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六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8

出世解脱之善因──八关斋戒(六)不偷盗戒上

八关斋戒-不偷盗戒

贫穷由偷盗来

世间上,为甚么有人富贵,有人贫穷呢?《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佛告诉我们,贫穷由偷盗、悭贪、不肯布施得来,富贵由布施中来。

何谓偷盗?凡属他人对象,不可以不经物主同意便取用,或占为己有,偷重物可能害人身命,偷轻物则丧失人格。命里应得的,不偷盗也可得到,通过偷盗提前取应得之物,会比自然而得减少很多。所谓悖入悖出,命里不应得,就算偷到手,亦会被人发现,送官究治,除招惹官非外,更会折算己寿,种下贫穷苦因,所以千万别作此吃亏事。

盗分内外

偷盗有内外两种,外为劫夺,内为盗窃。

劫夺,是以武力强行抢劫,如强抢、持械行劫;盗取,则是乘人不觉偷窃,或为人管理作弊取得,或用计诈骗,皆名为偷盗。两者中偷盗比劫夺罪重,为甚么呢?一切人以财自活,暗里偷别人东西占为己有,此穿踰盗取是最不净,心怀畏死又无力胜人,却要干盗窃行为最为可耻。杀生人罪虽重,如果所杀者是贼,其罪也轻,又如果为供养父母或饶益病人、圣人而偷盗,得罪报亦少,如专心忏悔,以后不再作,这偷盗业也不重。劫夺之人,或有人称为英雄,但劫夺亦是不善业,劫夺与偷盗虽有差别,都同属不善,譬如放毒药于美食及恶食中,外表看来食物虽然有美恶之分,而因其中夹杂毒物,都是不能吃,因此便没有美恶之别了;亦如明闇蹈火,昼夜虽然不一,仍会烧脚,仍要受罪报。

疏忽之盗

偷三宝物罪报重大,盗人钱财,债主只有一个,盗三宝物,所有法界众生都是债主,祸殃不朽,如借高利贷,世世无法还完,佛也无法救度。

日常生活中,无意犯偷盗而不自知的很多,如未付足邮费、信封内夹了超过规定重量的信件、乘车欠付车资、无意盗取公司文具回家、斗秤欺诳、买物多取、借物不还等等,都名为偷盗,果报是百倍奉还。

除上述偷盗法外,尚有手足未离地的助盗法,即是以盗心捡得聚落空中或地上的对象,都是盗罪,所以说路不拾遗是美德,拾遗应交警局处理,不可以把拾物占为己有。

《正法念处经》卷二十八观天品中,举出如下多种之不偷盗法,都是日常生活中犯而不觉的。

于祸乱时,不乘机竞取他物,是为不盗。路边拾获遗物,如知物主,当奉还于人,若无人认,应送往官府,是为不盗。行于旷野,为饥渴所逼,坚守不盗戒,宁渴死饿死也不盗人粮食果食,是为不盗。不取由海潮带来,属于大众之珂贝鱼蚌等物,是为不盗。作为商贾者,不混杂物于货而卖,不斗秤欺人,不毁交易合约,是为不盗。不苛捐重税,是为不盗。在田泽园林内的干牛粪,属牛主人,不擅自盗取,是为不盗。于佛塔庙内,或于僧中烧香之处,不嗅香气,不以方便令熏其衣,若香至鼻,心不贪着,是名微细不偷盗戒。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七
下一篇: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五
 舍利、塔与佛教的关系
 做个快乐念佛人──释迦世尊成道佛七 午斋过堂开示
 当下最宝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一)
 精进的力量──宽运法师西方寺弥陀佛七开示
 宏开普度之门 大启无遮之会
 菩萨献身
 解行并重 自觉觉他 ──《华严经》的入世精神
 心包太虚 量周沙界──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出世高僧 入世菩萨──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105岁寿诞(祝寿贺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清净道论》讲要 第三讲:止业处 第一节、七清净[栏目:玛欣德尊者]
 那有颜面,推荐己子[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三十七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般舟三昧与闭关(梦参老和尚)[栏目: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发菩提心 修慧植福[栏目:本法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六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慧灯之光五 显密异同[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生态女性主义与人间佛教的环境关怀(林朝成)[栏目:人间佛教]
 畜生闻经的利益[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