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的认识
 
{返回 正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7

佛法的认识

  佛法的认识什么是佛法?佛法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理。人生从何处来?死后哪里去?  
   一些人,对佛教常常产生不正确的看法,要知道佛教在世界上已经流传已经两千多年了,它的存在一定有它的价值。佛教只是烧香、拜佛像,从表面形式上看,那它早就被淘汰了,所以不能从主观形式上去理解,应该从内涵上去理解。  
  原来宇宙人生,事事物物,包括一切客观物质现象和主观思想现象,从微尘到世界,从人到物质都是时时刻刻在运动、变化、迁流、生生灭灭,在这迁流不息的现象中,而发生息息相关的因果关系。这种相互联系的规律,佛法叫它因缘。所以,佛经上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都是空。  
  虽然万法本空,但是人的本性不空。妙圆湛寂。明明洞澈,无名无相。光明遍照,各自本具,本觉性体乃宇宙万有之大体也。迷真逐妄,致遭轮回,虚受生死之苦。我佛世尊为众生悟入正见故,示现娑婆,说法四十九年,方便开示,应机逗教,随机接引,无非是令众生,离于幻化,断除障垢,灭除烦恼,破其妄执而觉悟自性,返归本体清净之乡。  
  古圣先贤,以菩提大愿摄持,精进不退,以力进修,而其证到实相本体。诸圣觉者之所以勤修一切苦行,志求无上菩提,皆是为证到万法的本体,诸圣成就大觉,而自在解脱无尽的妙用者,皆悟此本体也。
    我人之所以为凡夫,被业障所缠缚,沉沦六道者,迷此本性也。
    欲究竟宇宙人生万有本体之相,非是世智辩聪、推理、分别、思想、意识、嫉妒、能所以及贪嗔痴爱而能悟入的。而是语言道断,心行处灭,唯有甚深般若,方能照了,唯亲征方能相应。以如如不动之智,契如如不动妙用之理。体用不二,性相一如,圆明朗照,以不二相,洞澈一切,概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为染,依智为净。若起见解,即落意识。不见真如自性。
    佛法精深广大,超情离见,建立在清净心上,而能统摄一切世出世间万法、一切宗派、一切法门,皆入第一义谛,离第一义谛,即非究竟。

摘自正净法师著《安心净土》

 


{返回 正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发菩提心
下一篇:佛七开示:净宗修行方法要点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七)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四)
 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六)
 安心净土(四)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二)
 观想(净土法门)
 安心净土(二)
 烦恼现前时怎样对治
 如何发菩提心
 佛七开示:净宗修行方法要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吐蕃佛教与西域[栏目:尕藏加教授文集]
 道前基础与佛法修行(释青平)[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没有修行才是真修行[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让感恩成为习惯(吕胜菊)[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第一章 开门品 三○一 小迦陵讹王女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七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皈依-皈依之分类-清净信[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禅宗修持—至易又至难(刘元齐)[栏目:禅宗文集]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第五章 轮回之苦痛[栏目:冈波巴大师]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