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8

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

欣逢佛历二五五三年在江苏无锡举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盛会,大会以”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处今世界,科技高速进步,而人类德性日益低落之时代,进行此佛教论坛必大有助于导正人心,趋善除恶。佛教以慈悲为主,乃人类最佳生活指南,离苦得乐之康庄大道,充满崇高之人类智慧,设使人人能切实奉行慈爱万物、悲悯众生、广行布施、广结善缘,则世界皆成乐土。佛教劝勉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儆惕世人因果相随,如影随形,是故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生临终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何不善用有生之年致力造福人类之事?为善最乐确属至理名言,人类果能遵行释尊宝训,在社会自能济贫扶弱,热爱生命,利及众生;在家庭自能上下和睦,社会祥和。佛教勉励世人研习戒、定、慧三学。守戒律身,除恶务尽。定志专心,不为物诱。慧悟勤修,力求精进。佛教要求世人戒除贪、嗔、痴三毒之害。贪为三毒之首,极多恶行源于贪念;嗔为祸端,易失理智;痴为愚昧,迷恋不悟。佛教哲理智慧如海,每一教理均足为人生座右铭,能使人离苦得乐,受益终身。研讨大会题中期望众缘和合,吾人深知,众缘甚广,而家庭和睦实居首要,人类爱心始于家庭,而家庭之建立源于夫妇健全之人伦关系,必须有优良之教育为基础,要能互相尊重及敬受。目前众多不健康之社会现象,深信与教育质素低落有关,厚望于佛教精神普及大地,深入人类心灵补教育质素之不足,则世界和谐,人类幸福当无量矣。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
下一篇:刍论佛教公益事业的当代意义
 当代大型佛教组织的管理挑战
 宗教旅游的发展与台湾盛况
 藏传佛教显宗修学的建构与作用
 佛教人文精神的再现——金融风暴下的省思
 信念与皈依
 佛典电子化审思
 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佛教音乐
 唯识观的意义
 西藏死亡艺术
 汉传佛教面临的挑战与机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跋[栏目:太虚法师]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二)显密教法在烦恼转为道用上的差异[栏目:圣者言教]
 华严的境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诸已恐惧者[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和谐社会道风建设与佛教公众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栏目:圣辉法师]
 从太虚大师到印顺法师:一个思想史角度的观察(侯坤宏)[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向生死根株处蓦直念去——读书杂记[栏目:明奘法师]
 啄木鸟与狮王[栏目:佛本生故事]
 茶禅相融 一物一心不相离[栏目:禅茶文化]
 无死的金刚心 第29章 没有尽头的疼痛[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