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08


  问: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

  答:其实,很多人的乐观是属于盲目乐观,是不稳定的。按照佛法观点,一个人只有见道后才能真正乐观。故初地名为欢喜地,乃因大梦初醒,见到世间真相而欢喜踊跃。而在见道以前,在修行还没有把握之前,都没有资格太乐观。因为人生还有太多的烦恼、缺陷,对生命未来还没有任何把握,有什么资格乐观呢?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乐观者”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一蹶不振,性情大变。可见,这种乐观只是假象,是某一阶段的特定表现。如果只是因为外在境遇而导致的乐观、悲观,都是片面的。而中观属于如实观,即如实、客观地看待人生。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一切变化。


  问: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答:乐观或悲观,主要和我们的性情有关,和成长经历有关,和思想深度有关,更和世界观及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关。悲观发展到极致,往往会走上绝路。很多哲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声名卓著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找不到人生意义,找不到未来归宿,也没有宗教信仰作为支撑。可见,悲观或乐观与物质条件没有必然联系。物质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是表面的,容易改变的。精神层面的问题,才是深层的,决定性的。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为善缘?为什么在有些缘分中,彼此充满了痛苦?
下一篇:“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有人说佛教的闭关、禅定等修行,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一个过程,您怎么看?..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怎么看待“茶禅一味”?
 关爱生命
 佛法和科学能否兼容?佛教是否反对发展科技?马克思对宗教的否定,说明了什..
 无意中杀死虫类,是否属于犯戒?
 经济救助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很担心哪天就会死,怎样修行才能使身体健康?才能对今生去向较有把握?..
 也看小资学佛者
 认识生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8、源断流枯[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佛教的政治观——僧团与历代政治的关系[栏目:佛教与政治]
 这么说来,不论何人,只要助念,都能往生净土,是吗?[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