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三章 三法印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2

第十三章 三法印                       
 
  很多人都知道「三法印」这个名词、名相,但是现在来看这里经文所讲的,有什幺不一样的地方?「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这里告诉我们:无常、苦、无我,要好好进入深观、深入去体悟,这样才叫做真正的真实正观。所谓修行,不是说在那里参一个问题,参一个话头或是参一个公案,在那里一直参,参到最后说我开悟了、我突破了。

  如果你的突破能够真正了悟「无常、苦、无我」三法印,这样是可以;如果你参了那些公案,还是没有让你真正彻证无常法印,以及更重要的,没有让你真正体证到「无我」,那些的参,只是让你心摄下来,更深入去找问题、去「观」而已,它只是一个过程,不是说这样就到达了,我们要知道下一步怎幺样再继续深入。无常、无我,是实相、是真理,遍身心内外,一切都是无常、无我,众生若对无常、无我,不能如实深观就会背道而驰,就会与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抗争,苦于是产生。苦谛,它是来自于你不了解大自然的运行法则、背道而驰。

  (第二节)「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无常是实相真理,这里所讲的「色」,它只是一个代表,「五阴」也就是我们的身心,而且又是要推论到其他的六界--地、水、火、风、空、识,还有内六根、外六尘、内六入处,还有根、尘、识,这些全部都包括在内。我们身体的这些色身,包括我们的心理,都是因缘聚合之后而生,这就是缘起,它的元素、它的原因,本身就是无常生灭变化,它组合起来的这些色身,怎幺会是恒常不变呢?所以,由变动不羁的原因、元素,所组合起来的成品,也必然是缘生缘灭。

  无常、无我是实相真理,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受、想、行、识都是无常,也就是我们整个心理,整个感觉、觉受,它都是无常生灭变化,「识」也是无常,「识」是因缘而生,产生了「识」,这里面要慢慢去体会,很多人又在:这是第几识、那是第几识,要去抓第几识,要去找出第几识,不然就是换另外一个名词,要找出自性,要找出不生不灭的佛性……。佛陀一直告诉我们「无我」、「无我」的实相真理,这个「我」是缘生缘灭,它都是一直剎那变化,但是我们偏偏一直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我」,「无我」是「无我」啦!但是我们要去找一个「真我」出来,我们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出来,因此印老就把这些解析出来说:你如果没有深入法义的闻思基础,很容易落入「真常唯心」,跟佛陀所讲的「无我」法印背道而驰而不知道,因为这个很深,大家要慢慢深入就可以体证到。

  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体悟「无常」,第一个要贯彻无常法印之后,再来要体悟到无我法印,这些都是实相的存在,你不了解、背道而驰才会有苦,苦就是这样产生。如果真正体证、体悟到「无我」,就会更深一层去体悟「无我所」,现在大家慢慢闻、思、修,当「无常」体悟越来越具体,「无我」也会体会越深,包括你的身心柔软,都是「我」已经慢慢在软化了,本来这个「我」硬梆梆的,现在开始柔软、柔软,因此身心的柔软,都已经渐渐慢慢去体悟「无我」,慢慢去体证「无我」,但还不是真正做到「无我」,只是这一个过程,你一分的体悟「无我」,你那个「我所」、抓取,所谓「我所」就是我所抓的那个「我所」,你就会体会到「无我」,你就可以体会到自己本身都作不了主,你怎幺又能够去主宰别人呢?!所以,对那个「我所」的抓取,就会越来越放松;本来放不下的,你也渐渐能够放下。

  能够进一步体悟「无我所」,能够真正身心柔软,你对别人的主宰、对别人的掌控、对别人的抓取,就会渐渐放下、柔软,会尊重、尊重,一方面比较会随顺因缘,本来的「自我」的意识很强、要主宰,认为「我」的意思就是这样,要照「我」的意思去做,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但是当你慢慢体会无常、无我,一方面你会尊重对方,一方面你会随顺缘起,但是处理的过程,你也不会说做事情就是打迷糊仗、含含糊糊,又不是这样,那是没有智慧啊!那是不知道缘起。

  【法义分享】不明实相,一抗拒无常,苦就产生。能如实正观宇宙人生的实相、法则,就会厌离往昔愚痴的抓取与贪爱,不抓取、不贪爱、不叫流水逆流而上以符合己意、不与无常法则抗争,「苦」就消失而解脱自在。你本来都一直要叫流水逆流而上,我这里是写的比较明显,让大家去体会啦!你们要慢慢去体会,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是想要去改变无常的法流,都是想去改变无常的法印,事实已经发生,我们偏偏不愿意接受事实,想要叫流水逆流而上,但是偏偏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天不从人愿。事实上,不是老天在跟你作对,而是你不愿意接受无常的法流、流动变化,你就是有你的「要」,有你的「不要」,你想要去掌控、想去主宰、想去改变。

  所以,有的人就想「好!我修得神通广大,就可以去扭转,就可以去做一些神通啦!奇迹啊!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如果是这样,佛陀神通这幺广大,他的祖国怎幺会灭亡?佛陀这幺神通广大,他怎幺可以让他父亲死掉?佛陀这幺神通广大,他自己怎幺可以离开这个世间?所以,这个都是告诉我们,佛陀就是了悟无常的真理实相,也告诉众生你的苦就是来自于你不明了,然后就是要跟无常法流对抗,这样苦就会产生。

  (第三节)「阐陀语诸比丘:『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阐陀复言:『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人家告诉他说:你这样不对啦!他第二遍还是这样讲,第三遍也是这样讲,这里有讲到「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法义分享】「无常、苦、无我」这是处在苦海中的三法印,这是此岸众生通用的法则。「无常、无我、涅槃寂静」这是宇宙人生的实相、是永恒存在的真理。这是究竟解脱者所契入的实相世界、亦称彼岸的世界。注意这二个法印,有什幺不同?一个是无常、苦、无我,这是处在苦海中的众生的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寂静,这是解脱者的世界,里面就是他了悟实相之后,不再背道而驰,不再逆流而上,于是苦谛、苦消失了,出离了苦海,因此处在涅槃寂静。涅槃寂静是代表极乐世界、解脱的世界,不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像木头人一样不会动,才叫做涅槃寂静,不是这样!而是代表一个心境,一种安乐、安祥、柔软,没有苦的世界,了悟实相、了悟真理,远离颠倒梦想。

  很多修行人,阐陀所反应出来的心态,是归纳在第三点,很多修行人、很多学佛者,虽然知道「无常」,也很会宣说「无常」,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很怕「无常」;虽然很会宣说「无我」,但内心深处却很怕「无我」,虽然很会谈「空」,包括涅槃寂静都是;虽然很会谈「空」,但内心深处却很怕「空」,主要都是深层的「自我」、我慢在作祟,那个「自我」抓得很紧,很怕「无我」、很怕消失,这方面要闻、思、修、证,不断慢慢深入,才能够去体悟到像阐陀比丘,他所提到的问题,这是非常切实、也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的修行人,很认真在修、在修,但是却没有如实回来面对自己,因此他很认真在修,但却是落入在「世间法」里面在修,而不知道。

  阐陀比丘是有要走向「出世间法」,但是他却是在「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之间挣扎,这已经很微细了,不是在欲界与色界抓取而已,已经是进入到深层的「自我」生死存亡。阐陀比丘就说:理论上我可以了解啊!我可以知道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无常,我都知道啊!他体悟到无常法印,但是「无我」方面,却是理论上他可以接受,理论上他可以知道,然而他看到他的内心里面却是在抗拒,他看到他内心里面,「自我」还是一直要在抓,要在抗拒无常、怕无常,这是他有如实认真而如实回来反观自己,才会这样讲。你不要以为说:我没有这回事啊!我没有这问题啊!证到初果的人,还没办法去看到内心里面在抗拒「无我」,这是已经有证果以上的人,继续又如实回来看到内心在拉扯,他想跳进去、但是又怕,就认为说如果说「无我」,谁来证果?谁来见法?谁来体悟呢?

  他的这些心态,都是代表很多众生、学佛者,很深的心理问题。什幺叫做「我」?「我」要成立的几个条件?以前讲过了,在此就不再重复讲,这里是让大家知道什幺叫做「三法印」?苦海中的众生,「三法印」就是无常、苦、无我,众生只要还没有解脱,苦都存在着,只是你有没有回来如实回来面对自己而已?你是在逃避呢?在麻醉呢?一般众生是这样,那个苦是存在的,但是都设法逃避、设法麻醉,让自己看不到那些苦,让自己不去接触那些苦。但是,佛陀知道说我这样再怎幺做,我都逃避不了的。不管我逃到哪里,那个苦、不安,永恒都存在着。

  所谓「中道」是你要看到味、患,你要看到正、反面,然后才会有一个客观、超然的智慧,叫做「中道」,实相是你要看到「无常」,看到「无我」,你要看到「苦」,你要看到集、灭,你要看到味、也要看到患。实相是你要面面都要去看到,叫做实相观,能够看到正、反面,能够看到味与患,才会有超然的智慧出来,才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才叫做「中道」的智慧。

  (第四节)这是从向初果、证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阿罗汉的整个心历路程。「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圣法印及见清净。』」佛陀就说:好!我现在要跟你们讲「圣法印及见清净。谛听!善思!」你们要洗耳恭听,要好好去体会,要用心听。「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是说」佛陀就讲:如果有修行人说还没有体证到空三昧(空性),但是却已经体悟到、做到无相、无所有,我已经离开「我慢」了。佛陀说:这是错误的,这是不正确的,你不要有这一种颠倒梦想的说法。「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佛陀就讲:如果没有见到空性(法性),也就是无常法印,如果还没有体证到空性,就说已经体证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佛陀说:没有这回事啦!你所说的无相、无所有,都只是世间禅定里面的一种禅相而已,四禅八定里面的一种禅相,只是一种「世间定」,只是一个「自我」,所想象、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而已。

  「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佛陀就讲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得空」,体悟到空性、体悟到法性,有见到法,他有体证到无常,有体悟到无常,有体悟到法印,那幺能够「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如果一个人能够体悟到空性之后,能够继续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离开种种慢,有这一种智慧见解,佛陀说:这是正确的。

  「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一个人要真正见法,才能够真正做到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前面只是讲个概略,后面「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什幺叫做见解?也就是见法,「见」是包括见法、知见,知见不是用理解的,而是要去体悟、体证的,怎幺样才叫做见清净呢?这个「见」都是包括要开悟啊!你要见法啊!也就是「法眼净」。怎幺样才能够法眼净、见清净呢?佛陀你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说法已,如说奉行」请佛陀继续深入开示,我们会如是的去做、去体悟、去实修实证。

  佛陀就告诉大家「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这里开始越来越深入了,佛陀这里就提到,你要在禅修、止观双运的情况之下,深度的去善观色无常,深度去体悟色界一切的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这里的色无常,包括要大家溶入各种的声音里面,所谓「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你要去体会色界的一切无常,声音一样都是一直在无常生灭变化,即生、即灭,你要去体会「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

  我们所讲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跟外面一般修法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不一样,我们是你要慢慢去体会,当你心宁静的时候,你去放空,体悟大自然各种声音,然后让它穿流而过,这些声音都是在告诉你,即生、即灭啊!即生、即灭啊!都在告诉你无常的法印,所有的声音都是在宣说「无上甚深微妙法」,所有的色界都在告诉你「无上甚深微妙法」、无常的法印。如果你这样慢慢去体悟、去体证到,当你有所体悟了,见到法了,这时候你心乐啊!内心感到很快乐啊!很清净啊!一直都浸泡在无常的法印里面,这时候你有解脱的觉受。在这一次禅修的时候,就有人体会到那一种情况,觉得那一种解脱乐就会产生,当然这是一时解脱,还没有究竟解脱。

  「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这里所讲的「空」,是讲体证到空性了。注意!很多不了解就以为说这已经是涅槃、无为、空,那个空是不一样的,这是体悟到空性,也就是体悟到法印,体悟到法性。我们讲说明心见性,「见性」是指见到无常法印,体悟到空、空性。「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但是就算你体悟到这样,还是没有离开「我慢」,你的知见还没有真正清净,我们可以暂定证到初果。如果一个人能够见到法、见到空性,能够断三结,叫做证到初果。要证初果的人,一定要体证到无常法印,要见到空性,如果能够断三结,包括身见结、疑结、戒进取结,这些三结能够断除,才叫做证初果。但是你不要以为说,我这样就已经大事已了了,要知道「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那个「我慢」还没有断。

  这一次有引导、协助大家,要慢慢去看到意念、起心动念、「自我」,就是要让你能够慢慢去深入、去看到。「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你又继续再用功、继续再深入,然后你已经观到色相断,色、声、香、味、触、法这些相已经断,是名无相。什幺叫做无相?这里的含意很深,所谓「无相」,不是说我都没有看到什幺东西,是包括你说听的声音,鸟叫声、蝉鸣叫声,它这样声音一直穿流而过,一直流过、流过。以前你会很喜欢听鸟叫声,然后你会一直在抓着鸟叫声,鸟叫声的相就在你脑海中,就有「相」烙印在你的脑海中,你会觉得鸟叫声好好听,然后希望牠没有叫了,你又在等着牠叫。你去抓那个相,那个相就是一个现象界的产生,那个相产生,现在当牠没有叫的时候,你会希望牠有,当牠有的时候,你会在那里陶醉,你会在那里抓取它。

  如果火车声太大声,也是一个相,你一开始会很不喜欢那个声音又来了,觉得这幺吵,它是一个相过来,一个声音过来,然后你就会觉得火车声音,对你是一种干扰,你会不喜欢,于是也是一个相的产生。那个相只是不可意境,于是你又被这个相所碍着,那个相对你来讲,在你脑海中里面烙一个不可意的相又产生,当它火车声音太大声的时候,又在那里起抗拒的心、起烦恼,要去体会到、要去看到,叫做你不被种种相所束缚住。如果你有迎有拒,你迎就是喜欢,你要去找你的要,鸟叫声你很喜欢;你拒,就是去抗拒火车声。如果你能够真正放空、不迎不拒,鸟叫声过……过、让它过,火车声也是让它过,这样有相、也是无相,才叫做色相断、声相断。那个境界没有碍着你,你也不会去黏着。

  所以,不是说那个相都没有出来,不是说什幺声音都没有了,叫做声相断,当我搬入一个黑压压的地方,都没有种种色叫做「无色」,不是这样啊!一个人能够慢慢进入到「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你能够真正进入到止观双运,然后空的世界,你让种种境界穿流而过,你不迎不拒,这时候声音,以前可意的境界,现在也不会干扰你;以前不可意的境界,也不会阻碍你。所以,这时候种种的相,有存在、也等于没有,叫做声相断,其他以此类推。但是你证到这种情况,还是「犹未离慢、知见清净」,还是没有断我慢,还没有真正证到「无我」,还没有知见清净。这里我们可以暂定说,如果一个人能够稳定在这种情形之下,随时他可入可出,随时能够体悟到、体证到这种无相方面,叫做证到二果,我们把它暂定,因为这样大家比较容易了解。

  一个人如果能够进入在这种无相世界,他的贪、瞋也会淡薄,而且身见的我执、我是、我能、我慢那些,都是大大的降伏、柔软,因为他已经进入在无常法印里面,疑结也都破除了,因为他就浸泡在无常法流里面,他深深的体悟到,整个现象界一切存在都是在流动,都在变化啊!能够了解到已经不错了,因为你有禅修,已经有体验到部分,这一次禅修已经有人能够有少分的体悟,但是还不稳定,这都是要慢慢继续再下工夫。

  这次禅修就有人觉得他能够体悟到空,觉得说那个声音这样的进入到有觉,就是保持明觉,然后放空的情况,各种声音就穿流而过,他觉得说那一种世界真的很好,体悟到那种法流、三法印。这一位同修来小参,就提到说我到后来敲磬的时候,就当了一声,一声让他产生像触电的感觉,他问我说这是为什幺呢?当时我就回答说:因为那个声音,它去撞到墙壁啊!没有禅修过、没有实修的,就不容易体会。当你有进入那种情况,当我一讲说因为他撞到墙壁啊!这一位学员就一直笑。但是,能够测试的出来那些,都是属于「世间定」,能够用仪器测试那些,是属于「世间定」,反正你能够用测得出来的那些,仪器不可能测到精神「无色界」方面的,仪器只能够测到「色界」方面的。

  因为「无色界」、心方面的这些,你有没有我慢?还有没有「自我」?它是很微细的,你一定要实际进入里面,当你还有「我」,「自我」还在,当一些境界进来,有时候比较大冲击时,你就会又起比较明显的反应,就是撞到墙的意思,也就是说还没有真正的空,还没有真正的「无我」,也叫做「犹未离慢、知见清净」,那个「自我」还在。

  能够用仪器测得出来的,因为很多微妙的精神,很多微妙的这些「无色界」,仪器是你没办法测出来的。世间法的定,世间法的禅定,你心进入到什幺样的情况,你脑波进入到什幺样的情况,这可以测啦!但这些只能够测世间法的定,我也曾经遇到一个人就拿一种仪器,然后说可以测脑波,可以测一个人进入到什幺样的定的状态状况,你能够测、能够解析,又代表什幺意思?代表怎幺样?你解脱了吗?因为当你越宁静的时候,敏感度会越高,如果我比较靠近,我走过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磁场,讲比较具体一点,我如果翻纸张,或者是拿纸张的声音,你本来听不到,但是当你在禅修的时候,我一稍微一点点声音,你就很清楚。本来你不会感觉到,但是当你在禅修的时候,我走过你附近、走到你旁边,有一股热能、有一个磁场,你就会感受到。所以,为什幺我们要提高敏觉度、明觉度,就是这样。因为我们平常的心是这幺粗啊!原来我的我执、我慢这幺强啊!都是大家有如实回来认真在看自己,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明心」、止观,让你的心静下来,让你开发你的明觉,正知你当下的这些动作,都是属于明心的过程而已。磨那面镜子,让那面镜子能比较清明,因为本来我们的感觉都很粗钝,就是要让我们的心能够够明,我们心的觉察力够敏锐,这样再来你才能够去见到法性,才能够去见性,是见到法性啊!见到实相啊!见到真理啊!不是去见到一个我里面的一个自性,要去看到那个「自我」,要去看到那个影子,再看到那个本尊啊!这个很深喔!能够去体证到法印,能够体证到实相,你才会远离颠倒梦想。

  「复有正思惟三昧」「正思惟三昧」都是止观双运,你一定要「正思惟三昧」,就是告诉你要止观双运,而且要在初禅,至少要有初禅的情况,昧就是定,三昧就是定、「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这时候一个人又继续用功、继续深入,然后觉得我的贪、瞋、痴,都已经有看到了,然后我已经断了,记得!在还没有证初果以前,你有贪、瞋、痴,大部分人是看不到,当你有如实回来反观自己,如实回来面对自己,你才能够看到贪、瞋、痴,这只是看到贪、瞋、痴,再来你要能够继续用功,要能够断掉贪、瞋、痴。证果的次第就是这样,十个结一个一个结慢慢的断掉。一个人他觉得能够观察到他的贪、瞋、痴已经断了,所以「是名无所有」,就进入到无所有的世界,进入到无所有的境界、情况,因为他已经觉得说:没有贪啊!没有瞋啊!没有痴啦!

  「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这就很深了,佛陀前面有讲到贪、瞋、痴断,贪、瞋、痴永尽无余,就是涅槃解脱、就是阿罗汉,有没有,但是这里有提到,一个人能够观察到「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他是观察到贪、瞋、痴断,但是他还没有到达贪、瞋、痴的永尽无余,永尽就是尽除、断啦!贪、瞋、痴要永尽无余。他看到贪、瞋、痴断,但事实上还没有彻底的断,只是说我这一段期间,都没有贪、瞋、痴;我已经一个礼拜,都没有贪、瞋、痴;我一个月都没有展现贪、瞋、痴啦!他觉得说已经是解脱自在啊!但是佛陀讲这是进入无所有,更具体指出「犹未离慢」,还没有「知见清净」,为什幺呢?一个人是五下分结已经断,到这里算是证到三果的人。

  证到三果的人,自认为说贪、瞋、痴已经断,已经没有这些问题啊!因此我是梵行清净者,我是理当受人顶礼,受人恭敬啊!我是修行者,然后我应该要受人的顶礼,我是人天师表啊!我是人家的模范啊!……这里面他认为已经断这些,但是深层的我慢却还没有断,「自我」影子,「自我」还在背面作祟,还没有看到,这就是「五上分结」还没有断的意思,五上分结后面两个结就是我慢与无明结。纵使证到三果的人,「自我」的本尊还没有清楚看到。初果到三果,都还是用「自我」在修行的世界,所谓「以慢断慢」,前面讲说「我贪、瞋、痴都断啦!我觉得我断贪、断瞋、断痴啊!」那就是一种「以慢断慢」。

  因为我认为这算是很深的地方,大家要慢慢认真用功深入,你就可以知道前面的「五下分结」种种的身见结、贪、瞋、痴这些,你都要去断,但是你要去看到背后还有「自我」,还有「慢」,这些都是告诉你「自我」、还有我慢。另外,还是在「有为法」啊!还是在有修、有证、有得的阶段,到这种情况他最高的境界,可以证到三果,但是他也顶多是看到「自我」的影子,「自我」本尊还没有清楚看到。本尊就是这个「慢」,他用本尊在断那些影子,影子就是贪、瞋、痴,慢、疑、五盖,这样还没有证到阿罗汉,也就是「五上分结」还没有断。所以,最后「本尊」这个问题,就是「五上分结」要断的。他现在是断前面的贪、瞋、痴、慢、疑那些。因为大家有禅修过,就可以讲更深一点,大家就可以了解,这就是「本尊」,这边的五盖还是影子。

  从初果、二果、三果,证到三果的人,如果没有继续用功,都不知道自己是在用慢断慢,还在「自我」有为法,有修、有证、有得的世界,所以你才会认为说「我的修行境界很高,我理所当然受人家供养,我理所当然受人家的顶礼膜拜,我是圣者,我是梵行清净的圣者……」如果你还有认为说自己的修行境界很高,是梵行清净的圣者、是圣人,你要去看到那个「自我」的影子。但是,因为这已经是证到三果的境界,「五下分结」都要断掉了,再来要继续用功,大家要有非达目的、绝不终止的决心,要有佛陀那一种魄力、决心啊!这样才不会到最后,还是又卡住了。因为这个算是很深的地方,不容易看到!我们这一次禅修,也有用一些方法,让大家慢慢去看到那个影子,再进一步深一层去看到:只要你的心够宁静,就可以去看到那个本尊渐渐出现,你能够清楚看到,才有可能断。因此佛陀就告诉大家,这种情况上来,就算你证到三果,但是你还是没有离慢,还没有知见清净,此处有一句话,他能够已经做到法空,但是怎幺样?有一句话叫做「法空,但是我还不空啊!」他已经证到法空,但是这个「我」还不空啊!「自我」还没有死啊!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又继续再深入了,这时候是要来面对这个本尊,这个「我」一直了解无我、无我,但是我却一直发现那个「自我」还是存在啊!那个影子还是存在啊!因为只要你「自我」还存在,那个苦、那个不安,它就一定存在,唯有你真正做到无我啊!才会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才会跟整个实相、整个宇宙合为一体啊!只要你还有「自我」,顶多你是怎幺样呢?万法归一啊!你还不知「一」归何处,因为那个「一」还没有消失,那个「自我」还没有消失啊!所以,你就算能够「万法归一」,这些全部都断掉啦!归一啦!但是你还是不知一归何处啊!所以,那个不安,那个苦,都还继续存在着。

  所以,就算你证到三果,「五上分结」还是没有断,因此要继续用功,再来就是要面对、如实再去找寻,怎幺样才能够真正证到阿罗汉?怎幺样才能够真正体证到无我、做到无我?于是继续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然后「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一方面就是狄卡儿所讲的「我思故我在」,亦即我是、我能、我慢,是要在历缘对境里面,它处处会显露出来。从见、闻、嗅、尝、触,都是在历缘对境显现出来,你认为自己的修行境界很高,好啦!你开始领众了,人家开始向你顶礼啦!向你跪拜啦!然后你成为一个大师啦!但是你有没有去看到我是、我能、我慢?你认为「我是修行者,我是梵行清净者,我是圣人,我理所当然受人家顶礼……」你没有去看到我是、我能?

  这都是在历缘对境,见、闻、嗅、尝、触、识而产生,如果你没有如实回来反观自己,是看不到这个本尊的,是看不到深层的那个慢的,唯有你真的愿意如实回来面对自己,继续用功、继续深入,才能够去如实的看到。「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这时候已经去看到那个本尊了,去看到深层那个「识」啦!然后一方面又去体悟到「哇!它也是缘生缘灭」这个「我」能够存在,原来是很多的因缘聚合之后,才有啊!为什幺要跟大家介绍「大地风云经」,就是要让你慢慢去体会,以后还会再让大家慢慢去看到越深入的,让大家去了解缘生缘灭,这个「我」的存在,是很多很多的因缘聚合之后,才产生的,不是我能、我是、我能啊!

  这一次禅修,我们有安排礼佛的早晚课,让大家慢慢去体会、培养感恩的心,体会这个「我」的存在,是需要很多很多因缘聚合之后,才产生的。当你越体会一分,我是、我能、我慢,就会断一分,由于你体会到这众多因缘,才成就你,当你体会到这些之后,感恩的心、慈悲的心,就会自然的流露啊!慢慢的,他就会越深入去体会,就是因缘所生啊!所以,更深一层去体证到无我。「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这个「我」,它就是很多因缘聚集之后,才产生啊!就算我修行到成佛、解脱,成为阿罗汉,我还是要依靠世间的种种因缘啊!我还是需要大地的支撑啊!我还是需要空气的供养啊!我还是需要喝水啊!我还是需要阳光啊!所以,你慢慢的去体会,然后你的身心就会越柔软,到最后自我、我慢、我是、我能就会断除,包括本来你很惧怕大地震,结果大地震它就告诉你「无上甚深微妙法」,深层的那个「自我」才会断除。

  「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就是要去深观无常,深深的去体悟无常法印,慢慢的进一步去体悟到缘起法印、缘生缘灭,然后进一步就能够去体证到「无我」。

  【法义分享】本经探讨圣法印、见清净、空三昧、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这是比较深层的法义与修证。佛教界却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常把空性、性空、顽空、断灭空、空三昧、空无边处定,与宇宙本体的「空」混为一谈。必须深入剖析、分开,才有可能体证到「空」是什幺。以后我们慢慢的再深入。「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本段所讲的「空」是指见到「空性」,也就是见到法、见到法性。见法、见到空性的人,能够断三结,就是初果须陀洹,但还不能离慢、知见清净,因为他是证到法性、空性,就是有彻证无常法印。

  能观察到色相断……法相断,是名「无相」,但犹未离慢。再深入观察到贪、瞋、痴相断,是名「无所有」,但犹未离慢、知见清净。这是「法空」,但「我」仍未空。也就是深层的「自我」、我慢仍紧抓不放,这是三果圣者,但五上分结仍未断。

  什幺叫做法空、我不空?「法空」就是包括贪、瞋、痴,贪、瞋、痴那些都是「法相」,四念处里面的身、受、心、法,「法念处」就是要去观贪、瞋、痴展现的种种法相,那些都是属于「法相」,所以这是属于「法空」,这时候他认为说「我不需要修行,我没有贪、瞋、痴,我不需要修行啊!我理所当然是人天师表,我可以领一大群的众生……」这时候他还是「法空」,但「我」仍未空,也就是深层的「自我」、我慢仍紧抓不放。他来到万法归一,但是还是不知一归何处,那个「自我」还是怕无我啦!还是不敢放,没有全然的死掉。

  再深入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从若见、若闻……若识而生。也就是「我」是从六根与六尘接触之后,从见、闻……的觉受中,意识到「我」的存在啊!也就是在历缘对境中,那个我是、我能、我慢,很容易就跑出来,你就能够看到啊!六根、六尘都是无常生灭,根、尘触所生的「识」,怎会恒常不变异呢?由此深入去体悟无常与无我,对于断除我慢有很大益助。这都告诉我们怎幺样去逐步的深入?实修上要断五上分结的「我慢与无明」没那幺容易啊!一把剑再怎幺锐利,剑本身没办法「自我」砍断的,「自我」没办法砍断「自我」,这一部份比较深,我们到卅一章「最后的五大关卡」会再续论。

  实修上要断五上分结的「我慢与无明」、没有那幺容易;一把剑再怎幺锐利,剑本身没办法「自我」砍断的,这个很深,大家能够有正确的理解,以后在实修实证方面,就可以避免掉很多的岔路。「以慢断慢」是过程,但不管你再怎幺认真的断,这个「慢」都还在,「自我」没办法断「自我」,这一把剑再怎幺锐利,它没办法断剑本身的,要怎幺样断这个剑本身?一把剑放在那里,它怎幺自尽?一般的自尽、自杀,也是一样用慢在断慢,也是一样用我慢在杀自己。有的人认为自杀的人就是断慢,绝对不是的,他是用「我慢」在断的,只是在摧残身体而已,「自我」那个心,都没有放啊!这方面比较深,至于怎幺样去断那深层我慢?以后我们会再跟大家来分享,大家慢慢上来、慢慢上来,如果你真正愿意如实去面对这个「自我」,真的愿意慢慢去看,你认为说「我已经空了,我已经证到无相啦!无所有了,我已经断贪、瞋、痴了……」你会认为自己修行境界很高了,这时候如果有因缘,我会跟你讲那个自我的尾巴在哪里。

  但是,要你愿意如实回来面对,否则我没办法告诉你,因为像这一次的禅修,有的人他身心满柔软,觉得他体悟这些情况不错,然后我就告诉你,因为是那声音让他撞到墙壁,一提他就知道、就体会很多。

    【幻灯片】

  现在用比较轻松的方式,带大家到海边看看这些海涛、海浪,以及海涛声,它们都在宣说「无上甚深微妙法」,都在告诉我们无常的法印、无常的实相,一切都一直在变、在动,整个海洋都一直在变、在动,海浪不断在宣说无常、无常、变异、变异,所以我们现在就到海边来看,让大自然的「大地风云经」来告诉我们。海浪一样,其他的地、水、火、风,都是相同的,你听声音,其他的色、声、香、味,触、法,你都可以去理解,其他的你都要慢慢去求证、去印证,都在宣说无常,大海从来没有一分一秒停止不动的,都是不断的一直在动、动、动,变化、流动、变化,海浪都是一直在流动变化,如果整个的这些水完全都不动,里面会有动、植物吗?会不会有那些鱼啊?鱼是不可能存在的,死掉啦!因为这些有在流动,鱼才能够在里面游啊!而且牠才会有氧气啊!

  如果真正不动,牠会死掉的,因为没有氧气,它的流动也是让氧在交换,不要以为池塘的池水没有流动,风也在帮他们流动啊!在吹动啊!大地也在移动啊!也在帮他们震动啊!它整个都在动的、都在动的,只是说动的比较明显,或是不明显,这样而已,一定都有在动。你看这个浪花,它就在告诉你无常生灭,而且浪花的产生,也是在告诉你缘起。这是在佳洛水、垦丁附近拍摄的,你看这个海洋、海浪,都在一直在告诉你,从最小到最大都是无常生灭,人生也像一个波浪、一个起伏,它都是这样生、住、异、灭,都是在告诉我们无常、生灭、变化。这是在垦丁那边,从猫鼻头的高处,然后向下拍摄的,这是佳洛水旁边附近的途中,海浪都不断在告诉我们无常、无常、无常,人生也是一样,一切现象界也是一样,万事万物都是一样,你从一个现象、一个点,就可以慢慢去观察到其它的,这些都是告诉我们无常、生灭、变化。

  你在人生的旅途里面,会常常经历到一些大风大浪的,你要了悟这个实相啊!了悟无常法印啊!你要真正彻证无常,才有可能坐在无常的法流上面,我们这一次禅修,就是让大家慢慢回来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让你慢慢能够活在现在,坐在无常的法印、法流上面,这都在告诉我们一直无常生灭变化,因此我们讲说无常是中性,你不了解无常、去抗拒它,才会苦啊!你一方面看到美丽浪花,如果我们没有学法,你是看到「味」、看到美,看到浪花、你要去抓啊!但是你却没有看到它的灭啊!看到它的「患」啊!于是你又会去抗拒无常,它会告诉你就是自然现象,就是生灭啊!生灭变化啊!所以,你要去看到它的「味」,看到它的「患」,这样才能有中道的智慧。

  客观的观察,就是要去看到它的正、反面,味、患也要能够看到,深层的智慧才会出来。你看浪花的生起,很漂亮啊!但是。没多久它也会消失啊!下一个浪花起来,漂亮!已经不是前面原来的浪花了,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你看这一浪下去之后,然后后面的这一浪已经又在那里了,人家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整个人世、整个人间也都是一样,有一句话「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你看这些浪,都在告诉我们实相,你若是夸说「我修行很厉害,我现在一直唸佛、一直持咒,要让这个浪不要升起来……」很多的修行,他要展现我是、我能、我慢,就是要压制掉那个浪,让它不要起来,这是一个比喻,其他要以此类推,那个我是、我能、我慢,就是要对抗那个无常啊!所以,都是在告诉我们,这个浪花的生成,是浪花本身它自己在决定要这样吗?浪花的形成也是因缘啊!因缘聚合之后,它才形成啊!所以,处处都要去体悟无常法印,处处都在告诉我们无常生灭变化,我们要去看懂「无字天书」、「大地风云经」,这都是实相、真理啊!其他的人事物,都是一样啊!

  这是尼克松,有没有像?尼克松的鼻子,因此这个石头叫做尼克松石,它本名叫做帆船石,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帆船,从另一边看像尼克松。纵使你当个总统,然后你面对这个茫茫的大海,现象界都在宣说无常生灭变化,你有体会到吗?如果你没有去体会到,就算你登到最高权位的总统,你还是茫茫然啊!已经在天国了。所以,一件事情,你要看到它的「味」,要看到它的「患」,你要能够看到多重层面,你都要能够看到啊!从不同角度看,就不一样啊!这就是我面对人生大海,处处都要去看到一切都一直在生灭变化,都在生灭变化,这是前浪已经生、住、异、灭了,这已经异灭了,这已经变异了,这已经在生嘛!这是灭、这是异,这是在生,生、住,后面是在生,这是住、这是异、这是灭,空档它一样啊!但是它一样就是一波一波的,有一句话叫做「非常非断」,它是不断一直在变化、一直在变化,都是告诉我们,都是一直在变化、生灭变异。

  这是在屏东叫做白湾的海滩,这个足迹是某人走过的,走过之后,然后回头来看,漂亮的足迹,于是就把这个拍照下来,可以体会一个仙人道迹,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如果世间方面,你所走过的、你所抓取的,要知道你不要去抓取啊!当下你该做什幺,你就全然的去做,但是你不要在那里抓你的种种、你的要。如果你有所抓,就会有很多的苦,一样都会被海水所淹没,会被海水所淹没,包括说仙人道迹也好,阿含解脱道也好,还是一样会在历史时空里面淹没掉,因为佛法落入在世间,一样会受世间的无常法流在流动变化。所以,当以前我看到印顺长老讲一句话,「我们要以佛法来研究佛法」啊!那一句话很深,深深的启示着我,原来解脱道是这一生、这一世,要去修、去证、去达,但是演变到后来,却是那幺的遥不可及,都是解脱道在人间的一种荒芜啊!一种变化啊!我们要用佛法来了解佛法,一样啊!解脱道也是会荒芜掉啊!

  坐看云起时,前面是到海边,现在来看云,海浪是在告诉我们无常。解脱道经典这些,它会荒芜、会被冷落,但是整个大自然的实相、无常的法印,整个的法界、整个的法印,不会变化的、不会消失的,因此不会有所谓「末法时期」,因为法就是真理实相存在,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如此,只是解脱道有没有荒芜掉,这样而已。如果荒芜掉,众生要成就解脱之路,就更是遥遥无期,或是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精神,才能够找到。

  坐看云起时,「大地风云经」的云一样都是在宣说无常生灭变化,这些云都一直在飘,一直在宣说无常生灭变化,这是故宫博物院,一朵云都在宣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它本身在变、、在移动,包括云本身的产生,都不是云本身自己决定,要这样都是因缘聚合而成啊!今天我们有缘在中鼎来上课,不是我所能、一个人所能决定的,都是需要很多因缘。你们的因缘不成,你们没有心要听,我要讲给谁听呢?所以,都是缘起、都是因缘,这些都是在宣说缘起、缘生缘灭,这些云都是在告诉我们,它一直在变动、变动、飘动。整个云层的变化,包括本来太阳没有出来,现在太阳出来了,这些都一直在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在流动变化、变化,都在彻彻底底的宣说无常法印。

  这是淡水夕阳,这二张的云层跟太阳的高低,这是同一个时间,前后一两分钟这样不同,这里的云层,角度这些都一样,一个太阳的高度、云的变化,它都是剎那剎那一直在流动变化,云在流动变化,海水也在流动变化,整个人世间,我们身体里面的这些色、受、想、行、识,也是一样,都是一直在流动变化、流动变化。这些云层都在告诉我们一直变化,它会从无变成有,从有又会变成无,海浪也在变化流动,云也在流动变化,一方面我们欣赏风景,又可以去体悟「大地风云经」。这是士林官邸,这些云也是在告诉我们无常生灭变化,在告诉我们一切人、事、物,这里的主人也都换人了,云在告诉我们无常生灭变化,这边也是在无常生灭变化,里面的人、事、物也是一样,都是在无常生灭变化。

  万事万物都一直在生灭变化,你要从去看云、看海、看海洋、看海浪,处处你都要去看到缘生缘灭,整个人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是一直在缘生缘灭,当你慢慢了解、彻底了悟无常之后,你就会珍惜每个缘起,你的生命会全然的活在当下,该做什幺,我们就全然去做,上班该做什幺,我们就是尽心尽责在做,不会投机取巧,你是全然的活在每一个当下。所以,了悟无常是让我们能够渐渐去坐在无常法印上面,珍惜每一个缘起,云就在告诉我们一直在变化。

  大地风云经,处处都在告诉我们要去看到活生生的佛法,整个人、事、物都在告诉我们活生生的佛法,多采多姿的彩云,一样在告诉我们缘生缘灭,一直在变、一直在变化,前面是海浪、还有云也是一样,再来这里的大地,我们东海岸这边,是靠地震慢慢挤压、慢慢挤压,然后陆地一直升上来,本来的海平面是到这里,几万年前的海平面是在这里,几万几千年来,陆地这样板块的挤压,我们台湾的陆地就越来越上升,这就在告诉我们无常生灭变化,无常它是中性、地震也是中性,地震它有破坏、也有建设。所以,你看这一尊像一座佛,像一个人头端坐在椅子上面,如果你端坐在这无常法印上面,了悟你的后面、你的前面,你的上面全部,身心内外、宇宙人生实相,都彻证到无常法印,这时候你会开发智慧,包括体证到「无我」,这时候你会像佛陀一样,端坐在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上,就是解脱者的世界。

  无常与无我,是宇宙存在的实相真理,但一般众生因为无明遮障,「无明遮障」就是你对这个实相,对这个现象界不了解,因此导致常常跟无常在对抗、然后要去抓常,再跟「无我」的法则在对抗,都在抓我,因为跟实相是背道而驰,这是真理、这是实相,却跟这个真理实相背道而驰,于是就产生苦谛。一般讲说三法印的无常、苦、无我,它的关联性就是这样,这是一般众生的三法印。但是真正宇宙的存在实相是无常跟无我,这个苦不是真理,苦它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无常跟无我是真理,它是实相、也是中性,这个苦是因为众生不了解,然后背道而驰。这个苦是众生因为无明抓取所产生的,所谓要修行,要到达解脱,就是去了悟宇宙存在的实相,我们人、我们的身心,也是算大自然的一份子,也是跟整个宇宙的运行法则都一致的、都完全相同的。

  所以,不管你从身心内外、远近、大小一切,都去体证到无常与无我,去确认、去证实,确实这是真理、这是实相,当你了解这是真理实相,知道如果背道而驰,就只有苦啊!当你体证到「无我」,就会完全跟这个实相完全溶为一致,跟这整个宇宙大自然法则,跟大自然运行法则完全是溶为一体。所以,这时候当你了悟真理了悟实相之后,你就能够契入涅槃寂静,所谓涅槃寂静不是死的,不是消极、悲观,那些都是从语言、文字上,去推理、去理解,那都是错误的。涅槃寂静是代表你不会背道而驰,不会在胡作妄为,你的所作所为呢?这时候是从原来的「无明行」,扭转为「明行」。

  所以,一个解脱者不是什幺都不做,无为并不是什幺事情都不做,无为是阿罗汉解脱者的世界,「无为」是代表他不会去背道而驰,不会在那里颠倒梦想。佛陀有另外一个名号叫做「明行足」一般众生是在无明的情况,大家不要把无明想象得那幺抽象,把它冠上一个原罪、罪恶,不是这样的一种解释,「无明」就是我们对这个实相不了解,智慧眼没有打开,没有去看到实相,因此背道而驰,于是苦就产生。解脱者就是把「无明」,对真理实相的不了解,扭转为「明」,清清楚楚地知道,然后你就不会背道而驰,你这时候是「明行足」,你的所作所为,会顺乎天、应乎人,会跟整个的大自然运行法则一致的。所以,这就是解脱的整个关键,如果你听懂、了解,修行的重点就抓得到,你就不会去求什幺神通广大啦!要求什幺异象啦!求在禅坐里面要看到什幺相,要看到什幺佛性啦!看到什幺自性啦!如果在禅坐里面看到那些,都只是禅相啊!

  事实上,我们学佛、解脱,就是要从无明的情况,对实相愚昧无知的情况之下,觉醒过来,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存在的实相,存在的运行法则,这时候我们必然会远离过去的颠倒梦想。「颠倒梦想」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背道而驰,如果你了解之后,然后再来就是「明行足」,涅槃寂静就是不会去做颠倒梦想的那些事情,然后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一方面减少世间,减少众生的苦,你会知道怎幺样去做,对自己、对众生有益助,过去的那些颠倒梦想,它会消失。所以,一个解脱者绝对不是消极悲观,不是不作为的人,而是他有所取舍,哪些方面他不会去做,哪些方面他会认真积极地去做,但是他的作为的价值观,跟一般众生的以名利为着眼的价值观,绝对不同,绝对没有个人的私心私利,没有为个人方面的,因为他已经真正体证到无我。无常、无我、涅槃寂静,就是解脱者的三法印,解脱者所溶入所契入的三法印。事实上,一实相印就是一个解脱者,他了解、了悟真理实相,看到真理实相,然后溶入整个的真理实相之中,以上是我们把前面的「三法印」,做一个总结归纳。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四章 四圣谛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三章 三法印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三章 出入息念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章 界相应
 出入息16圣行(北戴河开示)
 打坐及禅修的意义
 如何将学佛修行融入于日常生活中?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七)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七章 听闻正法
 “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二)
 慢下来、停下来、醒过来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证《心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七)[栏目:唯识学研究]
 If you are apart from this, you have gone amiss.[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在修三十二分身时如肉、筋腱、骨、骨髓这些遍布身上较广的部位,须顺序由上往下去感觉,还是直接遍缘全身即..[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安那般那手册 II. 劝修,争取心成就[栏目: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一一六三)[栏目: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栏目:白话佛经]
 佛教与现代社会人生[栏目:洪修平教授]
 298.问曰:萨陀波仑是大菩萨,能见十方佛,又得诸深三昧,何以贫穷?[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一六)[栏目:杂阿含经]
 净空法师·开示集一[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