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要不要挂在嘴上?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3

修行要不要挂在嘴上?

    修行不要挂在嘴上,那要挂在哪里啊?修行不修行,全在身口意三个方面。口业也是修行的重要部分,不是吗?
    有人说,学佛要修心,不要总是挂在嘴上。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修心、修口、修身是同等重要的。不能说这样好,那个不好。 修心,体现在心存正念。修口,体现在口宣正法。修身,体现在身行正行。 所以,修行包括身口意三方面,不能偏废。
    有人说“我这个人修心不修口,心不害人,但酒肉不戒”,这其实是外行人的说法。即使是佛教徒内部,也有人自以为喜欢实修,看不起光说不练的人。其实这也是错误的。佛教修行分发心、随喜赞叹和身行。“发心”只是心里想想,但不说出来,也不做出来,这是外冷内热的阶段。 相比而言,随喜赞叹比发心要进一步了,心里想想,嘴上说说,但不一定要做出来。我们要知道,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激励的,学佛也一样,自己需要随喜自己的善念,要赞叹自己的微小功德,对自己也是一种鼓励,可以长养善根。别人也一样需要鼓励,随喜他赞叹他,可以生发他的菩提心。这可是一种出力小、收获大的修行啊。大家怎么可以忽略呢?
    从发心,到随喜赞叹,再到身行。这是一个修行的不同阶段。当然,我们要尊重赞叹那些实修实行的人,自己也要做实修实行的人。但是,如果心中因此而认为身行才是真修行的话,那可就问题来了。自己修行,是自行。随喜赞叹、为人演说,是自行化他。有句话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固然不假。但我更要说“能行不能说,不是大智慧”。自行,充其量度一人而已,为人演说,导人共修,却是可以影响无数人的,哪个多哪个少,一看便知。
    善慧,修行挂在嘴上是对的,只是除了挂在嘴上之外,还应该放在心上,落在身上,那就更好了。如果对方说话的本意是把“挂在嘴上”当成一种错误的话,那他本身就是灭人善根,不可取的。
    总之,想到说到做到>想到说到>想到>想不到。众生根性不一,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更符合佛法。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息时代的心理保护
下一篇:当邪念不止的时候
 声闻藏、菩萨藏、方等部及其他
 楞严修证玄谈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五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八
 四阿含思想在中印佛教时期不同的表现形式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四
 四阿含的现实意义
 信仰中不容置辩的因素——戒律
 方等时的代表经典简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五日[栏目:佛源法师]
 关于“闻法的目的和学佛的方法”的开示[栏目:宽见法师]
 第五章 第三节 《大乘入楞伽经》如来藏修行思想与大圆满法[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四节 天会宗[栏目:佛学基础]
 世界太小和度量的比例[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附3:摄大乘论(佛陀扇多译)[栏目:韩镜清教授]
 235.西蜀銮法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西方极乐世界有哪四土?[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Walk with Me[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死只是换个身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