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清泉与大海
 
{返回 王雷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50

清泉与大海

    人性似水。人往高走,水往低流。超越的精神追求和顺俗的尘世沉浮,构成人永恒的两难困境。佛陀冷眼洞察,谓之曰苦。从此,人类有了治苦的良药。
    人还是往高走,求道之路如逆流,直须一口吸尽西江水。水还是往低流,化俗如顺流而下,必得深深海底行履。这是三大阿僧祗劫艰难跋涉的意志抉择,这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至情流露。
    佛教的精神不在于个我的离苦得乐,而以众生病是故我病。菩萨的热肠婆心,谓之曰悲。  
                                                                                

    山高月小,泉冷林深。唯其圣洁,才能给烦嚣尘世注入清凉;唯其高逸,才能给凡夫俗子施以针砭。人们向往着灵山秀水,在回归自然中暂享片刻安宁。人们崇敬着高僧大德,在精神世界中超凡脱俗。
    水的生命在流动,宗教的生命在于生生不息的社会大众。山泉涌出溪流,溪涧汇成江河。在崇山峻岭中冲决回转,在村舍市廛间浅吟低唱。溪面上漂浮着枯枝败叶,江水中裹挟着浑泥砂石。虽然不复有林泉的清纯,却换来了一泻千里的壮阔。
    江河的来源是山泉,山泉的归宿是大海。 

    云霭成雨,雨渗为泉,汇成江河湖海。万法缘起,世界上每一滴水都不孤独。
任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每一滴水都闪耀着太阳的光辉,都带有大海的咸味。部分融入全体,当下就是永恒。
    任浊浪排空,心地自有清泉的滋润。人人皆有佛性,但为客尘所染。沙自沙,水自水。江河搅动起泥沙,大浪也掏尽了泥沙。
    任山重水复,胸中拥抱着大海。几曾见孤泉独溪能直达大海?从恒河到鸭绿江,从咸海到印度洋,千江万水,沟通汇流。 

    浊浪滔滔,击楫中流。毋需惧怕被漩涡卷没,毋需担心渡不过彼岸。
    我不是清泉,但我仰慕清泉的高洁,从清泉中汲取生命的活水。我不是大海,但我认同大海的辽阔,在归向大海的行程中求得生命的永恒。
    人往高走,追圣慕贤,超越凡俗。水往低流,投入社会,服务人群。

 (载《法音》,1992年第5期)


{返回 王雷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随缘销旧业 任运着衣裳——王雷泉教授访谈录
下一篇: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坛的讲演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佛教精神对当代人的滋养
 世纪之交的忧思──“庙产兴学”百年祭
 关于“寺院与景点门票收费”之我见
 涌泉犹注,寔赖伊人:道安之“动”与慧远之“静”
 “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上)
 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王雷泉)
 《大乘法苑义林章》解题
 启迪智慧,促进和谐——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哲学与环境生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七、分别功德品──清净果德,弘经威力[栏目: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法句经讲记(四十一)[栏目:传道法师]
 为什么佛要吉祥卧呢?[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04.调佐泉州职 Being transferred to assistant prefect in..[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法华经品题略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栏目:张秉全居士]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险难独行戒第十一[栏目: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八[栏目:宽运法师]
 妙色王[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1757 阿弥陀经疏(唐 窥基撰)[栏目:《阿弥陀经》之注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