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能适应这个机械、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5

居士:“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管不顾,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名利,甚至无所谓时间从旁流逝。这样又被人说是人生态度不积极、不上进,真的很矛盾。如今的世界太过现实,有些事我们不得不面对。如果“无我”了,那还能适应这个机械、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法师: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个“无我”。“无我”不是什么事情都无所谓,“无我”是摆脱我执、我见、我爱、我慢这些与生俱有的烦恼习气,不要受它控制。“无我”的状态,要从空性中去领悟。实际上,凡夫众生做不到真正的“无我”,真正能够“无我”到家的,那都是断见思惑,证到人我空的人,是圣者了。

虽然我们不能做到真正的“无我”,但是我们要有这种智慧的见解。在遇到任何的事情时候,要有这个无我智慧的空性的观照,不受我执、情执的控制。

《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法界不存在能主宰的、永恒的我,这就是无我相。人相是和我相对待成立的,没有我相,也就不会有人相。建立“无人相”的观念,就不会执著那种众缘和合的幻相,把幻相执为真实,无众生相。

寿就是涅槃的意思,就是无为法的涅槃,“无寿者相”告诉我们,因为诸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的空性,一切有为法(含摄我相、人相、众生相)是空的,那么无为法(含摄寿者相),它也是空的,所以也不要执著有一个涅槃。

如果认为万法皆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用干了,就陷入断空、顽空,是断灭见。在了解诸法空性后还要修一切善法,这样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修一切善法,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的“理即佛”,是要在修一切善法的过程当中,借助这个事相上的修为、修德,来显发我们如来藏的德性,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修五戒十善,要修菩萨的六度万行,在修行当中还要珍惜时间,勇猛精进。所以,佛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宗教,消极是对世间虚幻的名利消极,但是对真实的佛性,那种终极目标,是如救头燃的。

所以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在知道诸法空性的同时,在无我当中要生起同体之心、慈悲之心、仁爱之心,了解他人跟我是同体的,能够利益他人、利益社会。这样你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会说什么都无所谓了。

我们应该不贪着于名利,但是也不要非得讨厌它,讨厌它又变成另外一种执著了。这就是儒家讲的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这样就会心里平淡、超然,同时又敦伦尽份,把自己的责任、职责完成得更好。

天台讲一心三观,对世间的一法一尘一毛要观察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在学习了佛法,了解当体即空的同时,还要做假观、中观。摆脱我执、我爱,淡泊名利,同时又敦伦尽分、济世助人,这是应有的学佛的智慧。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吗?
下一篇: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如果犯五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已经过世的父母,我们要如何拯救他们?
 念到根尘脱落,是什么样子?什么是进入大光明境?
 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修苦行和往生有直接关系吗?
 请问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请问这些法宝需要按顺序排列吗?..
 《无量寿经》中所说的边地疑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如何让家人同获法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加”与“持”[栏目:实修教言]
 穿上佛衣,那是大圆满![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我的母亲身体不好,时常有死去的人附她的身,我做女儿的应该怎样帮助她?[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解深密经》[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修成即非修成,是名修成[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相应67经 苦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依佛教的讲法,有钱人是过去生做好事的结果而穷人或残障人士是过去生有所亏欠,这是不是佛教看不起穷人与残..[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道风建设从双手合十开始[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让一切行为都成为财布施(达真堪布)[栏目:布施]
 玄奘纪念堂缘起碑[栏目:玄奘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