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女人如何在岁月里安然
 
{返回 如实生活如是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2

女人如何在岁月里安然

孙:我不知道男性心理,不知男女哪一方更能享受这种安然。但显而易见,社会上经常流传“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这样的说法,让女人更容易惶恐容颜的改变。女人对青春与美的贪恋,是很难放下的。我也如此。

林:的确如此,因为社会更期待嘛。

孙:那您对惶惑的女人有什么建议,女人怎样安然?

林:美,一个重要条件是协调、和谐。比如当你看到一个年轻貌美的模特突然开口讲粗话,你可能立刻就不觉得她美了,有时甚至还觉得恶心。一个人变成和谐的他自己时,就有自己的味道。为什么五十岁的女人做二十岁之态,马上就不美了,因为和谐没有了。

孙:这一点我也有感觉。有时最怕看到上了年纪的女舞蹈家。她们身材保养得不差,但就是和那张脸反差太大,有时我情愿她们胖一些。

林:舞蹈家本来就自恋,从某种角度上看,对身体的眷恋更会变成极大的无明。当然舞蹈家也彼此不一样。有些舞蹈家因身体流动、变化、接触的各种可能性都见过了,反而更重视灵修。但有些则一辈子就溺在那种身体的感觉里。跳了一辈子舞,从修行角度看,只是无明的扩充。谈舞蹈,我喜欢引用日本明治时代禅杰渡边南隐的一段故事:当时有舞者人称他已艺近于道,要渡边去印证,渡边看后,讲了一句颇堪玩味的禅语“可惜还在一转之间”,人家再问,他说:“舞艺何所止,回旋入冥府”,这句话永远可为舞者戒。

孙:美有时也是无明。有些女人年轻时不漂亮,中年老年时,会特别安然。反而是当年很漂亮的,惶惶不安,失落很大。

林:台湾有个舞蹈家,今年八十岁了,像柱子一样,胖胖的,我从来不觉得她不美。你能想象她八十岁时还保持玲珑身材,同时又鸡皮鹤发?多丑的一件事!就算保持身材不是难事,你能保持肌肉弹性吗?一个六七十岁的舞蹈家穿紧身衣的样子,我每次看见了就四个字:情何以堪。

孙:那您意思是说,她就不要跳舞了,那可是她一辈子的乐趣啊。

林:不是不跳,而是不一定在一线跳。她也许做个示范,手轻轻一挥,别人就从中能看到她当年的风采了,一定还要贪恋上台吗?你看,这下台的学问有多大!

孙:这我基本同意,不过最近看德国舞蹈家皮娜鲍什的舞蹈,着实将我震住了。她都快七十的人了,还出现在舞台上,大家反而觉得,这样的舞蹈可以一直跳下去。

林:八十岁之后怎么办?身体有病了怎么办?有些只是我们的想象而已。我不排除有些舞蹈家可以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显现一种美,但显然会有不一样的跳法、不一样的重点。不把生命说死时,当然你可以像日本的剑客一样挟剑而亡,把死亡当成惟一的退场。但无论是剑还是舞,最后还是要面临退场的问题,就生命整体来看,最终,死就是一个绝对的退场。也是一般人最没把握的退场,但悟道之人总会在这一刻显现出绝对的生命风光。所以说,退场是一定要面对的,而退得好不好,就看你的临界点把握了。每个人在这一方面情形都不一样,有人早退,有人晚退,不见得早退就比晚退好,关键是看你的转折,是到一个生命更宽的地步,云淡风轻或满目青山,还是只是换一个职场,甚至有更深的逼不得已。退与不退,不仅关涉到智慧,还跟你的因缘相关。比如有些人中年喝水就能胖,你让她怎样跳下去?当然她也可以发展出胖的舞蹈,这是另外的话题。

孙:也就是说得换种方式,呈现另一种内涵?我觉得皮娜鲍什就是这样。她虽然到老了也不胖,但身体的样子也绝谈不上美,甚至有人形容干不呲咧的,但就是给人震撼。因为她呈现的不是舞蹈家的线条曲线,而是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生命困顿。

林:对,她还是有一个生命的转折、艺术的转折、境界的扩充在。举个例子,在大陆,刘天华逝世五十周年纪念音乐会,他一个学生叫陈振铎的,当时已经九十岁了,拉刘天华改编的《汉宫秋月》,没有一个拍子是准的,但大家都觉得他拉得好极了,因为他是把他当时的情境叙述出来,完全没有表演,没有为法所限。我们之所以一直讲退场之难,强调的就是这种必然的转折。生命中间单靠一门深入,想要一技一道就达到究竟,实际有它的危险性在,而人事益长,感慨益深,看得多了,才能六根互通、无可方物,这时当然可以有年轻时见不到的魅力,只是样子也必然不会是年轻时的延续了。说到此,表演艺术受身体局限当然要大一些,但即使是绘画,看起来不需要体力的,也要转折。像我在《谛观有情》中提到的张大千,眼睛坏了,泼墨就出来了,眼睛好的时候反而没有。

孙:不说皮娜鲍什了,就说我们这些正在变老的寻常女人吧。美的贪恋再加上流行塑造,我们几乎不可能活得非常自然,起码胖这一点自己就不接受,所以减肥是现代女人最主要的功课。甚至像我在前言中所说,舍生忘死地整容的大有人在。

林:的确,美本来就受外在风尚的一定影响。所以才会有文化美学、时代美学之类的研究。但即使有这些研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美还是难以说清的事。它总和自己的主体领受有关。

孙:这我特别理解,“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的男人信誓旦旦要找漂亮的,后来你看他娶进门的媳妇,也不属于特别惊艳的。

林:胖瘦的感觉也一样。唐代不是崇尚丰满吗?我就记得当年刚来大陆,中国音乐学院的老朋友李文珍带女儿来找我。电视上正转播日本的相扑比赛,我又恰好在电话线上,只能放她们看相扑。那时这种节目还少见,所以母女俩先就尖叫起来:“日本人真恶心,两堆肥肉,推来推去还觉得好看。”但半个小时后,她们又说:“喔,原来肥肉也有好看跟不好看的”。

主体领受就是这回事,它跟你的惯性有关,跟文化背景更有关。像我们现在一味追求瘦,要知道,模特那种纸片似的瘦样,根本就不是正常的。如果相扑的胖是不健康,那么模特的瘦也同样不健康。

孙:不过从视觉来说,瘦总是跟清爽、飘逸连在一起。而胖则是令人想到贪婪、懒惰,连电影《七宗罪》里按圣经杀人,肥胖的人也是作为有罪的一种被杀掉的。

林:也不尽然。我自己经历过一个例子。台北茶馆紫藤庐你上次来台湾是去过的,有一年我做那里茶艺比赛的评委,参赛者大都像你说的那样,但最后一个不同,她身髙178公分,肩宽本人一倍半。台湾茶艺都是明式茶艺,那种小壶泡的,所以她的出场我都诧异,到底该怎么表现。但待她拿起茶壶一开始,我就发现自己原来的主观想象是错误的。你忽然发现,我们以为的缺点,这时反而成为她的优势:因为体型大,就镇得住桌面,做起动作就不限于柔美幽微,反而举重若轻。那种大气是纤细的茶人不能比的,当时就感叹:啊,唐代的美女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讲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美,归结地说:美是形形色色的,而你要是舍己之长就人之短,那就永无宁日了。

孙:那您对整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呢?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漂亮女孩,非要再整容,为的是留住丈夫的心。就觉得这件事整个误区特别大。

林:这个问题有意思。韩国影星都整过,但我们也不时看到,该离婚的还在离婚,对不对?还是得从美感谈起。人的美感有习惯因素在。很美的东西看久了,不会有新鲜感,也就是说,你想用整容这种方式唤起别人对你的新鲜感,效用是短暂的。如果你想继续维持,那就只能一整再整。话又说回来,我们对人的感觉又不仅是视觉的。你最初看一个人,矮胖且丑,不喜欢,但处多了,他身上其它可爱一面出来了,这种缺点可能就被你忽视了,或者说没那么讨厌了。总之,人跟人的相处,是复杂的互动,归诸某个单一因素,都会失之于简单。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对美与不美有根深蒂固的好恶,艺术家就是这样。你要真不喜欢,整也非坏事。你要厘清的的反而是:这种追求到底是出自自身根深蒂固的好恶,还是在随时潮而变。

孙:我觉得从当下现象来说,后者可能性大一些。比如有人在电视上就说,我就冲着章子怡那个样子整的。

林:跟着时潮整形,就像追着时潮买衣服,你永远在追,又永远像穿错衣服,因为时潮在变嘛。买了名牌还怕撞衫,多矛盾一件事。像我怎么会怕撞衫?冬夏一衲嘛。其实一个行为里面本来就长短互见。你若有这种返观,手术的危险又不大,整不整容其实与化妆没什么区别。主要是因手术复杂,有副作用,可逆性还不大。更关键一点,它还不是你想要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手术变数很大,加上你要的美的本身有虚幻性,几个不确定集合一起,整容的满意度就低。就我所见,连割双眼皮这样的事情,就少看到有人特别满意的。从禅角度,整容是中性的,我们只是从结论来论它:怎么整得那么难看,整后还心不得安呢?

孙:可我觉得整容还是带有对自身的不认同。你太在乎别人观感时,内里的自信就调动不起来。韩国我最喜欢的导演金基德有部片子叫《时间》,谈的就是整容。一对青年恋人,先是女方担心对方对自己失去新鲜感,自行消失六个月去整容。变了一个人之后,她又坐回他们常去的酒吧,看男友会不会喜欢上现在的她。果然是注意上了,她的内心又非常矛盾,觉得男友可能真不喜欢过去的她。后来男友也做了整容,最后是两个人都不认识对方了。金基德的片子一向很极致,在这部片子中,整容之后的人,突然有了双重自我。

林:从小说、编剧角度,确实很有意思。但回到生活,这个女主角第一个前提就错了,因为作为一个人,是可以同时爱上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的。他喜欢现在这个外型,也并不代表他不爱前一种。所以为什么说生命中的互动很复杂呢?许多人接触到的后来的,都比最先接触的对象要更喜欢,可是不一定会舍弃前面那一个。这不止是道义,有时是历史,有时还会有更复杂的情感在里面。

孙:这是在提醒那些怕失去所爱而去整容的女人,即使对方有暂时的情感转移,也未见得一定会永远失去。我也常听到一些男性朋友说到自己老婆:本来想离婚,但一想到人家跟自己这么多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就……

林:人的感情从来不只是依赖单一因素的,何况是那外表的因素,一时的迷惘虽常见,要成为永远的变异,多数其实还得有其它因缘的配合。


{返回 如实生活如是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痛苦的人才学佛?
下一篇:拒绝长大与童心未泯有何区别?
 假如爱情是盲目的,禅者如何了了分明?
 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图
 四种老师角色,做父母的,你是哪一种?
 如实生活如是禅 自序 把心放下,随处安然
 有应对才有意义,金钱一样有它的价值递减效应
 照见自己残缺,才不会为难孩子
 位子摆对了,人家才看得对
 出家众以戒律为重,为何又留下情感公案?
 盯死了股市,就把生命盯死了
 痛苦的人才学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