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密宗调顺烦恼之次第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0

上师开示密宗调顺烦恼之次第  

普巴扎西仁波切
 
       宁玛派大德——华智仁波切将密宗成办解脱之过程总分为三:“剖析调伏妄念”、“直视调伏妄念”和“安住调伏妄念”,此中圆满含摄藏汉各宗派之修行要义。比如我们初次开始修学禅定,分为有想定和无想定,无想定分为清明和迷惑,以下讲解相似胜观和真实胜观等一系列的禅定。

      由于初次修行禅定,见解总体不高之故,我们先从有想定开始入手,主要依靠剖析调伏妄念。什么是剖析调伏妄念呢?首先要掌握妄念本身的规律。比如:当想到苹果的同时能想到这本书吗?现前做不到的。不是先想到书,再想到苹果,就是先想到苹果,再想到书,都是依次呈现不同的念,不能一次性全知。因为思维本身的规律一心只能一用。因此,在调顺烦恼之上,我们就要首先从它开始入手。比如当起心动念时,不跟顺着妄念而走,如修学上师瑜伽导修时,观想皈依境、念诵心咒等,这叫剖析调伏妄念。

      随着禅定增上,见地稍微高一点的时候就可以用直视调伏妄念。直视调伏妄念分为粗直视调伏妄念和细直视调伏妄念。比如说:当妄念生起来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是妄念?当起现妄念的时候,内心深处仍就觉得妄念所起现的一切那么真实、那么实在,这都是说明无始以来的习气。因此,首先要认识到妄念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不仅认识到妄念的规律,认识到妄念的自性以后,这时候契合到禅定修学叫粗直视调伏妄念。

      还以一种叫细直视调伏妄念。此时见解已经很高了,禅定至少要达到觉受缘起性空解。因为没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即便按照细直视调伏妄念而调顺烦恼,仍然容易与妄念本身的规律混为一谈。比如当生起一个嗔恨心的时候,第二念产生贪心,前念嗔恨心就会消失。此非后念贪心的功德而消尽前念嗔恨心,而是妄念本身的规律。妄念一心只能一用,当贪心生起来的时候,嗔恨心就会消失,这个所缘的对境就不存在了,所以这就叫妄念的规律。现前很多修学禅定的人,禅定并没有达到缘起性空之见解,仅仅走一个过场,大部分都是妄念之规律。比如说当妄念生起来的时候,认识到妄念又把心安住在空性的时候,安住在空性当中的这个空性,又是第二个念,前念即便有多么炽盛,但是转变到另一个念当中的时候,前念会消失,此乃妄念本身的规律。我们需要的是不能跟顺妄念而行走,应该要认识到妄念。

      至于安住调伏妄念见解非常高,暂时不在这里讨论。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上师瑜伽乃一切乘法之总集
下一篇:将妄念转为道用
 调伏内心即为断绝轮回
 闻思修应踏实一些
 依教奉行与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金刚精要·耳悦前行引导文》之上师瑜伽
 清净传承不可轻视
 初行者应依止寂静处修学
 过午不食——利于修行之饮食方便
 寿命无常之 三 命灭无助
 业之因果之 三 超越因果绝非拨无因果
 法与根机相契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二三)[栏目:杂阿含经]
 心理导引——喜(30~39)[栏目:傅味琴居士]
 相应54经 慈俱行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心灵座谈及超度纪实[栏目:传喜法师]
 那先比丘经 第五十一问 得道者能忆念深奥之事吗?[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论宗教道德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变化及作用[栏目:业露华]
 害人之人终害己[栏目:看开]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八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有修养可以改变命运[栏目:仁焕法师]
 妙法莲华经浅释(净慧法师)[栏目:法华经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