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9661

  《财富品质》:弘一法师圆寂时曾留下这样的话:“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在今天这样一个“关系就是生产力”的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就和信息和他的“关系网”息息相关,您又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济群法师:“君子之交淡如水”一说出于《庄子》,是流转至今并为人尊奉的古训。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平淡、纯洁并保有一定距离,才能安然相处,不给彼此带来负担。否则,虽一时亲密无间,却容易因纠结而变质,所谓“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佛教以缘起看世界,认为社会本来就是各种关系的组合。不同的关系,会对个体生命产生不同影响。以良好心态面对他人,正是发展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佛教也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淡的关系。平淡就能发展出平常心,使人客观地看待问题,避免感情用事。平淡也能发展出平等心,这是成就博爱、慈悲等高尚人格不可或缺的基础。平淡还能使我们内心平静,反之,若有强烈的得失、好恶之心,就易陷入爱恨情仇之中,使内心动荡不安。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训同样具有价值。重新认识其中蕴含的深意,有助于我们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

——摘自《用佛法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下一篇:如何养生?
 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忏悔与除障
 临终与超度
 “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受菩萨戒后,能否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关于情感的问题
 认识生命
 “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二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五十二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千方百计,不合天意[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真俗二谛[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愚人愚行[栏目:般若]
 佛的功德[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慈氏学闻思修班 第五次讨论[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绍云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善恶到头,终究有报[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