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台朝圣感怀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1

五台朝圣感怀

道坚法师随笔 

    阅读高僧传记,时时耳闻五台胜景,那里不仅清凉神圣,更充满智慧的光芒,是妙吉祥之秘境,令我景仰万分。八年前,我虔诚朝礼五台,越过每一个山岗,躺过每一条河,在台怀镇、黛螺顶和白雪装点的五台,以纯洁的心和带血的汗,叩响五台的朝圣之路。心中满怀信心和希望,一心期盼着妙吉的身影,拯救这千年沉沦的灵魂。
    六年前,我第一次登上正规的讲台,在五台山显通寺的五观堂。面对全山的寺院主事、领导及经营单位、导游三百余人,脑子里一片空白,至今不知所云。课余,参访以道风著称的普寿寺,被请进客堂,一阵打板声中,知客、当家及如瑞法师相继顶礼。奉茶毕,数百学生已集合殿外,穿戴如律。在维那师的三呼下,大众师一起顶礼,慌得我及另一位同学,不知是还礼还是向菩萨敬礼。如瑞法师要求为大众开示,吓得脸色发青,头顶冒汗,手脚发软,不知所措,虽吱唔几句,不外“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有始无终,主题不明”之类。在大众师“清凉之歌”的吟唱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如轻风一般,逃出普寿寺。
    我的心在变,五台山也在变,不变的,是那份真诚和执著的信念。一次次朝圣五台,每每见到虔诚朝山的人们,总是触动我的心弦。受朋友之邀,再上五台山,为五台的繁荣而欣然,为五台的道风而崇仰,为五台的变迁而感慨,为五台的一切而感动。
    五台山的门票即将上扬,可能从目前每人90元上涨到150元;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正在撤除台怀镇的民居;因为千僧斋的特色,来自内蒙、西藏等地的喇嘛(有真有假),正在形成一个上千人的喇嘛村;数以百计的或真或假的汉地僧人汇聚台怀镇,或托钵化缘,或抽签算命,或欺诈香客。我偷偷混进这些不住寺院而托钵五台山的僧侣中,发现数以百计的冒牌僧侣队伍中,有非正规出家者(无师承关系,有正规出家戒牒),有为寺院除名者,有以僧侣形象化缘的乞丐,有精神病患者,有为生活所迫而装扮出家人化缘者。托钵化缘队伍中,也有个别真修行者混迹其中,自得其乐。这些人收入不等,少则一天十多元,多则数百元。如来自辽宁的某位假僧人,一身喇嘛打扮,将自己的亲外孙女装在手推车里,逢人就哭丧着脸,说是捡的孩子,几天没饭吃了——据同行透露,他一天收入平均在500元左右。有从甘肃来五台的父子两人,儿子十岁,一身出家人打扮,煞是可爱,化缘最多一天700元,少则一天100多元。至于那些长相正常的假冒僧尼,收入一般不多,一天少则十多元。和他们混熟后,跟他们开玩笑,为什么不到正规寺院去挂单,他们摇摇头,说不划算,当真和尚不能睡懒觉,不能吃喝好的,还要干苦活,况且也念不来经,念不了佛,最关键的,真和尚一个月的收入,只当我们有时一天半天的收入,谁愿意当真和尚啊!经济帐算得有条有理,令人感慨万千。
     山上的一切都在变,五台纯正的道风,无论青庙黄庙,维系着千年的传承,未尝有变。文殊菩萨的智慧之光,永不变易。
    五台山因文殊菩萨而繁荣,人们因以智慧的象征的妙吉祥而迷失,这却是经济社会的悖论。我不会因为这些社会的表象而烦恼,我倒以为,这是沙中淘金的方式,在磨砺人们的灵性。经得住山上的风雪和繁荣而心不动荡的,就与文殊同在。而文殊道场非文殊道场,何以故,文殊者智慧也,智慧所在,皆文殊道场。于是,天下有佛法之地,都成了五台山。五台在哪里,就在智慧生发的一念间。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略说佛教医疗学——佛教五明之一的医方明
下一篇:“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
 五台朝圣感怀
 出家人可以在社会大学里进修学业吗
 《华岩文丛》前言
 雾里看花更美丽——为某患忧郁症朋友说
 佛教首先是宗教,应当服务于众生
 苦谛思维修序言——分析我的出家心理
 对重庆青年学佛沙龙成员的话
 无节制的放生行为全导致更严重的杀生吗
 父母亲的信念——苦谛思维修之四
 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752 观无量寿经义疏(隋 吉藏撰)[栏目:《观无量寿经》之注疏]
 《金刚经》系列开示 21[栏目:常福法师]
 寂静之道[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苛刻不孝,天打雷劈[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四十四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一切法教源自法身[栏目:卡塔仁波切]
 忏悔祈愿文[栏目:勉励·期许篇]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三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家人不高兴我布施钱财怎么办?[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十六位阿罗汉[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