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企业家热爱佛教精神,是否会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心理障碍?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52

《中国商人》:一个企业家热爱佛教精神,抑或倾心于中国传统国学精神的微妙境界后,是否会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心理障碍——因为经营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济群法师:经营企业虽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人生未必要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如果一个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那么,经营企业就只是达成这个追求的手段之一,是不存在什么冲突的。

  说到心理障碍,主要是源于对佛教的偏见。在不少人的观念中,佛教是令人消极或不求进取的。事实上,佛法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智慧,也是帮助我们看清人生真正需要的智慧。具备这样的智慧,我们才有能力对人生作出正确抉择,知道什么是需要发展的,什么是需要舍弃的。

  而大乘佛教的精神,更是提倡“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教导我们以帮助一切众生为己任。这样的愿望,正是做好企业的动力。否则,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于个人生活所需来说,做下去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可能只会更忙、更累、更辛苦,这也是很多企业家面临的患得患失。

  所以,如果企业家能够具备利益大众的情怀,具备造福社会的使命,就会有更大的动力来发展企业。当然,这种发展应该是健康而全面的,不是以盈利为唯一衡量标准。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是轮回的话,怎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畜生道如何修行解脱?
下一篇:从中国传统的国学潮流中,是否能找到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
 经济救助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柏林夜话
 佛教经典里过于繁琐复杂的概念术语,似乎是普通信众掌握佛教的障碍..
 干嘛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利益别人,我们应该怎样修行,让菩提心相续而不退转?..
 既然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什么要说其他几乘?
 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
 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
 “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化烦恼成菩提,馨溢的智慧清泉--黄梅四祖寺第六届禅文化夏令营与营员互动问答[栏目:明奘法师]
 宝积经讲记 增长善法的正行[栏目:普献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0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春日[栏目:达照法师诗文]
 07-036菩萨的发心[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三论宗漫谈[栏目:三论宗文集]
 大乘佛法的无上观修——《普贤行愿品》(朗明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十七届:为善最乐(李焯芬)[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心经》今说——以空性洞鉴人生[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从事古典音乐及钢琴教授是传播绮语吗?[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