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与实际生活的观照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51

禅与实际生活的观照

问:我有个问题,就是大小, 颜色, 好坏问题,现量比量,现量没分别,完全没现量,那就是痴呆了,有个比量就是灵知了了。我现在比如买东西,如果我连好坏, 大小,这些都分不出,那我就是痴呆,我能看出来,就是灵知了了,那么习惯上总是要挑好的, 挑大的,这个是不是产生分别心?

师:这里面有几个层次,因为修行的人程度不同,一般人他都是比量,或者是非量。比量就是说客观地知道这个东西好坏,非量呢? 他在这个客观上还要想好的,还要许多不切实际的妄想,这叫非量, 不正确的想法了。就是说,他产生了一种感情上的执着,就是超越现实之外的一种追求,这两种都是一般的人所有的。

那么修道开始见性的人,到一定时候,他只是现量,只是在当下,他是不分别好坏的,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不去分别世界的善恶, 是非, 好坏,他一直在体性清净不动当中,不分别好坏。有的人会说:这个人很笨, 越修越笨。有的出家僧人被他的师父打骂:怎么你什么事都不会做了,他说我在现量里面没有办法起心动念,没有办法分别这些事物,这是一个阶段可以的。

到这个阶段过了以后,他要起照,起照比量就是现量,现量和比量在同时不二,这叫差别智。而且又没有分别, 没有妄想,他知道事情的好坏,善恶分别的非常细,甚至别人的起心动念, 境界的差别都分别出来,象镜子很多照来一样,但是他是当下的,一照就知道。象苹果摆在前面,他一看哪个苹果不但颜色好, 而且他里面的本质怎么样, 都知道。

插问; 那我去买东西, 拿好的拿新鲜的,我当然不要腐烂的,我这个算不算动了妄念。

师: 看你有没有贪心。

插说: 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问日常生活该怎么做,是不是就是马大哈,唷!就是不要有贪念。

师; 对!

插说: 就是一上就很清楚, 就是不要刻意地再分别这个、那个。

师:一个是智慧,智慧是什么? 智慧是知道坏,一看就知道;第二是方便,方便就是根据我们的需要,拿我们所需要的。一般的人在这个时候会想:我要想好的,而且好了给我受用, 我就喜欢,他又会起这个念头。我们这个念头没有,是一种方便,我们需要什么就拿什么。

插: 不要有一个造作。

师: 不要有一个作意贪,作意就是我们的分别,凡夫的心态,贪心就是修行人痕迹。有的修行人会有这个习气,他会喜欢什么,会落在这个上面,尽管他知道这个事情是空的, 不可得,他会有这个东西在。其实佛在法界当中,也是这个过程,举苹果的过程,他也拿最好的,他要把地狱去掉, 执着去掉,把鬼畜生一直到天上的业去掉,好境界他也去掉,就是菩萨道地的功德,他也去掉,他要成就最好的。

阿弥陀佛不是把21个亿世界的净土中最好境界取来,成为一个极乐世界,诸佛不是取最好的功德庄严来成就佛?他不是贪心,他是智慧方便,我们修行人要成就最好的。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的生活运用
下一篇:佛法与生活的融合
 禅修的开发过程
 禅宗十说
 垟山禅悟录 佛门研究录
 维摩禅说(上)
 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安心法要浅述
 空谷的回音 无事庐随想 整理后记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后记
 圆觉经直讲 第四章 太阳圆风与狮子之剑
 圆觉经直讲 第六章 蒙山透关 普眼法界
 禅悟的直指 禅悟的要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得到护法的护持[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N 1018经中天人问佛:“何法生众生?何等前驱驰?云何起生死?何法甚可..[栏目:界定法师]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三十七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浅析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赵明)[栏目:佛教与艺术]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十节 金代佛教的特色[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六、出世之路 诱惑[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我是谁[栏目:禅诗诠释]
 法句经 18 刀杖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智者似水,因境而变[栏目:卢志丹居士]
 迎接挑战[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