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就在身边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94

佛法就在身边

心律法师

一位居士问我,为什么我的博客和其他法师的不一样,不多讲讲佛经,也不怎么给大家讲讲禅义,而大多是讲一些俗世的故事,说一些浅显的开示呢?

这位居士问得好,也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确实,很多人认为,出家人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是超凡脱俗的,是跳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整天说一些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事情呢?

正如“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所言,佛法就在世间,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佛法的庄严。

我们身为出家人,弘扬佛法是我们的使命。不论是通过何种途径,什么方法,只要能让大众了解佛法,研习佛法,我们都可以去尝试。

我之所以一直致力于博客的写作,其宗旨就在于弘扬佛法,让更多的大众了解佛法。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保证我的文章有人看,愿意看才行。如果文章无人问津,又怎么可能达到弘扬佛法的目的呢?而要想让大众对博客文章感兴趣,首先要引起大众的共鸣,触及到大众的内心。

所以,我就从贴近大众生活的事例着手,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家庭、社会、职场、……,只要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都是我可能讲述的,关心的。

其实只要留心,生活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几乎都与佛法相关,就看你能否感悟得到,领略得到。古人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之说,尘世如此,佛界亦然。

佛对众生说法,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时空的不同而设教。佛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是故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

佛法传世已经有二千五百余年了。佛法之所以能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众生,就是因为佛法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所致。而这种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工作交流必需的工具,我们也就要适应这个时代,运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把佛法传承的更广。

心律开示: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 “独善其身”是不可能修成正果的。只要存佛心,行善事,生活就是修行。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下一篇:你为什么要学佛?
 佛法在人间
 佛陀涅槃 佛法永存
 从单相思中走出来
 什么人可以带佛珠?
 佛成道节与腊八粥
 不要自寻烦恼
 佛法就在身边
 修行之人如何选择名师
 进庙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我为什么谈感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省庵法师语录卷下 注解 《东海若》解[栏目:省庵大师]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214)[栏目:界定法师]
 《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下)[栏目:能利法师]
 楞严八十分义 三无漏学分第五十一[栏目:乘一法师]
 如果皈依过不合格的上师怎办?[栏目:达真堪布]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让真理熏染你的心灵[栏目:雪漠]
 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栏目:竺摩法师]
 十二圆觉菩萨,每位菩萨手持什么法器?代表什么?[栏目:体恒法师·问答集锦]
 怎样赴龙华三会[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