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平淡与平凡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5

平淡与平凡

 文/释本性

    小时候,电闪雷鸣或台风暴雨,似没有近年这么多,这也许是气候变化的原因所致吧。

    这两天,因为台风影响,时而风,时而雨,无法户外做事,便于室中看些古籍,尤其历代高僧的传记资料。

    不少佛门学人,对唐代的慧能记忆深刻,却对他的同门师兄神秀印象不深,其实,他俩都是著名高僧。慧能创了南宗禅,神秀创了北宗禅,慧能倡顿悟法,神秀倡渐悟法,两人统领了那个时代的禅门风气。当时,在民间的影响上,虽然慧能略胜一筹,但在官方的影响上,神秀大大超过了慧能。

    这神秀,史称之“两京法主,三帝门师”,这两京指长安、洛阳。三帝指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他所创所倡的北宗,当时有流行语:“北宗门下,势力连天”,可见其盛。神秀百多岁后才示寂,唐中宗亲自为之送葬至洛阳午桥。

    可惜的是,神秀示寂后,其门下虽也尽心尽力,但只经几代,北宗便沉寂了。而慧能的南宗,却风靡了天下,还一花开五叶,历久不衰,直至今日。

    后人总结南北两宗兴衰的缘由,说南宗之兴因于其教义的顿法,学之简单、快捷,其教团深入民间,而北宗之衰因于其教义的渐法,学之繁杂、慢速,其教团依附朝廷。是否如此,千秋自有评说。

    不过,从慧能身上,我倒是看到一点:平平淡淡才是真。甚至,平平凡凡才是真。

    想那慧能,虽然,他很传奇、他很神圣。但他,又是多么平淡,多么平凡啊——他不识文字,砍柴为生。入寺后,还是劈柴淘米。好不容易被五祖看好后,却又不得不隐入山林,混迹猎人队伍中,靠食肉边菜过活。后来,剃度出家,收徒弘法,虽有帝王下诏延请,但始终婉辞,居于边地,没有入京。示寂后,如生前所愿,叶落归根,身归故里。

    自85年出家以来,东壁西壁,拳打脚踢,为了去束解缚,一眨眼,已近30载。我自认为,一直以来,心存大信,胸怀大愿,也努力地身有大行,可许多事情,多因缘不具,有功无果,深感惭愧。而今,虽不气馁,却也总算明白了古训:事非经历不知难。

    回过头去看看,回过头来想想:其实,人生,本应平平淡淡,甚至平平凡凡。平淡,平凡,才是生命的本质。那些所谓的轰轰烈烈,多源于强强求求,多是社会化的产物,本与生命的真谛无关。

    怪不得,有人问邓亚萍:体育赛事关键时,如何才能保有平常心?她回答说:把结果看淡。

    是啊,真的要把结果看淡。就是学佛,也应如此。如果我们,只关注于自己的每日念佛多少,坐禅多少,诵经多少,持咒多少,何时开悟,何时解脱,每日度生多少,每年为善多少,那样,真会苦了自己,也苦了众生,因为,强求了自己,也强求了众生。自己不是钢材,强用烈火焚炼,只会烧焦。众生尚不可度,强行逼度,只会逼之离佛更远。

    为此,当我们仍然心存大信,胸怀大愿,努力地身有大行时,也不妨再添加一些……比如登登山,看看水,讲讲课,读读书,品品茶,写写字……的悠闲行止,外加几个高山流水的同修,以及几个异途同归的朋友。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去留自便
下一篇:息灭妄念的三绝招
 梦与梦中事
 第八场雪
 宗教信仰的源泉
 坐轿与抬轿
 写一个自己的人生故事
 近乡情更怯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临终答疑
 佛教的信仰层次
 故乡
 劳作通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四部 佛法司库 阿难达 第十章 佛陀般涅槃之后[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身顶礼(磕大头)的时候心中如何思维观想?[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环境保护:佛教的自觉认知与践行事迹(陈建勤)[栏目:佛教与环保]
 辨中边论颂讲记(十)[栏目:辨中边论颂讲记]
 佛教为广大社群而存在 Buddhism for man in Society[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在行香中突然站板,身体放松,上半身会摇动,是要用意念控制它,或是随它动?[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引导众生亲近佛法[栏目:海涛法师]
 求医同时求佛 哮喘奇迹痊愈[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为何说生活的本质即为佛教[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普贤上师言教 往生法 六 (传喜法师开示)[栏目:颇瓦法[往生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