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881

★孟浩然(689—740)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山,后漫游吴越。40岁时赴长安应试,以“当路无人”失意而归。后入张九龄幕府为荆州从事。52岁因患毒疮,终于冶城南园。孟浩然为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诗以清幽、平易见长,在盛唐诗坛上,与王维并称“王盂”。孟浩然终生布衣,性喜漫游,东至于海,西至巴蜀,南达吴越,并时与着名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等唱酬,常与道士、佛师谈玄论道。杜甫称其诗“清诗句句尽堪传”。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赏析】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自洛之越》)是郁郁不得志的一代才子孟浩然一生的自画像。浪游天下的才子孟浩然,与高僧大德们交往甚深,互为双方的才德所熏染,所得禅诗极多。本诗即是他“谁论世上名”的清心之印证。

本诗开门见山,落笔点题:写高僧义公的禅房,坐落在静寂的山林之中;(大禹寺位于浙江绍兴县涂山南)接着,诗人转笔向外,但见居室外一峰拔起,阶居下幽壑深深;再看晚晴中的佳景,雨丝清亮,夕阳一抹,山影青翠,光影、山影与雨色,均融汇于清虚的院落里。此境此景,令人何等心旷神怡,万虑皆空。可想而知,在如此清妙的环境里修习禅观,其心情会是何等安宁与空灵。

本诗虚写禅房、空林,实写户外、阶前之景,描绘了微阳、亮雨、翠色、阶阴,就是无一字写人,而却让人明显感觉到这一切景色分明与其中的主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闪烁着主人的身影,与主人的心境水乳交融,让人联想到一位净如莲花、内心不染的高僧形象。不难推测,其中也蕴含了诗人归逸林中的隐情。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祖咏~终南望余雪
下一篇:张说~山夜闻钟
 清珙~题裁缝
 陈羽~送灵一上人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李洞~送僧清演归山
 无名尼~悟道诗
 遵式~酬苏屯田西湖韵
 洪寿~有省偈
 沈佺期~游少林寺
 沈周~赠西山老僧
 靓禅师~绝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173、善宿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天台宗的中兴者——湛然大师(佛智)[栏目:天台宗文集]
 真正的快乐是无求 Seeking Nothing Is True Happiness[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一.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话注解[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第六讲[栏目:慧祥法师]
 第十八选 身苦,心不苦--不被第二毒箭[栏目:杂阿含经二十选]
 紫竹林寺的修建因缘[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从佛法看心物的交互作用(陈昌祈)[栏目:佛教与科学]
 正知--时时彻知无常[栏目:印度内观研究所]
 晒躯壳[栏目: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