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社会的和合:世界是共生的?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6

社会的和合:世界是共生的?

造成世界人类的毁灭是很麻烦的事情。在西方往往是以我为尊,不顾他人。真正爱好和平,应当尊重别人的文化,尊重别人的传统,尊重别人生活的方式。例如:喜欢吃甜的人,不能叫天下人都吃甜的。饮食是个人所爱,那就欢欢喜喜,这就尊重人,这才能真正和合,真正做到互助合作,和谐社会。孔子在《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故知,这个世界是共生的,不是分生的。

“夫和实生万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假如只有单一的植物,或是动物生存,相信没有多久,这单一的动物或植物不久就会死亡。因为“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单一所以无法延续生命。我们的身体有六根,有五脏六腑,是一个多元文化;这个社会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分工,必须有多元文化来相辅相成,共荣共存的空间。

这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所以你善待他人,他人也会很喜欢,也会很配合。例如:新盖的房子,也会有蚂蚁来住,一般人可能会想办法打死牠,或是用除虫剂驱赶牠。但是,假如你用慈悲心对待牠们,爱护牠们,相信牠们也会通人情地离开。人只要有爱心,只要跟天地万物和睦相处,整个社会也会变得非常祥和。小动物知人心善恶,人走光明大道,小畜生走阴暗小路,各不相干,六道中有人与畜生是同世界的,故要慈悲心去接受畜生的存在,不必赶尽杀绝,应和谐共住。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为何要加强国际交流
下一篇:汉传佛教面临的挑战与机运
 爱国爱教是佛教优良传统
 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佛教思想与企业和谐发展
 当代佛教修学体系的实践与展望
 佛教文化发展样式:传承与创新
 佛教弘法传播事业现代化的刍议
 现代社会的众缘和合
 论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福慧圆满之慈济世界
 《中华大藏经续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同在一起念佛,为什么有人见佛、见光、见花等,而有人不见?又,所见也有同、不同?[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