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论善导的忏悔思想(三)
 
{返回 圣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2

论善导的忏悔思想(三)

    福原隆善先生将所有经典列成表格[福原隆善〈善导大师の忏悔思想〉,藤吉慈海编《善导大师の净土教》第54页,知恩院净土宗学研究所1980年。],笔者检索《大藏经》,增加一部分典籍,列出如下:

    类型

    出处四悔系五悔系

    《大乘戒经研究》中所列的经典

    《菩萨藏经》

    《舍利弗悔过经》

    《大乘三聚忏悔经》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回向轮经》《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菩萨五法忏悔文》

    福原隆善所举出的典籍《合部金光明经》

    《十住毗婆沙论》

    《大智度论》

    《集诸经礼忏仪》《占察善恶业报经》

    《观佛三昧海经》

    《大乘止观法门》

    《摩诃止观》

    《法华三昧忏仪》

    《国清百录》

    笔者所举出的经典《无尽意菩萨经》

    《决定毗尼经》

    《大方等大集经》   

    善导的五悔是依龙树菩萨《愿往生礼赞偈》而作成,此《愿往生礼赞偈》即是《十二礼》[《十二礼》,龙树造,禅那崛多译,原收于迦才《净土论》,即《往生礼赞偈》中的中夜礼赞文,后重编于《卍藏经》第二卷。本经以十二颂(七言四十句)赞叹阿弥陀佛之庄严功德,故称《十二礼》。][88],但是在《十二礼》中并没有发现五悔思想,所以善导的五悔思想是依据另外的经论。在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善导所说的相似处,现在就二者的忏悔文进行比较,列表如下:   

    龙树《十住毗婆沙论》T.26/45b-c善导《往生礼赞偈》T.47/443a   

    我从无始生死已来所起罪业,为贪欲、嗔恚、愚痴所逼故,或不识佛、不识法、不识僧,或不识罪福,或身口意多作众罪,或以恶心出佛身血,或毁灭正法,破坏众僧,杀真人阿罗汉,或自行十不善道,或教他令行,或复随喜。若于众生有不爱语,若以斗秤欺诳侵人,以诸邪行恼乱众生,或不孝父母,或盗塔物及四方僧物,佛所说经或有毁破,违逆和尚阿阇梨。若人发声闻辟支佛乘、发大乘者,恶言毁辱轻贱嫌恨悭嫉覆心故。于诸佛所或起恶口,或说是法非法,说非法是法。

    自从无始受身来,恒以十恶加众生;

    不孝父母谤三宝,造作五逆不善业。   

    今以是罪于现在诸佛知者见者证者所,尽皆发露不敢覆藏,从今已后不敢复作。若我有罪应堕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中,不值三尊生在诸难,愿以此罪今世现受。如过去诸菩萨求佛道者,忏悔恶业罪,我亦如是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后不复作。若今诸菩萨求佛道者,忏悔恶业罪,我亦如是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后不复作。如未来诸菩萨求佛道者,忏悔恶业罪,我亦如是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后不复作。

    以是众罪因缘故,妄相颠倒生缠缚;

    应受无量生死苦,顶礼忏悔愿消灭。

    从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内容与构成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善导的五悔思想是依龙树《十住毗婆沙论》而作成。[福原隆善〈五悔思想の展开〉,《天台学报》第22号,第120页,1980年。]同时,善导历来喜欢引用《观佛三昧海经》,在《观佛三昧海经》中说:

    我今观佛,以此功德不愿人天声闻缘觉,正欲专求佛菩提道。发是愿已,若实至心求大乘者,当行忏悔。行忏悔已,次行请佛。行请佛已,次行随喜。行随喜已,次行回向。行回向已,次行发愿。行发愿已,正身端坐系念在前,观佛境界令渐广大。[《观佛三昧海经》卷9,《大正藏》卷15,691a。]

    经中明确地说明忏悔、请佛、随喜、回向、发愿五悔的次第顺序,其中请佛即劝请,所以我们想善导也一定依据此经而形成自己的五悔思想。

    但是,善导在《观念法门》中引用了《观佛三昧海经》的忏悔法,所以福原隆善先生认为善导五悔思想萌芽于比《往生礼赞偈》先成立的《观念法门》,《观念法门》中“依经明道场内忏悔发愿法”具体化加以展开便是《往生礼赞偈》。[福原隆善〈善导大师の忏悔思想〉,藤吉慈海编《善导大师の净土教》,第57-58页]

    善导在《往生礼赞偈》中引用了世亲《往生论》,将五念门引入净土实践,但是善导在引用过程中,对原文加以很大的改动。同时,在《往生礼赞偈》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作为往生净土的正因,五悔、三心、五念门之间的关连构成了善导忏悔思想的内在要素。福原隆善先生曾将《往生礼赞偈》五悔、三心及五念门进行比较,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同上,第58-61页。]但是我们重新进行整理,并且加上菩提流支所译《往生论》中五念门原文进行比较,列表如下:   

    《往生礼赞》的五悔

    T.47/443a《往生礼赞》的三心

    T.47/438c《往生礼赞》的五念门T.47/438c-439a《往生论》的五念门原文T.26/231b

    至心忏悔

    自从无始受身来,恒以十恶加众生,不孝父母谤三宝,造作五逆不善业。以是众罪因缘故,妄想颠倒生缠缚,应受无量生死苦。一者至诚心,

    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一者身业礼拜门,

    所谓一心专志恭敬合掌,香华供养,礼拜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名礼拜门。(一者礼拜门)云何礼拜?

    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至心劝请

    诸佛大慈无上尊,恒以空慧照三界,众生盲冥不觉知,永没生死大苦海,为拔群生离诸苦,劝请常住转*轮。二者深心,

    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二者口业赞叹门

    所谓专意赞叹彼佛身相光明,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及彼国中一切宝庄严光明等,故名赞叹门。

    (二者赞叹门)云何赞叹?

    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至心随喜

    历劫已来怀嫉妒,我慢放逸由痴生,恒以嗔恚毒害火,焚烧智慧慈善根,今日思惟始惺悟,发大精进随喜心。三者意业忆念观察门

    所谓专意念观彼佛,及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国土庄严等,如观经说:唯除睡时,恒忆恒念恒想恒观此事等,故名观察门。(四者观察门)云何观察?

    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至心回向

    流浪三界内,痴爱入胎狱,生已归老死,沉没于苦海,我今修此福,回生安乐土。三者回向发愿心,

    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五者回向门

    所谓专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圣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随喜,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故名回向门。又到彼国已,得六神通,回入生死,教化众生,彻穷后际,心无厌足,乃至成佛,亦名回向门。(五者回向门)云何回向?

    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

    至心发愿

    愿舍胎藏形,往生安乐国,速见弥陀佛,无边功德身。奉觐诸如来,贤圣亦复然,获六神通力,救摄苦众生。虚空法界尽,我愿亦如是。四者作愿门

    所谓专心,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三业四威仪所作功德,不问初中后,皆须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国,故名作愿门。(三者作愿门)云何作愿?

    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首先,我们对善导所引用的五念门进行探讨。五念门是善导净土信仰的起行论,《往生礼赞偈》中说:“如天亲净土论云,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何者为五?”[《往生礼赞偈》,《大正藏》卷47,438c。]善导的五念门分别为:一身业礼拜门,二口业赞叹门,三意业观察门,四作愿门,五回向门;但是,世亲《往生论》的五念门顺序为: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作愿门,四观察门,五回向门。我们可以看出,善导的五念门与《往生论》在顺序与内容上都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善导自己的特色,这与昙鸾《往生论注》所说的五念门在次第顺序、字句省略方面的改动,有着一定的关系。[明山安雄〈往生礼赞の研究〉,佛教大学善导教学研究会编《善导教学の研究》,第289页,东洋文化出版,东京,1980年。]


{返回 圣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论善导的忏悔思想(四)
下一篇:论善导的忏悔思想(二)
 戒律对佛教神圣性的建构与诠释
 修行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术与弘法 —— 从佛教界看佛学研究的立场与态度
 从《金刚经》到现代人生
 论涅槃会的成立与展开
 略述中国佛教禅净双修思想的发展
 略论禅宗的证悟之道
 激情与理性——佛教信仰的特点、误区及其提升
 论汉地早期弥陀净土信仰的形态——以《高僧传》为中心
 直面“非典”的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栏目:工作好修行]
 为药师佛打广告(梭巴仁波切)[栏目:药师佛·藏传]
 答石扶持问[栏目:太虚法师]
 言语 口业[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仁焕法师]
 出离[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抬头就是天空[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五十 能成就慈悲喜舍不出他过[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教法篇 第三章 觉悟的种子[栏目:佛教圣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