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与现代社会——以缘起论为中心(理方)
 
{返回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39

佛教与现代社会——以缘起论为中心

香港香海正觉莲社学务发展主任 

理方

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世尊以无与伦比的深邃智慧创立了伟大的佛教,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事件。佛陀的缘起性空的言教,犹如一把光明遍照的慧炬,成为启迪人生智慧、破除我执法执、消除贪着功利、维护人类和谐的精神财富,为人生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为黑暗者带来了光明。

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现在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操作计算机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但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自动带来人类精神品格的自我完善,也没有更好地促进人类纯正道德的同步增长,相反,经济的竞争与资源的短缺反而助长了人类贪欲心理的膨胀,企图用武力争夺世界资源、破坏世界和平的行为仍然存在,从而使得局部战争、种族歧视、恐怖主义、道德失范、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危害世界和平与安宁的现象不断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及人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也日渐衰弱。面对以上社会现象,笔者在此以佛教的缘起论为起点,就与此相关的一些社会问题在佛教缘起论的启示下略述一二。

佛教不同于世间其他宗教的核心之处就是“缘起"(梵语pratitya-samutpada)。缘起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万事万物由因缘而生起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灭变化,都得靠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在《杂阿含经》中给缘起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卷十,大正藏第二册,第67页。

,也就是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一切的一切不能脱离因缘和合的法则。“因"是构成一切法的主要原因,“缘"是此外的次要原因。凡是事物的生成与毁灭,都是有因有缘的。在《大毗婆沙论》中说:“问:何故名缘起?缘起是何义?答:待缘而起,故名缘起。待何等缘?谓因缘等。或有说者,有缘可起,故名缘起。谓有性相,可从缘起;非无性相,非不可起。复有说者,从有缘起,故名缘起。”《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大正藏第二十七册,第9页。

这是更为详尽的解释,是说事物的生起得相应的关系与条件才可能生起。在《杂阿含经》中对“缘起”的解释是:“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在因有缘灭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二,大正藏第二册,第12页。

这里,“世间集"说明了现象的状态,“集世间"剖析了现象的原因。如果但说“集"则只是说明了世间的本质,但这里还说明了由“世间"而导向“出世间"的 “世间灭"与 “灭世间"的终极目标与途径方法。在《法蕴足论》中则说:“云何缘起?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如是便集纯大苦蕴。絆刍当知,生缘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缘起,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生缘老死。如是乃至无明缘行,应知亦尔。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是名缘起。《法蕴足论》,卷十,第1页。

这里更为具体细致地以有情为本而说明了缘起的内容。由此可知,佛教所说的 “缘起”不但是指万事万物生起的真相,同时也指一切万事万物还灭的真相。万事万物处在因果联系的网络中,依特定的条件而产生,因相互的作用而变化。

通过对“缘起”的分析,我们可知一切事物是处在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同时亦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相互牵连之中。既然一切事物彼此的生灭,都有互相为因、互相为缘的关系,可知每一种事物都没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是需要靠其他多方面的力量来帮助,才能生存于社会。因此,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人生便是一张互相交织、互相关涉的大网。一个人和其他的人,一个社会和其他的社会,其中都有休戚相关、湿沫相濡的意义存在。现世的每一个个体,每一部分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都要依赖于其他部分或他人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人只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关系网中的一点,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并能给他人以普遍的关爱,促成世界和人类的和谐与持续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由缘起的关系可以推出人是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但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他的社会性,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因此任何个体离开社会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个体生命的完善。这就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要追求个体生命的完善,必须同时积极促进他人的共同完善,将个人生命的完善建立在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之中,这样才能凸显出个体生命的价值。这种思想如果能融在现代社会中就能有效地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关系,消除世界民族间歧视和仇杀,建立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和价值认同,并能有效地消除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生态的亲和关系,从而起到维护世界和平,人类和睦,生态和谐的巨大作用。

由“缘起”的启示,可以知道一件事物的成功与失败,是靠众缘而形成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成功者,就不应沾沾自喜、恃才傲物、高慢自举;对于失意者,则要明白自己的努力在世间的缘起网络中仍有重要的价值,一时的失意,只要透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其结果肯定有改变的可能性。所以缘起的人生应当是丰富而充满希望的。只要在行为上依缘起法则努力不懈,使福德渐渐俱足,则生命的处境必然会改善乃至终极圆满。如果能从个体生命中求改善求进步而达到最高尚最完善的境界,进而推及社会,使全体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生命都达到最高尚最完善的境界,那这个世界就是和谐的世界,就是一个人间的极乐世界。现代社会中缺少的是慈悲的胸襟与感恩的情怀。透过对缘起法则的认识,那么我们必然会对一切众生都会怀抱着深切的感恩的心情。因为我们自身乃至我们所属的一切都是这么多人劳心劳力的运作结果。即便是吃一餐饭,也是感激无限,感激所有为成就饭菜而付出劳动的人。在公司,在社会团体中,如果能普及这种缘起法则,那么公司中的领导者、生产者、服务者就会敬业守法,彼此珍惜,而且对待不同意见者,都会有慈悲的情怀,不敢有轻慢的想法。不管对方的烦恼有多大,罪业有多深,都会有永不绝望的信念,因为缘起的必然会缘灭,所以,在缘起的法则下,烦恼或罪业终会将因强有力的善业的扭转而改变。所以对于犯罪者,学佛者仍是以慈悲心来包容,并没有报复的心态。对异教徒亦是慈善的关爱,并不会有丝毫的憎意。如果能这样努力实践,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水平就会普遍提高,人与人之间就会互利互惠,和睦相处,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便会成为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真正的现代化的大同社会。

由上诸多论述可知,佛教的缘起论确是净化人心、净化现代社会的不二选择。善用佛教缘起的法则来指导现代社会的运行,则现代社会一定会成为一个清净祥和的和谐社会。

 


{返回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下一篇:祝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悟明法师)
 佛法、生命与教育(衍空法师)
 禅与心理健康(张海滨)
 佛教徒对于和平的任务:一个具体的例子(心道法师)
 当前僧伽教育的内涵(惠空法师)
 佛教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汪志强、李合春)
 全世界佛教徒团结起来 为实现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勇猛精进(圣辉法师)..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学诚法师)
 祝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悟明法师)
 加强大乘与上部佛教的合作 共同弘扬佛教文化(惟善)
 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界唯心”·圣言量·瞿波·月称[栏目:观清法师]
 《念佛圆通章》不假方便 香光庄严[栏目:大安法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一[栏目:慧律法师]
 八识规矩颂奘注序[栏目:太虚法师]
 漫说《中阿含》(卷九)~E 五、手长者经(上)[栏目:界定法师]
 美国慈林寺简介[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思想元素[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诸行无常[栏目:慧净法师]
 相应11经 狐狼经[栏目:相应部 20.譬喻相应]
 楞严经不是伪经(一)[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