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与实际生活的观照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7

禅与实际生活的观照

问:我有个问题,就是大小, 颜色, 好坏问题,现量比量,现量没分别,完全没现量,那就是痴呆了,有个比量就是灵知了了。我现在比如买东西,如果我连好坏, 大小,这些都分不出,那我就是痴呆,我能看出来,就是灵知了了,那么习惯上总是要挑好的, 挑大的,这个是不是产生分别心?

师:这里面有几个层次,因为修行的人程度不同,一般人他都是比量,或者是非量。比量就是说客观地知道这个东西好坏,非量呢? 他在这个客观上还要想好的,还要许多不切实际的妄想,这叫非量, 不正确的想法了。就是说,他产生了一种感情上的执着,就是超越现实之外的一种追求,这两种都是一般的人所有的。

那么修道开始见性的人,到一定时候,他只是现量,只是在当下,他是不分别好坏的,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不去分别世界的善恶, 是非, 好坏,他一直在体性清净不动当中,不分别好坏。有的人会说:这个人很笨, 越修越笨。有的出家僧人被他的师父打骂:怎么你什么事都不会做了,他说我在现量里面没有办法起心动念,没有办法分别这些事物,这是一个阶段可以的。

到这个阶段过了以后,他要起照,起照比量就是现量,现量和比量在同时不二,这叫差别智。而且又没有分别, 没有妄想,他知道事情的好坏,善恶分别的非常细,甚至别人的起心动念, 境界的差别都分别出来,象镜子很多照来一样,但是他是当下的,一照就知道。象苹果摆在前面,他一看哪个苹果不但颜色好, 而且他里面的本质怎么样, 都知道。

插问; 那我去买东西, 拿好的拿新鲜的,我当然不要腐烂的,我这个算不算动了妄念。

师: 看你有没有贪心。

插说: 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问日常生活该怎么做,是不是就是马大哈,唷!就是不要有贪念。

师; 对!

插说: 就是一上就很清楚, 就是不要刻意地再分别这个、那个。

师:一个是智慧,智慧是什么? 智慧是知道坏,一看就知道;第二是方便,方便就是根据我们的需要,拿我们所需要的。一般的人在这个时候会想:我要想好的,而且好了给我受用, 我就喜欢,他又会起这个念头。我们这个念头没有,是一种方便,我们需要什么就拿什么。

插: 不要有一个造作。

师: 不要有一个作意贪,作意就是我们的分别,凡夫的心态,贪心就是修行人痕迹。有的修行人会有这个习气,他会喜欢什么,会落在这个上面,尽管他知道这个事情是空的, 不可得,他会有这个东西在。其实佛在法界当中,也是这个过程,举苹果的过程,他也拿最好的,他要把地狱去掉, 执着去掉,把鬼畜生一直到天上的业去掉,好境界他也去掉,就是菩萨道地的功德,他也去掉,他要成就最好的。

阿弥陀佛不是把21个亿世界的净土中最好境界取来,成为一个极乐世界,诸佛不是取最好的功德庄严来成就佛?他不是贪心,他是智慧方便,我们修行人要成就最好的。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的生活运用
下一篇:佛法与生活的融合
 空谷的回音 空谷的回音
 禅悟的直指 禅悟的要义
 空谷的回音 无事庐随想 整理后记
 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世界就是你自己
 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门的行持
 圆觉经直讲 第十五章 圆归如实的道
 从有相到无相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正明心佛观慧第四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罗显众义第十八
 圆觉经直讲 第二章 回归自性的家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音菩萨与我们是兄弟[栏目:宣化上人]
 83 往哪里里去?[栏目:没时间老]
 对父母是孝还是怨?[栏目:宽见法师]
 相应20经 恶沙弥经[栏目:相应部 19.勒叉那相应]
 168.洞山座下僧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七七)[栏目:杂阿含经]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七集[栏目:慈法法师]
 两位第一夫人共同拒绝皮草[栏目:拒绝皮草]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五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