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理解——接纳——利他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3

理解——接纳——利他】

  对声闻行者来说,一旦解脱,就所作已办,安享涅槃之乐去了。但对菩萨行者来说,不仅要成就解脱的智慧,还要成就利他的慈悲。因为智慧,所以不住生死。因为慈悲,所以不住涅槃。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之心,但这种悲心是被我执处理过的,是建立在个人好恶的基础上,狭隘而又渺小。怎样才能发起广大的悲心?首先要学会理解他人,接纳他人。

  我们审核一下,自己有没有理解别人的能力?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在什么层面可以理解,超过什么层面就不能理解?通常,我们最能理解的就是自己。不论自己做些什么,哪怕干了坏事,都能找到无数借口,但要理解别人就比较难。一方面,在程度上比较浅,只能初步理解;一方面,在对象上比较窄,对不感兴趣或有利害冲突的人就不愿理解,不愿同情。

  再如我们对众生的接纳,有的心中只能装一个人,有的心中可以装两个人,有的心中可以装更多人,但无论装多少,终归是有限的,因为这种慈悲是建立于我执之上。而菩萨道的修行是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将自己和众生视为一体,没有任何好恶之分,亲疏之别。这就必须通过菩提心的修习来打破自我。

  没有这个处处设置障碍的“我”,才能解脱自在,获得真正的自由。社会也在提倡自由,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等,但这只能给大众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究竟的自由是在我们内心而非别处。如果内心还有执著和烦恼,即使生存环境再自由,我们一样会被烦恼所缚,成为我执的囚徒。自由,是相对不自由而言;自在,是相对不自在而言。我们想要自由自在,就必须铲除内心不自由、不自在的生长因素。
 

——《佛法修学的目标和重点》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妄想变现的施工现场
下一篇:今生最可宝贵的
 妄想变现的施工现场
 我们企图掩盖的真相
 我们活在哪里
 情到深处人孤独
 五欲就是捆绑我们的五条绳索
 名言与真实
 无牵无挂的快乐
 累了自己,更累了自然
 锁不住的虚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死的生命[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三课 生死[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净土法门是诸佛下化、菩萨上求之要法[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1[栏目:了法法师]
 第三回 近恋亲守身尽孝 远从师落发归宗[栏目:济公活佛传奇录]
 亲身体验的智慧[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栏目:超然法师]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3、人事磨练与除习气的过程[栏目:徐恒志居士]
 科学之父论佛教[栏目:传喜法师]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闻教得度释义)[栏目:元音老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