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念佛的四层功夫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77

净土念佛的四层功夫

当代净土宗显然是圆摄普被的大法门,它既是各宗之归属,又有自行之系统,因此可以称得上是契理契机的唯一了脱生死的捷径。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要素构成了往生极乐的资粮,信愿行三要素应平等摄持,不可偏倚。因为无真信则无由产生切愿,更无真实之行持,所以从信生愿,由愿导行,乃是净土行人趋入正道的必然过程。由此可知,信愿的归结点仍在于行,前者是前题,后者是实修,行持的浅深与散定,会反过来决定信愿的层次。因此,净土行人只有在信愿中导入行持的深化,又在行持的体验中开发出清净超然的信愿,方能深入佛陀悲智之愿海,感应道交相契相融。

那么,净土的行持有多少层次呢,简单地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层功夫:即从少念到多;从外念到内;从迹念到神;从有念到无。一是从数量的多少来讲修持的功夫的程度;二是从五根对尘起念的功夫转移到内六根识尘起念的离外独静的功夫;三是从着意的声尘念之迹边一直深入到无意自念,轻松自如离于内外的空觉之神念——第七识之流注念;最后是从能所相对之念进入无生的真实无念之境,即入理一心不乱。以下详细分析各层次的功夫境界。

一、从少念到多:初念佛的人,由于不习惯于持名之念与念力的不足以及常常不能自觉的称念,所以虽然有了初步的信愿,但信愿之力未能时时现前,仍旧被世俗种种妄想所牵制,往往打妄想的的时间多,念佛的时间少。初念者有这种情况,必须用多念佛号来克服,而多念的最好途径就是计数,如用念珠计数、数息计数或时钟计数等方法,使每日持念的佛号,从百至千,从千至万,从万乃至于十万声,随各人的精力与忙闲等,形成定课,不再退转,如此精进用功,佛号便慢慢地熟念不忘,信愿也就在行持中逐渐深入真切起来了。

初修之人,计数的行持至少要三年,佛号才能不离于心,督责之念力也会随之增强,自觉地能摄心于佛念之中,粗妄想自然而然地减少,人世间的苦恼与烦闷等事也就慢慢地降伏而达远离之境了。

二、从外念到内: 念佛有内外之别,外念即口念子耳闻,或手捏念珠,鼻随息而数等,是五根与五尘接触中归于佛号进行计数的一种念法,而内念则为意根中的识心持续佛号的串习之种子,机时起随顺的观照之下念,即是正念正听。外念在计数的过程中,由于出声念,金刚持,捏念珠或随息念等的相对立性的变化,使自身流入较粗的根尘运动中,无法达到离身忘境的轻安怡悦之地,所以在此过程中,念佛者往往有负担感,身心难以调和自然。因此第二步功夫就是要打破计数的执著以及身口的倚重,完全放下了外念的方法,凭借念熟了的佛号种子,直心而念,使心念与佛号融为一体——佛即心,心即佛,除此之外,更无它心。当然中间仍会有妄想浮现,但不要紧,更不要怕念,也不要随妄想跑,只是不理睬,平直而念,使全体的心念之力投入于佛念之中,忘记了外境,忘记了根身。如果达到了心佛相融,正念不昧的境地,即有超时间超空间的感受,但仍有感受,仍有念佛的舒畅感与轻安感,即住于身心的感受中。这是事一心不乱的初步现象,此处最关键的是一个“随”字,因为念到不知何处在念,也不用心去念时,不要把心念轻轻地随顺于涓涓而流显的佛号上,便是用功得力的时节,也是了断妄想,得入正定的唯一途径。

念佛到了这一点,心中自然很欢喜,一般的烦恼不再生起,有一种平淡的感受,世俗的欲乐也不大动心。当然,习气深的人,也常常因为受染污而破坏正念,使功夫受阴而隔断。所以除了念佛之外,经常熏陶大乘佛法,听闻净土经论,对于提高智慧,对治烦恼习气,是很有益的。

三、从迹念到神:一切有感觉的念佛都是有迹的。所谓迹就是痕迹之意。.正念佛时还有身体的轻安感受有心念的生灭变化,有能念的心与佛号对立,都属于迹的范围,有迹就有所住,有所住则皆是妄心的作用,虽是念佛,也得轻安,但中细的分别仍连续不断,时时在佛念中,涌现出来。如在这个基础上,正念佛时,不起分别,也不住在感觉上,一切不管,一切不着,只是随顺而念,念不执念,这样久而久之忽然心如虚空,忘记一切,身体顿失,,唯佛号仍在,心中念念相续,但不知从何念出,归于何处,无去无来,念心与佛号完全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此时似已到了全体是心,全心是佛的境地,但仍有虚空与佛声在,就是因为有这个在,所以只是事一心不乱的正境,而未能入理一心不乱,仍有微细的能所分别。

到了这一步,生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身体很轻,精神很足,睡眠可以减少,疾病不易发生,睡觉时也容易进入忘身的正念境界。打坐中有人惊扰也影响不大,若保持较好的,随时都可以进入这样的定境。世间的烦恼到此已伏,信愿更切。此为因地初得胜益,如由此不断深入空而不着空,念而不执念,则能进破见思烦恼而生方便有余土。

四、从有念到无念: 所谓有念,即是有佛号的声在,有虚空的觉受在,有光明,轻安与喜乐在,由此便有微细心中的"流注"之执。如住有此执中,就不能悟入真空妙有的如来藏实相妙境,所以仍须打破空有两边的分别之念,令入真实无念之妙念,这三个过程:

(一)是保持事一心不退,安养其定。

(二)是研习大乘中道实相之理,了悟法性本空不空的真义。

(三)是以理导行,在正念中,体究于一心之源,使穷念源,达于念即无念,当体寂灭的湛然明静的性德。于是心地豁然大明含融一切。

由此三步的理行观修,即证入理一心不乱的念佛三昧正境,此法可以参考<<念佛三昧论>>著作,穷研理性,究尽法体,方契实相无相之真际。

念佛到了“无”的功夫,即是这禅宗连“无”也无的功夫,此时一灵独照,十方一相,于是与禅宗彻悟者,同一心海,乃是三昧中之王三昧。所以念佛法门不可思议,古德云:“一名佛号非大彻大悟不能全提”正说明这一点。证念佛三昧者,不但往生自在,且于此生即能起妙用而广利众生。


净土念佛工夫,从浅至深是行人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系列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根据近期来行人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解答。

问:念佛虽然定了课,但仍会忘记,不能坚持日日如此,这是甚么原因?

答:这是因为信愿不真切之故,对於娑婆世界的苦体会不深,对莲邦之妙乐向往不切,所以放不下身心世界,没有把精力投入念佛之中,定课自然拖拖拉拉,难以完成了。

问:定课确立後,要想进一步地提高课目很难,这是甚么原因?

答:修持用功不能太急,完成定课,且保持一段时间,待平稳不退後,才能稍微提高一些,不能一下子太快,否则必会後退的。另外,念佛的工夫,也要有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的善巧。如在不用脑的、不费心的任何时刻,皆可用来做念佛的工夫。这样念佛的次数与力量就有了长足的进步了。

问:近一段时问里,念佛静坐时,觉得胸闷、头胀等不舒服的现象,不知是何原因?如何克服?

答:念佛本来有无量的功德,能消无始以来的业障,因此,如能正确地念佛,必会身心轻安舒适。但如果在静坐念佛时,身体太过挺直以致僵硬紧张,则会因气息不畅而出现胸闷;如出声太响则会使胸部气脉振荡过烈,从而使中气不得下降,造成气结胸部而疼痛。若在念佛时用心太切,意念太过执著、太过消沈,或持念的速度太快而心跳过速等,都会导致胸闷头胀等不良现象。另外,念佛人如心有外缘牵挂,烦扰於中而不得化解,也会在静坐中产生一系列不适的症状。

对治的方法相应地也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体应放松,自然平直,不偏不倚,不挺不弯,使身觉轻安舒适。

二、静坐时最好是金刚持与默念,要出声也只能低声念,不可高声称念,如要高声念,可在座下绕佛时。

三、念佛时应离开粗重的分别执著心,不急不缓地直心而念,使心地宁静安泰,如此心佛相融为一,妄念消归於佛念,自然能得身心轻安。

四、念佛人平日应观苦、空、无常、无我,对於人事应能看得破、放得下,不可计较尘世的缘情。对於所发生的任何事,当观因缘如此,唯有随顺因缘而不变念佛求生方能安然处之而不动,念佛的功行才得以进步。

问:念佛已有多年,徙少念到多,但为何总难以得到轻安汝喜之法乐?

答:这是因为信愿之心仍不真切,世事没有真放下,所以厌欣未具,念佛自然无力。另外,由於在计数定课期内,用心偏重於念佛的数量,忽略了念佛的质量。因此,由念佛所产生的身心轻安的效果未能体现出来,以後可由计数改为计时定课,如静坐一次两小时,用闹钟来定其终止,心即无时间相,容易得入忘身之境,佛自然速入一心。

除此之外,平时熏陶大乘佛法,净土经论,如理地观察人世,明达因果事理,真正洞悉佛法真理,引发对净土法门的真正信仰。由此藉闻思熏习之力,念佛正行之修必能契入,再加以五戒、十善、读诵、持咒、六度万行等之助行,则念佛如风帆行於顺水,必能速证念佛三昧了。

问:念佛数年後,初步得到了念佛中的轻安,一天念佛时,忽然发现耳边闻到的声音都成了佛号声,而且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这到底是何缘故?

答:这是因为念佛的时间久了,耳膜神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在佛号惯性频率振动下,耳根的神经功能把一切音波化为佛号声,这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却不能执以为好而生欢喜心,更不能在佛号声未出现时,用观力激它再现。由於执著心之故,而易造成神经功能的失调,影响了念佛的进展。因此,只能听之任之,不去理会它。久而久之,自然外声消而内心静,达到了忘我之境。

问:念佛稍为得力时,妄想反觉得比以前多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答:这是由於念佛的功德开始了觉智,使以前不曾觉察到的妄想明显化了,所以在念佛时反而觉得妄想多了。正如阳光透过缝隙便会发现更多的尘埃在浮动。此时,不要怕妄想,不制止它、不随逐它,只是不理睬,一心持念名号,妄想即化为乌有。因为众生只有一念,打妄想之念与念佛之念不二,所以提起正念,妄想即消融了。

问:念佛较前轻松自然,心念也平静了许多,唯在对境时,为何反比以前更容易受污染,一碰就好像黏了上去,心裏也就有明显的动相,这到底是退步还是进步?

答:这是因为念佛之力涤洗了几分的烦恼习气,心地也有了些宁静安详,所以一旦接触外境,心念仍有动相,反把故旧粗的种子翻了出来,立即觉受到心的染污与变动,因此,感觉反比以前明显。这犹如一块较白的布与脏物一碰就容易显出污点一样,而本来脏的布就不会有此反映,可见这是进步的好现象,但仍须努力上进,继续用功,方能到达对境不动的自在境地。

问:念佛时身体己似有似无,感觉也挺舒服的,但外界突然传来的声音为甚么会容易受惊?有时甚至有直接传到心脏的剌激感?

答:这是行人将人定而未入定之际,各部神经功能变得更为敏感,所以对声波等的反映也更为突出。此时应注意不要受惊,否则气脉易受到干扰而生紊乱,心脏也可能会受到损害。心脏本已衰弱者更应注意。对治的方法有三:

一、修持的环境应避免喧闹处。

二、受惊後应立即提起正念念佛,不可再想受惊的感觉。

三、平时应加强健身运动,多拜佛。

问:在一次打念佛七时,由於精追用功,忽然正念分明中,顿失根身器界,心如虚空,异常舒适,此时佛号之声历历分明,自然而念,只觉得心量广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而此念佛之声,又不知从何而来,去向何方。如此持续了约半小时,下座後,虽然绕佛行走,身体犹如在空中行走,虚空之心,明了之念,仍是持续不断。徙此之後,烦恼不起,睡眠减少,甚至在睡眠中也不见有身,仍如虚空般地正念分明,慈悲之心,往生之念,愈加深切。请问这是甚么境界?

答:这是事一心不乱的境界,如能保持不失,临终必能往生西方净土。因为得著此中念佛的法味,再也不求任何世味了,五欲不染,心地安详。人虽在娑婆,其心已在西方,时时与弥陀感应道交了。

问:得证事一心不乱後,应如何保护呢?

答:初得事一心不乱,是因地的初入事三昧境,只是伏烦恼,如能保护不失,不断增长,乃至日夜如斯,则为果中事一心不乱,证极事中三昧工夫,断尽三界烦恼,当生即为出世圣者,临终则可往生方便有余土了。

初得事一心不乱者,保护之法有四:

一、不要对一般人说及此中境界,只可对师父善知识求予印证,否则必退无疑。

二、初得入之人应在数月内停止一切杂务,一心安养正定,不涉外缘,使此定得以稳固。

三、坚持打坐入定,礼佛诵经,平时应正念相续,形成一种精进不退的念力。

四、适当地依善知识听闻大乘佛法,以开慧解,发起菩提心,加行慈悲济世的方便之行。因利他即自利故,道业得以增长。

由於得了事一心不乱,且保护不退,身心恒处安详法乐之中,并不断地深入体会佛法的真理,对世态也看得更透彻,因此,临终之时就有预知时至的智慧,能自在地撒手西归。

问:听说理一心不乱的功夫比事一心更深一层,不知如何修法,证达时的境况如何?

答:理一心不乱的工夫,重在体究、返源,体此一念念佛之心究竟从何而来,体之不已,毕竟悟入一心之源。既入一心之源,全体理性即得现前。要修「理一心不乱」,可以在事一心不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明白中道实相之意趣,则於念佛时不起分别对待之观,正念无念,打破诸受,刹那即能顿入无生理体。如未得事一心不乱者,则应研究《弥陀疏钞》、《弥陀圆中钞》、《生无生论》、《念佛三昧论》、《念佛三昧摸象记》等,细细体究,深深返思,在念佛时,使达於即念即观,观念不二,如水乳交融,一旦念尽情亡,豁然大明,灵光妙智,即得现前,证到实相,此与禅宗悟人的人,更无二致。所以一切法门到最後一著,皆归於自心净土,即成就理体上本具的一切妙德。

至於证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唯证者自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未到之时,不必询问或探讨,自责於自心中,深入持念,直到和念脱落时,便知家珍恒在。

以上的问答,基本上是念佛四层工夫的不同情况的说明,有心深入念佛法门者,不妨参考对照。如想进一步提高则应参学善知识,遍阅净土经论,以作宝山之游。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
下一篇: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念佛与往生
 禅悟的直指 禅与止观法门
 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家的超脱与回归
 禅观入门 一、禅的基本原理舆性质 漫谈禅人与坐禅
 佛法与生活的融合
 圆觉经直讲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道场尊像念佛正观第五
 禅与打坐
 如何排除禅悟之障
 空谷的回音 短文七篇 四、悟人的气象
 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浅谈生净土八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台先驱慧思佛学思想初探——关于早期天台宗思想的几个问题(张风雷)[栏目:天台宗文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六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八)~D 200经(罗睺罗经)[栏目:界定法师]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正示回向普劝往生第二十二[栏目:宋智明居士]
 相应2经 男子经[栏目:相应部 3.憍萨罗相应]
 学佛修行的两个“基本点”[栏目:卢志丹居士]
 佛识慧集 <四九>持念福果[栏目:佛识慧集]
 大迦叶的皈依[栏目:教化]
 嫉妒是弱者[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出家人到道场化缘是否如法?[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