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七)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51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七)

10、令正法久住故发菩提心

【云何令正法久住?】

怎样由令正法久住而发菩提心呢?

首先思维目前佛教的状况及佛教兴衰与众生的关系,在反复思维之后,内心会不忍圣教衰残而油然发起誓愿成佛护持正法的菩提心。《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到发心四缘,有一缘就是不忍圣教衰微,也就是菩萨深切认识到如果圣教不灭,就能让无量众生脱离苦难,为令正法久住,菩萨发心求佛智慧,使正法永住世间。下面的内容和《菩萨地》所说基本一致。

(1)思正法衰残

【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

佛无量劫以来为了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最终圆满福慧资粮,成就无上菩提。佛成道后转妙*轮、普度众生,到度尽有缘众生时,佛就示现入于涅槃。佛灭度后,又过了两千多年,佛教的正法和像法都已经灭尽了,到现在只剩下末法(佛法只剩下一点点枝末,到了快灭尽的边边上),就是教法(经律论)和证法(戒定慧)快要从人心中消失了。

【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

这是讲末法时代佛教的衰相。

“有教无人”:只有文字的教法,而没有人依教闻思修行。千经万论尘封大藏,无人阅读、开演、弘扬、更无人依教修行,最后,卷帙浩繁的大藏经除了被陈列在橱柜里供人供养之外,谁也不理会里面在说些什么。

“邪正不分,是非莫辨”:既然无人按圣教闻思修,人们内心被无明笼罩,分不清邪正,辨不明是非,邪恶视为正直,假相视为实义,染污视为清净,狂乱视为自在,放逸视为洒脱,名利视为成就,贪爱视为慈悲,苟且偷生视为厌世出离,耽著生死视为利益世间,慢幢高树视为具德庄严。

“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佛教内部处处可见竞争攀比,他有多少徒众、建了多大的寺院、有多少头衔,我要比他徒弟多、供养多、寺院大、知名度高。或者,居士互相竞争名利,我是大居士,我的队伍要壮大,我做的功德要更多。难得有人修出离心、菩提心、般若行,不是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口谈修行、心逐名利。

“举目滔滔,天下皆是”:“滔滔”即发大水时,到处是水,比喻末法时代恶相充满大地,举目看来,全世界都在浊恶混乱的状况中。

“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不知道佛是何人、圣法是何涵义、僧伽是何称呼,连基本的三宝涵义都浑然不知。

世亲菩萨说:“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佛的正法有教、证两种,有人对教证二法受持、宣讲、修行,佛法就安住于世间。)以这条标准来衡量,现在对教证二法受持、演说、修行的人越来越少了,佛教正进入衰落的末法时期。

(2)为令正法久住而发心

【衰残至此,殆[1]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我为佛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

佛教已衰残到这种地步,几乎不忍言说。每次想起圣教衰弱,就禁不住伤心而落泪。身为佛子,一切现前、究竟的安乐都是佛陀赐予的,连名字都叫释子,竟不能报答佛恩、振兴圣教,往内,对自己的身心没做到利益;往外,对众生也没做到实际利益;活着,不能挽救这个时代;死了,不能利益千秋万代。天虽然崇高,却盖不住我,地虽然厚重,却载不起我,天地难容的极重罪人不是我又是谁呢?

【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

由此悲痛无以忍受,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我顿时忘记自己的下劣浅陋,为了圣教和众生,忽然发起大心,虽然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不能在此时挽回末法的气运,但我仍然怀着护教大愿,决志于来世护持佛陀正法。

【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

为此,我偕同道友来到道场,礼忏修法,建立这个法会,发四十八愿,愿愿发心救度众生;期盼以百千劫的深心,心心作佛。(以极深的愿心在百千劫里念念作佛。)从今天开始,尽未来际奉行大愿,这一生决志归向极乐世界。在那里花开见佛,证得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入娑婆世界,让佛日重放光辉,让法门再度阐扬,让此方如海的僧众离染清净,让人民受到佛法的教化,让佛法的劫运延迟转变,让正法永住世间。

问:为什么为使正法久住,需要在此生往生极乐世界?

答:因为要实现令正法久住的愿望,需要自身有极大的能力,而往生极乐,花开见佛,获无生忍。在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后,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悉获成就。此后再回入娑婆世界,自己有三身四智,加上弥陀护念、诸佛摄受,如同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菩萨先必求生西方,再回入娑婆护法度生,原因就在这里。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中说:“以一切所知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者,获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无量菩萨行。想要修学菩萨行并欲救度一切众生摆脱危难、具有大悲心的人……令他们轻而易举便可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即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其原因为: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无勤而获得信力等胜妙功德,不会退转,将圆满一切普贤行。佛彻见此理后,在《普贤行愿品》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此则区区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这只是我的一点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

三、流通分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

这样,十种发心的因缘都已完备地认识了,发心的八种相貌也已完整地了解了,由此便“趋向有门,开发有地”。发菩提心不再是笼统含糊,已指示了门径,可以趋向;开示了方法,可以开发,剩下来就靠自己努力了!

【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

发菩提心需要具备身心、内外各方面的条件,这是人生最具深远意义的大事。缺少因缘不能发心固然可怜,具备因缘而不愿发心就更加可惜。省庵大师苦劝大众及时发菩提心,不必拖延等待。

我们都得到了人身,生长在佛法住世的中国,六根无病、四大轻安,对三宝又有信心,又没有魔障干扰,这已经够幸运了,何况又能出家,又能受具足戒,又能遇殊胜道场,又能听闻佛法,又能瞻仰舍利,又能修习忏法,又能值遇善友,又有殊胜法缘,亿万人中有几人具有这等福份?在这万缘具备时不发菩提心,还等到何时呢?

稀有难逢的因缘集聚了,就应该为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是关乎自己慧命和群生利益的首要之事。“心发则佛道堪成,愿立则众生可度”,为了众生和佛道,有佛性的人应及时发菩提心。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

唯愿大众哀愍我的一腔愚诚,可怜我的一番苦志,和我一起来建立大愿发此菩提心。没发起的,现在发起;已发起的,令其增长;已增长的,令其相续。

菩提心需要年年发、月月发、日日发、时时发,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须臾不可离。《发心仪轨》云:“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长。”发菩提心并不是单凭口里念念就大事了毕,而是要从入门开始直至成佛,时时坚持,辗转增长。

比如,我们生存要依靠心脏的搏动,心脏一旦停止跳动,生命就会终止。菩提心就像心脏的搏动,刹那不能舍离,舍离就会中断菩萨的慧命。我们无论行持六度中的哪一度,菩提心都是根本的依处,都是发起的动力源泉。所以应励力修学菩提心。

【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

“勿畏难而退怯”:不要因为众生难度、菩提难成而退缩怯弱。如果因为畏难而退失了菩提心,就会失坏暂时和究竟的无量利益。失坏菩提心是菩萨最大的衰损。

我们要想到:佛在因地和我一样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但佛毫不气馁奋发向上,最终圆满了六度而成佛。佛能从凡夫修成,我们也一定能修成,只要坚持努力,再难的修行也能做到。

“勿视易而轻浮”:不要把这事看得容易而轻浮躁动,真正肩负度生的重担,需要有坚固的菩提心作为支点,并非轻心、慢心、躁心所可承担。所以要殷重修炼菩提心。处处历炼,百折不挠,在苦难中坚定菩提心,在六度中成熟菩提心。轻躁浮动,浮于表面,不仅难以深入,而且会很快遭受挫败。

“勿欲速而不久长”:古人说“欲速则不达”,发菩提心需要有长远心,即使需要用百千劫才能使众生生一念善心,也终不退失自己的发心。如果只求速成而无意长久行持,则说明心力薄弱立愿不坚,这样发愿力薄弱,中间稍遇挫折,就容易退失。所以,要发如金刚般坚固的菩提心,不要发露水道心。

再说,发菩提心利益众生能获得真正的安乐,苦恼的事,即使时间短暂,也让人生厌离心;而安乐无苦的事,即使延长无量劫,也没有可厌倦的,为什么要畏惧长久呢?《宝鬘论》云:“重苦虽时短,难忍况久远,无苦而安乐,无边时何害”。

《大乘庄严经论》云:“久劫行上勤,利物心无退,令生一念善,况欲善无量。”菩萨观见能让众生产生一刹那善心,即使要经百万劫精进,也毫无厌倦。如果没有长远心,在遇到众生难度、佛法难行时,真能心甘情愿、百折不挠吗?凡夫习性,多半时间一长就无心力趣入,就会想只顾自己算了,以这样的心态能快速成佛吗?所以,坚固长久的菩提心,才能快速成佛。

“勿懈怠而无勇猛”:不要懈怠而没有勇猛心。

“勿委靡而不振起”:(“委靡”:精神不振、颓丧消沉。)不要委靡不振,应该振作精神来发菩提心。

“勿因循而更期待”:“因循”,即照老样子不改。“期待”,即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不可因循苟且,找理由说“我还有事没有了结,等我安排好了再来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不必拖泥带水,应该当机立断,不然这一耽误,又不知要延迟多少劫在轮回里吃苦,以自私自利的心态障碍开发如来藏。所以,现在就要努力发菩提心,以菩提心来要求自己。

“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不要以禀性愚钝而一向无心进修。愚钝是以往自私自利造多了恶业,障蔽了心灵,这也只有靠发菩提心才能逐渐消除,所以越愚钝越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多利他,就能逐渐消除障碍,打开心结。

“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不要以自己根机浅薄就自卑,认为自己无分。大地众生都有佛性,“人皆可为尧舜,人皆可成佛”,世上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我们肯用功修行,浅根栽培久了,自然就转成深根,所以不必妄自菲薄、轻视自己。

以上讲了发菩提心要远离八种不正心态,就是畏难心、轻浮心、求速心、懈怠心、委靡不振心、因循期待心、无动于衷心、自卑心。这些要一一归在自身上检查,发现自己有哪种不良心态,就尽量设法改正。相反,要努力具足八种善心:无畏心、殷重心、长远心、勇猛心、振奋心、果断心、一向有心、自尊心。按这样修持,就能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大乘法器,真正踏上自利利他的菩萨道。

下面以比喻劝勉后进不必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失去发心的好因缘。

【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

比如种树,最初树根浮浅,浇灌培植久了,树根会越扎越深、越长越坚实,最后根深蒂固,无可动摇。又比如磨刀,久久磨砺,钝刀也变得极其锋利。所以,浅、深、利、钝都是相对而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多栽培多磨炼,浅的会转成深,钝的会变成利。在这点上要有足够的自信心。

【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岂可因根浅而不种,任它自己枯死?岂可因刀钝而不磨,放置使它无用?

我们自知根机浅薄,就更要自强不息。人贵有上进心,心一发起就开始有转机。否则,连上进心都泯灭了,那就真的永沦下劣、无可救药。事实上,这一念转过来,就开始在转钝为利、转浅为深,久而久之,效果会日益显著。古人说“勤能补拙”,别人付出一分努力能达到的,我们付出十分努力也能达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不必自轻退屈。

【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又如果以修行为苦,岂不知懈怠更苦。修行以一时勤苦换来永劫的安乐,懈怠则以一世安逸造成多生的苦难。

如果我们深明大义,就会为自他究竟、长远的利益,而舍弃暂时的五欲享乐;如果我们只追求眼前的享乐,毫不考虑后世、解脱和成佛,那不久就有生死和恶趣的大患来临。

我们要常想:现在暂时修行吃苦,能灭除无量劫的大苦,获得永久的安乐,所以应该刻苦修行。世间人为了五欲享乐都能吃苦耐劳,何况我们发愿成佛度众生,更应该日夜精进地修行。《大乘庄严经论》说:“荷负众生担,懈怠丑非胜,为解自他缚,精进应百倍。”既然发了菩提心,荷负起利生的重担,那就应该遵守承诺,为了证得无上菩提,行持六度万行。如果立了誓言,不精进修行反而懈怠,那就极不庄严。声闻人为了自己断除业惑,都知道这事要像钻木取火般不能松懈,何况菩萨发欲断除自他的一切业和烦恼,更应该比声闻百倍精进。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

况且,以净土作舟航,一往生净土就成为不退转菩萨,位不退不堕生死,行不退不堕小乘,念不退念念流入一切智海,根本没有退堕的危险性。而且,往生西方,得到无生忍的力量,就可以分身尘刹、自在度生,根本不必要顾虑度生艰难。

当然,不以净土为方便,中下根人也有发心后退转或者度生不堪能等的可能性,由此对发心难免犹豫不决。而现在既有净土的易行道,又有弥陀的大愿作保障,一生西方就可以圆满菩提心,所以不必要担心顾虑。

【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

要知道,连地狱的罪人都能在往劫发菩提心,岂可人中佛子不在这一生建立菩提大愿?

我们有幸得到暇满人身,贵为万物之灵,又皈依三宝,成为人中尊贵的佛子,怎能不立大志呢?地狱众生在那样深重的业障下还能发菩提心,我们具备内外因缘,为什么不发菩提心呢?《入行论》云:“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身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我们这一生能在自己相续中发起菩提心,才不枉费得一世人身。

【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

无始以来迷惑颠倒,已经无意义地虚度了无量世,时光不会倒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今天觉悟过来,未来还无限的长远,还可以创造美好的前途。然而,痴迷不悟固然可怜;明知而不实行,更让人婉惜。

人生除了这一条光明大道还有什么呢?我们只有发菩提心,才能实现我们生命的大义,才能为自他摄取无限的利益,为什么还不幡然醒悟呢?难道饥逢王膳,宁可饿死也不吃吗!

【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

如果我们畏惧地狱之苦,就自然会精进起来。如果我们忆念无常的迅速,就不会生懈怠心。

想一想,无始以来造了多少罪业,一气不来,就成为地狱烈火中的炭灰,趁着一息尚存,只有精进修行,才能拯救自己。净土在前,地狱在后,勤修便往生净土,了断旷劫轮回,懈怠便堕入地狱,万劫难复。

常念无常迅速,一生光阴稍纵即逝,人身何其保贵,怎么能无意义地浪费呢?一想到这里,有一刻光阴,就要作一刻修行。

【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友为提携,造次[2]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3]矣。】

又要以佛法作鞭策(当心安于逸乐而不愿上进时,要像鞭打马匹让马行进一样,以佛法来鞭策自己进步),又要依止善友,互相提醒、勉励,携手共进。这样,时时不离佛法、善友,终身依赖佛法、善友,就不会有退失的忧患。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莫说一念轻微,莫说虚愿无益。发心真切,事便真实;愿力广大,行便深切。虚空不算大,菩提心最大;金刚不算坚,愿力最坚。

问:为什么不能说“一念轻微,虚愿无益”呢?

答:经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一切缘起原本在自心上,心作心是,丝毫不爽。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是心作人天,是心是人天……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升沉迷悟,趋祸趋福,全在一念间,所以一念关系甚大,不能说轻微。

下面以公案证明发愿并非无益:

过去有个郁头蓝弗,在水边林下修习非想非非想定,每次快得定时,都被鱼、鸟干扰惊动。他因此动了嗔心,发愿以后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吃鱼。后来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往生天界安住了八万劫,受完天报,果然堕为飞狸身,吞食鱼鸟。

这里郁头蓝弗发的是损害众生的恶愿,一般人会认为那只是心里想想而已,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结果怎么样呢?恶愿的种子存留在八识田中,尽管经过八万大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也没有丝毫损减,当因缘会遇时,就像一颗长期潜伏的定时炸弹被引爆,爆发出巨大的破坏力量。

我们想,既然恶愿都能实现,当然善愿更不会落空。我们发的成佛度众生的大愿,必然会让我们在未来成就佛果,普度众生。如果只有恶愿能成熟,善愿反不能遂愿,那这个世界就只有恶人能遂心满愿,而三世诸佛却无一能成就佛果。实际上,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都由菩提心成就佛道,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必定如此。

《神僧传》的公案:古代有个僧人在石佛像前戏笑发愿:如果今生不能了生死,愿我来世作威武大臣。后来果然成了一名大将军。

有人问:为什么开玩笑发愿也能变成事实呢?

就像再微弱的火也有燃烧性,不经心的戏愿也会起作用。可见因无虚弃,发愿力何时也无空耗。我们能诚恳发愿,力量远超前者,当然起到的作用也更大、更持久。

《神僧传》里还讲到一位出家人博通经论,所到之处却无人请法,他为此哀声叹气。

旁边有僧人对他说:“你学佛法,没听说未成佛先结人缘吗?你虽明了佛法,但没有人缘也无可奈何。”

出家人说:“难道就这样了此一生吗?”

那僧说:“我来为你代办!”说完问他有什么积蓄。

他说:“没有别的,只剩一件衣料。”

僧人说:“这也够了。”说完变卖衣料买了食物,带他到一处幽深的树林,找到一块禽鸟昆虫多的地方,把食物放在地上,再教他发愿。之后嘱咐说:“二十年后才可开法。”

僧人遵照嘱咐,二十年后开始传法,多年受他教化的都是那些接受施食的禽鸟昆虫。

像这样,由别人的发愿都能摄受虫鸟脱离异类,何况我们是主动发愿,怎么不能利益自己和众生呢?

佛在世时,有一国人民难以调化。佛说:“他们与目犍连有缘。”就派目犍连前去度化,结果都愿意接受教化。

有人问佛:“他们和目犍连有何因缘?”

佛说:“往昔目犍连是位樵夫,在山间惊起一群蜜蜂。目犍连当时发善愿说:我得道后度化你们。现在这一城人都是当年的蜜蜂。”所以心发什么愿,就会得什么果。

由以上公案可知,发愿具有真实的作用。《百业经》里讲到许多修行人往昔在三宝前发愿,以发愿力,后来都如愿以偿。这些显示了心力不可思议,缘起力不可思议。

以大乘发愿来讲,大乘的发愿是成就自他二利之因,菩萨依靠发愿能在今生和来世成办二利。而且,虽然没有以身语意专门实行其事,而只是用心按内心的愿望来祈愿,但以此就能在今生产生果报,并以此愿成办未来的一切大义。

我们在经中看到,具福德力的菩萨由发愿力以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神通成办自他二利,其境界以语言难以描述。总而言之,以愿为因,随欲皆成。而且未来也必将以愿力显现愿果,身放光明,口发声响等等。《入行论》云:“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由昔发愿力,显示诸佛身。”

“心真则事实”:心是事的作者,心真了,事就不虚。“愿广则行深”:愿是行的引导,愿越广大,行越深入。

“虚空非大,心王为大”:我们认为虚空是最广大的,无论往哪方看,都不见边际,但和菩提心相比,虚空也不算广大。《楞严经》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十方虚空在你心中就像一片浮云点缀在太空里,何况诸世界在虚空中呢?那就更微不足道了。)由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故说“虚空非大,心王为大”。

再从世俗菩提心来说,大悲缘一切众生,智慧缘无上佛果,广大无量、长远无尽,从这心量上说也是虚空非大,心王为大。

“金刚非坚,愿力最坚”:“金刚非坚”是指金刚会被摧毁,《大智度论》上说,世间的金刚放在牛角上就可以被摧破,而愿力则无法摧毁,即使须弥可崩溃、四海会枯竭,愿力也终究不会被四大所损坏。只要我们内心不舍弃大乘发愿,这愿力就永不消失,会尽未来际不断发挥作用。

《普贤行愿品》说,到了临终最后刹那,身体诸根要散坏、亲人眷属要舍离、权威势力都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无一跟随自己,唯有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顷即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世间事物都会坏灭,唯有愿王不相舍离。愿王在心,遭遇生死劫难,也了无损坏。

【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4],莲社宗盟自今缔[5]好。】

如果大众真能不弃我语,那么今日相聚,因缘非同小可,我们从此结拜成菩提道的亲友,成为永不分离的菩提眷属,而且彼此结成莲社,共同发愿往生西方。这是多么好的菩提因缘!

【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

我的愿望是我们一起往生我们的故乡极乐世界,一起面见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然后一起教化众生成就佛道。这是我们向往并一致行持的成佛之路。

我们共同发愿生净土、见弥陀、度众生、成佛道,实际是选择一条殊胜的成佛之路,就是选择今生往生净土、登不退地、由此成佛度众生的菩提路。

【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

我们怎么知道未来成佛时的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是从今天发心、立愿开始的呢?

《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未来成佛就是以今天发心立愿为起点的。这是何等殊胜、甚深的因缘!《菩提心义》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

【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我愿意和大家共同勉励来发菩提心。这是值得庆幸的胜事!真是无比的幸运!

以上浅显地讲解了《劝发菩提心文》。为什么要讲这篇文章呢?因为汉地有成千上万的道友修持净土,求生极乐,但很多人不知道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不知道发菩提心是成就净土的要因。这次选讲净土宗祖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也是提醒大家大力弘扬菩提心的教法,努力实修菩提心。这样好的文章,五、六次就能讲一遍,应该多宣讲、多弘扬,让人人都知道菩提心,都发起菩提心。

当然,藏传佛教中有清净、完善的菩提心教授,以世俗菩提心来说,宁玛派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大车疏》、华智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论典中,都有极殊胜的实修教授。还有印度寂天菩萨的《入行论》是一部开示如何趣入菩提心、菩萨行的大论典。如果能摒弃门户之见,深入学习这些教典,我相信无论对菩提心的认识或修行,都会有很大增进。

最后把讲闻的善根回向全世界佛教的复兴光大!

--------------------------------------------------------------------------------

[1] 殆:几乎。

[2] 造次:短暂。

[3] 虞:忧虑、忧患。

[4] 联姻:结成亲戚。

[5] 缔:连结在一起。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殊胜
下一篇:劝发菩提心文讲记(六)
 龙舒净土文讲记(五)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维八苦讲记(四)
 般舟赞讲记(八)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三)
 走向解脱(三乘戒律)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二)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六)
 往生论注讲记(十二)
 成就真实戒经
 抉择二无我讲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永远找自己的问题[栏目:宽见法师]
 31 贿赂阎王[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寿命无常(九)[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禅,与身心对话的艺术[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炎夏飘雪 第二章 独处[栏目:焦谛卡禅师]
 不生天上 但求净土 (唐 僧藏)[栏目:释门法戒录]
 杂宝藏经白话 拘尸弥国辅相夫妇恶心于佛佛即化道得须陀洹缘第九十五[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价值都要用折扣来计算吗[栏目:星云法师]
 药师如来救产苦感应[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