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59

  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答: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满贪嗔痴,充满无明烦恼。所以,还应以佛法为指导,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使心的本来面目逐渐显现。
  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心,那个充满慈悲和智慧的心,才是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


  问:学佛是为了成佛,是否也是一种执著?

  答:开始学佛时,需要制订一个目标,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前进。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各种执著,包括对成佛的执著。所以,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就不再觉得我在修行,觉得我已达到什么果位。如果有这种想法,还是典型的凡夫,而非佛菩萨的境界。佛陀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还告诉我们:“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在佛陀证悟的真理中,佛与众生的差别相都不存在,无佛可成,也无众生可度。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
下一篇: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我总在敬香,为什么还会生病?
 每天都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学佛所发的愿心,和妄想分别的心有什么不同?
 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
 关于平等的问题
 问: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
 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从中国传统的国学潮流中,是否能找到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
 我什么都不信。这种人是否存在?这一观点的危害性是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西藏佛塔的起源及其结构和类型[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赞宁三教思想初探(隆德)[栏目:佛教与文化]
 很难在别人忘恩负义的时候还感恩,该怎么做才对?[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自性自证悟[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让我们一起改变吧[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喜乐的曼达拉 家乡(五)[栏目:喜乐的曼达拉]
 明者因境而变 智者随情而行[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To Tame A Tiger/Zazen’S Scripture[栏目:Shunryu Suzuki]
 诵《地藏经》是白天诵还是晚上诵好?[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可畏可爱的业力[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