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阿含的现实意义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6

四阿含的现实意义

    佛陀既然先说小乘,鼓励自了的修行,那必然是有道理的。与大乘法相比,小乘虽然没有利他度生的胸怀,但却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利”,是得到了解脱的利益的。而世间法在圣人眼中呢,无论是三善道,还是三恶道,其根本上对自己没有利益可言,那是有“害”无“利”的。或许站在你我凡夫的角度是不会认同这种看法的,但这却是佛法对三界六道因果的普遍认知。
    佛讲“三苦”、“八苦”等就是在提示凡夫境界害处。即使是有漏善业,可以升天为人享受有漏的福报,但报尽依然堕落,终日患得患失,对每个轮回的个体而言,哪里又有什么“自利”呢?完全是一个“自害”啊,苦是直接的伤害,有漏的快乐是间接的伤害。小乘的自利是针对凡夫的无利而设的,这就是四阿含的现实意义。
    我们以前解释过“乘”这个字,乘是一艘船,无论大小,最重要的是无漏,因为只有无漏,才能安全地完成运输的任务。否则就不配称其为“乘”。
    各位发大乘心的菩萨们,各自静下来的时候检查一下自己的举心动念,真的是在为度人吗?有没有打着度人的旗,干什么自己的事?有些所谓的大乘行者,说着说着就说到捐款上去了,组织人们捐款,救这个救那个,有些人的发心是不真的、不正的,以此作为自己求财谋利的手段了吧。
    因地不正,果招纡曲。学佛需要自己私下用功学修的,不是光带张嘴到处问,就可以学好的。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一
下一篇:初学佛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九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三
 见性就是成佛吗?
 悟佛性 通人性
 痴定须明理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八
 关于“权实”的初步认识
 《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七
 修行要不要挂在嘴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敬师 Veneration to Guru[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16 心的荒野[栏目: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踏上心灵幽静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火与其他副作用 常见的超常状态[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陆 心存观想[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师父,漫长的修行路上,需要带上怎样的资粮才能保证自己一直走下去?[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八指头陀寄禅和尚[栏目:圣凯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