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十二)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6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十二)


午四、若未通达则不获圣者地道

【此如前说趣大乘门是发心理及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后生证悟。】

按照上述“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及“大乘以大悲为根本”的道理,善加辨别这些,以观察慧思惟抉择之后反复串习、护持,就会生起感受体会。

【若其知解未善分别,惟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所至。】

如果未能善加辨别这些道理,只是一味地勤修,略生一点感触,则什么地方也到达不了。

即只凭简单想一想、生起一点感受,不可能进入大乘五道十地的境界。

比如修大悲,通过如理辨别,内心真正把大悲执为大乘道的根本之后,再精勤观修三有众生的苦恼,由此引生广大平等的悲心,则是名副其实的大悲。

【修余事时皆如是知。】

修他法时,也要如此了知。

比如,修皈依、修业果、修出离心,都应当先以智慧辨别引起正见,然后持续不断地串习,才能达到修量。只是稍作念修,则很难以真正转变心相续。

首先引起正见,以正见摄持,持续地串习,才是牢靠、直接的修法,不会流于表面,变成影像般的修行。

午五、慈悲生起之量

【其悲生量者。】

【《修次初篇》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1],性相应转[2],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

《修次初篇》说:如同可爱的孩子身体不安乐那样,如果对一切有情欲遣其苦,具有这悲悯行相任运而转,此时即是悲心圆满,获得大悲之名。

【此说心中最爱幼儿,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几许悲痛,即以此许而为心量。若于一切有情悲任运转,说为圆满大悲体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当了知。】

这是说,在心中最疼爱的小儿有痛苦时,母亲能产生多大的悲痛,即以此作为悲心之量。如果对一切有情悲心都能任运而转,说明此是圆满大悲的体相。依此类推,了知大慈生起之量。

【又彼论续[3]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此说能生愿心之因,须前所说如是大悲[4]。】

《修次初篇》接着说:“由于修持如是大悲的力量,以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菩提为自性的菩提心,不必策励就能生起。”这是说能生愿菩提心之因,需要上述这种大悲。

换句话说,不必功用、欲拔众生苦的大悲心生起时,以它为因,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不必策励便可任运发起。

午六、对菩提心遣除疑惑分五:一、初发心须具足如上之量 二、断除获得发心的增上慢后,将菩提心作为教授中心勤修 三、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也可依仪轨受愿行菩萨戒 四、以菩提心获得佛果之理是中观唯识大论所说 五、菩萨与声缘修悲无量心之差别

未一、初发心须具足如上之量

【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

因此要知道,大菩提心生起之量并非已经达到了很高圣道时的发心,而是说初发业者的发心即应有如此的水平。

引教证明:

【《摄大乘论》亦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

“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是说最初发起菩提心的四种差别相。

一、“清净力”:具足菩提心以违品不能胜伏的善根之故,具有清净力。

二、“增上力”:以世世不离善知识的愿力摄持的缘故,具有增上力。

三、“坚固心”:以善知识摄持终不舍弃菩提心的缘故,意乐坚固。

四、“升进”:生生世世增上善根的缘故,向上升进。

具有这四种功德相,则是真正的菩提心,这是菩萨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中,最初入下资粮道时实修的内容。

【三无数劫起首菩萨,亦须发起如是之心。】

《摄大乘论》说到,三无数劫中最初的菩萨也必须发起如是的菩提心,即资粮道菩萨在发心上也应具足如是之量。

未二、断除获得发心的增上慢后,将菩提心作为教授中心勤修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追求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了知大乘扼要观之,实可笑处。】

因此,全然不知菩提心的方境(丝毫不了知发菩提心方面的事,不了知其中境界),而只是想:为利一切有情,愿我成佛;为了成佛,我行持此善法。发起这一意乐,便生起大误会,认为我修得了菩提心,坚固增上慢。因此不把菩提心作为教授中心善加修习,却追求其它事,努力妄想跨越次第。这在了知大乘扼要的人看来,实为可笑之处。

以上谈到由增上慢造成的不良倾向,就是自以为具足菩提心而不善勤串习。

有人想:既然如此,每次修善法之前就不必发菩提心了。

驳斥:此处仅遮止误认相似发心为真实发心,并非遮止相似发心。如果生不起真实菩提心,又不发相似菩提心,则连相似发心的功德也不具足。因此,每次做善法时,至少要发起造作菩提心。

【多经宣说诸胜佛子于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而正修学,况诸惟能了知名者。】

许多佛经中都说到,殊胜菩萨尚且还要在多劫之中将菩提心执为修持中心真实修学,何况仅在词句上了解菩提心的初学者。

【又此非说不修余道,是说须将修菩提心,而为教授中心修习。】

再者,这并非说不必修持其它道法,而是强调必须将菩提心作为教授核心来修习。

未三、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也可依仪轨受愿行菩萨戒

【总未能生前说领感,若善了知大乘学处,坚信大乘,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次乃修习菩提之心。】

虽然总的没能生起前面所说的感受(不需造作便生起的感受),但如果善能了知大乘的学处,坚信大乘,也可以先发心正受菩萨律仪,其次再修习菩提心。

【如《入行论》,先受律仪及菩提心,次于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乃广宣说修菩提心。然为成就此法器故,于先亦须修众多心,谓思惟胜利、七支归依、修治身心、了知学处、发心欲护。】

以《入行论》为例,论中首先受律仪及菩提心,其次在学习六度中的静虑度时,才广说菩提心的修法。然而,为了成为发心的法器,发心之前也要修习众多善心,即思惟发心利益、七支供与皈依、修治身心、了解学处、发心欲护戒等等。

寂天菩萨在《集学论》中说:相续中没有真正生起愿菩提心时,按愿心仪轨发心。又在《入行论》中说:没有真正生起行菩提心时,按行心仪轨发心。阿底峡尊者、仲敦巴格西和宗大师等,皆随同寂天菩萨的说法。

真正要实修菩提心,多方面的前行基础都要坚固。修成了法器再来实修菩提心就很稳当。因此,不能只以打坐前粗略地想一想“为利有情愿成佛”为满足。

未四、以菩提心获得佛果之理是中观唯识大论所说

以菩提心进道最终获得佛果之理,为大乘中观及唯识大论中所说。

【故进道中,修空性解须渐增进,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须善修上上转胜,令道升进,名亦弗存。】

因此,在进道中,尚且有“修持空性见解,需要逐渐增进”的说法存在,但同等重要的菩提心也需要善加修习、上上辗转增胜而令道升进,却连说法也不存在。

一般不了解圣道关要的人,对于空性都很重视,也知道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中需要逐步使空性的见解生起、圆满,见道之后还要继续进修;然而,对于修菩提心却非常轻视,没见到“菩提心需要不断实修,当依修菩提心进入更高地道”的说法。

【此于一切佛子惟一真道《波罗蜜多教授论》[5]中,宣说二十二种发心,从诸论师[6]解释此等进道之理,应当了知。】

这在一切佛子唯一真实之道的《现观庄严论》中,宣说了二十二种发心,应当按照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的道理获得了知。

《大乘庄严经论·发心品》中,同样说到大乘的二十二种发心。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始于胜解行地、终至十地的诸种发心,与二十二种比喻对应,圆满摄尽了一切大乘道的关要。”

事实上,从资粮道开始直至成佛,都要菩提心和空性双运来修持,只有双修,才能一级级修上去。

未五、菩萨与声缘修悲无量心之差别

从所缘、行相、思惟、作用、心力五方面来说明:

一、所缘不同:小乘的悲无量心缘一切众生,不能像菩萨缘分类无量的众生。

二、行相不同:小乘的悲无量心只是想从总的痛苦中救拔众生、愿其远离痛苦,并非如菩萨具有荷担拔除众生苦之重担的意乐。

三、思惟不同:小乘不会从无尽理门思惟众生苦,菩萨则从十方、三世、体性等众多异门思惟众生之苦。

四、作用不同:声缘修悲希求回报,菩萨发心唯求利他,发心上有广狭的差别。

五、心力不同:声缘对利他有疲厌心,菩萨无论多久利他、做何种利他事业,皆无疲厌。

巳三、修增上意乐分四:一、真实修习之理 二、断疑 三、宣说彼等须护持、相续修习 四、必须相续修习的原因

【第三,修增上意乐者。】

午一、真实修习之理

【如是修习慈悲之后,应作是思:噫!此诸有情可爱悦意如是乏乐、众苦逼恼,云何能令得诸安乐、解脱众苦?便能荷负度此重担,下至语言亦当修心。】

如上修习慈悲之后,应当想:噫!可爱的诸母有情如是缺少安乐、为众苦折磨,我要怎么才能让他们获得安乐、解脱诸苦呢?由此便能荷担救度众生的重担,下至语言中也要修心(不但从内心深处生起如是意乐,口中也要念诵这样的誓词,不断使增上意乐强化)。

小结增上意乐:

一、体相:以串习大慈大悲的力量,引起由我一人承担为一切众生遣除所有痛苦、将其安置于无上安乐的承诺之心,是增上意乐的体相。

二、分类:由我直接遣除众生痛苦之心;由我直接让众生获得安乐之心。

在《菩萨地》中还谈到十五种菩萨的增上意乐,有最上意乐、遮止意乐、波罗蜜多意乐乃至俱生意乐等。譬如:菩萨对于佛法僧最上真实,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最上意乐;菩萨对于所受持的净戒律仪,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遮止意乐;菩萨对于所修证的布施、安忍等波罗蜜多,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波罗蜜多意乐。

三、释词:增上意乐需要观待当时的内容来解释,此处特指大慈与大悲增强至殊胜的意乐。

譬如,商人谈生意,经过多次洽谈后,决定必须按这种方式来承担责任。同样,菩萨通过修习,最后断定由我来荷担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此承担之心即是增上意乐。

午二、断疑

【前报恩时虽亦略生,然此说者,仅生慈悲与乐离苦,犹非满足,是为显示,须有慈悲能引是心,我为有情成办利乐。】

虽然前文修报恩时也大略生起了,但此处是说:仅仅产生愿给予安乐、遣除痛苦的慈悲还不足够,这是为了显示需要有慈悲,能引起“由我来为有情成办利乐”的增上心。

午三、宣说彼等[7]须护持、相续修习

【又此非惟于正修时,即修完后,一切威仪皆能忆念,相续修习增长尤大。】

不但在正修时修习,而且修完后在行住坐卧等威仪中都要能忆念,这样持续修习,修法的进步尤其大。

【《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于一切威仪之中,于一切时一切有情皆当修习。”】

《修次中篇》说:这是说修大悲,或安住定中修,或在一切威仪中修,总之,任何时候对一切有情都应修习。

具体可按《华严经·净行品》而修习,即正在做种种威仪时,随六根趣入种种境界,相应发起种种大愿,由此能将修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净行品》说:“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

读诵《净行品》并且熟记在心,做任何事时,皆忆念与当时威仪相应的涅槃法,发愿让一切众生获得安乐、解脱,由此不间断地把一切无记威仪转为道用,成为修持慈悲、增上意乐的善巧方便。

【悲是一例,随修何等所缘行相,一切皆同。】

修悲只是其中一例,实际上,不论修习何等所缘行相,都要座上正修、下座护持,使其相续不断。

午四、必须相续修习的原因

【如大德月大论师云:“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润滋,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

大德月说:这棵心树从无始以来就一直为烦恼苦汁所滋润,不可能顿时变成甘美甜味,所以单凭一滴功德水有什么利益呢?

这是“杯水车薪”之意,以一杯水去救一车柴所燃起的大火,力量微小,无济于事。

【谓如极苦“嘀哒”大树,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如是无始烦恼苦味熏心相续,少少修习慈悲等德,悉无所成,是故应须相续修习。】

譬如,极苦的“嘀哒”大树,只用一两滴糖水浇灌并不能让它转成甜味。同样,无始以来烦恼的苦味一直熏染心相续,只凭稍稍修习慈、悲等功德,不会有任何成就,因此必须持续地串习。

在“修法轨理”中,宗大师曾说:“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修”,即反复让心安住在善所缘上,护持好所缘行相,不让它间断。)盖从无始,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无始以来,自己被分别心支配,却不能驾驭自心,心又随着烦恼等障碍转,从而发起一切罪恶。无始以来心一直是这样串习。)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堪如所欲,入善所缘。(“修”,即为了让心随自己自在,能如愿安住在善所缘上。)”

以上点明了修的要点。颠倒心识是由无始串习所成,绝非一两次修习就能转变。

在“闻法轨理”中,宗大师教诫说:这就像罹患严重的麻风病,手脚脱落,单靠吃一两次药全不济事。我们无始以来恒受烦恼重病折磨,如果只依教授修习一两次,根本不够。因此,要对圆具一切道的支分精勤,如瀑布一般以观察慧不断思惟。

审查自己的心态,无始以来念念只为自己着想,即使有一点利他心,毕竟太微弱,只修一两次慈悲心怎么可能扭转如此深重的习气呢?西藏的无著菩萨都需要多年修菩提心,何况凡夫?所以,必须持续不断地观修。

卯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分二:一、以信和欲引起发心之理 二、宣说以大悲为因由自力发心殊胜

【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

辰一、以信和欲引起发心之理

【由如前说次第所致,便见利他定须菩提,起欲得心。】

通过修持前面所说的次第,便能见到若欲利他则必须成佛,由此发起欲得佛果之心。

以下便宣说为了成办利他必须求证菩提的根据:

虽由修持发起了慈、悲、增上意乐,立誓救度众生,但衡量身口意的所作,下至不能给予一位众生圆满的利益。不但一般凡夫,即便人天极具能力的转轮王、帝释、梵王也远远做不到;不但人天尊主,即便声缘阿罗汉、凡圣菩萨虽有许多功德,但也无法圆满成办一切有情的所有利乐。因为:一、因上,福慧二资粮未能圆满;二、体性上,一切身口意的功德并未成就一切种智的自性;三、作用上,不具足灭尽粗细勤作、任运成办利益一切有情的事业。

所以,利他方面,唯有佛才具足圆满成办无量众生暂时、究竟利益的最大能力。按《瑜伽师地论》所说,到了佛位,自己从轮涅粗细苦恼的怖畏中无余解脱,具有能将有情从一切怖畏中救度出来的善巧方便——身、口、意、业之功德任运自成,又具有大悲心,能对有恩无恩的众生无偏平等地利乐。总之,佛陀具有无量智悲力功德,真正堪能圆满利他,因此为了利他必须上求佛果。

【然仅有此犹非满足。】

但仅有这方面的希求心仍不足够,还应认识“自利也必须成佛才能圆满”。由于见到他利与自利都必须成佛,而引起决志成佛的欲心。

以下讲“自利也必须成佛”。

【如归依中说,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先应尽力增长净信。论说信为欲依,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则于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种智必不可少。】

按下士道皈依中所说,先应尽力思惟佛陀身、语、意、业的功德,增长对佛的清净信,再由“信为欲依”而对佛功德发起诚心求证之希欲,由此必能了知对自利而言,一切种智也必不可少。

总之,由思惟佛功德,增长对佛的清净信;由对佛功德的清净信,发起成佛之欲。

“数数思惟、忆念大菩提的功德”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凭着空洞的“大菩提”三个字,就发起强烈的希求心。

试想,若对大菩提没有具体、深刻的了解,凭什么生起强烈的希求心呢?因此,必须依靠《宝性论·菩提品》、《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等大论,对诸如大菩提远离二障、具一切功德、由串习二资粮之因出生、大慈大悲普利众生、四身五智等各种断证功德,主动寻求了解,否则不容易引起对大菩提的希求心。

辰二、宣说以大悲为因由自力发心殊胜

【能为引生发心之因虽有多种,然悲为胜,自力所发极为殊胜,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

虽然能引发菩提心的因缘有多种,但以大悲最为殊胜,以自力所发极为殊胜。这是《修次初篇》中引用《智印三摩地经》所宣说的。

发心四因是种性圆满、善友摄受、悲愍有情、不厌患生死难行,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其中,以悲心为因的自力发心极其殊胜,七种因果教授正是以悲为因而修发心的修法。

卯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分三:一、发心总相 二、发心差别 三、不广说征难

【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

显示以上修的结果是发起世俗菩提心。

辰一、发心总相

【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

大乘发心的总相,即《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也就是希求利他之欲和希求成佛之欲。

辰二、发心差别

【其差别者,随顺《华严经》义,《入行论》云:“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

发心的差别,在《入行论》中随顺《华严经》的经义说:如同想去和真正行动的差别,智者应了知愿心和行心依次有如是的差别。

【此说分为愿、行二种,异说虽多。】

此处说世俗菩提心分成愿、行两种,对此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比如,印度佛智论师认为:凡夫的菩提心是愿心,圣者的菩提心是行心。印度法友论师认为:无仪轨而发心是愿心,依仪轨发心是行心。还有论师认为:下资粮道的发心是愿心,其上的发心是行心。

【然作是念:为利有情,愿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

本论的观点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样发愿后,不论是否修学过布施等行门,在未受菩萨律仪之前,此心叫“愿心”;受了菩萨律仪之后,此心叫“行心”。(即以受菩萨戒为分界,菩萨戒摄持前的发心是愿心,摄持后的发心是行心。)

【《修次初篇》云:“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

《修次初篇》中说:为利一切有情之故,愿我成佛,最初生起希求心时,叫愿心。受持菩萨律仪后修习各种资粮,叫行心。

辰三、不广说征难

【此中虽有多种征难,兹不广说。】

《四家注》中说:有关菩提心的问题,虽有许多辩论,但宗大师在《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中做了详细解释,这里不作广说。

以上修持菩提心,心力强者对于相关的大经论都要寻求了解,一般人至少应了达七因果的原理和方法。

--------------------------------------------------------------------------------

[1] 任运而转:不必勤作、自然趣入。

[2] 性相应转:以其自性自然相应地趣入。与“任运而转”词义相同。

[3] 原文“绪”应改为“续”。

[4] 原文“大慈”应改为“大悲”。

[5]《波罗蜜多教授论》:《现观庄严论》的详细名称。

[6] 诸论师:中观和唯识的论师。

[7] 彼等:指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更广指一切修法。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普贤行愿品讲记
下一篇: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十一)
 岩洞老人颤抖歌偈颂及科判
 竭诚方获实益论 讲记二(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正法妙音》第二册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六)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净土教言讲记(一)
 请入普贤愿海(四)
 寿康宝鉴序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二)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碍缘起[栏目:曹越]
 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念?[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