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续)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3
  二、正发菩提心
  22.如昔诸善逝 先发菩提心 复次循序住 菩萨诸学处
  23.如是为利生 我发菩提心 复次诸学处 次第勤修学

  【讲解】「诸佛如来」过去初发菩提心时,都要先发「愿菩提心」再发「行菩提心」的,然后再遵循修学的先后次第,把心安住在所受持的菩萨学处上。现在为了利益众生。我也要效法诸佛,在发起「愿心」之后,再受持「行菩提心」,然后再按步就班地努力修学所受持的各种学处。
  我们学佛不能只信不学,如果我们光信仰而不学习,那么我们的智慧就没办法增长。《入菩萨行》对学习次第讲得非常的详细,如果有善知识的引导,我们就照仪轨念诵发「愿菩提心」受菩萨戒。

  受持菩萨戒的方式有两种:
  1龙树菩萨的传承「愿、行菩提心一起受」
  2无著菩萨的传承「先受愿菩提心,然后再受行菩提心,按照次第修持」

  我们法本是「愿、行菩提心」一起受持,受持了菩萨戒之后我们就要有「嫁给众生」的决心,就好像一个女人和男人结婚,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权利交其他的男朋友一样,当我们将自己的心理和身体都奉献给众生时就没有权利做自利的行为。

  三、结赞菩提心        (一)思惟喜获菩提心
  24.智者如是持 清净觉心已 复为增长故 如是赞发心
  【讲解】一个有智慧的人,依照上述的方式,受持这最极清净的愿、行菩提心以后,为了使它能够持续不断地增长,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作一番赞美和鼓励。

  25.今生吾获福 幸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 喜成如来子
  26.尔后我当为 宜乎佛族业 慎莫染污此 无垢尊贵种
  27.犹如目盲人 垃圾获至宝 生此菩提心 如是我何幸

  【讲解】我们因为受持菩提心而有欢喜心:

  欢喜心有两种:1自己欢喜 2他人欢喜

  现在是自己欢喜,自己欢喜又分两种:
  第一种 -->因为我可以成就自己而欢喜;今生,我有很好的福报,庆幸能获得这个暇满人身。现在,又因发心而诞生在佛陀的家族中,欢喜地成为继承如来家业的佛子。所以从今以后,无论如何,我一切所作所为都要合乎佛子的身份,决不让自己再做出卑劣的恶行,以免染污这无垢尊贵的佛族。就像一个「贫穷的瞎子侥幸从垃圾堆里摸到了贵重的宝物」。同样,像我这样的凡夫能生起这种珍贵的菩提心,我是多么地幸福!

  那第二种呢?

  (二)思菩提心能利他
  (1)能除苦果
  28.灭死胜甘露 即此菩提心 除贫无尽藏
  是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 亦此菩提心
  29.彼为泊世途 众生休憩树 复是出苦桥 迎众离恶趣

  (2)能灭苦因
  30.彼是除恼热 清凉心明月 复是璀灿日 能驱无知霾

  (3)能成利乐
  31.是拌正法乳 所出妙醍醐
  32.于诸漂泊客 欲享福乐者 此心能足彼 令住最胜乐

  【讲解】第二种 -->自己欢喜心是思惟菩提心能利益他人而欢喜,假如心中能产生菩提心,那这人就成为最富有的人了。这人即使没有什么钱财,一样可以过得逍遥自在满足喜悦,因为能消灭死亡之苦的最胜甘露,是这珍贵的菩提心。

  * 能消除众生贫乏的无尽宝藏,也是这珍贵的菩提心。
  * 能疗除众生疾病的最胜医药,还是这珍贵的菩提心。
  * 它就像一棵荫凉的大树,能让流落三界的疲惫众生歇息。
  * 众生是很疲惫的,从小就开始接受读书的压力,长大后又有工作的困扰、接受感情的痛苦、养家活的重担...然后老、病、死,然后再出生,然后再死、再出生、再死、...生生死死、生生死死循环不休没完没了疲惫不堪,而能让疲累的心灵休息的只有菩提心。
  * 它就像一条跨越苦海的大桥,能接引众生脱离三恶道的痛苦,它彷佛心中东升的清凉明月,能消除众生烦恼障的闷热。
  * 它也像璀灿光明的烈日,能驱散各种所知障的阴霾。
  * 它更像甘美滋补的醍醐佳酿,菩提心是出自智慧之棒所搅拌而成的正法鲜乳。
  * 在藏文里说:「菩提心是佛法里面的精华,就好像:我们在一大桶鲜乳中不断的搅拌一两个小时以后,才可以获得巴掌大的酥油一样难得。」

  这个譬喻是说: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它的精华就是菩提心,就如奶油是牛奶的精华一样。对于已经厌倦漂泊三有的众生旅客,以及想要安享幸福快乐的人们。菩提心能满足这些有情贵宾的心愿,甚至使他们都安住在无上的妙乐之中。「三有」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我们为什么一直忙碌的工作呢?
  * 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
  * 我们都希望有生之年都可以获得安顿!
  * 但是死亡之后可以安顿下来吗?
  * 身体是可以获得安顿!
  * 但我们的心灵是没办法安顿的,可能更忙喔!

  只有菩提心能让有情贵宾的心灵长久安住在无上妙乐之中。

  (三)请他随喜
  33.今于怙主前 筵众为上宾 宴飨成佛乐 普愿皆欢喜
  【讲解】今天,在一切救怙主的面前,我诚恳地邀请一切众生为上宾,来这里宴飨(享用)成佛和其他的一切安乐,希望天和非天等众生都能够高兴的随喜我为有情众生发的愿、行菩提心。

  第三品是菩提心受持的方式,累积福报的重点是如何受持菩提心,菩提心受持以后如何守持菩萨戒呢?后面第四品的「不放逸」和第五品的「护正知」会讲授持戒的方法。
  《入菩萨行》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
下一篇:《入菩萨行》讲解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四)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七品 精进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六品 安忍(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八品 静虑(续五)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二)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七品 精进(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二品 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六品 安忍(续四)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1 -OldAge (Dh.146-156) 十一、老品[栏目:法句经·中英对照]
 相互体谅,婚姻美满[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