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超越死亡·第十章、智者回眸——智慧从实践中生起
达照法师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48

第十章、智者回眸——智慧从实践中生起


达 照

第一节  反向关怀之训练

  临终的反向关怀是一件人生的大事,无论对己对人,都具有莫大的功德利益。能够达到这种能力的人,也并不是一般凡俗之流、泛泛之辈,而是超越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具有同体大悲的品格,珍惜慈悲喜舍的恩情,方能在人生最痛苦、最无奈的死亡时刻,仍然念念不忘利益他人。
   然而,这种品格的养成,也同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是要从小小幼童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利他之行,并且必须方法得当,训练有素,亲自从中获得深层次的受用,发自内心的对待一切众生怀有感恩心、报恩心、慈悲心、喜舍心。其中的训练方法,在佛法当中也有明确的指示,所以佛教的临终关怀,实际上是通过对整个生命的关怀,而体现在临终时刻的死亡关头这一个环节上,让人看透生命的内在是“生死一如”的真面目。所以,力量越大的关怀,其所受训练的时间也就越长,反向关怀就是这样的一种从生到死,贯穿整个生命的终极关怀。
   简而言之,临终反向关怀就是要从小养成关怀他人的性格,真正在生活中落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情操。佛法中对此的训练方法,一般要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一、认识苦的现实

   苦,是佛教认识世间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凡夫而言,现实生活的一切现象(有漏法)可以说都是苦的。此种道理,谓之苦谛。如生、老、病、死之四苦,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之四苦,总共有八苦。前七苦是一般生活上的可能感受,较易理解。至于五取蕴苦(五阴炽盛苦),则是总括前七苦的根源性价值判断,与“一切行苦”之意相通。谓凡夫对五蕴取执为自我所衍生的一切生命现象,在本质上是苦的。因为凡夫误以“无常”之现象界为“常”(永恒),误以“无我”之五蕴为“我”(主宰)。所以必然会产生“苦”的最终结果。《增一阿含经》卷十七说:“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  苦就是人间的真理,是无可否认和怀疑的事实。
   然而,有漏诸果中,或生乐、或生非苦非乐,未必悉皆生苦,故《婆沙》等论对此曾加说明。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设问说:“若云五取蕴皆苦,诸蕴中非无乐,如何总云有苦无乐?”回答:“一说就苦多乐少但名苦蕴,一说苦乐相较为假乐,实则诸蕴中全无乐者。”其中,前说为说一切有部之义。因为有部诸师承认乐受为实有,故以苦多乐少为苦谛之义。后说为经部之义,以为无真实之乐受。
   就有漏法“非可意”的苦受之行而言,其体性为苦,故苦受必为苦。就“可意”的乐受之行而言,坏时感苦,故乐受亦不离苦。就“不可意非不可意”的舍受之行而言,亦不免生灭迁流。圣者观之,生苦怖之心,故舍受亦为苦。由此三苦之相观之,得知一切有漏之法皆为苦。
   在修行时,如缘苦谛,而于五取蕴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之四行相,然后生起无漏智并断惑,此智谓之“苦智”。亦即入见道时,以世俗智缘苦谛之境,至第二刹那与法智共生之智。其中,于第一刹那之后无间,缘欲界苦圣谛之境而生之无漏法智忍,名为苦法智忍;于其无间生无漏法智,名为苦法智。这是认识世间之苦的基本模式和简要方法。
   但是,要想真正培养反向关怀,只需要认清:世间是苦,苦不堪言,于此苦谛确信无疑,这就行了,并不需要急着去求得解脱此苦的方法。因为大乘佛法的修证将在这个“苦”的基础上,发起大丈夫的志愿,实践大无畏的道路。如金刚王宝剑,无坚不摧,无邪不破,直入最上一乘。

二、发起四宏誓愿

   这是菩萨道上的先锋旗帜,冲锋陷阵全靠此四宏誓愿之力量。也是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誓愿,又称四弘誓、四弘愿行、四弘行愿、四弘愿。略称四弘,或称总愿。诸经论述及四弘誓愿,所说颇有异同。但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句。
   《道行般若经》卷八〈贡高品〉说:“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  《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也说:“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另外,在《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指出了菩萨有二十庄严法,其中第一是为度未度者大誓庄严,第二是为解未解者大誓庄严,第三是为安未安者大誓庄严,第四是为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大誓庄严。也同样体现了四宏誓愿的精神。
   依《摩诃止观》卷十(下)之意,空见之阴界是苦,十使等是集,念处等是道,四倒破是灭,约此而起誓,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知,无上菩提誓愿成。由此可以看出是从四谛的思想来建立四宏誓愿是义趣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则说:“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
   这也是从苦谛出发,依四谛而发起四宏誓愿。
   此时所发的之愿就是真实的大愿,而不是虚愿了。如果没有认清人间疾苦、生死过患,随随便便的发愿,多半是虚愿,一时兴起而已,不能持久,也没有理由、动力和思想依据。所以,看到世间众生是苦,一定要立志救度众生;看到世间的痛苦无奈,一定要立志断除烦恼;看到这些苦完全可以解决,一定要立志学习断苦之法;看到究竟觉悟的佛陀,一定要成就圆满的佛果,这才是真实发自内心的伟大誓愿。
   发起了这样的四宏誓愿之后,还要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当中,才不会偏于狂愿,不至于狂妄自大无功而败。因此,就必须依法实践大乘佛法的人生价值。

三、修习六度万行

   菩萨在四宏誓愿的推动下,进入实践阶段,就是修习六度,略言六度,广说就是万行,亦即只要能够符合四宏誓愿的任何行为,都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实践和训练。
   六度,又作六波罗蜜,为大乘菩萨道的核心实践法门。“波罗蜜”具称“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或“度”。此外,在语意上,又有“绝对的”、“完全的”、“完成的”等意义。修此六种法门,则可度生死海,到达涅槃常乐的彼岸,故云六度。《六度集经》卷一说:“众祐知之,为说菩萨六度无极难逮高行,疾得为佛。何谓为六?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明度无极高行。”
   此六波罗蜜之说散见于诸经论之中。其中《六度集经》、《六波罗蜜经》等经,全经皆在广演六度行;其他如《大般若经》卷五七九以下、《大智度论》卷十一以下,也都有详细铺述。是大乘佛教极其重要的法门。此六度之意义,略如下述︰
   1、布施波罗蜜:又称檀那波罗蜜、陀那波罗蜜,或布施到彼岸、施波罗蜜、布施度无极。亦可译为绝对完全的布施,或布施的完成。有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
   2、持戒波罗蜜:又称尸罗波罗蜜或戒波罗蜜、戒度无极。亦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持戒,或持戒的完成。指持守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能对治恶业令身心清净。
   3、忍(辱)波罗蜜:又称羼提波罗蜜或安忍波罗蜜、忍辱度无极。亦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安忍,或忍的完成。指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
   4、精进波罗蜜:又称惟逮波罗蜜或精进度无极。亦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精进,或精进的完成。有身精进、心精进二种。前者指于身勤修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或指勤修布施、持戒的善法;后者指于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续,或指勤修忍辱、禅定、智慧。精进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5、禅定波罗蜜:又称禅那波罗蜜或静虑波罗蜜、禅度无极。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禅定,或禅定的完成。指修现法乐住静虑、引发神通静虑、饶益有情静虑,能对治乱意,摄持内意。
   6、智慧波罗蜜:又称般若波罗蜜或明度无极。又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智慧,或智慧的完成。谓得世俗慧、缘胜义慧、缘有情慧。能对治愚痴,了知诸法实相。
   这六度的前后是由次第的,修习之时一般都要逐步实践,但也并不是死板的分割开来修行,而是联成一体,不一不异地进行训练。如《大乘庄严经论》卷七举前后、上下、粗细三由,解六波罗蜜的次第。所谓前后,即由不顾资财故持戒,持戒已能起忍辱,忍辱已能起精进,精进已能起禅定,禅定已能解真法。所谓上下,下是施、上为戒,乃至下是定、上为智。所谓粗细,粗是施、细为戒,乃至粗是定、细为智。

六波罗蜜度六弊


 布施
 财施、法施、无畏施
 度悭贪
  


 
持戒
 律仪戒、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度毁犯
 
忍辱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度嗔恚
 
精进
 断精进、修精进、求化精进
 度懈怠
 
禅定
 身禅定、口禅定、意禅定
 度散乱
 
智慧
 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
 度愚痴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精进波罗蜜则为三学所摄。《菩萨地持经》卷十亦载,进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解深密经》卷四、《菩萨地持经》卷一载,施、戒、忍三波罗蜜通福德资粮,般若波罗蜜通智慧资粮,进、禅二波罗蜜通福、智两资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施、戒、进三波罗蜜为福庄严,忍、禅、慧三波罗蜜为智庄严。通过这样的次第修学,定能养成自利利他的品格,具备了临终反向关怀的重要能力,而在习惯和利他的性格上,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修炼。因此,养成四摄的利他风格,乃是反向关怀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养成四摄风格

   这是菩萨度众生的必备条件,一个实践大乘佛法的菩萨必须经过四摄法的修习,要养成四摄法的待人接物之风格。具体来说,四摄法就是菩萨摄受众生的四种方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大小乘的通用德目。出自小乘的《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以下、《成实论》卷二等,广说于大乘的《大般若经》卷四三八、《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大集经》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八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卷四十三、《大庄严论》卷八等。
   1、布施:详作布施摄。将财物分与他人名为布,辍己惠人叫做施;由此布施而摄引众生,令归正道,故名布施摄。
   2、爱语:详作爱语摄。令他人喜爱欢乐的言语名为爱语,以爱语摄引有情使之开悟,故名爱语摄。
   3、利行:详作利行摄。劝人修习正行,或者自己三业所起的善行,令一切众生均沾利益,叫做利行。以此摄引众生令其发心觉醒,故名利行摄。
   4、同事:详作同事摄。所谓普同众生之事业,利益平等,共苦乐、分祸福,以此摄引众生令得正道,故名同事摄。
   《大乘义章》分为三门来论述四摄的修证次第:
   第一,就修入次第言:布施除外悭,其行易修,故初举;爱语由戒分所摄,难作,故次举;爱语是离口之四过的离恶行,较属于集善之行的利行易成,故利行次举;依此利行,功德成就,与上地诸菩萨同德,方能与众生平等利益,故同事最后才说。
   第二,就起用次第(起摄化众生之大用的次第)言:菩萨须先俯同众生之卑下,故同事当为最初。其次若对贫人当布施救其贫苦,以爱语教化,遂授利行;若对恶人当行爱语令舍恶,布施资养令随顺,以令利行起修,故其次第并不一准。
   第三,就摄益次第(摄益一位众生的次第)言:其次第同第一门,即先以布施摄取其身;次以爱语摄取其心,令生信解;次以利行令起行;依此令与菩萨同德,故第四出同利。这是关于修习四摄法的情况。
   以上,我们把反向关怀的基本训练方法作了一个介绍,这实际上就是大乘佛教的基本修行方法,也是菩萨道的根本精神所在。因为,能够在死亡面前而反过来关怀未死者的人,需要极为难得的利他情怀,这种情怀也必须在有生之年,甚至是从小孩提时代就应该加以培养训练的,不是光学一点理论而不实践,就能见到棺材不落泪。所以,我们把平生修为当作临终反向关怀的内在能力,相信有过反向关怀的行者,和诸佛菩萨一定会在常寂光中赞叹随喜的。

第二节  反向关怀之方法

  普通没有修持的人,到了死亡的时候,常常是手忙脚乱哭爹喊娘的,但如果经过了严格的修行,而对于生死问题没有牵挂的人来说,死亡就会成为展现他一生修行和品格的舞台,也是他集中一生的修为而体现思想境界的最佳机会了。因此,我们必须介绍他们进行反向关怀的方法,使我们从中获得对生死大事的有益启示。
   从佛教史上看,对于临终的反向关怀,大菩萨们都是应机施教随粘去缚,并没有固定的言语或者行动作为反向关怀之标准的。也就是说,由于时代环境、弟子根机的各不相同,而导致了反向关怀的方法也很多。我们这里就略说具有代表性的数端,以为参考!

一、慰劝学人勿生忧恼

   之所以需要有反向关怀,是因为人们面对亲人好友的爱别分离还有太多太多的忧愁悲恼。如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特别是修行有成就的大德菩萨,乃至至尊佛陀将要入灭的时候,会给人以沉重的打击,他们的亲人、弟子、学人等就会被忧恼所淹没。因此,明眼衲僧、慈悲老人、觉悟菩萨们就会借机慰劝学人勿生忧恼,这是最简要、最基本的反向关怀。
   佛陀临欲入灭之时,许多大弟子都痛苦流涕,晕倒在地,以水洒面而又苏醒过来,这样被痛苦所折磨。佛陀就慈悲软语来慰劝弟子们,并且必要的时候还适当的赞叹弟子们的修为功德,能使大家继续感受佛陀的大恩大德,从而安下心来。同样的,在佛教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也同样以各种形式来慰劝弟子们,令人面对善知识或者亲人的亡故,而仍能化悲痛为力量,转烦恼为菩提。
   比如首先慰劝学人:佛陀说过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阿含经》中佛陀告诉阿难说:“夫生有死,自世之常,何足怪哉!”
   其次还要指出:要是过于忧恼,这对临终者不但没有丝毫的好处,而且还有更大的危害,只有不被哀伤所动,才能不给亡者增添痛苦和烦恼。
   最后更要奉劝学人:不但要转化悲痛的情绪,而且要立即精进修行,并以此功德回向给一切苦难众生。这样,在现场的或不在现场的人,就都能够以修持佛法作为庄严身心的武器,定能破除忧恼痛苦之魔兵。
   临终者如此慰劝活着的人,能给他们带来生死一如的启示,也能点示他们“修行要一分钟都不能放过”的警惕。即使在死亡面前,无论是自己面临死亡,还是身边的人将要入灭,都要能够立定脚跟,依照佛陀的教法行持,不要被烦恼、痛苦、忧伤等等负面的情绪所左右,而要超越爱别离苦的悲哀,使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都能够祥和安定,可谓生亡两利。

二、安排学人料理后事

   每一个凡夫众生,到了大事临头,都不免会手忙脚乱,特别是遇到死亡这件事情,更是身心内外无不承受迷乱忧恼的煎熬,大多数的人都在此时容易失去理智,而对于面临的变故总是徘徊忧郁,不知所措。所以,一般人在遇到丧事的时候,就特别需要邻里亲友们的帮助和抚慰。
   但是,一个具有反向关怀能力的人,他就很有可能会在临近死亡的时候,就事先安排好自己的后事,把各种待人接物、丧葬殡殓等事宜,都作了恰到好处的布置。这使后人在料理后事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平静而又顺利。此亦是临终者对于活着的人一种特殊的关怀照顾。
   临终者通常会关怀他的后人,办理丧事要从简从便,不要搞排场、出风头,注意符合法度的要求来办理丧事。包括对于尸体的安排,如灵堂布局、遗体告别、火化葬礼、骨灰处理、开追悼会等等,具体操作和要求,都自己亲自交代清楚。这样就能使后人心里有数,不至于临时慌乱无序。
   另一方面的关怀就是纯粹为了生存者,比如少浪费钱财,不要做一些毫无意义、亦无利益的傻事儿,不但在物质经济方面给予关怀,而且还直接关怀他们的内心世界。鼓励和启发后人在料理后事上,考虑尽量周到一些,只要是真正对自己、对众生都有实际利益的,那就一定要不畏艰难地去作,只要是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或者弊大于利的事情,也要立即停止。
   更进一步说,还要在办理后事的时候,具备最佳的心理素质,如同平时的生活一样,认真负责、至诚恳切。这样安排之后,就能使活着的人有了直接的依靠,在生死问题上,又升华到“实事求是”的从实际利益出发上考虑。改善社会的不良风俗习惯,提供模范的死亡观念,为社会人生的安身立命,表现出积极全面而洒脱自在的特殊价值意义。也因此,使活着的人得到社会大众的承认和赞扬,这实际上就是临终者反向关怀的真实效应。

三、开示学人日常行仪

   还有的人在临终时刻,能够以一种比较平静的心态来对待一切,身心没有什么烦恼痛苦,所以就象是在与亲人朋友侃大山、拉家常一样,轻轻淡淡地在谈笑声中安祥而逝,这一类的反向关怀是轻松而又深刻的。
   这种反向关怀的方法是随意没有做作,不用事先考虑如何如何,只要在祥和轻松的气氛里,把自己想说的话,慢慢的说出来,而这些话绝对不带有伤感绝望的信息,只是一味的坦然平和,丝毫没有惊讶留恋的神色,就象根本没有发生什么死亡事件一样。
   但是,如果他只能自己安然而逝,不能对身边的人开示佛法,不能使他人得到利益,哪怕是一点点儿利益,那就不算是反向关怀,而只能算作自我关怀了。反向关怀的根本要点就在于——反过来关怀他人。
   所以,就在清净明朗的环境中,临终者还要给他人作生活方面开示,开示的内容可以根据当时的环境,和前人的生活态度而各不相同。
   比如学人的毛病习气比较多,那就针对这些习气来说明如何应当改善:对贪婪的人就需要修习布施,对心胸狭隘的人就告诉他“量大福也大”,对自私心较重的人就劝其发愿利益一切众生,对心绪烦乱的人就要他常常静坐修习禅定,对障碍较多的人就令他念佛持咒,对脾气暴躁的人就叫他称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对不太孝顺长辈的人就教他修习报恩行,对前途迷茫的人就开示其人生的光明大道,对烦恼深重的人就介绍断除烦恼的方法给他。总之,只要学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有不如意的地方,那就可以应机施教地给予开示教化。虽然有些道理为大家平时所熟知,但是在一个临终者安祥平静的口中讲述出来,并且有针对性的指教,其效果当然不能同日而语了。
   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衣食住行等等方面,都可以巧妙地进行谈论和交待,让学人能够在临终者的弥留之际,得到了生活上导航般的指正,犹如黑夜中的灯塔,永远为苦海远航者指示方向。一个有能力作临终反向关怀的人,也就是苦海的明灯、火宅的清凉,永远都能引导一切众生离开生活的迷茫,趋向光明宁静的港湾。

四、启发学人思想见地

   许多人在临死的时候,神智不清思绪模糊,而能够在临终还进行反向关怀的人,就一定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头脑清醒、思想敏捷的。所以,许多高僧大德也都能够于入灭之际,以其简要明快的法语,语重心长的悲心,启发学人的思想见地。从而成就了该学人或者该团体的指导方针,甚至还成为该宗派的重要理论依据。禅宗历代祖师,几乎都能够在付法入灭时,说出传法偈颂,道破了该法的究竟指归和思想精华,使继承法统的学人在根本思想上深受启发,而代代传持、弘扬下去。
   佛陀在涅槃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重破颜微笑,遂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大众学人因此同沾法益,禅宗顿悟之法从此流传千古。这就是以最简单的方式,来启发学人最高深的思想,也唯有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们,才具此等顶门眼,才能这般放光动地,这是无论何时都可以随机而启发的。但是只有在死亡之际,不拘何种方式,将其介绍出来,才更能感动人心。同时也更具有“生死自在”的说服力。
   除了禅师以外,还有无数的大德法师们,他们也能够在临终时刻大谈佛法妙理,这真是令天下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有的是将自己终身所学所弘之法,作一个总结性的归纳,使学人更加容易牢记在心。有的就某一个问题而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从而启发了学人的思路,又在学习义理的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还有的从全体把握佛法精神的角度,来谈论佛法在行人生命中的重要地位,以此来启发学人在思想上要全面完整地理解佛法、赞叹佛法、感受佛法。

五、指出学人用功要点

   从理论上的关怀,再进一步就是落实在实践上了。佛法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门,而临终者的反向关怀也同样会注意到这两方面的指教。关键时刻就直接点破用功的下手处,击中要点,使学人能够于一言之下恍然大悟,此种以生命的全部价值作为保证的情景,也只有在佛门当中才能见得到的。
   从前有一位船子和尚,对学人说法之后,学人好象还有少许怀疑,禅师就当着学人的面,只身跳入河中淹死了,以此来证明他所说之法是完全正确的,是可以用生命来作担保的。如此感人的事迹,反映了临终者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一生的希望和精神,全都放在指出学人用功的要点上。
   这种真正舍生取义、为法忘躯的精神,不但表明了他们自己修证境界的高深莫测,而且也体现了他的学人具有非凡的接受能力和气魄。也只有通过亲身修证佛法各个位次的境界之后,秉持同体大悲和无缘大慈,才能在生死关头还念念不忘苍生的苦难,念念不忘学人的恩情,以一种报恩的心情和大无畏的精神,“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情怀,日以继夜,生而至死,都能够看中要点,指出心法传承的精要,薪火传心,代代相承,绵绵无尽!

六、规定学人生命取向

   在佛法中,生命是最宝贵的,任何生命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庄严,任何生命都不应受到歧视,更不应受到虐待和杀戮。所以,佛教主张不伤害一切众生,不食一切众生肉。
   然而,在生死轮转、阴阳交替的临终之际,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命又有多少把握和自由呢?大部分人都会处于迷惘茫然的状态之中,顿失依靠而感到孤苦伶仃,四望无人而不知何去何从。因此,反向的临终关怀者,也会以其伟大的能量和无尽的悲愿,规定生命的终极关怀,指出学人生命的最终取向,使其超越世间黑暗的束缚,迈向今生解脱的光明大道。
   通常在临终反向关怀时,能够规定学人生命取向的,也一定是修道有成、理路明了的菩萨,他们对于生命的来龙去脉和境界高低,都能够了如指掌。所以就可以根据学人的思想情况,来关怀他们全面相应的升华。
   如教导学人修习净土宗持名念佛,引领他们走向西方净土,永远解脱娑婆世界的生死之苦。教导学人修习四禅八定和出世间禅,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位,提高生命的素质。教导学人修习四谛和十二因缘,迈向解脱之道,从而获得了涅槃寂静的境界。教导学人精进修行六度万行,趋向大乘菩萨道,使生命的每个角落和每次转折,都体现出大乘菩萨那慈悲喜舍的精神。教导学人就在人世间建立佛法的净土,以此来庄严生我养我的土地,让天下知情人都能奋发向上,却丝毫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也不是为了世间的八法。教导学人认真把握生命的罗盘,在苦海里稳定地向前方驶去,前方就是这些临终者仍能反向关怀的温馨故里,也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与慈悲、情感聚集的地方。
   生命的取向就是走向觉悟,走向完美,走向自由和幸福!

七、留给学人悬念感恩

   最后一种反向关怀的方法就是留给学人悬念感恩,因为有时候菩萨入灭不留痕迹,并没有好多的瑞相或者感应说法之类的。但是,正因为菩萨们的德行远播,才引得不少人为此感动和伤心。那么,能够反向关怀的菩萨就要为此而考虑了,要能给这些凡夫众生的切实关怀,使学人感受到佛菩萨圣人和正法的深恩。
   第一,死亡的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病苦,而且自己能够预知时至,或者化为虹光而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以这些瑞相来感动学人,使之能够产生极为深刻的悬念,尽此生世都不能忘怀,都激励着他们走上究竟的解脱道和菩提道。
   第二,以惊人的力量来示现神通,如阿难尊者在恒河的上空,于火光三昧当中逝世,感得无数的舍利,使恒河两岸的人们百姓发自内心的高兴和感恩。这是以神通之力,说明佛法的高妙,并且得到印证。一般来说,菩萨在此世界度众生,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有了神通也不能轻易的示现,就怕人们误会而执著,继而误解佛法的原理,错把神通当悟道,或把有神通的人作圣人。所以,要是示现神通了之后,往往不久就要彻底的离开人间。这种圆寂怎不令人思念、感恩呢!
   第三,死亡之后还能够留住肉身不坏,或者身体的某些部位不被大火所烧,或者具有许多的舍利子等,这些都有经典依据,作为菩萨修行的自证功夫,而使学人内心欢喜无量。
   第四,在临终之时示现外界的各种好相,比如天气忽然变得奇特殊妙起来,光明照耀无量,山河易色,大地震动,天乐鸣空,香气遍满。再如现形、托梦,增人信心,使一切见闻随喜者,都能普遍地得到启示和悬念,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愉悦欢喜难以尽颂,所以,这也是临终反向关怀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以上七个方面的反向关怀之方法,在佛教史上唯有佛陀在入灭之际是完全具备的,这在《涅槃经》和《大悲经》、《佛遗教经》等经典中表露得很清楚。因此可以说,佛陀是临终反向关怀的完美实践者,也是生死一如、自他不二的究竟觉者,所以才会有如此圆满的生命之归宿。其余的祖师大德们,也多少实践了其中的一些方法。
   大体而言,反向关怀就是临终者的任何行为和能力,只要对学子后人有增益功用的,无论是哪个方面,无论是大小多少,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中。而一切反向关怀之方法的应用,也完全都是靠平生从小就开始的训练而来,因此大乘佛法中的“死”,是从“生”就开始准备的。只有真正过好了“生”,才能完美的圆满了“死”,从生到死,从死到生,也就都是生命无穷尽之奋斗的全部过程了。

第三节  反向关怀之事例

  关于佛教临终关怀的情景,在佛经史籍中表现得非常丰富,正面关怀和自我关怀就已经多不胜举,反向关怀方面的记载也是不计其数,特别是大乘佛法流行的地方,各大菩萨都有或多或少的反向关怀之体现。所以,我们这里就将具有代表性的反向关怀之事例,列举出来,以增信心。同时,也让研究临终关怀者打开思路,全面展现生命内在的完美力量,俾使人人都能掌握终极关怀之精神,从对老病死的正面关怀、对成年人的自我关怀和小小孩提的反向关怀之训练,这是一项长期的生命运动,也是改善和升华生命质量的重要指导方针,更是创建人间净土、觉悟生死真相的良好契机。

一、佛陀的涅槃纶音

   佛陀释迦牟尼世尊将入涅槃之际,对于一切众生都作了全面完整的反向关怀,慈悲恳切的开示,苦口婆心的慰劝,寂静光明的教诫,既能令人感受到佛陀和弟子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又能使人体会到佛陀及弟子们的无上智慧,佛陀那大慈大悲的情怀,真是生命中永恒的明灯!
   释尊一生最后剃度须跋陀罗成就圣果,此时大众都已经知道佛陀将于中夜而入涅槃,须跋陀罗因为得度而喜庆无比,也因为佛陀的入灭而忧愁无极,悲泣流泪痛哭不止,求佛常住世间莫般涅槃。他不忍心看到佛陀入灭,于是就先佛而入涅槃了。当时,一切大众都同时大喊“苦哉苦哉,如何正觉一旦舍离,无主无归,无依无趣。”追思恋慕,悲感号泣,互相执手,搥胸闷绝,迷失方向,哀恸三千大千世界。
   释尊普告大众:你们不要这样号啕大哭,犹如婴儿一般,互相之间都使彼此之心压抑迷闷。也不要使自己的心散乱不堪。你们要在这个充满行苦的生死大海中,勤奋的修习清净心,不要失去智慧觉照的正念,赶快寻求真正的智慧,迅速出离这个结业束缚的苦轮。
   在三界之中受身,苦痛轮转无边无际,无明愚痴成为主人,恩爱执著就象魔王一样,刑役差使身心,鞭策众生而为奴仆。攀缘外境,造生死业。贪嗔狂痴,于念念之中伤害身心,无量劫来常受苦恼。哪里还有智者,不想回到解脱自在的家园啊!
   你们应当知道,我从旷劫以来,早就证得寂静无为的大涅槃境界,已经没有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执著,犹如金刚宝藏,常乐我净。现在只是显示一下不可思议的诸佛境界,为了要让大家明白,身如电光,漂流速疾,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败坏不安之相,没有一样事物可以主宰可以执著。
   佛陀接着说:从我得道成佛以来,初度憍陈如,最后度须跋陀罗,我的度生大事已经究竟完毕,再也没有什么可作了。假如还要我住世生活,也不比今天涅槃有何差异。
   于是,佛陀吩咐大家把须跋陀罗的尸体火化,然后再建造塔庙,进行供养。大众就按照佛说的话去作了。
   然后,佛陀再一次告诉阿难和大众:
   我涅槃后,汝当精进,未脱三界,世间痛苦,早求出离。于此五浊爱欲之中,应生忧畏无救护想。一失人身,难可追复,毕此一形,长须警察,无常大鬼,情求难脱。怜悯众生,莫相杀害,乃至蠢动,应施无畏。身业清净,常生妙土;口业清净,离诸过恶,莫食肉、莫饮酒;调伏心蛇,令入道果。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涅槃时至,示教如是。
   阿难听了佛陀的这段开示,身心颤动,情识茫然,悲哽喑咽,深没忧海,举体迷闷,昏乱浊心,投如来前,有如死人,昏厥在地。
   佛陀又慈悲地慰劝阿难:为何忧苦悲哀如此啊?诸佛教化众生的工作已经完成,就应该回归究竟涅槃,一切万法本应如此。好啊!阿难,你所问的问题,我给你作最后的答复。于是又把阿难所问的四个问题一一回答完毕。
   然后,阿难又问佛陀:如来涅槃之后,应当如何荼毗(火化)呢?佛陀就告诉阿难以及与会大众,应当以转轮圣王的荼毗方法来火化,并且很详细的把荼毗方法介绍清楚。包括荼毗之后如何获取舍利,如何起塔供养,能获何等功德。接着佛陀又把如来三十二相示现给大众瞻仰,最后又语重心长地说:我涅槃后,汝诸大众,应广修行,早出三有。勿复懈怠,散心放逸。
   佛陀最后遍入各种禅定三昧,示现不可思议境界,三番说法,指示大众安住究竟正觉之中。释尊最后普告大众:
   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可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佛陀于《大悲经》中,对因佛入灭而痛苦不堪的弟子们,一一进行了慈悲关爱的慰劝,理智与情感都达到了极致,真是令人刻骨铭心,感激涕零啊!
   按照佛陀的教法来看,一位证得究竟觉悟的圣者,在临终入灭之际,完全有能力身心安住于大涅槃中,也完全可以反过来关怀活着的人。佛陀本人就是这样做的,我们从中完全体会得到那种:大悲大智大雄力的无畏精神,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完美人格。  

二、菩萨的反照光明

   除了佛陀本人以外,佛教史上还有数不清的大菩萨们,也同样在临终时刻,表现出生死自在洒脱,又能反过来关怀身边的无数众生。我们这里就介绍几位在大乘佛法中,具有代表性的菩萨,感受这些大菩萨们的反照光明。
   1、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是南印的婆罗门族,小时即通晓婆罗门经典,后来皈依佛教。是印度大乘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论师,也是中观学派(空宗)的奠基者。在释尊以后的印度祖师中,龙树在佛教史上的贡献是无与伦匹的。
   龙树菩萨在通达了大乘经以后,又回到南印度,着手创立学说,广事宣传。他得到了住地憍萨罗国王的支持,为他在黑峰山用九亿金钱修建一座五层伽蓝(法显、玄奘去印度时,还见到这个伽蓝的遗址)。晚年,他还到了东南印度靠近阿摩罗缚底大塔西北五十公里的吉祥山,一直住在那里。一生中致力于大乘佛法的整理与弘扬,在他的生命中显示出“只为众生,不为自己”的菩萨精神。
   一些经典传记的记载,龙树菩萨最后是用茅草来自杀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据玄奘大师的说法,他得了长生术,也使信仰他的皇帝长命不死,从而导致了年轻的太子久久不得继承王位,于是有人给太子出主意说,菩萨一切都能舍的,你可以向龙树要求把他的头施舍给你吧。为了满足太子的愿望,龙树菩萨就只好用茅草自杀了(见《大唐西域记》卷十)。另外还有一种说法,龙树菩萨宣扬大乘佛法,与部派佛学以及婆罗门等教派有些诤论,后来有一位小乘法师来逼迫他赶快去世,于是他也就知道化缘已尽,便满足了小乘法师的愿望而欣然逝世。
   虽然传说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菩萨因为要满足他人的愿望而死的。也就是用他那种无比尊贵伟大的生命,来换取凡夫愚昧众生的一时欲望,在菩萨的心中并没有因此而贪著生存,反而能在死亡面前显得极为自如。他的全部身心就是关怀每一位有求于他的众生,临终之时更是如此。
   2、提婆菩萨
   提婆菩萨是西元三世纪左右的印度初期中观派论师,禅宗付法藏第十五祖(或十四祖)。学识渊博,辩才绝伦,夙有名声,尝挖凿大自在天像之眼,后复自剜一眼予大自在天,故时人号迦那提婆。尔后至憍萨罗国访龙树菩萨,求论议。龙树命弟子将钵盛满水,置于师前。师默然投针入水中,二人遂欣然契合。师乃剃发出家,成为龙树弟子,习中观哲学。
   提婆菩萨一生,对佛教最大的贡献就是破外道,特别是摩揭陀的波吒厘子(华氏城旧都)原是佛教盛行之地,却被其他学派势力侵入,压制佛徒,禁止在寺庙击犍椎集众,实际就是禁止佛徒的活动,达十二年之久。龙树菩萨在南印闻此情况就想去找外道辩论,挽回颓局。于是提婆菩萨自告奋勇,愿意前去。他这一去,果然破了外道,重兴佛学。
   后来,他又回到南印,这大概是龙树死了以后的事。那时南印一个皇帝不信佛,提婆去教化了他,同时还使许多外道也信佛了。最后,他隐居在森林里著书立说,就在森林生活的日子里却被外道暗杀了。
   据说这个外道是因为其师辩不过提婆菩萨,就伺机报复,终于有一天单独与提婆菩萨相遇,他就拿起刀来对着菩萨说:你以舌剑负我师,我以此刀伤你身。被杀之后,提婆菩萨五脏六腑都被割落在地,菩萨慈悲地看着外道,不忍心他遭到报复,于是叫他赶紧逃走,要是被弟子们发现,有些还没有证得圣果的弟子肯定会向他索命报复的。并且指示他:不要往大路逃奔,应当从山路逃走。
   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菩萨在死亡面前非但没有丝毫的畏惧和痛苦,而且内心中念念不忘的只有众生,即使是伤害自己的人,也要以圆满觉悟的慈悲心来进行关怀。也可以看出,反向关怀的对象是没有固定的,可以是亲人、道友、熟人,也可以是敌人、怨家或陌生人。只要是众生,就应该得到慈悲和智慧的关怀,这是大乘佛法的终极义趣。

三、祖师的生命绝唱

   佛陀、菩萨都能够临终反向关怀,大乘佛法各宗各派的祖师们也同样具备了这种功德。在中国佛教的弘传过程中,这些大祖师们付出了全部的身心,并且得到了佛法的甚深妙用,所以才能用身命来证明佛法的高妙,特别是大乘佛法的无比微妙。由于篇幅所限,我们这里就简要地介绍几位祖师的生命绝唱。
   1、天台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538~598),讳智顗,是中国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十七岁出家,后来追随慧思大师学习止观法门和法华经,证悟法华三昧,深得受用,讲经说法名重一时。智者大师在临终之前,他全面关怀了弟子们的方方面面,可谓周到至极。据唐朝道宣大师《续高僧传》卷十七记载:
   旋归台岳,躬率禅门,更行前忏,仍立誓云:“若于三宝有益者,当限此余年;若其徒生,愿速从化。”不久告众曰:“吾当卒此地矣。所以每欲归山,今奉冥告,势当将尽,死后安措西南峰上,累石周尸,植松覆坎,仍立白塔,使见者发心。”又云:“商客寄金医去留药,吾虽不敏,狂子可悲。”仍口授《观心论》、《随略疏》成,不加点润。命学士智越,往石城寺扫洒,吾于彼佛前命终,施床东壁,面向西方,称阿弥陀佛波若观音。又遣多然香火,索三衣钵杖,以近身自余道具,分为二分:一奉弥勒,一拟羯磨。有欲进药者,答曰:“药能遣病,留残年乎?病不与身合,药何所遣;年不与心合,药何所留。”智晞往曰︰复何所闻?《观心论》内复何所道?纷纭医药累扰于他。又请进斋饮,答曰:“非但步影而为斋也,能无观无缘即真斋矣。吾生劳毒器死悦休归,世相如是不足多叹。”
   又出所制《净名疏》,并犀角如意,莲华香炉。与晋王别,遣书七纸,文极该综,词彩风标,嘱以大法。末乃手注疏曰:“如意香炉是大王者,还用仰别,使永布德香,长保如意也。”便令唱《法华经》题。顗赞引曰:“法门父母,慧解由生,本迹宏大,微妙难测,辍斤绝弦于今日矣。”又听《无量寿》竟,仍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云云。又索香汤漱口,说十如、四不生、十法界、三观、四教、四无量、六度等。
   有问其位者,答曰:“汝等懒种善根,问他功德,如盲问乳,蹶者访路云云。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只是五品内位耳。吾诸师友,从观音势至皆来迎我,波罗提木叉是汝宗仰,四种三昧是汝明导。”又敕维那:“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冷方复响磬?世间哭泣着服皆不应作,且各默然,吾将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卒于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即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也。
   智者大师被誉为“东土释迦”,他能够如此自在的安排后事,又不失时机地教诫弟子,叙述《观心论》开导思想理路,犹如佛陀遗教,字句之间流露出大悲大智的圣者情怀。
   与此相似的,智者大师的师父慧思大师,也在临终时刻反过来关怀弟子们如何修学如何用功。唐朝天台九祖湛然大师,更是具备大丈夫气魄,在临终之际招集大众,高声说道:“道无方,性无体,生欤死欤其旨一贯,吾归骨此山,报尽今夕,要与汝辈谈道而诀。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在凡为三因,在圣为三德,爇炷则初后同相,涉海则浅深异流,自利利人在此而已。尔其志之。”言讫,隐几泊然而化,春秋七十二,法腊三十四。
   这种临终的反向关怀,也只有真正获得了解脱自在,且具大悲心的人才能做到,以上这几位大师都不愧为一代祖师。
   2、六祖慧能大师
   慧能大师(638~713),是我国禅宗第六祖,俗姓卢,幼年丧父,后移南海,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有一天,能在市中,闻客店有人诵《金刚经》,颇有领会,便问此经何处得来,客人告以从黄梅东冯茂山弘忍禅师受持此经。后到五祖弘忍座下闻法而绍为六祖。据《六祖坛经》记载:
   大师先天二年(713)八月三日灭度,七月八日唤门人告别。大师言:“汝众近前,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问,为汝破疑,当令迷尽,使汝安乐。吾若去后,无人教与。”
   法海等众僧闻已,涕泪悲泣,唯有神会不动,亦不悲泣。
   六祖言:“神会小僧,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余者不得,数年山中,更修何道!汝今悲泣,更忧阿谁?忧吾不知去处在?若不知去处,终不别汝。汝等悲泣,即不知吾去处。若知去处,即不悲泣。性无生灭,无去无来。汝等尽坐,吾与汝一偈:《真假动净偈》。汝等尽诵此偈,意与吾同。于此修行,不失宗旨。”僧众礼拜,请大师留偈,敬心受持。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性即解动,无性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见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若悟作此见,则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者,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前头人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劝善。
   此教本无诤,若诤失道意。执迷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众僧既闻识大师意,更不敢诤,依法修行,一时礼拜。
   六祖后至八月三日食后。大师言:“汝等善位座,吾今共与等别。”法海闻言:“此顿教法传受,从上已来至今几代?”六祖言:“初传受七佛释迦牟尼佛,第七大迦叶,第八阿难……弘忍第三十九,惠能自身当今受法第十四。”
   大师言:今日已后,递相传受,须有依约,莫失宗旨。”
   法海又白。“大师今去,留付何法,今后代人如何见佛?”
   六祖言:汝听,后代迷人,但识众生即能见佛;若不识众生,觅佛万劫不得见也。吾今教汝,识众生见佛,更留《见真佛解脱颂》。迷即不见佛,悟者即见。
   大师说偈已了,遂告门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别。吾去已后,莫作世情悲泣,而受人弔问、钱帛、着孝衣,即非圣法,非我弟子。如吾在日一种,一时端坐,但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坦然寂净,即是大道。吾去已后,但依法修行,共吾在日一种。吾若在世,汝违教法,吾住无益。”大师云此语已,夜至三更,奄然迁化。
   六祖慧能大师圆寂之后,至今已有1290年了,肉身仍然不坏,现在还供奉在广东曹溪南华寺。他的临终与佛无异,也是全部在慰劝弟子们如何放下身心痛苦,如何依教修行,如何明心见性。大悲普覆,更复何言!
   3、净宗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1861~1940),是净土宗第十三祖,俗姓赵,讳圣量,号常惭愧僧。一生专修专弘净土法门,被誉为大势至菩萨示现。
   据《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下〈杂著〉记载: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二十九(1940)年春,复人书云:“今已八十,朝不保夕。”又云:“光将死之人,岂可留此规矩。”冬十一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二十八日午后一时,在山全体职事咸集,命之曰:“灵岩住持,未可久悬,当以妙真任之。”众表赞同,乃詹十一月初九日为升座之期,师云:“太迟。”改选初四,亦云:“迟了。”后择初一,即点首示可。
   初三晚,仍进稀粥碗许,食毕,语真达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初四早一时半,由床上起坐云:“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索水洗手毕,起立云:“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竟,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三时许,妙真至,嘱咐其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后只唇动不复语。至五时,于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而逝。世寿八十,僧腊六十。初五下午二时入龛,颜色如生。民国三十(1941)年辛巳二月十五佛涅槃日,举火荼毗,获舍利无算。
   由此可见大师不但能够自由自在地往生,而且还清清楚楚地关怀着寺院的常住,以及同修学人。就在此期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还是孜孜不倦地宣扬净土法门,劝大家:“只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这种把整个生命与佛法的修证相互印证的做法,正是大乘佛教的殊胜之处,也是佛教临终反向关怀的如实写照。

四、大德的千古回声

   除了上述的佛陀、菩萨、祖师们能够临终反向关怀之外,历史上还有数不清的大德,也同样在临终之时关怀他人。一部《高僧传》和《居士传》,乃至整个佛教史,到处都能睹见他们的高风亮节、慈悲身影。
   在《续高僧传》卷第二提到的那连提黎耶舍,是北天竺乌场国人。年虽朽迈,行转精勤。曾依《舍利弗陀罗尼》,具依修业,梦得境界,自身作佛,如此灵祥杂沓,其例非一。后来他移住广济寺,身为外国僧主,存抚羇客,妙得物心。忽然有一天早上,告诉弟子们说:“吾年老力微,不久去世。及今明了,诫尔门徒;佛法难逢,宜勤修学;人身难获,慎勿空过。”说完之后,就靠在了枕头上,奄尔而化。那时年龄已经正好满足百岁了,也就是隋开皇九年八月二十九日。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记载,船子和尚,名德诚,是唐代禅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随侍药山惟俨三十年,为其法嗣。尝至浙江华亭,泛小舟随缘接化往来之人,世称船子和尚。传法予夹山善会禅师后,自覆舟而逝。有关师传法夹山善会之因缘,禅林中称为“船子得鳞”。鳞,指有金色鳞的鱼,比喻众中之大力者。师虽得药山之法,然而以其性好山水,而致日久仍无嗣法之弟子以报师恩,后因道吾而得夹山善会,善会并从师之问答教示而得开悟,后蒙印可,而成为嗣法弟子。
   关于船子和尚的“覆舟而逝”,也是极为感人的反向关怀之一例。善会来参礼船子和尚,和尚问:“座主住甚寺?”
   善会说:“寺即不住,住即不似。”
   和尚说:“不似似个什么?”
   善会说:“目前无相似。”
   和尚说:“何处学得来?”
   善会回答说:“非耳目之所到。”
   和尚笑着说:“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速道速道。”
   善会正想开口,就被和尚一竹篙撞在水中,因而大悟。虽然大悟,犹有一丝疑虑,以为佛法精髓怎么会这么容易就悟到了呢?于是,船子和尚就将船子一翻过来,自己溺死在江中,而善会也从此坚信不移,成为一代大德。
   这种生死自在而为了印证他人的正知见,不惜舍身落水。这种以生命证明佛法之高妙,证明生命之伟大。正是临终反向关怀的精妙绝笔,诚为千古之绝唱。
   在僧传及各种史料上记载,能在临终时关怀弟子们的修行,以及安然而逝,完全不用他人帮助的情况,最为丰富。还有许多大德,包括各宗的大德比丘和居士,也都有能力做到临终的反向关怀,此处就不多例举了。
   总之,佛教的临终反向关怀,都是已经兑现的两千多年来之事实。无论从反向关怀的层次、训练,还是反向关怀的方法、事例上,都有明确而生动的记述,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结构完备、方法齐全。若与自我关怀、正面关怀相结合,更是气势恢宏,思想整然,完美无缺,从而启示着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众生,永远安住在无上微妙的智慧与慈悲之中。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超越死亡·佛教临终关怀的现实意义
下一篇:超越死亡·第九章、反向关怀——慈悲从爱心中爆发
 文明的归宿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四·摒弃五盖障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施平等觉
 禅修要义 第七章 简示偏圆
 禅心密印 第五章 实修用功的方法
 念佛四阶段
 觉悟入门—人生的现象
 学菩萨行
 觉悟入门—人生的意义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喻经 56 索无物喻 To Ask For Nothing[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我不知道给自己定什么样的人生目标,请师父指点。[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供曼茶罗(三)[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栏目:净界法师]
 当你屡屡受挫时[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栏目:印海法师]
 《如何依止善知识》讲记(四)[栏目:传喜法师]
 李亮彩考场惊心[栏目:戒邪淫文集]
 在哪些时候不能向师父顶礼?[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大乘伽耶山顶经讲记[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