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孟子课》叙
 
{返回 欧阳竟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4
   《孟子课》叙
  文武之政在方册,人存政举,人亡政熄,故为政在人。然久之而不得其人者,其故何哉?一、畏言圣人;二、不畏乡愿;三、生死事大、仁义事小;四、贵势不贵自;五、不知轻利而重义;六、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七、不知心之为圣;八、不知学之至易;九、不知学惟不已;十、不知虚名可耻。
  以是十因,而草野无贤:一、不知民为贵君为轻;二、不知政乃不忍之心之所寄;三、不知废兴存亡之系于仁政;四、不知御侮之在于自强;五、不知时势之易为;六、不知政外之政;七、不知巧便以行其政;八、不知王霸之辨;九、不知杀人兵战之不可用;十、不知人民、土地、政事有根本之创制。
  以是十因,而国家无政:一、不知事功之非极;二、不知势禄之非泰;三、不知圣教之差别;四、不知成人之差等。
  以是四因,而天下无道。无道则无人,无人则无政,无政而天下乱,乃至于亡。
  反而言之,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有政,有政而国理以强。若是乎,教之至足重哉!夫教必自童蒙始,蒙以养正,圣功也,先入者主之。人皆可以为尧舜,植基之教,不择而施焉。乃断章取义于《孟子》,得八十课而课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夏欧阳渐叙于支那内学院
  (选自《论孟课》,《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二十七册)

{返回 欧阳竟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论语课》叙
下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心史》序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精刻大藏经缘起..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传 绪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毛诗课》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唯识法相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目录 编选者序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学书》覆张溥泉书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五编《儒学通论》孔佛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藏要》第二辑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支那内学院经版图书展览..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孟子十篇读》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法称因明的逻辑体系(郑伟宏)[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印光大师生西一周年纪念[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修行是为了调练心性[栏目:法藏法师]
 逃开死亡[栏目:日常的佛心]
 女人是五漏体,今世能成就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五八)[栏目:杂阿含经]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目录[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禅宗思想渊源 第九章 《圆觉经》与禅宗思想[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