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前流行的主要禅法
随着东汉以来禅经的陆续译出,修习禅定的僧人逐渐增多。梁僧祐《高僧传》卷十一<习禅篇>为自晋至南朝齐的21名著名禅师立传;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习禅篇>为梁至北周的18名著名禅师立传。至于其传被列于<译经>、<义解>、<神异>、<明律>等篇中的僧人也有很多人精于禅法。道宣在《续高僧传》的<习禅篇·论>中说,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修禅法者少,鸠摩罗什译出《禅法要解》等禅经以后,习禅者日多,江北的昙影、道融,江南的智严、慧观、慧远,北齐的僧稠,北周的僧实等人,都以禅法高妙闻名远近,受到世人尊崇。从记载来看,到南北朝时虽然北魏菩提达摩的"大乘壁观"(详后节)的禅法正在悄然兴起,但长期以来最流行的禅法是五门禅。
鸠摩罗什所译《坐禅三昧经》说:淫欲多的人应修不净观,嗔恚多的人应修慈心观(即慈悲观),愚痴多的人应修因缘观,思觉多的人应修念息观(数息观),烦恼罪恶多的人应修念佛观。此为五门禅。北凉昙无谶所译《菩萨地持经》卷三以不净观、慈心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作为五种"度门"。此为五门禅的另一种说法。现按以下的顺序对这些禅法尽可能地用通俗的语言略作介绍。
一、数息观
数息观,也按梵语译称阿那般那观,东汉安世高曾译为安般守意,又译念出入息、息念观。阿那(ānna)意为入息,般那(apāna)意为出息,如安世高译《安般守意经》说:"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但也有相反的解释,如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卷五说:"出息为安,入息为般。"(注1)"安"即是"阿那","般"即是"般那",对两者何者是入息,何者是出息的解释是不一致的。用现在的话说,安那般那(安般)就是吸气呼气,简称呼吸。修这种禅法是借助数呼吸的入息出息来调节身心,使思虑集中,进入禅观。
这是初级阶段的禅法。修行者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铺好坐具(尼师坛),结跏趺坐,正身端坐,两眼微闭,以舌拄腭,准备入定。若心绪不宁,精神不集中,即可修数息观。组成此禅的六个环节,称为六门,后被称为六妙门。即:数、随、止、观、还、净。
数,是专心数入息和出息,入息结束为一,出息结束为二,再入息为三……长息短息,从一到十,心中默数,如此循环不已,使思想渐渐集中。在此过程中,通过体认出入息生灭无常,进一步领悟人的身心也是生灭无常的道理,从而自觉地断除各种"思觉"烦恼。《坐禅三昧经》说应断除六种思觉,包括三种粗的思觉和三种细的思觉。所谓三种粗的思觉是:欲(贪欲、爱欲)觉,嗔恚觉,烦恼觉;三种细的思觉是:对于父母子女等近亲以及远亲、乡里持有爱恋情谊的亲里觉,对于所居国土富饶安乐怀有依恋情感的国土觉,对于人生恋恋不舍而幻想长生的不死觉。努力断除这些思觉烦恼,使心清净。此经说,修习不净观以及其它四种禅观也可以断除这些烦恼,但因为修数息观更容易使思虑集中,故以修此观断除这些烦恼为宜。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也不仅仅是数息的出入的,也有观想的内容。
随,也作随顺、随息,是将意念集中,随顺入息出息,但不再数次数,"入息至竟当随,莫数一;出息至竟,当随,莫数二"(《坐禅三昧经》卷上)(注2)。可以感觉到出入息的差别和长短、冷暖,但不可产生杂念。通过思虑呼吸是通过口鼻吸进和呼出外面的风(空气)完成的,是无常的,进而想到自身不外是地水火风构成,皆非我所有。
止,通过数息,随息,心已经高度集中,"系心一处,是名为止"。至此可以说已经真正入定。
观,是正式进入观察、观想的阶段。从观想出入息的生灭无常,进而观想构成人身基本成份的五阴的生灭无常。《安般守意经》说:"何以故止?欲观五阴故;何以故观阴?欲知身本故。"(注3)进入止的目的是观想五阴,观五阴的目的是为了解构成人身的根本。何为人身的根本?不外是五阴--色(地水火风及其所造)、受、想、行、识,亦即组成人身物质的因素和精神的因素。既然人身是由五种因缘和合组成的,便是无常的,是空幻无实的。当然,观想的内容可以有很多,并通过"转观"作进一步的观想。
还,也译为转观、转,是将意念从注意气息的出入、长短,对人身五阴等的粗略观察,引向更细密深入的观察、思惟。《坐禅三昧经》卷上说:"舍风门住,离粗观法,知息无常,此名转观。观五阴无常,亦念入息出息生灭无常……因缘合故有,因缘散故无,是名转观法。"从观察具体的东西到观察一般的道理,从念息的出入,可以转到念身、受(痛)、心、法的四念住,进而观想四谛。
净,即清净,通过转观,领悟诸法无常、苦、空、无我和四谛之理,培植善根(所谓见道的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经历四禅,断除情欲烦恼,增加智慧,最后可达到解脱。此为达到清净。
可见,数、随、止是禅观的准备,观、还(转观)是禅观的中心阶段,净是目的。在观、还的阶段既可观身心五阴,又可观四大、十二因缘,并可进而观小乘的基本教义--四谛。
在修习数息观当中,不管进入什么阶段,都应"念息出入",共有16个阶段,称之为十六分,或十六特胜、十六胜行。何谓十六特胜,各经译法不一。竺法护所译《修行道地经》卷五说:"数息长则知,息短亦知,息动身则知,息和释即知,遭喜悦则知,遇安则知,心所趣即知,心柔顺则知,心所觉即知,心欢喜则知,心伏即知,心解脱即知,见无常则知,若无欲则知,观寂然即知,见道趣即知,是为数息十六特胜。"(注4)其中所说的"喜悦"、"安"、"心所趣"、"心柔顺"等等,都是在禅定不同阶段的心理感受和所达到的意境。在《坐禅三昧经》虽说有十六分,但现在只能找出十五分,即:念息长,念息短,念诸息遍身,除诸身行使身轻柔软,随禅定心受喜,随禅定心受乐,受诸心行(各种心法),心作喜时,心作摄(控制心念)时,心作解脱时,观无常时,观有为法出散(生灭)时,观离欲结(欲望),观尽(烦恼断尽),观弃舍(舍弃一切情欲烦恼和构成的五阴身心等的有为诸法)。每一阶段皆要念入息出息。唐代玄奘所译《瑜伽师地论》的<声闻地>所述十六胜行,可以参考(注5)。
二、不净观
不净观,也作不净想,是以观想人身的不洁净为禅观内容的禅法。在五门禅中,此禅以断除人的贪欲(包括对女色、钱财等的贪求的欲望)为目的。
鸠摩罗什所译《坐禅三昧经》、《禅法要解》侧重讲以此禅退治淫欲。《禅法要解》卷上说,众生有六种欲望,即对色(容颜)、对形容(外表形象)、对威仪(起居动作)、对言声、对细滑(皮肤滑润)、对人(众生)相的爱恋执着;对于贪著前五种的人应教他观"厌恶不净",对于贪著后者的人应教他观"白骨人相"。所谓观"厌恶不净"是指观想人的死尸。又说有两种观想不净的方法,一是亲自到现场(一般是到坟地)观看死尸臭烂不净,想到自己的身体也与死尸一样不净,在心中形成印象(此为"取相"),然后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打坐后对留在心中的死尸的不净形象反复观察;一种是虽不亲见,但已经从师受教,对人身不净已有了解,知道组成人身的皮肉、骨骼、内脏等(统称三十六物)都不洁净,打坐后也能对人身的不净进行观想。自然,观想的目的是体认人身不净,寿命无常,断除对于自己和他人身体容貌的贪恋之情。
修习不净观,从浅入深。《坐禅三昧经》卷上说,修不净观时,先从观想人的毛发、爪齿、皮肉、血液、内脏等;再观想死尸变得青瘀肿胀,腐烂变臭,被鸟兽吃掉;进而再观想尸体和白骨的青色、黄色、赤色等各种不净颜色。对于初习行者、已习行者、久习行者,在要求上虽有不同,但都要求专心内观,不可分心。对于久习此禅者,不应再停留于观外在的皮肉和骨骼,而要系心于顶、额、眉间、鼻端、心处,专心观骨,观骨的白光。说由此可以使身体舒适轻便,在禅定中看见白骨"光明遍照",使"心住一处",做到"静观",并进入色界四禅。
鸠摩罗什所译《禅秘要法经》卷上讲述佛陀为使沙门退治"放逸"(随意,懒散),佛教沙门修不净观:一、系念左脚大拇指半节,作泡起想,然后观其皮去,专观白骨,从一骨节到二骨节,进而到全身所有骨头,见白骨,再见皮肉、内脏、血液等,体内生有种种虫子,到处充满不净。二、系念额头,自观头的白骨,再见全身白骨,观幻觉中出现的"骨人"、宇宙中无数骨人,又见由、"四大"产生的水、火把一切骨人或冲,或烧,一扫而空,由此体认"我身空寂,四大无主","我身他身,悉皆亦空"。三、从观左脚拇指皮肉流出青黑津液,到观全身处处流出青黑津液,又见到处有人如此,由此对"贪淫愚痴"进行自我谴责,"极自厌身,惭愧自责"。此后是观全身的肿胀、腐烂,观身上的脓血,观藏在皮肉中的寄生虫,观内脏脱落,观新死之人,观骨人,观白骨之光……进一步观想地水火风四大,"我此身者,从四大起,枝叶种子,乃至如此不净之甚,极可患厌;如此境界,从我心起,心想则成,不想不见,当知此想是假观,是从虚妄见,属诸因缘……从四大起"(注6),认识身心空幻无实,诸法无我。
三、慈悲观
慈悲观,又称慈心观、慈愍观,是以退治嗔恚为目的的禅法。《坐禅三昧经》卷上说,对于初习此禅者,应教他"慈及亲爱",即首先做到对自己的亲属、朋友怀有慈爱之心,在禅定中念念想着愿意把自己一切"身心快乐"、各种好处转让给他们,包括衣服、食物以至于富贵,都无吝啬之心;对于已修习此禅者,则教他"慈及中人",即应时刻想到要把自己的快乐和好处转让给与自己关系一般的人;对于久已修习此禅者,则应教他"慈及怨憎",念念想着把自己的"身心快乐"和好处让给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以至仇人,进而扩大到整个世界的众生,希望"无量众生,皆令得乐,周遍十方,靡不同等"(注7)。通过修习此观,使自己原有的怨愤的情绪消除。
与此禅相似的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无量禅,但四无量禅在境界的层次上比它要高一些。四无量,也称四无量心、四等心,据说修此禅可以生到梵天之上,也称四梵堂。四无量是: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中阿含经》卷二十一<说处经>对四无量禅有个概要的说法,要求心与慈、悲、喜、舍相俱,做到无结(烦恼)、无怨、无恚、无诤,使心境达到遍满世间,宽阔无量。《大智度论》卷二十对四无量心作了详细的介绍,说"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即上面的慈、悲、喜三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修慈心是为了断除嗔觉,修悲心是为了断除恼觉,修喜心是为了消除不悦乐,修舍心是为了消除爱憎(注8)。简而言之,慈是想给予众生安乐之心,悲是想把众生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之心,喜是想象众生得到安乐时的喜乐之心,舍是使心超越怨亲苦乐等一切差别的精神境界,《达摩多罗禅经》卷下所说"舍怨亲","离慈悲喜","平等清净,离苦乐相"。此四无量心虽常在四禅中修之,它要求所达到的心境与四禅的境界有相应之处,但也可单独修行。
四、因缘观
因缘观,也称缘起观,是专心观想十二因缘,断除佛教所说"愚痴"的禅法。《坐禅三昧经》卷上所说的比较简单,讲对于初习行者、已习行者、久习行者修习十二因缘提出简繁不同的要求。这里仅介绍对于久习行者所讲述的因缘观。
十二因缘是把人生的现象和过程分为十二个环节,借以说明人生是由众多因缘和合的短暂的无常的现象,众生由于不明佛法(无明)而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此为小乘佛教的基本哲学理论之一。十二因缘是:1、无明,相当于愚痴,不知佛教的善恶报应、四谛、因缘等教义;2、行,指造作或行为,包括思想、言论和行动,由行为所造成的潜在的影响力为业力,可以产生报应;3、识,是感觉和意识思惟活动,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识;4、名色,五阴中的受想行识四阴是名,与色合称名色,原始佛教后期或进入部派佛教以后也被解释为胎儿;5、六入(或六处),是感觉器官和意识机能,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6、触,是六根与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相接触所产生的触觉和知觉;7、受,感觉、感受;8、爱,是对人或事物、环境的爱恋感情和追求意向;9、取,执着的追求,包括对人、财物、环境和错误见解、外道戒律的贪求或执着态度;10、有,指人和生存的环境;11、生,形成生命,出生;12、老死,老与死的合称。
修行十二因缘观可以"流转"和"还灭"两个角度观想。前者是以无明为始因,顺次相生,如《坐禅三昧经》所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注9)。由此说明无明是众生形成和流转苦海的根本原因。后者是以无明灭为始因,然后是顺次相灭,即"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按,即为老死)"(注10)。由此说明只有断除无明,才能最终断灭各种痛苦,结束生死轮回。此外,也可以按照十二因缘排列次序的顺、逆方向观想。
在佛教发展中,出现了用"三世两重因果"的观点对十二因缘进行解释的做法。大意是说,由于前世的无明、行的二因,才有今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五果,而由于今世的受、取、有三因,又造成来世生、老死的二果。为了论述方便,把其中的识解释为识神(灵魂),把名色直接解释为胎儿,等等。《达摩多罗禅经》卷下用称做"连缚"、"流住"、"分段"、"刹那"的四种方法对十二因缘进行解释,其主要特色就是把十二因缘置于三世轮回当中作分位解释。说通过观想因缘来灭除愚痴,远离认为事物断灭的"断见"和认为事物永存的"常见"。
五、界分别观
界分别观,又称界差别观,是观想构成众生及其生存环境的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皆为六大(或称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和合而成,以断除"我执"为目的的禅法。
在六大中,最基本的是地水火风四大。《中阿含经》卷七的<象迹喻经>中,有关于地、水、火、风四界构成人身的详细说明。既然人身是由五阴构成的,它便从五阴开始分析起。其中的色是"四大及四大造"。地,分外在自然界的"外地"和组成人的毛发、肌肉、筋骨、内脏等的"内地";水,分自然界的"外水"和人体内的血液、脂肪、唾液、汗、尿等"内水";火有"外火"和人身的体温、烦闷、消化、饮食等"内火";风有"外风"和人体的呼吸、腹风、脐风等"内风",而因为有筋骨、皮肤血肉和空(空隙),使产生了身体。又因为有了"内眼处",与外色相合,便有眼识生……便有受、想、行、识。通过体认人的身心不外是四大因缘所造,而内外四大皆属于"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应当断除认为自己"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的见解。以此为观想内容的禅法,就是界分别观。
《修行道地经》卷四<行空品>对地、水、火、风、空、识(称之为神、心神)六大与人身的关系作了分析。经文说,为了破除对于人身的"吾我"之想,"当观身本,六事合成。何谓为六?一曰地,二曰水,三曰火,四曰风,五曰空,六曰神。"前五大皆分内、外,外五大是自然界,内五大是人身,心神"在内不在外,心依内种得见外种而起因缘;神有六界:眼耳鼻口身心之识也"(注11)。要人通过观察六界与身心的关系,体认人身"无常、苦、空、非我"的道理。
六、念佛观
念佛观,是观想佛的形象(包括念佛的应、报、法三身)的禅法。《坐禅三昧经》卷上说:"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门治。"又说:念佛三昧治"等分行及重罪人"。看来"等分行"前当有一个"多"字,即为"多等分人",大概与前面四禅所侧重退治一种烦恼的人不同,是指具有多种欲望和烦恼的人。
如何观佛呢?此经说,首先应到佛像前面仔细观察佛的形象,"相相明了",然后回到静处打坐入定,一心观想佛的形象,不可分心,久之便见清晰的佛的光明形象,先见到的是释迦牟尼像,心想"像亦不来,我亦不住",进而见过去佛之像,见到佛的非凡的相貌(显著之处有32相,细微之处有80小相),此后从看见一佛到看见二佛、十佛、十方无量多的佛,并可听见佛的说法……应当时时想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注12)。当然,修念佛观不止有一种方法,而是有很多方法。在《禅秘要法经》卷中也有讲述观佛的法门,要观想佛的形象者,一边念佛,一边忏悔,在此过程中"诸恶罪业,速得清净"(注13)。
当然,上一节所说的观想阿弥陀佛的禅法也是一种念佛观。
七、所谓四禅八定
四禅,因具有"审虑"的功能,也名四静虑,佛教用以断除欲界烦恼,超越欲界而进入色界的禅定。四禅与四无色定合称为八定,或四禅八定。四无色定是用以断除色想、色的束缚,超越色界而进入无色界的禅定。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是佛教的世界学说中的"三界"。欲界是指具有食欲、淫欲的众生及其所居的环境,包括所说"五道"中的人和六欲天、畜生、饿鬼、地狱等的众生及其所居的世间。色界是居于欲界之上的已经脱离食、淫二欲的众生及其所居的世间。无色界在色界之上,是已经超脱形色的众生及其所居的世间。据说修四禅圆满者死后可以生到色界的诸天,修四无色定的人死后可以生到无色界诸天。四禅八定原来自印度的外道。据佛的传说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曾随外道阿罗逻学修四禅,从优陀罗学习四无色定。当然,佛教虽从外道那里吸收了这些禅法,但是又加以改造,进行新的解释,把它们与佛教的其它禅法结合起来修行。
四禅,是由一禅进入二禅,由二禅进入三禅、四禅。《坐禅三昧经》卷下和《禅法要解》卷上说,修行者虽已入定,但仍被欲界烦恼扰乱,便当"进学"一禅,弃除"爱欲"和种种不善之法,一心"精勤信乐",便进入一禅,感到超越欲界的"喜"、"乐",但是仍有思惟感受的"觉"(后译为"寻",粗略的思虑活动)、"观"(后译为"伺",细微的思虑活动)。因为有觉有观,仍难免产生"爱著",扰乱定心,故应加以对治。在断除觉观以后,得到内心清净(内等净),由此定境产生新的喜、乐,进入二禅。"喜"是"粗乐",也是一种烦恼,所谓"爱慢、邪见、疑等",扰乱定心,是二禅应当对治的对象。通过"离喜",便进入三禅,遍身得乐,即所谓"细乐",包括"爱乐、快乐、无恼乐";"心行舍法(或称之为护)",是不再分别和执着"好丑"的心理状态,此时一心念"慧"。然而"乐"亦无常,也属于苦患,应当舍弃。《坐禅三昧经》卷上说,"复以妙善,舍此苦乐,先弃忧喜,除苦乐意,护念清净,得入第四禅。不苦不乐,护、清净念,一心"(注14)。这样,一禅舍去觉观(寻伺),二禅舍去喜,三禅舍去乐,进入四禅的不苦不乐的"安隐之地",它也名"不动处"。
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对四禅的表述比较朴素,如《中阿含经》卷一<城喻经>说,"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按,意为离开欲界)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逮第二禅成就游";"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空,逮第三禅成就游";"乐灭苦灭,忧喜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逮第四禅成就游"。伴随从第一禅到第四禅的升进,境界的提高,组成各禅的要素发生增减变化。《俱舍论》卷二十八对四禅(称四静虑)作了归纳,说四禅有共同的要素"等持"--"心一境性"(即"定"),除此之外,一禅具有寻、伺、喜、乐四支;通过断除寻伺,二禅具有内等净(称之为深信、信根)、喜、乐三支;再断除喜受,三禅具有行舍(超越苦乐的心境)、正念、正慧、受乐四支;断除乐受,四禅具有行舍清净、念清净、非苦非乐受三支。
然而对于佛教来说,进入四禅并未达到最后的涅槃解脱,但却为更高的修行提供了方便的条件。《禅法要解经》卷上说:
行者得此第四禅,欲行四无量心,随意易得;欲修四念处,修之则易;欲得四谛,疾得不难;欲入四无色定,易可得入;欲得六通,求之亦易。何以故?第四禅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调柔随意。
其中的四无量心是观想慈悲喜舍;四念处是念身不净,念受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通过从不同角度观想四谛可以达到超越三界的解脱境界;六通是六种超呼寻常的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据说成为罗汉、菩萨和佛后皆具有神通。
四无色定也称四空定,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据《禅法要解》卷下并参考《坐禅三昧经》卷下,谓四禅属于色界,虽已达很高的境界,但仍不离色、受、想、行、识五阴,没有摆脱"无常、苦、空、无我",修行者应进一步脱离第四禅的五阴,因五阴以色为首,故但说"离色",断除对于内外的"色想"、"有对想"(关于事物相对差别的观念),于是进入空无边处,系心无量无边的虚空。在此定界,已无色阴,只有受想行识四阴。此四阴在此虚空定界,仍不免"无常、苦、空、无我",而且虚空"从识而有","欺诳虚妄",应当离舍,于是进入识无边处。在此禅定,虽也有受想行识四阴,但因"一切内法,识为其主",而识能缘无量远处,故称识无边处。继续观识,体认"识如幻虚诳,属诸因缘而不自在",产生厌离之心,便入无所有处。修行者如果是利根者,便知此禅境界仍有识等四阴,若执着"无见",不能脱离苦患,于是便超越此定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在此禅界虽有"想",但已经"微细不利",故称之为非想非非想处。钝根的修行者不知此禅境界仍有四阴,便认为已达涅槃境界。但利根的修行者知此禅境仍属因缘和合,虚妄不实,"无常、苦、空、无我,亦是后生因缘,应当远离",于是进而学习四谛之法(注15)。可见,
此四无色定仍是修持四谛观以前的准备阶段的禅法。
按照佛经的记载,四禅八定可以与上述各种禅法交叉修行。这些禅法虽不能导致最后的解脱,但它们是被已经达到很高境地的修行者用来断除人间烦恼,进行休息,获取禅的喜悦感受的重要禅法。据《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去世之前曾反复进入四禅、四无色定,并在第四禅入灭。
以上所介绍的禅定虽仍属于小乘禅的体系,但已搀进相当部分的大乘佛教的内容。从这些禅法的形式来说,大乘修行者既可以修习,也可以不受它们的拘束,进行超越。
注 释:
(注1)分别见《大正藏》卷15第165页上与第215页下-216页上。
(注2)《大正藏》卷15第275页上。
(注3)《大正藏》卷15第164页上。
(注4)《大正藏》卷15第216页上。
(注5)释惠敏《鸠摩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剖析》,对此作了比较,可以参考。载释恒清主编《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出版。
(注6)《大正藏》卷15第248页中。
(注7)《大正藏》卷15第272页中。
(注8)金陵刻经处出版《藏要》本第一辑.丙.22册第266页B。
(注9)《大正藏》卷15第272页下。
(注10)《杂阿含经》卷12,《大正藏》卷2第81页。
(注11)分别见《大正藏》卷15第206页上、210页上。
(注12)《大正藏》卷15第276-277页。
(注13)《大正藏》卷15第256页上。
(注14)《大正藏》卷15第278页上,其它见第289-290页。
(注15)《大正藏》卷15第296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