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和谐社会谈觉之教育(释隆迅)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3

和谐社会谈觉之教育
释隆迅

    摘要:

  华梵大学的创办人晓云导师提倡觉之教育数十年,其目的在于净化社会人心。这是来自佛陀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心性的自觉、反观内明。觉之教育是在自然任运中,和谐地将伦理与智慧相结合,作为人类心灵的灯塔。

  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心出了问题,最初否定传统道德伦理,继而颠覆社会体系的核心价值。如果我们不尽快重建人文社会,很有可能会见到我们的社会道德沦丧、价值偏颇,为此我们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自觉是自我心性的净化,古德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蕅益大师相信“学者始觉也”,是故本文尝试将觉之教育作系统化的整理,希望能与善知识共同推广。

    前 言

  廿一世纪的来临,人类迈进一个以资讯科技为主导的时代。令人目眩神迷的电子通讯网路革新,使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社会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科技一波又一波的突破,带来人类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革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大时代,每天瞬息万变,“变”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契机,“变”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步履,快速不停向前行。由于急剧变动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一时很难消化,导致社会动荡和灾难。虽然社会文明不断演化,人类的忧悲苦恼却一些也不曾减少。此刻应当放慢脚步,对于提升人的品质,开拓人类永续经营发展作出全盘的思考。科技发展固然是国家长远的目标,但是,从历史经验说明,科技进步并不能保障人类的幸福,也不能维护生命免于灾难。如何让人类拥有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家与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华梵大学是佛教人士在中国土地上,第一所捐资兴办的社会大学。由于是宗教界所兴办,因此对于维护中华文化,发扬佛教精神,关心社会,关心人类,是其办学的本怀,创办人晓云法师办学的目的,是以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无私无我、积极奉献、服务社会、净化人心。

  今天虽然教育普及,物质丰盛。然而人心困顿,找不到出路,影响所及,问题丛生。今天社会的问题,不是科技问题,也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则应归咎于人心的根本。

  回顾过去走过的路,分析并寻找出病源,才能对症下药,解救今日的危机。受到多元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冲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们大多失落了中心思想,导致社会人心失序。由于西方的物质文明、科技发展、自由民主,的确令人向往,于是西化的脚步愈来愈快。日本在战后也发展迅速,积极的市场拓销,亦间接传播东洋文化,东西洋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对固有文化产生了排挤效应。在缺乏正面宣导的情况下,年轻人追逐时髦,不懂得珍惜中华文化,只要与西方观念相违背的,即被视作封建保守,甚至弃如敝屣。在社会猛烈的变动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政治、经济、宗教、教育文化等,也随着资讯传媒普及而漫延开来。对自己的文化,始终未有深度的体认与传承,在狂风巨浪中,根基摇摆,因而迷失了的方向。

  传媒的问题一样严重,抢求刺激的新闻效果,罔顾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王洪钧先生曾大声疾呼:“新闻传播不应只谈言权,更应重视言责。”科技发达固然可喜,基因工程产生了“复制人”的迷思,彻底颠覆了“人”的价值。资讯网路无远毋届,如何管理,值得深思。今天人人皆可成为资讯的传播者,不负言责的荒诞言论如同不定时的炸弹,在不重视道德的今天,随时化作伤人利器,侵犯别人的隐私,破坏别人的名誉,挑战伦常价值。社会普遍存在着无力感,如梁寒操先生当年所说:“斯世如今乱象多,人心早已失中和。”

  传统道德伦理被漠视、被颠覆,面对人心困顿,伦常颠覆,价值混淆,社会失序,在外来文化多方冲击下,人心彷徨无主。正此同时,人文精神的建设若不能并驾齐驱,迎头赶上,将来问题势必更严重。于宗先先生说:“科技可以移植,而人文社会则必须仰赖长期的培植,方能萌芽生根。”人文精神之发扬,应视为当前国家之基础建设。历史是一面明镜,溯古鉴今,心灵重建刻不容缓,根本之道,从心出发,从教育着手,讲究道德伦理,艺文美学的陶冶,继承中国固有的儒佛思想,并付以新的生命,活用于当前社会,建立属于中国社会的人文价值体系。“觉之教育”是以东方人文思想为主轴的价值观。晓云法师说:“挹取传统优良文化精神,创造新时代教育”。

    觉的真理观

  佛教的真理观,简单就是一个“觉”字。根据佛光大辞典:“梵文Bodhi,音译菩提,即证悟涅槃妙理之智慧,旧译为‘道’,新译为‘觉’。”“觉”作为名词,指的是觉性,亦即生命的本体。作为动词,含有觉察与觉悟两重意义,显其功能,“觉察”用以对治无明烦恼;“觉悟”对治所知障。

  “佛”这一称呼,来自梵文Buddha,意即“觉者”,佛教不是神权的宗教,佛不是神,而是一位已经证悟生命真理,圆融无碍的人,故称为“觉者”。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历史人物,说法四十九年,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彻悟宇宙真谛时,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颠倒妄想,不能证得。”所谓“如来智慧德相”,即是人人本具的“觉”性,这种觉性与生俱来、不假外求,是至高无上的智慧本体。

  既然人人都有觉,为什么还颠倒行事,起惑造业呢?为什么有人不辨是非,胡作非为,伤天害理呢?这是由于人心,对自我,对人、事、理,产生执着,迷惑本心。

  根据佛经,人的感觉是一种分辨力,称作“识”,虽并非是究竟的觉性,却由觉性生起。人有八识,前六识为见、闻、嗅、尝、觉、知。这六识起源于感官(六根)与外境(六尘)接触,楞严经云:“根尘为缘,识生其中”。如眼睛能分辨物体颜色,耳朵能分辨音符频率,鼻子能辨香臭气味,舌根能辨酸甜苦辣,身体能感觉冷暖粗滑,意识能分喜怒哀乐、忧悲苦恼。

  意识还能分别前五识从外界接受的资讯,第七识末那识加以执着,最后藏于第八阿赖耶识。由于过去无明种子之发动,一念不明就是迷,产生的杂念妄想,如一颗颗烟幕弹,散发出层层的烟云,把觉性遮盖住了。觉性被遮盖的人,经过无始劫的生死轮回,不断起惑造业,堕落在六道中。若能勘破无明,了知缘起性空,即能逆生死轮回之宿命,入于涅槃(其实涅槃本无生灭,故亦无出入)。觉性人人皆有,回归涅槃,一种不生不灭、寂灭的境界。

  吾人若能接受佛法,常依理性检讨反省,忏除业障,把“感觉”化作“智慧”,转“识”成“智”,智慧现前,就是觉悟。觉是一种高贵的情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这也是一种自觉、自律、自制的能力,能了解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沉雄稳重而不冲动,处乱世而不惊,凡事三思而后行,故能安乐自在。

  古文中“觉”字又通“学”,蕅益大师说:“学者,始觉也。”人如果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愿意虚心学习,走在正道上,心灵即获安顿自在,就是觉悟的开始。论语云:“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学而知之次也,困而知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大圣贤,需要透过努力学习,完成自我,实现自我。

  生而知之者,是先知先觉,这一种人不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佛陀。增一阿含经云:“阿若等五人问佛,师为是谁。佛答云:我亦无师保,亦复无等侣。”六祖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时大彻大悟。民初敬安禅师误吞狗食,脱口说出“不垢不净”,当下豁然开朗。这些人是天生异禀,少有的奇才,触景触机,即获得大智慧和身心的解脱自在。

  至于“学而知之,或困而学之”,是后知后觉者,或遇良师益友,见贤思齐;或遇善知识指引,憣然悔悟前非;或在红尘滚滚中,突悟人生真谛;或为一大事因缘离俗出家,修成正果,都是自尊自觉的人。如弘一大师前半生虽在富贵显达中渡过,披剃出家后,却严守净戒,发度众生之宏愿,终成一代宗师,超越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有一些人“困而不学”或因环境影响,或以秉性顽劣,不辨是非,为非作歹,一错再错、琅珰入狱、抱憾终生。种种根器,由于业力不同,人生际遇不同,在觉与不觉,悟或不悟间,而有差别。

  佛教相信人类与生俱来的“觉性”,超越一切分别相,平等清净,不假外求,以智慧为体、慈悲为用。由于“觉性”人人本有,清净无染,故称为“本觉”。凡夫自无始来,生死相续,分别妄想,无明污染,不知自觉。若能全性起修,内依本觉,外持教法,日久薰习,必能勘破无明,阔然开悟,此时称之为“始觉”。初悟行者,在理上证得般若性空,禅宗称之为破本参,仍有重关和牢关,必须在事相上修得,事理圆融,空有无碍,才是究竟觉。

    “觉”的程级有三,即自觉、觉他、觉性圆满,阿罗汉有智慧,缺乏慈悲,只能自觉,不能觉他。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但自觉,且能觉他。唯有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圆融通达,觉行圆满。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五时八教,都是针对“心性”的转化,启迪智慧,净化人心。要改造社会,端正世风,必须从“心”出发。

    “觉之教育”的特质

  晓云导师提倡觉之教育,以匡正世风,利益众生。我认为“觉之教育”,具备下列六种本质:

  一、心性的教育 二、因果的教育 三、智慧的教育

    四、慈悲的教育 五、平等的教育 六、无为的教育
 
  一、心性的教育:

  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由心来掌握,然而人心却是复杂多变的,起心动念,皆由无明业力牵引,表现出善恶是非。佛法是心法,所谓:“万法唯心”。佛教的修行,最重要就是修心,也就是“调心”,四十二章经中有“调心如调弦”的譬喻,弦过松则不成调,弦过急则将断矣!由心灵的调柔净化,由定生慧,来达到转识成智,三业清净的目的。

  二、因果的教育:

  佛教徒对于因果定律深信不疑,这也是符合科学的自然定律。经云:“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世间一切法之生灭,皆有其缘起,而人生之贫贱富贵,皆必有因,故古德云:“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三、智慧的教育

  智慧又分俗慧、空慧和妙慧。俗慧是世俗人的智慧,空慧是罗汉的觉境,最高的妙智慧,称为“般若”,译自梵文(Prajna)一字,佛教认为“般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瑰宝,只因无明烦恼,导致杂念妄想,颠倒行事,如乌云蔽日,“般若”不能显现。许多“一念之差”的罪行,都是来自贪、嗔、痴。若能以戒定慧化解愚昧无知,即“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这种“转化”心灵的过程,端赖修学者对生命的体验与觉悟。

  四、慈悲的教育:

  六祖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恍如求兔角。”佛法是度众生的宗教信仰,菩萨度生,“行无缘慈,运同体悲”,若仅具“智慧”而缺少“慈悲”,佛陀斥之为“焦芽败种”。

  普贤行愿品中有“十方刹海所有众生……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又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菩萨何以能如此随顺众生呢?皆因“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也就是说,对一切众生慈悲平等,才是成佛的根本。

  五、平等的教育:

  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又说:“生佛众生,等无差别。”在佛陀那个时代,婆罗门在印度四姓中至尊至贵,次为刹帝利、吠舍,最低贱则是首陀罗。佛陀打破了不平等的阶级观念,把佛教建立在“人本精神”出发的“平等观”上。他的弟子中如优婆离、尼提、莲华色等都是贱民出身,佛陀是有史以来,唯一以柔和方式阐扬人权的社会改革家。

  六、无为的教育:

  从宗教的角度切入,学佛的终极目标是了生脱死。若欲成就这一因缘大事,必须修习无为法。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起、因缘灭;没有常性、没有自性,因此,佛法中视为虚幻不实的。有为则有造作,有造作则有生死,要出离生死必须逆生死之流,就是修习无为。什么是无为呢?惠能大师说:“无为即无住,无住即无相,无相即无起,无起即无灭,荡然空寂,照用齐施。”也就是心无造作,不起分别执着、惺惺寂寂,就是无为之道。

    “全球伦理”与佛教五戒

  如今全球科学家,宗教家,教育家已开始对新知识进行批判,有识之士呼吁人类回头。日本物理学家加来道雄提到:“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中断科学的进展,但是我们必须设法谨慎控制科技,免得逾矩。遗传学研究的某些层面,也许需要完全禁绝,不过最好全面政策,就是公布遗传学研究的风险和潜力。对于科技为了减轻病痛所采取的方向,用民主方式加以立法规范。”

  世界各大宗教最关心的,是为人类找寻一个共同的道德基础,归纳出一个“有约束力的价值观”。德国神学家孔汉思及库雪尔于1993年8月3日的世界宗教议会上,提倡“全球伦理”,并获得6500位宗教人士通过该宣言,共同遵守其中四项准则:

  1. 建构非暴力及尊重生命的文化

  2. 建构团结一致且具公正经济秩序的文化

  3. 建构亘相包容及具有真诚生活的文化

  4. 建构两性之间具有平等和伙伴关系的文化

    该四项准则以现代文字对“全球伦理”作出积极正面的呼吁,值得支持与肯定。审视其内容其实与佛教五戒,并无差别。

    1.戒杀,佛教以慈悲广泛延伸至一切众生,对天地万物充满珍惜爱护之情。自佛教传到中国,主张吃素。儒家虽也“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但只能做到“君子远庖厨”。蝼蚁尚且贪生,万物之存有,岂是为果人类口腹?佛教不忍众生受苦,发大悲心,戒杀是培养大悲心的方法,这一戒比任何宗教来得彻底。

  2.不偷盗,将财物占为己有,起因自人性的贪婪。佛教重视布施,“施舍”是对治贪婪的不二法门。“布施”是针对别人的需要而作出无代价的付出。除了有形物质的施舍,以智慧的开导教化他人,称为法施。化解他人苦恼困难,给予信心和勇气,是无畏施。

  3.如今社会性观念开放,“不邪淫”是禁戒夫妻关系外的性关系。社会上因性爱滋生的问题很多,常导致夫妻离异。当婚姻破碎时,直接受害者是孩子。年轻男女涉世未深;未婚怀孕者,不仅身体受伤,良心也不安,导致情绪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4.“妄语”是破坏互信的杀手,无信者无法与他人和平相处。没有人可以欺骗一辈子,当真相曝光时,信用破产,再也得不到朋友的扶持,唯有诚恳忠贞才能永久。

  5.酒戒,饮酒伤身乱性,失去理智后,作奸犯科是可能的,酒后开车也常会酿成悲剧。在今天这个时代,毒品比酒更糟,年轻人沾上毒瘾,后患无穷。有些瘾君子,在毒瘾犯时,可以倾家荡产,偷窃强盗,无所不为。毒枭贩子,为了谋取暴利,戕害了无数青年,真是罪大恶极。

  “觉之教育”可以应用于生活中,能真实解除苦难,深入观照,能返璞归真。人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只因迷失心智,所以不觉,若得良药,即可除病。换句话说,如能秉持正道,修学薰习,必能破烦恼无明,获大智慧,一切问题均消弭于无形。

    “觉”之教育落实于生活

  “觉”具有慈悲与智慧两面,智慧能坦然面对人生,处顺境时,奋发向上;遇上逆境,能冷静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有了智慧,不论富贵贫贱,生老病死都能身心泰然。这种智慧需要向内自我开拓,慈悲是以平等为怀,心系一切众生,予乐拔苦,行菩萨行,就是发扬人性最高贵的情操。如何落实“觉”之教育,可以归纳以下四点原则:

  一、提起正念,收摄六根:

  晓云法师说:“吾人起念如下种子,善念是福田的种子。”有正念才有正思惟、正语、正命。正念好比一粒种子,种善因得善果。身、语、意三业清净,行住坐卧,不离正定,就是觉悟的生活。

  收摄六根是修习正定的方法。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相当于心的门户,此六根追逐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产生六识:见、闻、嗅、尝、觉、知。起心动念,计较执着,起惑造业,造成个人、家庭、社会的不安。若人人都能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向内收摄,则烦恼不生,身心安泰。

  二、理性思考,反观内明:

  对世间一切诸法,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观察,就不会受情绪波动而滋生事端。理性思考就是“正思惟”,以觉性审视事理因果,明察秋毫。此外,检视自己的过失,改过迁善,“不二过”,就是自律自强,人格品质提升向上,就是觉性的彰显。

  凡事反观内省,如在心室点上一盏明灯,心中之贪、嗔、痴,顿时消散。天台小止观云:“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止”与“观”正是入定慧之门。

  三、慈悲平等,尊重包容:

  菩萨精神的最高体现就是慈悲,“行无缘慈,运同体悲”。《华严经•净行品》中,文殊菩萨念念不舍众生。为什么佛教的慈悲如此殷切呢?是因为佛陀伟大的平等观,是绝对的平等,“佛与众生,等无差别。”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阶级森罗的印度,佛教僧团中,王孙贵族与贱民共聚一堂研究真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人与人间彼此尊重,则争端可息,对天地万物常怀感恩惜福之心,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暴力杀戮战争,皆来自人类的嗔恨心,“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人若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就不会有烦恼。如《法华经》里常不轻菩萨,见到其他修道人,就恭谨礼拜说:“我深深的敬重你们,不敢轻慢,因为你们都在行菩萨道,将来必定都能成佛。”这一份礼敬心,是现代人所缺少的。尊重包容,是成就慈悲的第一步,也是民主精神的真谛,更是和平共存的基础。

  四、终身学习,欢喜精进:

  人的一生中,不断的学习成长。新时代的来临,对于专业知识的追求固然不可放松,而对德慧的增进更需努力。中庸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彼此环环相扣,若能如此下功夫,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生何其有幸能一窥学术殿堂之美妙,所以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向内开拓智慧,向外精进修学,“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心境愉悦轻松,人际关系必然调和,事理如法,无不如意。

  “觉”是从心灵出发的人本教育。当今之世,若能简化这一层道理,阐扬觉教的功能,使人人易懂、个个能行,则人与人之间尊重包容、珍惜关怀。如此必有助于人格之提升,伦理之维系,社会之净化。心中有个中心思想,人生才有方向,做事皆能合情、合理、合法,生活得踏实稳健,未来充满光明与希望。

  结  语

  觉之教育的发扬,能净化社会人心,让现代人从多元价值的环境中,坚定原则,修习定慧,并能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另外,慈悲平等,善待一切众生,和谐社会,落实觉的生命,建设人间净土。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教育与社会信仰教育(刘元春)
下一篇:晚唐五代敦煌三界寺 寺学教育与佛教传播(祁晓庆)
 佛教教育之现代意义(韩焕忠)
 提高僧伽素质的当务之急(夏金华)
 欧美佛教教育
 清代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庙扎仓教育(哈斯朝鲁)
 方兴未艾的台湾僧教育--台湾解严后佛学院所崛起原因初探(何锦山)..
 日本的佛教教育
 佛教教育的社会意义与未来(刘元春)
 当前发展佛教教育的“盲点”与“伪问题”(圣凯法师)
 论禅悟及其教育哲学的意义(傅家旺)
 兴办僧学及居士佛学的崛起(麻天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优波离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净法概述》第六章 以观想辅助持名[栏目:方伦居士]
 Things as They Are - The Simile of the Horse[栏目:Maha Boowa]
 佛学的真面目·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栏目:妙泽居士]
 圣者言教 第八课(六)法义融于自心才是真正的见解[栏目:圣者言教]
 度化鬼子母[栏目:教化]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上 3[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中国哲学史评[栏目:太虚法师]
 为什么弘扬戒律困难?[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