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出世间的禅定跟世间定有何不同?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912

出世间的禅定跟世间定有何不同?(2010.12河北set-003—1)

    答:练功夫就是世间定,那跟出世间的禅定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这个是很多人不容易区分,而且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好,我先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一般人,如果你没有深入去闻思,你不了解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的话,你所修的定,你的用功大部分……一般人如果你没有深入闻思的话,对于什么叫世间法、出世间法如果你不清楚的话,那你的修行,包括修定,很多你是在世间法里边下功夫,你不知道。你是把世间的那一套思维运作方式、那一套习性、那一套追求的方式,把它转换到修行方面,这样而已。那你还是用世间法的观念知见在修,但是你不知道。

所以为什么强调说闻思很重要,那世间定跟出世间定有什么样不一样呢?先讲世间定的修行,世间法、世间定的修行。世间定他是强调定力、强调定境、还有禅相,那有的也会想要追求神通。世间他就是在禅定力啊、禅相上面下功夫。再来,因为他内心会有希望:我希望我早日修行有成、或是有神通、或是有什么样的禅境、或是我早一天开悟了,我可以赢过别人,他心灵里面是有“我要赢过别人”那一种心。很多人修行他就想:我修、修、修,将来我可以比别人高。像这样的话,这里面都带有人我相在修,带有比较的心在修。

再来如果是在世间定下功夫的话,那会越修越固执、越僵化,这一点,是很多修行人不容易觉察到的。他虽然很精进努力用功,但是他却越修越僵化、越固执,或是稍微有一些禅相,稍微有一些感应,或是有一些定力,有一些成就之后,很快那个我慢就一直长养。你修行没有什么感应、没有什么成就,那还会比较乖乖的修,稍微有一些禅相、一些感应、一些突破之后,就认为自己:已经明心见性了,自己境界很高了,结果很容易长养我慢。

所以世间法的修行是在满足自我,在世间里面追求不到的,然后他转到修行界里面来,想要追求他想要的。这是世间的这一种观念、用世间的那一套观念在修行。而且也很容易,当你越精进用功,如果你的观念知见不正确的话,也很容易,因为会产生一些禅相,那这些禅相会导致你的贪爱,你还以为我修行有成了,你以为:我看到什么圣境了,看到什么境界了,结果会引发起你的贪爱之心。那只要你贪爱那些境界,很容易渐渐的走火入魔。

所以正知正见很重要,在八正道里面佛陀都特别强调,正见为首,正定是排在八正道的最后面。你有正知正见,后面就好办,所以正见很重要。

那出世间定有什么不一样呢?出世间定就是在开发明觉,它是在培养我们的定力,开发明觉,要把这些明觉用来反观我们内心的种种问题。出世间定,他是培养定力,让我们不至于一直的、盲目的往前冲、冲、冲。出世间的定力,一方面培养定力、一方面开发明觉之后,我们随时反观、照见我们种种问题,遇到逆境,或是历缘对境有痛苦、有忧悲恼苦、有我慢,我们当下去找出我们的原因在哪里。

所以出世间定是开发明觉跟定力之后,回来照见我们心灵深层里面的种种结缚,也就是回来扫除我们意根里面的那些病毒、那些错误的方程式。所以出世间定,那是帮助我们心灵的净化,开启高等的智慧。那出世间,当你逐渐的成长,开启高等智慧,那个自我他是越来越淡薄、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淡薄。

所以跟世间法不一样的走向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世间法的修行是越修越固执、越固执,或是我慢越大、自我越膨胀、越膨大,我慢越大。那出世间法的修行、出世间定呢,他是让我们自我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淡化,但是绝对不是自卑,是越来越淡化,越来越淡薄,自私自利之心越来越淡化、越淡化。当你越淡化那个自我,你的心灵品质就不断地在成长、提升、开启高等的智慧。所以这就是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不一样的,用功着力点不一样,动机方向目标都不一样。

当你开启的是出世间法的这种禅定,那你就会慢慢来到止观双运,用定力、用明觉去见法,去开启高等智慧,了悟宇宙的真理实相。当你了悟宇宙真理实相的时候、了解生命实相的时候,很自然的那个我慢、自我,他就很快的淡化、消失。所以出世间法的定是用来净化、用来了悟宇宙真理实相,不是用来长养我慢。那如果你修的是出世间定的话,你的身心一定是越来越柔软,一定是越来越柔软,而且越来越懂得感恩,越会流露出慈悲心跟大爱的心。你的心灵世界越来越祥和,你的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修出世间定?
下一篇:在打坐中无法进入喜觉知、乐觉知,是否一直观呼吸就好?
 修解脱道还有没有轮回?
 在调呼吸的时候,我觉得把集中力放在鼻孔那边比较敏感,可以吗?
 闻、思、修、证,这个“思”有何重要?他的重要性是如何?
 如何教育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成就自己、造福众生、造福社会?
 听到身体的脉搏在波动
 证初果是深入到四禅八定中的哪一个阶段?
 体悟无常、缘起的人,未必做到无我的境界,对吗?
 《阿含经》、《四部阿含》,以研习哪一部为主?以几年时间研习为恰当?..
 禅修过程当中,怎么去分别体会点、线、面、空的应用呢?
 请问如何请到法师讲经的影音光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农夫的白日梦[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迈入清凉境界[栏目:佛网文摘]
 强化净土信愿行实修方法之实修折服现行烦恼(释明灯集述)[栏目:净土宗文集]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栏目:超然法师]
 密宗的大鹏金翅鸟修法与汉地崇拜龙的传统会不会相冲突?[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大日经疏讲解 第35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惟因老和尚传 7[栏目:惟因法师]
 大道废有仁义 When the Great Way Declines, Humaneness and..[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二节 伟大的菩萨行[栏目:庄春江居士]
 慈悲[栏目:海涛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