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组织管理学讲稿大纲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48

佛教组织管理学讲稿大纲

道坚法师

佛教组织管理学
佛教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1节 以法为杻带的佛教组织
1、 “以戒为师”的组织管理特色
2、 和合一味的佛教组织观(法华经大白牛车的启示)
3、 佛教入乡随俗的组织特色
4、 民主与自由,5、 佛教民主事务管理的总纲
第2节 和合清净的佛教组织
1、 佛教七众(若加中国特色的行童则为八众)的功能
2、 “六和敬”精神的科学组织管理意蕴
3、 和合敬重,4、 佛教组织管理永恒的主题
第3节 为传教所需的组织管理
1、 “弘法利生”就是佛教组织的传教事业
2、 般若与慈悲,3、 佛教组织管理及传教事业的两大规则
4、 以“四无量心”为指5、 导思想的精进团体
6、 “四摄法”的科学管理
7、 哪里有苦难,8、 哪里就需要佛教——佛教传教事业的特色
佛陀时代的组织管理
第4节 道德自律的佛教初期组织
1、 三皈依的伦理价值
2、 对居士团体的摄受
3、 早期僧团的自律原则
第5节 佛教戒律的创立
1、 五戒——普遍的伦理法则
2、 十善——佛教早期的救世救心运动
3、 八戒、十戒到比丘(尼)戒,4、 科学化佛教组织的管理
第6节 精英管理体制的运用
1、 师承关系在佛教管理中的运用
2、 法脉,3、 佛教管理的系统化
4、 佛教组织的扩展
佛教传入中国时期的组织管理
第7节 夷夏之争,第8节 佛教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1、 中国的大乘气象
2、 夷夏之辩
3、 佛教组织对中国社会的介入
第9节 道安与中国佛教组织管理
1、 僧尼规范三例
2、 天下僧尼,3、 咸归释姓
4、 道安大师对中国佛教组织的贡献
第10节 僧制,第11节 中国佛教的组织管理规则
1、 印度佛教组织管理学(戒律)能否在中国全盘运用?
2、 踞食之争,3、 中国佛教组织管理的迷惘
4、 僧制显山露水,5、 中国佛教组织规范化
丛林清规的源流
第12节 禅门的兴盛
1、 从头陀苦行到营寺安居
2、 山林佛教的勃兴
3、 道信的丛林组织雏型
第13节 丛林清规的发展
1、 百丈清规
2、 禅苑清规
3、 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
4、 禅门以外的佛教组织管理
第14节 丛林清规的特色
1、 以宗法制度维系佛教组织
2、 农禅并重的传统
3、 适应封建时代的需要
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管理学
第15节 佛教改革的必然性
第16节 《整理僧伽制度论》
第17节 建立统一的世界佛教组织纲领
结语 当今佛教的组织管理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我们的慈悲之爱,创建人类心灵和平
下一篇:以自己的经验谈佛教管理学
 略说藏民的朱古(活佛)情结
 五台朝圣感怀
 中印禅宗史讲稿之概论篇
 巴渝有关之早期高僧
 佛教管理方法论
 佛教对中国伦理学的影响
 与死神约会——苦谛思维修之五
 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
 现在中国佛教有哪些社会化教育
 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开幕演说[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业识茫茫,无本可据[栏目:公案100]
 二〇〇七年受戒体会(释亲惟 比丘)[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信心的力量[栏目:寂静法师]
 如何念死无常[栏目: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第六章 那塔木达鲁哈品[栏目:第二篇]
 什么是明心见性?[栏目:雪漠]
 禁于未发之谓豫[栏目:蔡礼旭老师]
 不让贪嗔痴当家[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十地经论卷第一[栏目:天亲菩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