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9275

  《财富品质》:弘一法师圆寂时曾留下这样的话:“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在今天这样一个“关系就是生产力”的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就和信息和他的“关系网”息息相关,您又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济群法师:“君子之交淡如水”一说出于《庄子》,是流转至今并为人尊奉的古训。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平淡、纯洁并保有一定距离,才能安然相处,不给彼此带来负担。否则,虽一时亲密无间,却容易因纠结而变质,所谓“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佛教以缘起看世界,认为社会本来就是各种关系的组合。不同的关系,会对个体生命产生不同影响。以良好心态面对他人,正是发展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佛教也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淡的关系。平淡就能发展出平常心,使人客观地看待问题,避免感情用事。平淡也能发展出平等心,这是成就博爱、慈悲等高尚人格不可或缺的基础。平淡还能使我们内心平静,反之,若有强烈的得失、好恶之心,就易陷入爱恨情仇之中,使内心动荡不安。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训同样具有价值。重新认识其中蕴含的深意,有助于我们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

——摘自《用佛法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下一篇:如何养生?
 初学者,您会推荐阅读哪些相关书籍?
 知苦·离苦
 南大答疑 三·价值取向
 “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关于戒律、戒体及破戒的问题
 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信仰和个性解放的趋势是否矛盾?
 希望往生极乐是否也是一种执著,是否有违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延寿“一心为宗”的现实意蕴[栏目:刘元春教授]
 解脱成就在每一个瞬间[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优婆塞卢荣章译)[栏目:白话佛经]
 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下)[栏目:宽运法师]
 门门都听,但不是门门都学[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第十讲 现代导航星[栏目:现代佛法]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二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栏目:宽运法师]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1-3 苦灭圣谛[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十二因缘[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