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和谐企业建构(李俊)
 
{返回 佛教与经济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6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和谐企业建构

李俊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真善美

    企业是否能持续性发展,在竞争大潮中稳健、健康地生存下来,这是每一个企业当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存在就有机会,生存是一切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精神对物质的认识活动存在着相互渗透、彼此制约、彼此蕴含的两个方面,即实体认识——真的内涵和价值认识——善的判断。在实践中体验佛教所形成的真实感和道德感,实际上就是一个审美过程。我们追求美与真的结合,要求美与善的和谐,从而才能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正如慧广法师所言:“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国净土的象征”。

    真、善、美,是崇高的人文主义的核心。真、善、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儒道佛哲学思想的精华。真、善、美,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博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企业和谐发展,离不开具有深厚底蕴“真善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所谓企业“真善美”管理文化,就是求真、乐善与唯美。求真。真,就是真理,真实,是道家最核心的东西。道家当然也讲善和美,但最讲真,道家追求宇宙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把得道的人称为“真人”。做人做事,要来真的,讲道理,讲科学。所以,做人求真,我们就要“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

   “真”在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员工有真才实学的本领、真心实意的态度、要真知灼见地谈问题、真枪实弹地干大事。

    乐善。善,就是善良,爱心,讲慈悲,是佛家最核心的东西。佛家最讲因果报应,劝人向善,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讲“我佛慈悲,普渡众生”。当然,儒家也讲善,讲仁者爱人,但儒家的诉求核心不是善。所以,我们做人要有菩萨心肠,关爱他人,同情弱者,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善”是指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要以人为本,善于待人,对于所作出的各项决策都要以善为本,要行善积德,达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境界。

     唯美。美,就是和谐,和合,天地人和,天人合一,这是儒家最核心的东西。儒家讲人与人的和谐,就是要有“礼”有“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天人合一,天地人和;人与内心的和谐就是要修身齐家,然后有机会就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就是礼,就是和。社会最高追求就是大同社会;个人最高追求就是内圣外王;外在表现手法就是礼乐,礼治。做到人和内心和谐了,就美了;做到了人与人和谐了,就美了;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了,就美了。三者都做到了,就是美好社会,即大同社会。

   “美”在企业总是指员工们要具备美好品德、拥有美好心态,专注做好每件事,用心干好每一天,做任何工作尽量至善至美。

    佛学中所指的“戒定慧”三学中,佛教首先强调的是戒律,这好比企业制度,它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人要大彻大悟即是“慧”,要先入“定”,而要入“定”则应先有戒律,一个人具备“戒定慧”修为的也是一个“真善美”者。

    二、和谐企业呼唤建立“中国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管理的成功必须把西方科学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把管理理论和企业实际问题相融合,建立“中国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管理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近三十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中国企业家一直在探求建立具有中国元素的企业管理模式。其中不乏成功的个例。但是众多的中国企业,因为未能建立与之发展规模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以致于先天不足,而无所适从。

    概言之,无论从历史的时空与强国崛起的例证中,我们都需要呼唤“中国模式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确立。”

    自日本从二战废墟中崛起,在短短的二十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时,号称“管理王国”的美国人惊诧了。美国管理大师杜鲁克前往日本探讨,才发觉日本管理的特色在于重视管理哲学。当然,日本人并没有排斥美国管理,一半是执着地把握科学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但从未变成西化;一半是充分吸收中国的儒道佛思想的精华,强调人本管理的真善美思想,形成管理哲学,而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中国的儒家、佛家思想。日本可谓是中西结合的最佳典范。新加坡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国际儒联名誉主席李光耀如是说:“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看,使我深深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受过儒家思想价值观的薰陶,我们是无法成为亚洲四小龙的”。

    因此,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的精华文化,人格的修炼,先做人,后立事。我们无法期望一个饱学科学管理工具和技术而没有胸怀、自私自利、无信无义、浮躁志短的人去带领一个团队、成就一番事业。

    我们应该兼收并蓄、内方外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正所谓,管理之妙,存乎一心。
    三、真善美的文化精华是和谐企业构建的根基

    佛教的基本教理有“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去修持戒、定、慧三学,使人们最终除去烦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利人不害人,慈悲度众生,达到成佛的目的,从而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协调、和谐、统一所结下的丰硕成果,这是真善美的结晶。

    真善美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三个主要的价值范畴,它们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真是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内容,凡是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及其本质的东西,都是真;善是人们实践的最终目的,凡是符合人的目的的东西,就是善;美则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评价的社会现象。

    作为以经济利益为主体的经营组织,在实现其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如何运用真善美的文化管理策略,进而达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呢。首先,组织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缔造者,他的行为与思想将直接对企业的管理文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领导者既需要魄力和权力,又需要胸怀和宽容,需要刚柔并济,其组织的团队成员需要个性互补,能力互补,知识互补,有思考决策型的,有冲锋陷阵型的,有默默耕耘型的,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公司的企业文化层次也需要结构的优化,公司的高层应该是崇尚道家文化,有所为有所不为,即无为文化,对公司的战略方向、运行机制和企业文化应该清清楚楚,但表现出来的能力应该是含含糊糊,更多的应该是让部属去充分表现。

  公司中层应该崇尚的是儒家文化,即和谐文化,公司中层既对上沟通,又对下沟通,又要左右沟通,主要是依赖中层实现公司和谐的氛围,儒家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和谐意识、团队精神、义利一致、中庸之道”等等思想上。

  公司基层应该崇尚的是墨家文化,即是执行文化,基层每个岗位的员工都应该做好其本岗位本职工作,执行到位。

    结语:现代的管理学重点在于组织与团结,上下彼此的步骤才会统一,有统一才能达到共识,进而发挥团体的力量。同时这也是企业和谐的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真善美”如能在每一个员工心底根植,那么佛教提出的“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新六和”愿景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慧广法师:《生命的真相》;《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谐观在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式管理的基本元素》;《道儒佛与真善美》(倪娟);《中国佛学论》;《管理哲学》

    (作者系新疆华源集团董事长) 
 


{返回 佛教与经济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与企业——企业经营的菩萨道(戴育仁)
下一篇:包容,和谐,快乐--弥勒信仰与和谐社会浅述(潘建国)
 “众缘和合” 平息“金融海啸”(智慧法师)
 佛眼看商道之点灯:笑容留顾客(周文)
 禅者的财富观(马明博)
 企业家“以人为本”的佛家四大法宝(陈星桥)
 浅析佛教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赵丽明)
 如何面对商业社会中的欺骗(惟贤长老)
 佛法造诣深厚的经营高手沈家桢
 关于财富的随想(悲智)
 佛教与企业文化的共通点(付勇)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王绍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卷第十二[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法显西行求法及其意义[栏目:宋立道教授]
 什么是禅修正确的态度 What Is The Right Attitude For Meditati..[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栏目:慈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