」里边有「七种分别」,都属于「分别所缘」,这个题下的,其中「所缘」是什么呢?「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这七种,这「七种分别」,现在解释第一种「有相分别者」。
丑二、随释(分七科) 寅一、有相分别
有相分别者。谓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
「有相分别者」怎么讲呢?什么叫做「有相分别」呢?「谓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里有二个意思:「谓于先所受义,所起分别」,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就是这二个意思。或者说「谓于先所受义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就是这二个。那么用这二个意来解释这个「有相分别」。
先说第一个「谓于先所受义」,这个「有相分别」,就是说「先」前「所」领「受」的「义」相。这个「先」怎么讲呢?就是前五识是「先」,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和色、声、香、味、触的境界先接触,那么叫做「先所受义」。「先所受」了「义」的时候,第二剎那,就是寻求,第六意识就开始活动了。第二剎那就是寻求、决定、染净,这个第六意识就开始活动了。那么这「先所受义」,那么当然它也是「善名言者」才能生起分别,就是它要明白很多的「名」;「言」,就是「名」。这个「名」,就是一个字、一个字,一切法的名字,你要通达很多、很多事物的名字。那么这个「先所受义」这是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你要「善名言」,然后你才能够生起心里的活动,就会有种种分别。寻求也是分别、决定也是分别、染净也是分别,这样子叫做「有相分别」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个「诸根成熟」,就是眼、耳、鼻、舌 、身、意六根,六根成熟了。譬如说是小孩子,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没有成熟,没有成熟,他就不能够像成熟的人,生起那样的分别,不行!这小孩子,不要说一般的小孩子,你就是这个人年纪很大了,他一点书都没有读过;假使城市里还比较好,乡村里面,完全没有读过书的人,他对名言也是会说几句话,也是会说话,但是很多话不会说。你像就是我们中国人没有学过英文的,你用英文的名言去思惟种种的知识,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善名言」这句话也是很重要。所以是「诸根成熟」了,它要「善名言」。它要善于这个「善」这个字是有二个意思:一个是「善」者,能也,他能够说话。实在来说也包含读书的意思,也包含你读了很多书的意思。再这个「善」字,有巧妙的意思,就是一般说,你擅长于这件事,你对于这件事你擅长,你这个人有口才善于说话,那么叫做「善名言」。这个「诸根」是「成熟」了,好像是《大智度论》上说:『佛的最后身菩萨,他一降生就诸根就成熟了』,就是成年人一样,就是我们一般人,不可以。一般人要等待一个时期。所以「先所受义善名言者,所起分别」就是这个意思。第二就是,「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叫做「有相分别」。这个「有相分别」里面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先不要讲。
寅二、无相分别
无相分别者: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起分别。
第二个「无相分别」,这个「无相分别」怎么讲呢?「谓随先所引,所有分别」:这个「随先所引」怎么讲呢?譬如说是寻求、决定、染净以后,就有等流。我们的分别心,寻求、决定、染净以后,有等流的分别。现在这里说是「随先所引」,就是这个等流的分别,这个随顺前多少剎那、寻求、决定、染净,随这些的分别引来的、引发出来的等流分别,这些分别叫做「无相分别」。
「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别」:「婴儿」,就是初降生的小孩子。「等」,等于童子位,就是他己经可以自己知道怎么游戏了,就是这样的小孩子,那么就是叫做童子位。这些小孩子是「不善名言者」,他们的名言知道的很少,虽然他们的内心也有分别,但是那个分别叫做「无相分别」。这里边的意思从前面的「有相分别」,和第二个「无相分别」对比起来,什么叫做「有相」?什么叫做「无相」?就是我们的内心要能特别的用心的去观察思惟这件事,叫做「有相」。「无相」,就是他不能特别的用心去思惟什么事情,叫做「无相」。虽然也是思惟分别的,但是不能特别的用心去思惟分别,这叫做「无相」。看这个文里面有这样的意义的。
「先所受义,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个他就是有这个能力,就是有什么事情,他就可以深入的思惟观察、去了解这件事,然后怎么处理,这有这个能力叫做「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不是,他不特别用心的,心里面也是分别;但是不能特别用心的去认识,所以叫做「无相分别」。
寅三、任运分别
任运分别者:谓于现前境界,随境势力,任运而转,所有分别。
这个第三个,解释第三个事情,第三个分别的名字叫「任运分别」。「任运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谓于现前境界」,就是说这一个人他遇到出现在眼前的境界,这种事情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它能引起你特别注意,这个境界它有这种力量;其实随时随地都是有境界现前的,但是一般性的事情,引不起来人的注意,那不算数。现在这里说的「现前境界」,就是特别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境界特别大,或者是有什么特别的境界、情况。
「随境势力,任运而转」,那么这一个当事人,他的内心就是随顺现前的境界的力量,那么你任运而转。这里边也包含一个意思,就是你也应该是熟悉它的内涵,熟悉它的意义的。那么就这么一看,你内心里面也就能理解,也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随着那个境界的转变的情况,你也不需要特别的用心,任运的就这样起分别,这样的分别叫做「任运分别」。
这个「任」字,当个「因」字讲,因果的「因」,或当「就」,就是什么的那个「就」,成就的「就」。这个因所现前的境界的力量,就这样子随顺的去起分别,不需要加上一番心力去思惟的,不需要加上心力去观察、思惟。就是很容易的,好像是很自然似的就明暸了,明暸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叫做「任运分别」。「任运而转」:这个「转」,就是动,内心的动作不是特别刻意的,不需要特别加上心力的,任运的就这样动了,就明白了,这样的分别,叫「任运分别」。
寅四、寻求分别
寻求分别者: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
这个就把有相分别的意思更具体的说明了一下。「寻求分别者」:这个「寻求」,就是你要加上心力,你要进一步,不能表面上看上去,还不是太明白,不明白,你要进一步去求,去寻求去。「寻」,也就是观察的意思。「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就是对于世间上一切的事情,一切的因缘生法,要观察、要深入的去观察,去思惟去,这样子的情形所生起的分别,叫做「寻求分别」。
前面说是这个任运分别里边,「随境势力,任运分别」这个还是一般性的事情,这要用佛法比较现成的,能明白这件事。这们一般说是看见了一枝草,或者是一朵花,就看看就算了,心里面不再去思惟什么;但是若是在佛法里面,佛教徒的学习,学习佛法的人,修观行的人,就不是了。他就是听听鸟叫一声,看那个树摆动了一下,或看到一朵花落了一下,就是平常的事情,他是和一般人看法不一样,他要寻求一下,他要寻求一下。「谓于诸法」,要观察它,观察它是怎么回事?这时候生起的分别。或者特别在社会上也有这种情形。特别做医生的人,或者做科学家的人,那他就会从表面上去深入到里面去观察、研究,那么都有这种「寻求分别」都有这种。
寅五、伺察分别
伺察分别者: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别。
这「伺察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伺」,也就是观察的意思。「谓于已所寻求」,这是说对于你在某一事情,已经寻求过了,你己经观察过了的事情,你再深入的去观察它去,你发现了更深一层的不同的事情,你能够取到它的相貌,你能拿到它的意义,你能够安立名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样所起的分别,叫做「伺察分别」。这是社会上的学者也有这种的情形;但是在佛教徒是特别的需要这样的事,佛教徒特别需要,不管你是修缘起观、修无我观、修无常观,修这个出世间的一切法门,都需要这两种:一个「寻求分别」、一个「伺察分别」。就是观察这个就是我们一般人谁不知道老、病、死的事情呢?老是很现前的事情,随时都会看见这个老,随时也会知道病、死的事情,但是印象不够深刻,不知道。谁不知道春、夏、秋、冬呢?谁不知道这个花开了、花落了,这个事情谁不知道呢?但是那只是表面上而已。若是佛教徒你修止观呢?就是不可以只是表面上,要深入的观察。所以就需要「寻求分别」、又需要「伺察分别」,这样子你才能见到真理,你才能有希望转凡成圣的。
所以说这个《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说到这里,尤其是现在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这里,那么我们读这个《大般若经》,就是《大智度论》也会感觉到有这种事情,我们佛教徒修学圣道的时候,就是不断的深入观察、思惟,是这样子,才能得圣道。我们一般说这个世俗谛、第一义谛。这个世俗这两个字里边有一个什么的特别意思呢?就是能覆障这个第一义谛,能覆障第一义谛,就把那个第一义谛的,我们 禅师就这么说,把第一义谛的相貌遮盖住了,你看不见,让你看不见。
譬如说这个花开、花落,这是个世俗谛的境界,但是那里就有第一义谛,我们被这个花开、花落;本来也可以从这个一生、一灭,一开、一落上,这可以到第一义谛那去,但是你不经过寻求、伺察的分别就不行。你就被这个花的开、落遮住了,把第一义谛相貌遮住了。那个世俗这个字也就是覆障的意思,怎么能够把这个覆障揭开呢?就需要寻求分别,还需要伺察分别才可以的,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你从这个修四寻思智、四如实智,《摄大乘论》上讲过,四寻思、四如实智,从那上也看出这件事,要这样子你才能得无生法忍。说我根本不观察,只是心里面寂静,那怎么能得无生法忍呢?你只是修止,怎么得无生法忍呢?这不可能的啊!所以我们中国的禅宗,后来的人就是偏了,走偏了。但是你若不学习经论,就不知道那件事,不知道它偏了,不知道。寻求分别、伺察分别要这样子去分别。
寅六、染污分别(分二科) 卯一、约贪烦恼辨
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眈着俱行,所有分别。
「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这以下是第六,一共七个分别。现在是第六个分别。这个「染污分别」指什么说的呢?「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耽着俱行」:这个「执」这个字,金陵刻经处印的这个《瑜伽师地论》正文,是个「执着」;但是这个《披寻记》的这个本子呢?是「耽着」,是个「耽」,和这个有点不同。我们说「耽」比较合适,说有分别。什么叫做「染污分别」呢?就是有垢秽的分别。「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世间上尘劳的事情是一切凡夫所爱着,所染着的事情,虽然这件事己经过去了,不是现前的,己经过去了,没有了;但是内心里边还在「顾恋」,还在染着这件事情。「俱行」,我们前面说到心所,这个心王本身是无记性的,它不是善、也不是恶,无记性的。现在说「顾恋俱行」,就是那个染着,那个贪着心,贪着心和这个心王在一起活动,叫做「俱行」。
所以我们若是遇见这些触恼的境界的时候,它在唯识修观法、修观行的时候,会有一个分别;这个人的本心还是清净的,说这个人现在毁辱我,或怎么的,修观行者应该怎么观察呢?观察这个人的心还是清净的,并没有染污,没有烦恼,因为心本身是无记性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为什么他现在他在欺负我,毁辱我不讲道理呢?因为他的清净心被烦恼染污了,那个烦恼在迷惑他、影响他;就像一个好人受到坏人的威胁来做坏事,他本心是不做坏事的,他本身是无记的嘛!是被染污的心所,染污他了,是这样子。所以这个修观行的人说这个人的本心是好的,是另外的烦恼影响他,从这里减少自己的瞋心,减少自己的愤怒,也可以这样观察。现在说呢?这个心是无记的,为什么会「顾恋」呢?因为贪心和他在一起,他不能排斥那个贪心在一起;所以事情虽然过去了,心中还在留恋,顾恋染着那件事情。
「于未来,希乐」,将来的事情,也不是现在;可是因为染着的关系,对于还没有成为事实的事情,心里面也希望这件事情能出现,希望能够属于我,这叫「俱行」。「于现在,执着俱行」,「眈着」这个「眈」这个字,这个字还有点不同。这个「眈」放个眼目的目,这地方比较合适。这个「眈」,音都念ㄉㄢ ,但义不同。这个目字边这个「眈」在这里比较合适,就是爱着的这个意思。耳字边的「耽」没有这个意思,没有爱着的这个意思;所以这里应是目字边的「耽」。
「于现在,眈着俱行」,这个尘劳所爱的这些境界,是现在,就是现在前的时候,那么心里边去爱着这个尘劳的事情,那么这叫做「于现在,眈着俱行;所有的染污分别」。这是用时间来观察这件事,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心里面爱着,种种的爱着分别,这叫做「染污」的「分别」是这样意思。这一段文是约过去、未来、现在,也是单独的约贪烦恼,约贪欲的烦恼来辨别,来说明「染污分别」的。
卯二、约一切烦恼辨
若欲分别、若恚分别、若害分别,或随与一烦恼、随烦恼相应,所起分别。
这是第二段「约一切烦恼辨」。不只是贪烦恼,包括所有的烦恼,都可以名之为「染污分别」的。「若欲分别」,也就是前面分成三世的过去、现在、未来,这都叫做「欲分别」。这个「欲」,当然主要还是指男、女的欲。「若恚分别」:这个「恚」,就是愤怒,遇见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面愤怒。「若害分别」:「害」,也是愤怒;前面的「恚分别」和「害分别」有什么差别呢?这后文这个《瑜伽师地论》后边的文有解释。
这个「恚分别」,就是不饶益对方,表现这个态度不满意,我对他没有饶益的心情,不想要对他有什么好处,不高兴他、憎恶这个人,不想对他有什么好处,这叫做「恚分别」。「害分别」,就是要伤害他;「恚分别」虽然是不高兴,还没有想要伤害。这个「害分别」,就是想要伤害他了,那么这叫做「害分别」。那就是害是重一点。但是《大毗婆沙论》的解释是相反的,这个「恚分别」,就是想要断他的命,叫做「恚分别」。「害分别」,只是要打一打他就好了,那么有这么一点不同。
「或随与一烦恼、随烦恼相应,所起分别」:前面说是「欲分别」,是贪。「恚分别、害分别」,是瞋。还有很多的烦恼,或者是「随与」某「一」个「烦恼」相应所起的分别,其他的高慢心、疑惑心,各式各样的烦恼,指根本烦恼说。「随烦恼」呢?就是由根本烦恼等流出来的烦恼,或者昏沈、或者是掉举、或者散乱、不正知这一些的「烦恼相应」,和这些「烦恼相应」所生起的分别,这都叫做「染污分别」。这个佛法虽然说了很高深的道理,但是也有初开始应该注意的事情,就是先要知道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好的?然后要注意好的可以发动起来,坏的东西要把它灭掉,减少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什么叫做恶?什么叫做善?在经论上,尤其是《瑜伽师地论》它一样一样说得清清楚楚的告诉你,什么叫做恶?什么叫做善?所以我们虽然说我们是佛教徒,你若是不多多的学习佛法,什么叫做恶?未必清楚,未必明白,这叫做「染污分别」。
寅七、不染污分别(分二科) 卯一、标列
不染污分别者:若善、若无记。
这叫做「不染污分别」。这个「不染污分别」是什么呢?叫「善」。「善」的事情;或者是属于「无记」的事情,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恶,那叫「无记」。这个「善」,是对于现在你要做这种事,对于你现在是有利,将来也会得到好处,二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两世都能得到利益,那叫做「善」。指现在是善,以后不是善,那不能叫做「善」。譬如人吸毒,抽大烟的时候,现在感觉到很好,但是以后就不对了,所以那只是现在好,佛法不称之为善;将来也要好,那才算是善。说我现在用功修行很辛苦,其实这是善法,将来还有很大的功德;所以现在也好、将来也好,这是「善」。所以二世顺意,才名之为「善」。
「若善、若无记」,那这叫做「不染污分别」。什么叫做「若善、若无记」呢?「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这底下解释什么叫做「善」。
卯二、随释(分二科) 辰一、善分别
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
「谓出离分别」,就是「出离」那个欲的「分别」。就像修不净观,修那不净观就能从欲得解脱,离欲得解脱叫,「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那两种分别没有了,没有「恚」的「分别」、没有「害」的「分别」。这是没有欲的分别、也没有「恚」的「分别」、也没有「害」的「分别」这真是不容易,真是强人所难,真是不容易。可是这个在我们学习佛法来说,说到很广大的事情,譬如说有人间、还有天,有欲界天、还有色界天、无色界天,人以下还有地狱、恶鬼、畜生,还有他方佛世界的事情,还有圣人的境界事情,说的很广大,那么都说出它是因缘生法,那么样的殊胜如意的境界是怎么成就的?是什么因缘成就的?
这样情形,这样的讲说佛法有什么好处呢?能使令我们的心情开朗,能使令我们容易放下理想的事情,去得到一个更美好的事情,使令我们能有这种心情;如果是不去这么说,不说这些事情,叫你「出离」欲的「分别」、出离「恚、害」的「分别」,这是太难了。我们人的心情总是我弃舍这个可以,但是另外我要拿到一个,这样子我才能满意。我只是把这个弃舍了,另外我没有得到什么,这我不同意!人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个地方,这个「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我们感觉到很难,但是你若常常的练习,常常的学习,难就不难了,就可以办到了,还是能办到的。
「或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从我们的心,能「出离分别」相应,「无恚、无害分别」相应,这固然是善法。第二又一种,「随与一信等」,这个善心所,第一个心所是「信」;第二个是「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一共有十一个善心所法。这十一个善心所法,随那一个你能够成就,与自己的心相应,这都是属于「善」的,所以叫做「善」,叫做善心所,这叫做「不染污分别」是属于「善」的这一面的善心所。
辰二、无记分别
或威仪路、工巧处、及诸变化,所有分别。
子三、结
如是等类,名分别所缘。
这底下是解释这个「无记」的「分别」。前面是说「善」的「分别」;这里说「无记」。这个「无记」的「分别」,什么叫做「无记」的「分别」呢?就是「威仪路」:「路」,就是道路。说是我们在这个路上走,我们或者是走,在这儿走路;「威仪」,就是行、住、坐、卧,就叫做「威仪」。一般说,就是四种威仪:行、住、坐、卧。那么这个「路」,就是行、住、坐、卧的处所。这个「威仪路」,这是「威仪路」,也通于善、也通于恶的、也是无记,通于这三性。但是现在只说这个「无记」这一方面。也不说善、也不说恶,这是叫做「无记」。
「工巧处」,「工巧处」这是什么呢?譬如说这一切的,这个造一个桌子。譬如说造一个桌子,或者造一个桌子,或者用铁造一个桌子,或者画一张画,或者写个字什么的,这一切都叫做「工巧处」。还有很多的工巧,那么下面有解释,一共有十二种工巧。这一些事情也是通于善、恶的,通于善、恶,但是现在只是说属于「无记」这一方面的。
「及诸变化」:「变化」,它是不同于染污的。或者是善、或者是无记,而不同于染污。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变化」,就是神通变化,一定是得了禅定的人。得了禅定的人,得了四禅八定的人,当然主要是得了四禅才能有神通。这种人他没有欲了,没有欲界的欲了,所以这个人他不做恶事的;他若现神通变化,只有两种性质:一个是善,一个是无记;他没有恶心,所以不同于染污。而现在也只说在无记这一方面来说。就神通是用无记的心情来做的。所以「所有分别」。「威仪路」,无记的心情发动出来的威仪;由无记的心情做出种种「工巧」的事业;以无记的心情现出来种种的神通「变化」,「所有」的「分别」,这叫做「无记分别」。那么这「无记」的「分别」,和「善」的「分别」,总起来名之为「不染污分别」。
说「如是等类,名分别所缘」:这「分别所缘」这一科,就是这个一共有十五科。第一科是「分别所缘」。「如是等类,名分别所缘」,就是总结这一段。
癸二、审虑所缘(分四科) 子一、征
云何审虑所缘?
这是第二科,叫「审虑所缘」。「审虑所缘」分成四科。第一科是「征」,就是问。「云何审虑所缘」,怎么叫做「审虑所缘」呢?就是这个「审虑」,就是认真的,很认真的去深入的去思虑,去观察所缘虑的境界,不是浮泛的分别。很深刻的,「审虑所缘」。
子二、列
谓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第二科是「列」出来,「谓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这叫做「审虑所缘」,列出来。第三科是解「释」,「如理所引」者,这底下解释。那么先解释这个「如理所引」。这个「释」,解释中分两科。第一科「依离诸见释」,根据能够远离一切邪知邪见,来辨别这个「如理所引」,这是第一个。这里面又分成两科。第一个是「不增益」。
子三、释(分三科) 丑一、如理所引(分二科) 寅一、释(分二科)
卯一、依离诸见辨(分二科) 辰一、不增益
如理所引者:谓不增益非真实有,如四颠到。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
「如理所引者」:这个「如」字,就当做随顺讲。随顺真理所引起的分别所缘,就是「如理所引」。这个「如」,或者是契合的意思,契合了真理的境界,所引起的观察智慧。「谓不增益、非真实有,如四颠倒」:这个「如理所引」,就是「不增益非真有」。这句话把那个「不」字不提的话,就是「增益非其实有」,就是「增益有」;这件事没有,但是我的心就认为是有,那么这个叫「增益有」。就是那是在那里有一条绳子,在那里盘在那里,我看着就是一条蛇。那么这个蛇,就是我内心思想上「增益」,增加上去的。那里没有蛇,所以这个有是不真实的。说是「增益非真实有」,那就不是如理所引了;要「不增益非真实有」。「增益有」是假的,那有一条蛇这是不对的,是错误了,「不增益非真实有」。这底下举了个例子,什么叫做「增益非真实有」?怎么叫做「不增益非真实有」呢?「如四颠倒」,就像我们佛教徒学习佛法里面,常常讲的四种错误,「四种颠倒」。
「谓于无常常倒」:这个「无常」,是因缘生法的真实相。但是我们认为是常,那么这个常,就是我们增加上去的,这是个错误,不对的。那么「无常常倒」,譬如说是我们人的生命,譬如说这个人有病了,有病了,根本就要死不可的,顶多再活几天,或者活几年,一定还是要死;但是有病那个人,我还不会死的,我还会继续活下去,那么这就是自己「无常常倒」。很多的事情都是这样子,「无常」。那个事情己经不可能了嘛!还偏要去,要去再做一番,说「谓于无常常倒」。
「于苦乐倒」,人生一切都是苦,但是我们心情认为是乐,这个就是增益上去的,这个「常」、这个「乐」,都是我们增加上去的,那件事本身是没有的。「于不净净倒」,世间上事情,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烦恼所创造的。因是不净、果也是不净,但是我们总认为是很美的、很清净的,这也是一种增加上去的一种颠倒。这个「于无我我倒」:人无我、法无我,都是无我。但是我们又认为是有我,这个都是颠倒。这个这「四颠倒」在后文有详细的解释,解释的很清楚,在这里就不必要多说了,那么这是举一个例子。
这个「常、乐、我、净」,在「无常」上、在「苦」上、在「不净」上、在「无我」上增加上去「常、乐、我’净」,这是不真实有,不真实有。增益的「常、乐、我、净」,不是真实有的;现在因为学习了佛法,深入的去观察的时候,就「不增益非真实有」了。「无常」,就观察它是「无常」;「苦」,就观察它是「苦」;「不净」,就观察它是「不净」;「无我」,就观察是「无我」,而不是增加「常、乐、我、净」了,那就叫做「不增益非真实有」。这就叫做「如理所引」,这就叫做「审虑所缘」这样的意思。
辰二、不损减
亦不损减诸真实有,如诸见。谓无施与等,诸邪见行。
第二科「不损减」。前面是「不增益」。现在是「不损减」,就是它原来是「诸真实有」,原来真实是有这一件事,我就承认是有,我不要否认,就叫「亦不损减非真实有」。这里也举个例子「如诸邪见」,像那些外道,他们有一种颠倒的看法。他们什么真倒的看法呢?
「谓无施与等,诸邪见行」,这个有禅定,我们没有禅定的人,我们希望得到禅定;得到禅定的时候,有很多好处。但是得了禅定的人,因为也有很多过失,说这个「谓无施与等」是怎么回事?下面有解释,就是外道得到禅定以后,他这个眼的功能与我们一般人不同了。他就看见人死了以后的事情,他就看见;这个人在生前的时候「施与」,对父母、兄弟、姐妹、乃至到社会上一般的人,他心情发欢喜心、发同情心、发恭敬心来「施与」。「施与」他得到很多安慰的事情;这个人死掉了以后,他这个入定一看,他一入禅定里面一看,这个人又来到人间变成一个贫穷的人;虽然说「施与」,应该得富、得大富,怎么得到贫穷?反倒是贫穷了。所以他就对人讲「无施与」,说是施与会得大富,没有这件事。「无施与等」没有这件事,就这样子,还有很多,底下说了很多事情,我们现在不多说。
「谓无施与等,诸邪见行」 ,本来是有善、恶果报的。他现在看错了,看错了,就否认这件事,否认这件事,叫做损减。有这件事,他说没有这件事,损减了;那么这就是邪知邪见。现在我们「审虑所缘」的时候的,「不损减诸真实有」,承认有善、恶果报的,承认这件事。所以我们从经论上学习的佛法,佛教说有善因就有善果、有恶因就有恶果,我们是这么学习的。但是你若得到禅定的时候,你在事实上看,就可能会看不是这样子;有人做了很大的恶事,很多恶事,死了以后升天了。唉呀!这和佛法说的不对啊!你会有这个很多的事情,很多的问题。
所以这里的因果,是你需要加一层智慧才可以。所以我们说神通,说天眼通,但是阿罗汉有说三明六通,就说天眼明。还有天眼通、还有天眼明。天眼通就是这样子,这个人死了生天了,还不知道;但是因果的道理,还搞不清楚。这天眼明就不是,天眼明就是知道这个因果,知道这个人做恶事;但是他升天了,这天眼明知道,你做恶事那个恶因没有发生作用,还是在那里,为什么升上天上去呢?因为临命终遇见善知识了。遇见善知识说你念佛、你发好心,这一来那个罪业就伏藏在那里,不发生作用。因为念佛的关系,发好心升到天上去了。说这个人做了很多的功德,布施、持戒、忍辱,做了很多的功德,临终的时候遇见恶知识了,他贪心来了、瞋心来了,那么善业伏藏在那里;这个恶业发生作用跑到地狱去,跑到三恶道去。即使再来人间也并不是大富大贵,这个事情就是要天眼明才能知道;只是天眼通还不行。所以有神通,我们也欢喜,连我也是,我也欢喜有神通。但是有神通还有这个问题。有神通也好、你有禅定也好,你继续的要闻、思、修。我已经是不得了的人,我不用再去看佛经,再读书了。连弥勒菩萨还要听法,还要听佛说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