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可敬之人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4

可敬之人

《增一阿含经》358经 白话解释:

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向比丘们说:“有七种人值得世人侍奉、尊敬,这七种人是世间的无上福田。这七种人就是慈祥柔和的人、具有悲悯同情心的人、欢喜布施的人、保护佛法正道的人、行持空性智慧的人、入灭尽定的人、对一切诸法无所愿求得人。

如果人类能够奉行慈、悲、喜、舍、护、空、无想、无愿七法,将于现法中获得无上的果报。”

阿难听到佛陀的这番开示,问道:“佛陀何以不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果位境界的人,是值得世人侍奉尊敬,而说行持以上七法的人值得世间大众的尊敬呢?”

佛陀回答:“尊敬供养佛、阿罗汉,和修行慈、悲、喜、舍、护、空、无想、无愿等七法的功德不同。前者,不一定立即于现世获得果报;后者,欲能于现世立即获得安乐。所以,阿难!你们应当勤加勇猛,成办慈、悲、喜、舍、护、空、无想、无愿等七法。”


启示:

修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以软化僵硬的心,扩大自我狭窄的心胸,“四无量心”是世间法迈向出世间法的重要桥梁。

而空、无想、无愿,又称作三种获得解脱涅磐的法门。一、空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如果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二、无想门,又称无相门。既然知道一切法空,男女、一异等相实皆不可得,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就能离差别而得自在;三、无愿门,又作无作门、无欲门。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女人之法
下一篇:莫以貌取人
 犯戒的后患
 佛陀耕种吗?
 利养之害
 在家与出家
 饭食观想
 入流
 善于耕耘
 人伦之道
 灾祸的因果
 人身难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三章 一些佛教禅法名词的正确定义[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心灵环保与人间佛教(赖永海)[栏目:人间佛教]
 82 桶水天地[栏目:石头路滑]
 药师佛法门的殊胜利益(梭巴仁波切)[栏目:药师佛·文集]
 邪淫心理该严禁[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礼拜自己的庄严[栏目:佛网文摘]
 为欲由上海往峨嵋者告[栏目:太虚法师]
 如何进入佛法[栏目:济群法师]
 宁舍身命不破戒[栏目:卢志丹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