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悲喜舍菩萨行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8

慈悲喜舍菩萨行

凡是学佛之人,皆应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梵语「菩提萨埵」,汉译「觉有情」。菩萨的品位虽然高低有别,但从初发心到最后身,境界有深浅,本质却是一样的。凡是修大乘道的人,均可称为菩萨;如一个初发菩提心的人,可称为之菩萨;文殊、观音等大菩萨,也称为菩萨。初发心的菩萨,虽然并不具备什么大功德,经中却把他们称许为「众生之上首」,为一切人天和二乘圣贤所尊敬,因为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依菩萨行而成就──菩萨不仅具有人天的善法,声闻、缘觉的善法,乃至一切诸佛的善法,皆依菩萨而有。三世诸佛,皆从菩萨中生。所以说,菩萨道为一切善法之源,菩萨精神乃弘法利生之根本──菩萨的信愿、悲行、深慧,受到佛弟子们的推崇与尊敬。

佛法、世法其实是不一不二的;以佛菩萨的精神入世,世间法就是佛法,无有一法不是佛法;以凡夫心去理解佛法,一切佛法也就变成了世间法。由此可知,所谓世法、佛法并不在事相上,而是在心境上,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佛法的高明与圆融,就在于不坏世间法而成就出世间法,所以世尊在世时,对印度许多其他宗教徒的教化,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是修正他们的观念,帮助他从迷信的生活,回归到觉悟的正信生活。世尊没有强硬的改变他们,只是加入新的解释、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这方法正是中国古圣贤所讲的:「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才是真实的智慧。

觉悟的生活就是菩萨行,换言之,就是从凡夫的生活回到菩萨的生活,但现实生活并没有改变,过去做什么行业,现在还做什么行业,所不同的,过去是迷,现在是觉;迷的时候有苦,觉的时候有乐,这个乐就是所谓的「法喜充满」,不同之处就在于迷与悟,并不是改变过去的工作、过去的行业。《华严经》中的五十三参,我们看到那些菩萨,就是从他们原本的生活习惯、原本的迷当中通过修行觉悟了,因而离苦得乐,这就是佛法。

佛法的修持,菩萨道的实践,概要而言,实离不开「慈、悲、喜、舍」四字;《维摩诘经》中,文殊师利菩萨问:「云何行慈?」维摩诘居士言:「菩萨作是念,我当为众生说法,是则真实慈也。」「何谓为悲?」答:「菩萨所作功德,皆予一切众生。」「何谓为喜?」答:「有所饶益,欢喜无悔。」「何谓为舍?」答:「所作福佑,无所希望。」菩萨行事,功德归于三宝,好事予他人,坏事自己反省检讨;以法相授,乐见他人成就,只问付出不求回报。本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上求下化,自利利他,断除贪欲,去除瞋恚,返观自性,自然烦恼净除,身心自在。所以人人皆可为菩萨,只要安住正念,行一切善法,于一切因缘中心存慈悲,乐见他人得益,而自己无有希求,这就是最实在的菩萨行。我等修习佛法的行者,又何乐而不为?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信仰与创建关爱家庭的关系
下一篇:愚痴六苦浅释
 「法华七喻」与七种增上慢心(二)
 色不迷人人自迷?
 无穷的意志 生命的斗士──一个旅行人的故事
 消灾延寿 除障增福──西方寺水陆法会过堂开示
 念佛一句福增无量 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西方寺「万佛洪名宝忏消灾吉祥法会..
 戒为无上菩提本 长养一切诸善根(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讲戒开示)..
 相忆今日 相约未来
 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四)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
 精进的力量──宽运法师西方寺弥陀佛七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福德日记5月20日─八个修行备忘录[栏目:福德日记]
 阿弥陀佛 是何等佛[栏目:慧净法师]
 在家人应该学习什么?What should a lay person study?[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二[栏目:海仁法师]
 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入菩萨行论》第61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第九 金翅鸟相应[栏目:犍度篇]
 大品第八 颠倒论[栏目:无碍解道·大品]
 The Third Noble Truth[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85 发勇猛精进心[栏目:本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