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出世间的禅定跟世间定有何不同?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819

出世间的禅定跟世间定有何不同?(2010.12河北set-003—1)

    答:练功夫就是世间定,那跟出世间的禅定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这个是很多人不容易区分,而且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好,我先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一般人,如果你没有深入去闻思,你不了解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的话,你所修的定,你的用功大部分……一般人如果你没有深入闻思的话,对于什么叫世间法、出世间法如果你不清楚的话,那你的修行,包括修定,很多你是在世间法里边下功夫,你不知道。你是把世间的那一套思维运作方式、那一套习性、那一套追求的方式,把它转换到修行方面,这样而已。那你还是用世间法的观念知见在修,但是你不知道。

所以为什么强调说闻思很重要,那世间定跟出世间定有什么样不一样呢?先讲世间定的修行,世间法、世间定的修行。世间定他是强调定力、强调定境、还有禅相,那有的也会想要追求神通。世间他就是在禅定力啊、禅相上面下功夫。再来,因为他内心会有希望:我希望我早日修行有成、或是有神通、或是有什么样的禅境、或是我早一天开悟了,我可以赢过别人,他心灵里面是有“我要赢过别人”那一种心。很多人修行他就想:我修、修、修,将来我可以比别人高。像这样的话,这里面都带有人我相在修,带有比较的心在修。

再来如果是在世间定下功夫的话,那会越修越固执、越僵化,这一点,是很多修行人不容易觉察到的。他虽然很精进努力用功,但是他却越修越僵化、越固执,或是稍微有一些禅相,稍微有一些感应,或是有一些定力,有一些成就之后,很快那个我慢就一直长养。你修行没有什么感应、没有什么成就,那还会比较乖乖的修,稍微有一些禅相、一些感应、一些突破之后,就认为自己:已经明心见性了,自己境界很高了,结果很容易长养我慢。

所以世间法的修行是在满足自我,在世间里面追求不到的,然后他转到修行界里面来,想要追求他想要的。这是世间的这一种观念、用世间的那一套观念在修行。而且也很容易,当你越精进用功,如果你的观念知见不正确的话,也很容易,因为会产生一些禅相,那这些禅相会导致你的贪爱,你还以为我修行有成了,你以为:我看到什么圣境了,看到什么境界了,结果会引发起你的贪爱之心。那只要你贪爱那些境界,很容易渐渐的走火入魔。

所以正知正见很重要,在八正道里面佛陀都特别强调,正见为首,正定是排在八正道的最后面。你有正知正见,后面就好办,所以正见很重要。

那出世间定有什么不一样呢?出世间定就是在开发明觉,它是在培养我们的定力,开发明觉,要把这些明觉用来反观我们内心的种种问题。出世间定,他是培养定力,让我们不至于一直的、盲目的往前冲、冲、冲。出世间的定力,一方面培养定力、一方面开发明觉之后,我们随时反观、照见我们种种问题,遇到逆境,或是历缘对境有痛苦、有忧悲恼苦、有我慢,我们当下去找出我们的原因在哪里。

所以出世间定是开发明觉跟定力之后,回来照见我们心灵深层里面的种种结缚,也就是回来扫除我们意根里面的那些病毒、那些错误的方程式。所以出世间定,那是帮助我们心灵的净化,开启高等的智慧。那出世间,当你逐渐的成长,开启高等智慧,那个自我他是越来越淡薄、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淡薄。

所以跟世间法不一样的走向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世间法的修行是越修越固执、越固执,或是我慢越大、自我越膨胀、越膨大,我慢越大。那出世间法的修行、出世间定呢,他是让我们自我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淡化,但是绝对不是自卑,是越来越淡化,越来越淡薄,自私自利之心越来越淡化、越淡化。当你越淡化那个自我,你的心灵品质就不断地在成长、提升、开启高等的智慧。所以这就是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不一样的,用功着力点不一样,动机方向目标都不一样。

当你开启的是出世间法的这种禅定,那你就会慢慢来到止观双运,用定力、用明觉去见法,去开启高等智慧,了悟宇宙的真理实相。当你了悟宇宙真理实相的时候、了解生命实相的时候,很自然的那个我慢、自我,他就很快的淡化、消失。所以出世间法的定是用来净化、用来了悟宇宙真理实相,不是用来长养我慢。那如果你修的是出世间定的话,你的身心一定是越来越柔软,一定是越来越柔软,而且越来越懂得感恩,越会流露出慈悲心跟大爱的心。你的心灵世界越来越祥和,你的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修出世间定?
下一篇:在打坐中无法进入喜觉知、乐觉知,是否一直观呼吸就好?
 以前修六字大明咒,学了解脱道还能继续修六字大明咒吗?
 练习一段时间后,整个头都会感到很胀痛,是否因为太用力?
 如何真的有平等心?我们真的有平等心吗?
 什么都不和人争,那这样不是很苦吗?社会不是要有竞争才有进步吗?..
 修行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做到自净其意?
 为什么说要平等对待大乘和小乘?
 听到身体的脉搏在波动
 利用神通看病、看事,属于哪种现象?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脱胎换骨?
 打坐会变成呆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哲学 佛教≠科学[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护育生灵:人生的伦理与品行[栏目:刘元春教授]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2[栏目:佛学问题解答]
 释迦牟尼佛与弥勒菩萨曾共同修行,何以释迦佛较早成就佛道?[栏目:问星云大师]
 《因果明镜论》讲记 九[栏目:智海法师]
 隐身的钥匙——走进画僧慧禅心灵秘境[栏目:菩提树下·马明博居士文选]
 具有加持慈悲海,任运智慧大光明[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四讲 上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既然福慧是本具的,为何还要修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三(六九)[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