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大义》修道之三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18

《楞严大义》修道之三  

    2、三种相续

如何感召了这个世界?佛在《楞严经》里面有详细地说“三种相续”。

第一是世界相续,这是佛教的世界观。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世界是怎么形成的?是本觉妙明当中,觉明明故,明暗对立,而有动摇;由于动摇,而有风轮;由于风轮,风吹鼓动,更有地轮;由于这个地轮,然后有水,水轮、地轮,然后有火,是这样子。整个归根结底,是我们“觉明明故”而生起来的。

那么这个觉明是什么?就是“觉”本来就是明的,我们的本觉真心,本来就是从来未曾间断。比如我见你、你见我;我听话、我做事,非常明了,在这中间不需要有任何的执著、任何的局限。但我们这个凡夫心,关键的是最初的一念他注意在某一个点上的时候,本来是觉明的,本来是本觉的,但是他在本觉当中产生了一个“我知道本觉了”,“我现在知道这么一回事了”。只要他“知道了这一回事”的一念产生了,这一念就叫做无明。表面上,他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实际上他是反而把自己的本觉掩盖住了。由于这样子的一个从觉到明,有明就有暗,明暗相对就有动,有动摇就会有风,有风然后才形成了 “地水火风”这样一个四大组成的这个世界。

“世界本空,空生大觉”。世界本来它的本面是空的,在空当中,我们产生了很多的明明了了的这个觉知性,所以这样构成了一个世界相续。世界在这里相续不断、迁流变化。当初明朝蕅益大师读《楞严经》这段话,当他读到“世界本空,空生大觉”,恍然若失,整个世界一下子就消陨了,然后就见到了本性。所以很多人读《楞严经》里面的语句都能开悟的。世界的本来面目是空性,是空。但这个空呢,并不是眼前的这个虚空,不是对立的空,而是它的本质从来不曾有生,不曾有灭。在这个空中,我们产生了念头,我们产生了一念无明。这一念无明就是:“我现在认识到这个空了。”

从昨天所说的这个“自行车的技术”上,你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个人都有他各种各样的技术。举手的技术、抓痒的技术。在这个技术上面,你再增加“他是用手在抓他的脸”,这就是明,这就是你明白了其中的一项。而这个明,一旦你注意到这个手,把它的技术忘记掉了,就变成无明了,就这么简单。一个是你明明了了地知道这个技术,一旦知道了这个条件、这个材料以后,你把它的本来面目给忘记掉了,然后就变成无明。因此就开始分别抓的是手还是脸,还是什么,然后才产生了动摇。这无明会有动摇,有动摇就会有轮转,就会有轮回,就会有生死。有动,一定是无常的。无常的法,就说明它生死已经开始,就是世界构成为成、住、坏、空四大劫的最初动力,是这个缘故。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大义》修道之四
下一篇:《楞严大义》修道之二
 觉悟入门—善护因缘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二十
 人天道、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
 天台修证次第之二、通教的修证次第
 觉悟入门—禅观内省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二
 超越死亡·第一章、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究竟觉与净土
 觉悟入门—明了我们的觉性
 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十一世 南庵大依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俱舍大要讲记[栏目:智敏上师]
 发愿渡众生的菩萨是不是一生下来就会以前生的止观成就,还是要再重新修炼?[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一篇 坊间流传的观世音菩萨 二、通俗形像[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二规教言论 第三节课[栏目:二规教言论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