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4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知修行无二,乃悟后人语,因其觉心明达,了法无法,唯显实相妙心而已。而於未明悟之众生,实因方便法门以引入,方能逐渐圆成。又於悟人如通达方便法门,不仅自利更能迅速,且利他亦具善巧,可谓不得不知也。--作者提示
  我们前面所学的内容,是讲随顺觉性的修行方法与修行境界,归到最後都化为空灵而无二。就是讲每个修行人经过的路不同,层层深入,均依觉性而启行。有些人已经经过了,後面就不需要,有些人前面还没经过的,或还没达到真实悟证的,还需要後面的,这是前後不同。但是被无明迷惑的凡夫都执著有,就性体而言,这也是空的,人空法空,总的意义来讲是空的。悟了以後透境界也是空的,所以说真空观、真空行。
  下面接下来讲方便观、方便行。为甚么说方便观、方便行?因各人的习气不同,各人的盖根不同,各人的因缘不同,各人修的路不同。下面佛就开出根本三轮:奢摩他、三摩鉢提、禅那。这是修证的三大**,虽然说修证法相很多,每个人只能取一种作为入门,就是说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便**。如果在一种**当中,能够相应证道,就叫圆成。另一种仅仅是修入,没证圆觉的,这样叫亲近。亲近圆觉是在与圆觉接近的路上走,还没圆成,这是第二点要提到的。第三点提到的是我们学习这部《圆觉经》时心要比较细,因为三轮的轮相,层层深入的境界,我们还未达到,而三轮开出的二十五轮,更是复杂,所以讲得比较微妙。但是其宗旨、其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圆觉,悟入圆觉做为起点,以随顺圆觉做为起点之故,所以以後再就路还家,就像有东、南、西、北等很多门,但都可以就路还家,尤其在下一品二十五轮中讲的门很多,实际上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在学习当中要明白其意思,明白以後,通过选择深入,深入时不可能多、不可以多,但明白是要明白的。这有什么用呢?就是说一个不圆解的人容易造成执一非余,佛法
里面如果只懂得净土的,且对禅宗不了解,那你会执著己见,会诽谤其他宗。又如你只懂得空轮,奢摩他上方便时,那你可能会诽谤如幻三昧,以及大悲轻安等等境界,这样在佛教当中会产生对立,所以我们从全体来讲都要懂,都要明白。
  为什么佛教会有这么多的门?这样修证的轮相是怎样安立的?这样我们如学习明白,就不会以自己为主,觉得自己高,觉得别人修的不是,这一点是非常要紧的。我们举一个例子讲:一般修禅定人是很用功的,且亦有一定的体悟,亦能够透过一些境界,在静境中发出,亦有静智慧,那么他可能会反对他人讲经,或做佛教的弘法事业、慈济功德,他会说你们都是在搞外面的东西,都是在搞热闹,往往会有这样的对立、讥讽,这样就容易与弘法事业及其修证会产生对立。当这样的对立出现时,他就会诽谤,不能与佛教统一,佛教虽然有专修一类型的人,但这种不等於就是圆满,仅仅是一种类型而已。那么佛教是弘法事业、管理事业,慈济利生,也是一种类型,但要符合佛法正道,就是说用自己的智慧去破执著,通过自己的弘法利生事业,在实际工作中要显现对众生的利益。
  但如弘法的人、管理的人、讲经说法的人,或做慈济功德的人,亦往往会轻视那些住山专修的人,说他们心量小,不出去弘法,不来帮助我们搞佛教弘法事业,只顾自己修,只要自己成道,不顾众生利益,这样是会对他们有看法的,产生对立矛盾的,这些都是在这两者之间没调节好,不懂这两种关系,这两种能调和的话,表里一致,即能圆融无碍,能够透出人生世界以外而又包融万法的一种高尚意境。这样意境完全方便随缘时,当达到无定法时,别人又会对他产生看法:这个人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有时讲净土,有时又讲密宗,他为甚么会变化这么多?他今天讲的与昨天讲的怎么会有矛盾?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会猜不透,这种情况说明听法的人在佛教当中还没通过佛教的修证**,才会有局限的定见,所以修证的**对我们都是有意义的。所以禅人往往会有傲气,到一定的时候,会看人家不起,认为别人都是在搞热闹,就是对一般信众看不上,或不慈悲接引他们,一到寺院看到这些信众,就不愿与他们接近,认为他们是来吵扰真行,这样就是被束缚住了,也就没悲心,所以这两者之间要圆融、统一,我们在这里学习,就可以体现这种圆融,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於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时候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从座位站起,恭恭敬敬地拜佛,从右绕佛三圈然後跪著合掌虔诚地对佛说: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
  就是前面这个品段里说的四种随顺觉性的不同境界,佛已为我们广泛地、详细地分别叙述了随顺觉性的真实妙义。
  [令诸菩萨觉心光明。]
  使令在座的及其他菩萨觉心产生光明,噢!原来是通过四种随顺使得觉心显现光明,照了一切。
  [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承蒙佛陀的大智慧圆满法音,使我们了悟忘心顿证的大口诀,只要暂闻法要心生信顺,已经获得大善利,已得随顺觉性。那么,如能通过修习就更殊胜了二甚么说获得善利?当时听到这样的忘心顿证,这样殊胜口诀能够信解,已经具有无量的功德,不是一佛、二佛所种的善根,而是无量百千万亿佛与大菩萨的道场里种下的善根。所以说已经得到善利,不可思议,何况能够去用功,这已经是具足如来一切种智,用功就更殊胜--圆成佛道。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
  这位威德自在菩萨,因威德自在,即在处处行门中都得自在,他说虽然佛在一前所说的法门都非常圆融,已经是广说,非常圆满,非常究竟,已经都是摄受二法,成就一切法,道法妙旨都已包括殆尽了。但他要提出,佛法人门不止一条路既然不止一条路,那么除了以前讲过的直接的康庄大道以外,是否还有捷径呢?I有方便迂回路呢?或者说末法时代众生根基的差别,是否还有更善巧的法门让我们入门?所以说,「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非止一路」,这个城就是表示圆觉,外面的四门就是行门。「随方来者」,在东、南、西、北随著各个方向来时,「非止一路」,东门来的,西门来的不止是一条路。譬喻各有各条路可走,这是威德菩萨提出方便行门,建立归元捷径。
  [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威德菩萨再就因地上,推寻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就菩提并不是一个方便,是很多很多的方便,甚至可以说有无量方便,所以才能使一切菩萨成就佛道。
  [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
  请求世尊广为我们宣说一切方便渐次。「一切方便」包括无量法的大总持的**,这个**即三根本轮,包括一切方便,运用起来是非常善巧,而且能应付一切人,应付一切情况,所以说:
  [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即能修的人一共有几种?实修的法有几种类型,能修的人就有几种类型,它们之间是相应的,否则法就是先设,否则这法就是死路,这就是法与人相应的关系。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威德自在菩萨请求的目的是甚么?是使令这个法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的人(不是求小乘自了的,亦不是求凡夫境界,不仅仅只求福报),速得开悟,通过这样的方便渐次,及包括一切法门的善巧,让他们入门,使他们速得开悟。开悟以後进一步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进入如来的清净境界。
  [如是不异,终始不二。]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於如来如是方便。」
  你能够请问如来这样的方便,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简单。当一个人在佛法裹面讲出适应大众,大家都需要且又是一个新的话题,不是老话题,是很不容易的。大家老生常谈,谈了几十年,这是不应该的。佛法应该有发展,在新时代、新形式、新的人物的面前,要有新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真实智慧的体现,善巧方便的体现。所以只有菩萨才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能够把佛教向前推进一步,走在时代的前面,这才是菩萨的作为,所以佛赞叹他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你现在仔细地听,我为你说。就如今天说法一样,佛音常宣。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非常欢喜,说明问题问得非常对,而且对大众都有别益,所以奉教欢喜,大众默然而听。下面讲具体的内容,可以分作四个方面:一标根本、举个数字,就是**数;二阐释做工夫观照的方法;三用例子来彰显圆融的修证;四较量功德来显现殊胜。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
  无上妙觉,不可思议的圆融境界是遍诸十方,到处都是,我们这裏就是圆觉的境界,但是能不能,是否已觉悟,还要看实际,如果真实随顺而觉,圆一切法归于自心,那么圆觉境界认定出生如来,因如来证到这样的境界,从这裹出生,本来是无生,本来亦无灭。因为众生迷了,即覆盖了、颠倒了,如证到本来,开悟见性了,就叫出生如来。
  [与一切法,同体平等。]
  与一切法都是同体平等,无二无别,就是说凡与圣、识与智等一切境界都是无二无别,都是称性而起。
  [於诸修行实无有二。]
  对於修行来说,能符合觉性而行,方是真行,没有两个。为甚么说没有两个?二行都要符合觉性,都是依这个作前提的,以这个作前提,所有行持都是真行。但是在其解释上面、在方便上面,要符合众生的根基,要开门,就是说将所有可能进入的门打开,让有缘众生都走到城裹面来的,都走到圆觉真性上,这一点是没矛盾的。就是说没差别,都是绝对的统一,但是人有不同,走各条路的人有不同体悟,所以趣入的门也有不同。因此,如来说法有不同,修的人同时也有不同,所有的都是修行,甚至讲经,说法亦都是修行,一切都修行,甚至做世间事业如用真实的心去做,一切事即是修行,这是绝对统一的,绝对没差别。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
  但是从随顺众生来说,为了方便、为了对众生的机缘,「其数无量」,众土根性有利钝,烦恼有不同,福德有厚薄,智慧有深浅等等,所以摄教多端,方便无量。
  [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圆摄所归」,整个佛所有的方便与众生所存在的情况做一个摄受、归纳,县对整个作圆融的归纳。「循性差别」,循众生根性--五性的差别。「当有三种],这三种门能收尽一切法,无论是哪宗哪派,这三种门如能通达,一切法都在这裏了,都包括进去了。下面是具体的讲: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於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这是第一个方便--奢摩他。「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这是以悟为前提,这已经是开悟了。这悟还是解悟,对圆觉的境界,对圆觉的义理、圆觉的真实性生起了信心,对世界的所有的知见都放弃不要,知道了这是真性,是我之所归,是成佛的关键,佛就是从这裹成的。就是成佛的正因,已经完全明白,再不会向外求,不会在枝末上搞,不求神通、境界,而是真正悟入圆觉,这一点是起点。如这一点的起点没有,所有的修行都是死路,都没意义,这起点具备以後,就会「以净觉心」,以悟起行,所以智慧能够导行。
  「先以定动,後以智拔」,这是指修证过程,但是最初时若没正解,这一层就进不去,所以以圆觉这样的悟,把人生世界的所有都放下後,再起觉照、做工夫,所以「净觉心」起行,故凡夫都是妄想,菩萨用觉,做工夫起觉照。若用妄想修行是永远修不成的,即以所悟的圆觉理起觉照,念念照目前。照哪里?照生相、念头起的最初的地方。因念念不生时,就是凡夫、就是众生,众生与佛之间是菩萨,这菩萨是怎样修菩萨行的?做工夫时,能够用觉,不用妄心,不被妄心牵著走,不被客尘缘影牵著走,而始终是在觉的上面。觉,觉在哪里?觉在当下生起的地方。
  我们的真性无相,看不到,没证道的人,这真性是没办法显现的。这真性怎样去体现呢?通过解悟的智慧,在每个念头的生起处把它觉住,看着它,看着时不要跟念头跑,这样就叫净觉的心。为甚么叫净觉?因其没分别、没感情、没内外、没执著,这样的觉是体现出直接的灵智。不要觉在身体的穴位,觉在丹田或觉在甚么地方,而是不落一切相、不落内心、不落境界,不依呼吸,一切不依,一切不依才是净觉,都没依赖亦没依赖观念。
  因为「行起解绝」,佛教里面讲,当你行开始时,你的理解就没有了,理解能够产生行的策发力,而行时不用理解,这种解是真解。若行裏面还想想怎样修,这还不叫解,这是还没解;有解的人,行时不解,行时就是行,行时就是悟解後的全体智慧升华与直接的体现。这是在哪里?是在觉的上面。;而且这觉是净觉,没欲望、没思想,是无为、无执的。若在念佛时,就是念佛,没有把佛号当做佛,亦不把生西当做目标。念佛时就是念佛,只是把它觉住。念佛觉哪里?觉念佛生起的地方。所以禅宗的参究「念佛是谁]?这问谁的就是念佛从哪里念出?哪里来?实际是看这个,这是佛教里面最要紧的地方,就是成佛道的关键。若不明白这个都叫世俗佛法,即只是接引接引你,说你念佛有福报,念佛身体会念好起来,念佛会得长寿等,这是从世俗的欲望的观念来说的。真实地讲就是觉,而这个觉必须是净觉,就是讲不带杂念、不带欲望、不带执著,只管觉,这样子才是真的做工夫。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一,净觉的心,到处都可以用功的,但从个性讲,有些人认为世界太复杂,事务多,劳累过度,做觉的工夫有时易失觉;如跟人讲话就忘觉了,或事情一多就忘失,或嘈杂声一多就静不下来,这样经常失觉认为自己不行,所以要排在三轮前面的「取静为行」,实际前面的是最浅的。而有些人认为自己在山上清修就是高,实际这是最浅的。因为没办法在闹市中修,故逃到山上修。所以古人讲:「小隐隐於山,大隐隐於市。」大隐的人是在城市里隐,小隐的人才逃到山上去,只因境界来了时,抵不住,失去觉照,这才住山村结茅棚。
天台宗讲:「若离开一箭之地,放牧之声不能听闻。」放牛人吆喝声都听不到,这样要有人送东西给你吃,不用自己去托钵,不研究文字,不讲经,把世界的事业都要放掉不要,不结交朋友,是这样的住在那裏专修,这叫「取静为行」,闲静独处。就是选一个较幽静合意的地方,没有风吹到,且有流水潺潺。如能找到这样一块地的也是一个有福的人,也还有人为你护法,就是护法善知识帮你,还有师父在旁指导你。因在修的过程中有境界的变化,如能助成这样的因缘做工夫,在这个地方修三年、五年,这是叫奢摩他最初入门的地方--「取静为行」。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这样打坐就能静下来,念念佛、持持咒,开始安心,到一定安乐时,这些都放弃不要,做专门观照工夫,观照一段时间後,到心水澄清时,裹面反而翻腾不止,心愈静裹面的杂念愈看清楚,犹如太阳光透过门缝,照到空中来,灰尘特别看得清楚一些,所以到一定时候愈修行,内心反而愈烦躁不安,即「觉识烦动]。很多很多的种子翻腾不已,这些都要不理它,不理它时,到一定时候就自然地突然顿歇,「静慧顿生」。这样做工夫时「静慧发生」,是指工夫成熟时,突然在定中根尘脱落,或者妄念歇下去时,非常静、非常空,这裏面就有空的智慧产生,很明了,但到这裏还没见性。当然有些人在这裏可以证到,一般人在这里停下来,还不是见性,就是在百法中所说的彗心所相应,即智慧心水显现。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对身心客尘的执著已歇下去,再也不会对身体、心念以及客尘烦恼产生分别缘虑、执著,再也不把它们当一回事。就是说其内心世界再也不会生烦恼,不会再把生与死的问题放在心上,没这些事了,所以说「从此永灭」,从此以後永远灭了。因为其已见到空性,空性无污染,不会污染自体,客尘不能污染,「便能内发寂静轻安],从此从内发而不是外发,就是说外发是有条件的,环境条件、生理条件,而是从内心寂静发生了轻安。为甚么?因为离开了根与境,六根没执著,一坐下做工夫,身体就没有了,六尘境界没有了,内心闲静,烦恼生不起来了,没了五欲而「寂静清虚」,这是一片的清虚,内心境界有时是没办法形容的,真像是透明的水一样,清静如虚空,透明如碧水,也无法与之譬喻的。就是清到如此境界,如不明所以,自认为是圣的境界,自认为是很高了,就会生狂妄,会看不起他人,认为别人还是凡夫,我已到了这样的境界,所以有时住山时会傲慢、会狂妄,就是从这裏来的。但若能不狂不傲透过清虚,就能直入本性,但是很不容易的,为甚么?因对境界的执著,对轻安的执著,人到这裏轻安舒畅,气脉融通,红光满面,眼神发光,声音宏亮,走路如飘,人非常轻松,吃一点饭就足够了,人整个的都变了,在气功来讲这境界已经是很高了,的确是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到这裹对外面的事情都不关心,粗重烦恼都没有了,对细的烦恼又看不到,实际对这些静、对这些轻安、对所住空定及所产生的智慧心执,本身就是细的烦恼、细的妄想,他自己看不到。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於中显现」,由於寂静的关系十方世界的诸佛都在心中显现,心如镜一样显现,因为我们的心本来是妙明,由於客尘所盖所以不显,佛的身是全体光明。当我们的心空了时,佛就在我们心中显现,所以般舟三昧说到一定时候十方佛都现前,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一点也不奇怪,但还有能现所现,还有一点分别在;如果还有分别在,当然不能见性,或仅能见到空性,与所显境仍起分别。这要看是怎样的人,如正由空显境时,我入入你,镜与镜相合,两镜都不可得时,亦能入真性,入灵妙真性。故悟人知:「如镜中像。」譬如镜中的像一样,一切都了不可得。做到这样工夫,譬如讲空到极点、静到极点,产生轻安、产生明镜显现万物,这裹确是实际境界。在修证来说的都是非常深的,但究竟不究竟,这要看人的执著不执著,若执著这个地方,就不究竟,若不执著这个地方就能够达到究竟。

  「此方使者,名奢摩他」,这样的方便叫奢摩他。所以现今的修行人要搞热热闹闹,东搞西搞是不对的,是会有诤口的。但是有些人说菩萨也是搞热闹,如某某大师也是搞热闹的,到处弘法讲学、办道场,但这是弘法的需要,而他的内心是寂静的,是清净不动的,这是如幻菩萨,下一步就讲这个问题。奢摩他就是真性止与寂静定,通过止与定来显现心的明净。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舆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这是第二种修行方法,这是体现本性如幻妙假的功用,是入世度生化门之道,非常关键的;而且大家住在城市裹面工作行菩萨的人,大多数没有条件到山林中静修,正可藉假修心。那么怎样起行修幻呢?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一开始就可以无分别智,明明了了觉知自己的心,本来空寂,了不可得,由无而显有。所以无相之相,即是幻化假相,於是当下了悟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一,都是不真实。这样一明白--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身心、语言,及所见所闻,所有的山河大地一切境界,甚至佛与菩萨境界所有都是幻化时,就会产生了幻的智慧,这叫幻智。幻智相当要紧,幻智就是说我们面对人生现实而不执著,知道是幻,能生能死是幻,既然是幻的,还有甚么可悲哀?还有甚么可快乐?又有甚么不可以舍?又有甚么可以执著?所以幻智就是了悟一切梦幻中人,都是影像,本来不真实,所以不会执著。因不会执著一切,所以修行如幻修,幻修幻做,就不会产生一种固执的见与渴望,不会急急忙忙,不会把它当真的事,如是无实法可得。这一点非常要紧,这样懂得以後,根、尘、识和合,都没自性,都是幻化,所以说中道智,《中论》实际就是破这个,这个若不懂,修行都是白修,因为不能见性,不能随缘变化。不是说绝对没用,对世界法还是有用的,可以迎合世俗的需要,却不能即事而真,所以对道上的事是没用的。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幻即幻智,譬如人有男女,地位有高低,当知道是的么?幻有甚么可著?」这就叫幻智。追求地位的人,一知本来是幻的,有甚么可以贪求呢,就不用求地位了;若爱面子的人,会问面子哪裏来?观这个东西,把面子打破。若觉得身体不舒服:「哎!这身体是幻的么?我为甚么要著在身体上?一这样叫除幻。
  由幻智的观照力灭一切幻相的执著,就不再著在幻上面。当我们不著时,就证得一分功德,开一分道智,起一分妙用,在人生意境上面就提高一层。这是除幻的菩萨,在现实人生中就是这样做法,这样做的力量比之在深山老林中修力量是大得多,意境比之亦有很大的差别。举个例子讲:
  梁武帝在位时,一次在一座山中挖出一位埋入地下已八百年的入定僧,而宝志公禅师是梁武帝身边修幻的国师,在宫廷中来去做如幻游戏。入定僧是在大榕树下入定了八百年,是修静行的。在一般人眼光来看,总认为这入定僧的工夫一定高於志公禅师千百倍了,然事实是,一次在宫中志公禅师与静行僧同时让宫女们洗浴,那静修僧心动了,受不了逃出来了,而志公禅师却没关系,还是嘻笑如常,这就是修幻智。  -
  本身是没关系的,有甚么可动心的,这是幻智所成的,你说这有多大力量,这是最真实的。在修行来讲这更进一层,这样的修行佛法才能真正在人生世界普及,使佛教不会脱离世间法,不脱离社会现实,才有真正利济的价值,这样在任何岗位、任何地位、任何身份都可以弘法、都可以修行,所以这是非常要紧的。
  「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譬如讲我们对人的地位的结已解开,用幻智解开了,就可以度有地位的人,碰著地位高的人,心就不会跳了,亦不会奉承拍马,这样就可以度他们了;若男女这一关破了,就可以度男女,若这关还没过,就度不起;若碰到生病的人,若生病的关没破,我们会同情他们,说生病是怎样怎样痛苦,反而把他拴在裏面,若这个关已透过,我们会说,生病不当一回事。四大本来是空的,不可得,先破了他的执著,然後再教他如何调伏,为他找出原因,教他治病的方法。这用理来讲先要破迷理,拿事来讲要行方便,这样才可以度人,若这关没过,就永远不会度人,别人也会听你一说立即觉得你的习气与执著跟他相符合,会觉得有味道。
  一个度人的人与被度的人投机,与他一样的境界,这不是度人,这是被他迷了,被他牵了。我们度人一定要把他原来执著的地方打破,把他带过来,转过来,讲,就有变化善巧,这样才能「开幻众」,度幻的众生。众生是幻的,度就等於没度,众生各自的相貌,各自的名字等,这些都是幻的,都由心念所生,心念也是妄想,那个是真的?都是幻时才能开示幻众,来度脱幻众,这样才能自在,才不会被它迷住。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这样由起幻的缘故,自己知道这是幻的,再不会执著了。一个人若知道是幻,不执著了,还会有烦恼吗?没烦恼,没烦恼就能够度人,如幻度众,方便别人,处处利乐,不会觉著疲倦,不为个人得失,不计较名利、经济、地位等,一切都不计较时,就能「内发大悲轻安」。发大悲是不容易的,大悲不是想想就可以的,大悲是由内生起的,真正地慈悲众生,真正地利乐众生,以内发出,而且会产生轻安。因为根尘消了以後,自他无二,内发同体大悲,与众生一体,看到众生犹如看到自己最亲的亲人一样;如别人跌倒了,马上过去把他拉起来,连想都没想,就是说他利益别人不是想起的,而是自然发出的。因这行悲不是想像,亦不是同情来的,而是从定中来的,是从幻化裹面生出幻智,有幻智起用必定有事行的正定,必定不乱、不散、不迷、不著,这样的定是动裹面的定,是在作用处的定,不是由爱见产生的,认为讲得来就跟你多讲点,讲不拢的就不跟你讲,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是轻安通透,愈发愈微妙,愈帮助别人力量愈大,愈来愈好,福报亦愈来愈大了,智慧亦激越而出,号召力、感化力也愈来愈大了,没有考虑自己,所以产生大悲轻安。由此可知,从这种类型来看,比前一种更殊胜一些,我们应该赞叹妙假之行。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一切菩萨从这裏开始起行,做工夫、做观照,悲智双运,逐渐增上,直到佛果圆满,但时间比较长,需要生生世世做大心凡夫、做菩萨,世世度人,这样才会成佛果。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这裹要进一步明白,要把幻化的法丢掉不要。为甚么?「彼观幻者,非同幻故」,不是同幻,只因有智,只因有真智不昧,虽然胜与劣不同,就是讲对观幻的人不是同於幻化的,而是了了分明,是主人翁不移,是真实显现。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不同於幻也不同於幻观,皆是幻故。这襄面进一步连幻智也去掉。第一个是把幻法去掉不要,这法是幻的,智是真的、有用的,但智观发出以後,这智也不要。若把这智留滞在心中即成障碍,所以说「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幻相永离],这是总结,这幻法、幻观、幻众生,一切都永离:永离是毕竟地离:永远不再生起染著。
「是诸菩萨所圆妙行],这样菩萨所圆满的行是真实的行,所以是变化无量,其不执著於某部经、某部论或某个观点,但是处处都可以用,处处都可通达,没一个固定的东西可执著,这叫「所圆妙行」,处处都是妙行,变化无量,随众生而开发,就像「如土长苗]。如种谷子苗要慢慢地生出,开花结果,等收成时,把苗与土都丢掉不要。种子譬喻觉的心、觉悟的心、清净觉心等;土譬喻幻的法,我们要再藉个土与种子来用,因为菩萨修行的土地就在众生界,如幻法界、现象界,这是菩萨的土地,菩萨若离开众生的土地,就不是真菩萨。那么前面的奢摩他可以叫做自觉菩萨,这裹的三摩钵提是叫觉他菩萨。觉他菩萨的种子必须深深地植在众生的土地当中,如离开众生就不可能长苗。譬如金曰贤菩萨行愿品)当中说的沙漠大树,众生是树根,大悲水浇这树根,这树才能生长菩萨花果,就像这个譬喻一样。苗譬喻幻智,幻智是从土地当中生起的,就是菩萨的幻智,是针对众生生起的,因为有众生、有幻法,才有幻智的产生。所以悟这个净圆觉是由幻法而起幻智,从幻智再忘记自己的妄心执著,然後再进入觉性,圆觉的性,入圆觉性以後,再把前面的一切都扔掉不要,都没有,而把种子收集来,种子就是果实,得果实後其他都没有了,到以後圆满成佛。所以说:「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这方便就叫三摩钵提,这是第二个方便。大家要注意这法门是非常广大的,而且末法时代就是需要这样的菩萨来这个世界裹弘扬佛法,以幻智度幻众。
  第三是「禅那」,「禅那」是最高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以下详述「禅那」的修法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净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与上面的前提一样,以这样净解、净觉的心「不取幻化],幻化也不著,也没幻智,即把幻化亦扫去。[及诸净相],亦没甚么净相。到甚么深山裹去寂静等都不要。两头都不要,在幻化当中修行度众生,开幻智也不要,既不执著自觉,也不执著觉他。「了知身心皆为挂碍,要破掉,这里碍破了以後,了妄即真。「无知觉明」,这样无知的觉显现明,因众生是无知,是无明颠倒,是迷惑,对身体的觉是触,心缘叫思,就是说打破觉与知以後才能明。这明是甚么?这明是灵性,我们灵智妙性,这灵智妙性不在深山中,亦不在幻众中,它是非幻、非静、非空,一切都不是,「离四句,绝百非」,灵明真性。
  这灵明真性是本体上的直接体现,对上来说没顶,对下来说没底,对边来说没边际,中亦不存在甚么中心,即没东、西、南、北、中、上、下,虽说的空寂亦不是像太虚一样。若说它相用,不从缘起,缘起也不可得。若说知见亦不是分别,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即所谓:「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不见无所不见。」圣心无心能够圆照太虚,这是(信心铭)的「圆洞太虚」,这是禅宗祖师西来意直接体现的地方,所以这觉性是人的真正性灵妙明。
  [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
  不依赖身心能所等知觉之碍,不依身体修,不依心念修,不在深山裹修,不在幻化中修,一切不依,不依一切碍境。[永得]即究竟,常常如是。[永得超过」,超过相对的境界。「碍无碍境」,碍,就是幻观幻境裏面的烦恼无碍;「无碍境」,取静自觉,空掉无碍,碍无碍境:永远超过,这种是活泼泼的大智慧,灵性--我们的本性全体显现,在禅宗来讲这是大彻大悟的境界,是彻悟的显现。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於外。]
  这样的境界受用,自己的机与缘都是妙用,这是内明妙心的受用。受用甚么?受用世界--地球上的城市、房屋等都可受用,不要把这些扔掉不要,无论在甚么地方都可起受用,这是自己的大受用。当然达到这样境界必须有大福德、大善根、大因缘,然後才能把大妙用用在所受用的世界及身心。身体不要丢弃掉,不用了生死。有些人讲临终要生好些。身体要怎么样破掉?身体受用它嘛!身体是宝藏,裏面的每个毛孔都放光、起妙用,都是度众生。身体有甚么不好?受用这身体与心,还要见、还要闻,见而不见,闻而不闻,佛性在见闻当中显现,性不可见,但正是通过见闻而显现?性在作用处。所以说:「受用世界及於身心。」又到什么地方求一个世界?求个净土?当下就是嘛!在这裹面去受用就是「相在尘域],相在,一切现象都存在,都不要破掉,都可以法尔显露,如是如是,人生世界都是妙用。
  「相在]亦不特别,亦不奇怪,这样的境界不是奇奇怪怪,是平常得很。「尘域],就是不离旧处,依旧是过去的生活,依旧是过去的这种境界,都不要把它破掉,没执著,於这些东西,没一切执著。所以说「相在尘域」裏面,尘劳领域裏面,都是存在的。
  这说明了甚么?说明虽然一切存在,但是道人透脱之後,自在无碍,一切境界透脱无碍,都在一片光明清净裹面,一切都存在,一切都显现,都是无碍境界。所以「如器中锽,声出於外],譬是一种能发声的器,「咣--」的声音发出,声音是从那裏发出?如钟就是从钟中发出,但「声出於外」,声音表示甚么?表示灵明无碍境界,器表示身心世界,器世界、有情世界都没障碍,所以「如器中锽,声出於外]。这声音通透无碍,一切都碍不住。这样是甚么?这样是大神通,那些神通说看到甚么,或听到甚么的都是没用的,这是大神通,圆照法界,但都是存在的,都是很平常的。高的人看来是高,低的人看来是低,一辈子也学不完,如这些人学一辈子也学不完,除非你证到,跟他们一样:永远学不完的东西,这是灵妙的显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源头是从这裹来的,要证到这个地方,才是彻悟自在。
  [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烦恼、涅槃好比两种染、净不同的器具,众生未彻,故不能相融,如彻证源头,则「不相留碍」。声音出於外,一点碍也没有。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
  寂灭,一切不可得,一切都是湛寂不动,又灵妙洞彻,一切都是透明的,没幻化,亦不取静相,相亦没有,幻化也没有,所以「便能内发寂灭轻安」。
  [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这个时候,做工夫时,禅那妙觉现前,心与佛完全一样,一切了不可得,又能遍照法界。所以说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唯有自己明了,别人不可能见到。印光大师曾说:「说於门外汉,遭谤定无疑。」所以这样的真实境界是不好说的,只能透出一点光让接近的人知道知道,透出一点心光,绝对是不可能讲的,亦是说不出的,若一说出定遭到诽谤,所以到这裹「自他身心所不能及」,根本及不到这样的境界,自己的心识来量也没办法量,没办法来讲这个境界,所以这个地方是超情离见,智不能知,识不能识。
  [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这时证到一切众生的寿命都是浮想,任持本无的实体如如不动,故《华严经》说:「一切众生都是妄想所住。」譬如空中的云,都是浮气,若了虚空即知浮云毕竟非虚空,众生的寿命就是我们真性中的浮想,了真寂的人才知众生毕竟非真。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这方便就叫禅那。禅那,翻译的意思就是「静虑」,假若即虑是静的就没散动,即静无虑就没无记,这是一般的解释。实际是甚么?就是绝待灵心,绝待无碍的灵妙真心,不是散、不是静、不是乱,也不是非乱,是不可说。
  第三种禅那法已讲完,接下是第三段引例彰圆: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
  善男子!这三个法门都是圆觉亲近,我们刚才讲的若只修一种,没修到圆满,是亲近,能够证到叫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的如来都因为这样去修行成佛,因这三种法门的方便才成佛,在这三种以外的都叫方便之中的方便。[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而建立的,都是以这三种事业方便建立起来的,所不同的是演绎出来讲,更细致化了。
[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假如因此而证得圆满,也就成就了无上菩提。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这是校量三种法门的殊胜功德。
  比较而言,假使有人修习圣道,同时又从事於教化事业,教化谁?教化百千亿的阿罗汉、辟支佛果,使他们成就圣道,但不如有人听闻到--就像现在大家一样,这样的无上的圆觉法门,这是成佛法门,是最究竟法门,是无碍法门,在一刹那顷,不用那么长久,一刹那顷做工夫观一观,体会一下,这样功德比他们都大得多。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种种法义与道行,毕竟没有这个真实,那些仅仅是方便接引,那些是路途的风光,那些是基础且是一般凡夫的基础与二乘修证的过程,而现在所讲的究竟真实,也同时教导我们在真实当中深入增进,不要在外面搞。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威德菩萨你应当知道,无上的大觉心本际是无二之妙相,即修证实无有二,随著各种方便,它的数量有无量,如来总的开示有三种类,第一、奢摩他是寂静轻安,就像镜照万像,能够显现,但毕竟还有个镜在、像在,容易产生分别。笫二、三摩钵提如幻化,犹如苗的增长。第三、禅那是寂灭的境界,如彼器中锽。三种微妙的法门都是随顺觉性的方便,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都依此三种随顺得成大道,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圆证的才叫究竟涅槃。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圆觉经直讲 第十一章 法*二十五 善用在於人
下一篇:圆觉经直讲 第九章 梦中差别 醒来长天
 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维摩禅说(下)
 圆觉经直讲 第七章 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禅道的照用
 空谷的回音 短文七篇 四、悟人的气象
 禅修与本性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垟山禅悟录 《宝鬘集》选讲
 六妙门修证全书
 垟山禅悟录 为《指月录》指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应道交[栏目:大安法师]
 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分别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第四十三则:饮酒者国破家亡[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相应10经 渴爱的询问经[栏目:相应部 38.阎浮车相应]
 二八五 宝珠野猪本生谭[栏目:第三篇]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4、忏悔业障[栏目:广超法师]
 情网[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向佛祖借钱[栏目:宽运法师]
 为什么说念诵的功课不是越多越好[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导致失败人生的13种个性[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