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973

问: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于是年青时候选择入世做官、做事,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考虑选择佛教信仰。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如何正确理解佛教的出世思想?

  答: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信仰,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写照,并非所有的人。在历史上很多士大夫或文人,在年青为官之时就选择佛教为信仰,如唐宋文人中白居易、王维、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等人。今天也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一方面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但同时也开始寻找生命的智慧,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所以,觉得只是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这是对佛教出世思想的片面理解。

  那么,佛教所说的出世是什么意思?出世有出离、超越之意。这并不是说,必须放弃世俗的生活和事业。有些人远离尘世,入山修行,那只是个人的选择,或者是修学某个阶段的选择,不是学佛的必经之路。如果具有正见,在红尘中一样可以修行。因为我们真正要出离的并不是环境,而是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们在迷惑和烦恼中度日,那就是世间。一旦超越这种迷惑和烦恼,在世间的当下,便是出世间。这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信仰所关注的是人生大事。比如我是谁?活着的意义?生命的归宿等,这些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对于每个人都存在。只是因为人的根机不同,有的人慧根深厚,从小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也有的人要经历世俗生活的历练才开始思考。当然,还有一些人终日沉迷于物欲中,只会关注眼前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他们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人生还有这样的大问题。不过,人生一旦触及这些问题,必然就要面临解决。如果想要圆满解决,自然离不开佛教的信仰。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
下一篇:有人说佛教的闭关、禅定等修行,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一个过程,您怎么看?
 什么是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为善缘?为什么在有些缘分中,彼此充满了痛苦..
 认识生命
 我什么都不信。这种人是否存在?这一观点的危害性是什么?
 童真入道是成为一个僧人的最佳起点?
 受菩萨戒后,能否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关于平等的问题
 生灭与永恒
 关于皈依的问题
 关爱生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识真伪对照(守培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尼泊尔的狗[栏目:能利法师]
 舍己为人,扭转宿业[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第二章 道 第三节 善知识[栏目: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潮音草舍诗存(二)[栏目:太虚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56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出家人是宝[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例如:甲杀了乙...甲如何忏悔得以清净?等流果还受不受?[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入菩萨行论》第66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珍惜福报 认真学修[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