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现代中国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觉社丛书》
 
{返回 黄夏年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54
现代中国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觉社丛书》       

黄夏年

一九一八年夏,蒋雨岩、陈元白、黄葆苍(即大慈法师)等在普陀听太虚讲佛学之后,邀至上海组织研究及宣传佛学团体,以自觉觉他为义,名为觉社。各地社员各务其真修实证,或掩室专修,或誓期亲证,或参学于禅林,或深入于经藏,或和光同尘而宏摄受,或精勤尽瘁而事开建,或随顺逆缘而应机施法,或出凡躔而绝迹销声,要之、各个独立向上发展,以践行觉社社员规约之实而已矣。当时佛教界无一专属于佛教商榷学理、讨论问题之丛刊,为全国研究佛学、宣传佛法者在精神上团结,联合融会通贯之机关,觉社创办了佛教刊物《觉社丛书》。
  《觉社丛书》的主编是太虚。上海觉社出版,中华书局印刷所印,并代发行。其宗旨是:“内铸佛学真义,外融新学思潮,倡导整理僧制,轨正谬说邪论,护持大教,鼓吹僧学,以期建立人间佛教,觉导群伦。”任务是“以为传布佛教之先声,兼为宇内研究佛学者之商榷机关也。”主要内容有宗论、释义、评议、小说、文辞、诗歌、答问、录事、雅言等。该丛书创刊后,最先刊行的是太虚所著的《道学论衡》及《楞严》、《摄论》等书。旋于十月出版觉书即《觉社丛书》第一期,太虚撰写的《宣言》,可视为是太虚领导十七年来佛教运动出发点之一。此外,觉书丛书社还出版有觉社丛书选本。该刊比较开放,儒释道几家皆可议论,反映出时代的思潮,例如太虚的《整理僧伽制度论》即发表在该刊上。他在此文中指出:中国佛教到了近代,依然承袭丛林古制,僧众热衷于赶经忏、超度亡灵,品质低劣,思想僵化。那些护法的居士们,除了造庙修塔、求感应、祈保佑外,没有什么作为。这样老态龙钟的佛教,怎能立足于现代社会?太虚有鉴于此,提倡革新。其中最突出的是主张政教分立,由僧伽建立自己统一的僧团。此文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日本学者还将此文译成日文出版。《觉社丛书》出版至一九一九年冬第五期时,读者来函请改为旬刊、月刊的纷纷不已,适时大慈法师在杭州购得西湖南山净梵院,潜修于西子湖畔,太虚亦有住息一年的打算,于是大家建议该改觉社季刊为月刊,定名为《海潮音》。一九一九年十月,《觉社丛书》出至第五期停刊。一九二○年一月,改名为《海潮音》月刊,延续至今。上海觉社亦困乏人主持,遂最终废除。
  为了保存民国佛教的史料,为学者研究提供资料,《觉社丛书》已经收入《民国佛教期刊文献汇编》中,不久将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返回 黄夏年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宗研究一百年
下一篇:惟贤法师与七塔寺
 僧肇是怎样解“空”的
 现代中国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觉社丛书》
 20世纪俄罗斯的佛教
 宗教和谐与城市文明是发展的必然之路
 石头希迁与《肇论》
 20世纪意大利的佛教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以后的禅宗研究
 佛教与生态环境保护刍议
 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
 法显与小乘《大般涅槃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须婆经[栏目:戒[集]蕴品]
 43 方便示教[栏目:没时间老]
 觉者之言 第三谛 苦之灭圣谛[栏目:三界智尊者]
 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栏目:听李叔同讲禅]
 性是否妨碍禅定?[栏目:陈兵教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正念·身念处[栏目:舍弃我禅师]
 论意识[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成佛的道理[栏目:达真堪布]
 护国护仁 四、奉行佛道护民心净心[栏目:妙莲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